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部分“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提出:“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主要任务;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笔者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认为语文探究性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应该是:阅读、批注、互评、辩论等,其中批注是探究性学习的必由之路。
一、阅读,探究性学习的基础
充分阅读是学习语文的首要条件和必备条件。教育家赞科夫认为,阅读的任务是激发学生的感情,促使他们独立思考问题,发展他们的智力①。
前不久听了市里组织的同题赛课,他们四人都借班执教《长恨歌》。该诗是人教社新课标选修教材中的一课,当然教者都得践行“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但是,也许是时间紧,也许是观念或授课方式未真正转变,他们让学生读诗的时间都不到五分钟,然后就或叫学生说自己喜欢的诗句,或叫学生讲诗中谁在恨、恨谁、为什么恨、怎样恨等,或把学生分成几个组,“合作、探究”诗句的含义、每一层的意思,或探究主题的多元说……如此课堂,学生仅仅粗略阅读,怎能产生深刻领悟?四堂课下来,没有产生情感交流的高潮,没有看到思维碰撞的火花。学生基本上还是被老师牵着走。
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或为了追求课堂结构的完整,就可以扣减学生的阅读时间吗?学生对文本缺少充分阅读,未对文本进行整体感知,老师的讲解、引导基本上是强加和灌输,学生依然感觉不到学习的乐趣、参与的乐趣、锻炼思维熏陶情感的乐趣。没有让学生充分阅读的教学只能是纸上谈兵、只能是强人所难,其所做的“合作、探究”也只是一种摆设、一种欺世盗名的表演。于漪曾说:“阅读是生命的活动,是读者个性化的行为,它的第一要义是自主,是全身心的投入。没有读者的自主,文的精髓,文的语言的生命力,进不了读者的心田,读者享受不到遨游智慧海洋的乐趣,更不用说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二、批注,探究性学习的关键
批注,也叫旁批、眉批,是读书做学问之人必用之法。古人推崇的“不动笔墨不读书”,那么,读书就得动笔墨:或圈点勾画、或感悟批注、或摘抄语句。
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仍然盛行教师讲解分析、学生边听边笔记的做法,学生依然是被动学习。不改变这种现状,自主、探究学习都只是口号。《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批注可以改变学生的被动状态,让学生真正成为认知的主体,实现真正的个性化阅读。
批注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心灵与文本、作者及文本中的人、事、物对话。
批注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相信我能读、我会读。
批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孟子就十分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认为“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批注就是学生的自得过程,如果无学生的自主获得,就达不到左右逢其源的境地。
批注可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读出自我。批注受读者知识、理解能力、情感体验、人生阅历等的影响,带有独特性。
批注可以促进学生思考,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批注的内容很广泛:
可以是一个字。如《长恨歌》中的“缓歌慢舞”中的“慢”与成语“轻歌曼舞”中的“曼”就有差别,可以在这个字的旁边标明,且问一个“为什么”,课后再去思辨。
可以是一个词或者一连贯的词。如鲁迅小说中描写人物所连用的一系列的动词就很有推敲的必要,进而帮助认识人物性格和理解作品的主题。
可以是一个句子。如《记念刘和珍君》中“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在文中反复出现了几次,每一次都可加以批注。第一次,将所想象中能反抗广有羽翼的校长的人该有的性格与其真实性格做比较,可以批注为:出乎意料或美好性格等;第二次可批注为:一贯的性格或深刻印象等;第三次可批注为:美被毁灭或痛恨反政府之残忍等;第四次可批注为:沉痛、无助、凄苦、哀怜或愤怒、悲愤等。
可以是一段文或者情节片段。如《琵琶行》中后几段就可以连起来批注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如感其情、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可以是作者倾注在文章中的情感。如《荷塘月色》中的苦闷、淡淡的忧愁;《故都的秋》中所描绘出的苍凉之感和表达的神往之情。
可以是文章的主题。如《项链》的主题探究。
也可以是针对整篇的构思、技巧、语言风格、修辞方法、写作手法、写作背景等。
还可以注明困惑,说收获,谈感受,甚至向权威挑战,大胆说出自己的质疑。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结尾,就有同学质疑:同是中国人,差别怎么那么大?明朝时的旁观者“皆咬牙切齿,争欲拳殴李甲和那孙富”,极富正义感;到鲁迅小说那里,中国的旁观者就变得冷漠、麻木了呢?通过同学讨论争辩之后,我说:小说中对人物的塑造是为主题服务的,这篇小说的结尾重在宣扬人们对邪恶的痛恨、对正义的伸张与维护的;而鲁迅小说在于唤醒麻木的民众的。
批注的角度也很多样:
对于一个汉字,可以联想出它的形近易混淆的一组字,且注音组词加以比较记忆;可以是这个字的读音,对多音字弄清在什么语境下该什么读音,或者标出因形体相近而容易误读的字的读音。这是打好语文基本功的最好方法。
对于词语,主要是文章中的关键词,可以从其本意、比喻意、引申意、语境意、特定意去理解,可以从表意、效果、修辞等方面去欣赏,还可以从情感、意味、主题等方面去把玩。
对于句子,主要是指文中的描写句、议论句、抒情句,点睛句、精辟句、哲理句,过渡句、总括句、总结句等等,可以揣摩其意义、意味、意境,可以指出在表意上的作用、表达上的效果、构思上的巧妙,可以引申联想、类比类推、推测假设等等。
对于段落和全篇,可以概括内容,可以说出收获,即阅读感悟(语言表达上的、构思立意上的、情感熏陶上的、人生价值上的),可以探讨主题等等。
批注的方式可以约定俗成。
文字批注可以写在文章的天头、地脚、行间、旁空、文后等处。我们根据批注所处位置的不同,可以简单地分为眉批、旁批、夹批、脚批等。眉批为疑难问题的提出与理解,旁批主要针对词句、文段,夹批针对重点字词,脚批和文后批注针对全篇等。
此外,批注也需要老师的示范和指导,特别是高一新生,如果他们在初中没有批注的习惯,一进入高中就让他们批注,他们难免有“牛肯南瓜,无从下口”的感觉,老师就应该做示范并教给方法。这种做法就是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的体现,即“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不在做上用工夫,教故不成教,学也不成为学。”
阅读和批注都是自主学习的过程,它们是探究性学习得以推行的基础;互评是合作学习的形式之一,是探究性学习的初级阶段;辩论和札记是探究性学习的充分体现,它们将阅读引向深入,是探究性学习的高级阶段。在这一系列过程中,批注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是语文探究性学习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吴其馥 谯伟 著 《外国语文教育研究》[M],海口: 海南出版社 , 2000年4月版,第169页。
[2]于漪 《走进语文》【J】 《语文教学通讯》 太原 2003,1
[3]董宝良主编 《陶行知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1年版,第225页。
一、阅读,探究性学习的基础
充分阅读是学习语文的首要条件和必备条件。教育家赞科夫认为,阅读的任务是激发学生的感情,促使他们独立思考问题,发展他们的智力①。
前不久听了市里组织的同题赛课,他们四人都借班执教《长恨歌》。该诗是人教社新课标选修教材中的一课,当然教者都得践行“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但是,也许是时间紧,也许是观念或授课方式未真正转变,他们让学生读诗的时间都不到五分钟,然后就或叫学生说自己喜欢的诗句,或叫学生讲诗中谁在恨、恨谁、为什么恨、怎样恨等,或把学生分成几个组,“合作、探究”诗句的含义、每一层的意思,或探究主题的多元说……如此课堂,学生仅仅粗略阅读,怎能产生深刻领悟?四堂课下来,没有产生情感交流的高潮,没有看到思维碰撞的火花。学生基本上还是被老师牵着走。
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或为了追求课堂结构的完整,就可以扣减学生的阅读时间吗?学生对文本缺少充分阅读,未对文本进行整体感知,老师的讲解、引导基本上是强加和灌输,学生依然感觉不到学习的乐趣、参与的乐趣、锻炼思维熏陶情感的乐趣。没有让学生充分阅读的教学只能是纸上谈兵、只能是强人所难,其所做的“合作、探究”也只是一种摆设、一种欺世盗名的表演。于漪曾说:“阅读是生命的活动,是读者个性化的行为,它的第一要义是自主,是全身心的投入。没有读者的自主,文的精髓,文的语言的生命力,进不了读者的心田,读者享受不到遨游智慧海洋的乐趣,更不用说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二、批注,探究性学习的关键
批注,也叫旁批、眉批,是读书做学问之人必用之法。古人推崇的“不动笔墨不读书”,那么,读书就得动笔墨:或圈点勾画、或感悟批注、或摘抄语句。
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仍然盛行教师讲解分析、学生边听边笔记的做法,学生依然是被动学习。不改变这种现状,自主、探究学习都只是口号。《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批注可以改变学生的被动状态,让学生真正成为认知的主体,实现真正的个性化阅读。
批注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心灵与文本、作者及文本中的人、事、物对话。
批注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相信我能读、我会读。
批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孟子就十分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认为“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批注就是学生的自得过程,如果无学生的自主获得,就达不到左右逢其源的境地。
批注可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读出自我。批注受读者知识、理解能力、情感体验、人生阅历等的影响,带有独特性。
批注可以促进学生思考,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批注的内容很广泛:
可以是一个字。如《长恨歌》中的“缓歌慢舞”中的“慢”与成语“轻歌曼舞”中的“曼”就有差别,可以在这个字的旁边标明,且问一个“为什么”,课后再去思辨。
可以是一个词或者一连贯的词。如鲁迅小说中描写人物所连用的一系列的动词就很有推敲的必要,进而帮助认识人物性格和理解作品的主题。
可以是一个句子。如《记念刘和珍君》中“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在文中反复出现了几次,每一次都可加以批注。第一次,将所想象中能反抗广有羽翼的校长的人该有的性格与其真实性格做比较,可以批注为:出乎意料或美好性格等;第二次可批注为:一贯的性格或深刻印象等;第三次可批注为:美被毁灭或痛恨反政府之残忍等;第四次可批注为:沉痛、无助、凄苦、哀怜或愤怒、悲愤等。
可以是一段文或者情节片段。如《琵琶行》中后几段就可以连起来批注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如感其情、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可以是作者倾注在文章中的情感。如《荷塘月色》中的苦闷、淡淡的忧愁;《故都的秋》中所描绘出的苍凉之感和表达的神往之情。
可以是文章的主题。如《项链》的主题探究。
也可以是针对整篇的构思、技巧、语言风格、修辞方法、写作手法、写作背景等。
还可以注明困惑,说收获,谈感受,甚至向权威挑战,大胆说出自己的质疑。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结尾,就有同学质疑:同是中国人,差别怎么那么大?明朝时的旁观者“皆咬牙切齿,争欲拳殴李甲和那孙富”,极富正义感;到鲁迅小说那里,中国的旁观者就变得冷漠、麻木了呢?通过同学讨论争辩之后,我说:小说中对人物的塑造是为主题服务的,这篇小说的结尾重在宣扬人们对邪恶的痛恨、对正义的伸张与维护的;而鲁迅小说在于唤醒麻木的民众的。
批注的角度也很多样:
对于一个汉字,可以联想出它的形近易混淆的一组字,且注音组词加以比较记忆;可以是这个字的读音,对多音字弄清在什么语境下该什么读音,或者标出因形体相近而容易误读的字的读音。这是打好语文基本功的最好方法。
对于词语,主要是文章中的关键词,可以从其本意、比喻意、引申意、语境意、特定意去理解,可以从表意、效果、修辞等方面去欣赏,还可以从情感、意味、主题等方面去把玩。
对于句子,主要是指文中的描写句、议论句、抒情句,点睛句、精辟句、哲理句,过渡句、总括句、总结句等等,可以揣摩其意义、意味、意境,可以指出在表意上的作用、表达上的效果、构思上的巧妙,可以引申联想、类比类推、推测假设等等。
对于段落和全篇,可以概括内容,可以说出收获,即阅读感悟(语言表达上的、构思立意上的、情感熏陶上的、人生价值上的),可以探讨主题等等。
批注的方式可以约定俗成。
文字批注可以写在文章的天头、地脚、行间、旁空、文后等处。我们根据批注所处位置的不同,可以简单地分为眉批、旁批、夹批、脚批等。眉批为疑难问题的提出与理解,旁批主要针对词句、文段,夹批针对重点字词,脚批和文后批注针对全篇等。
此外,批注也需要老师的示范和指导,特别是高一新生,如果他们在初中没有批注的习惯,一进入高中就让他们批注,他们难免有“牛肯南瓜,无从下口”的感觉,老师就应该做示范并教给方法。这种做法就是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的体现,即“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不在做上用工夫,教故不成教,学也不成为学。”
阅读和批注都是自主学习的过程,它们是探究性学习得以推行的基础;互评是合作学习的形式之一,是探究性学习的初级阶段;辩论和札记是探究性学习的充分体现,它们将阅读引向深入,是探究性学习的高级阶段。在这一系列过程中,批注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是语文探究性学习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吴其馥 谯伟 著 《外国语文教育研究》[M],海口: 海南出版社 , 2000年4月版,第169页。
[2]于漪 《走进语文》【J】 《语文教学通讯》 太原 2003,1
[3]董宝良主编 《陶行知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1年版,第2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