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贵有所承?又贵能跋扈

来源 :中国书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shuis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东,1970年出生于广东信宜。1996年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画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现为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人们在讨论当今广东地区中国画家的作品时,常常冠以“岭南画派”的称号,实际上几十年前的画派划分,诸如京派、海派、岭南画派等,已经很难再适用于当代。因为随着时代的变迁,交通的便捷和信息的广泛传播,艺术家们频繁地东来西往、南北交流,特别是人们艺术观念的变化,地域性的绘画风格不仅很难纯粹,而且缺乏应有的凝聚力。当然,受历史文化传统和自然环境的影响,绘画的地域性会永远存在,只是很难形成统一的画派了。
  在一个时期,地域画派的形成和它所坚持的艺术主张,有其特定的时代和文化背景,有其存在的理由,当然也不可避免地有其历史局限性。例如岭南画派在中国画问题上主张以西补中的中西融合,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处于封闭和保守状态下的文人画变革的诉求,有不容否定的积极意义,在艺术实践上也取得了积极成果。但因受当时追求“艺术进步”大思潮的影响,在对待传统文人画的态度上也有失之于过激和片面之缺失。近几十年来,岭南地区的中国画面貌己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变化的重要标志便是突破岭南画派的某些局限,转向对传统的认真研究和某种复归。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岭南画派创新精神的否定,而是做超越传统文人画与岭南画派中西融合体画风的努力,创建新的具有传统文化精神和个性的体貌。不用说,这些作品中仍然流露出岭南画派的某些影响,这是很自然的。在这股超越思潮中,张东在山水画领域的探索,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
  张东的绘画之路是从学习岭南画派起步的,他在接受学院教育之前,已受黎雄才先生影响而学习其山水画技法。在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他接受了7年教育。前4年,本科综合性的书法、人物、山水和花鸟画训练;后3年,研究生学业,专攻山水,师从岭南画派新一代艺术家林丰俗等诸位先生。显然,张东谙熟岭南画派的艺术观念和技巧,只是他在学院学习期间的20世纪90年代,中国画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已经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更大的改变,传统经典作品临摹的内容进一步充实和加强,中国画的人文精神内涵受到普遍的重视。读研期间,在导师的指导下他做了对青绿山水和树石法两项课题研究。前者,他临摹了展子虔的《游春图》和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后者,他对从顾恺之到黄宾虹画作的树石进行了系统的临摹,研习其技法,体会其时代特征和精神,从而对传统山水画有了更真切的理解和认识。他在研究中很注意如何表现山水生命状态的问题,例如他发现郁郁葱葱的岭南森林,在以中原地区为主要表现对象的传统文人画中便没有得到真切的表现。这驱使他投入很大的精力,在这方面进行新的探索。张东逐渐产生一种文化自觉性,那就是以传统中国画的文化精神为傍依,画有特色的岭南山水。至于具体的技巧、技法,可以借鉴古人、前辈诸家,也可以从客观自然中获得启发。他认为,画,不论中西,唯具有精神境界的高度才为上品,在艺术上也不应该有岭南和非岭南的区别。对画家来说,最重要的是表达客观自然的真实美和自己内心的感受。从这个角度看张东的画,他有自己独立的追求,他认真研究传统,强调对传统要“吃透,要深入进去”,“对每个时代某家某法的风格特征、技法以及精神特质要能够明确区分……要完整地看待笔墨功夫、造型、画论所构成的国画精神体系”。但他没有走传统文人山水画的路,没有模仿古人。他尊重岭南画派先驱们的革新精神,但认为“现在已无高剑父他们那时候面临的向题和所处的根基都不一样,现在是需要重新定位和建设的时候了”。他更进一步指出:“当代的岭南画坛要慎谈对传统的抵制,慎重考虑革命,经过这么多年的剧变,我们连立命的东西都没有了,还怎么革命?”他遵循师法古人、师法自然的原则,灵活地将古人的经验与自己对客观自然的体会结合起来进行创作。他辩证地看待写生与创作的关系,认为写生也是一种创作,主张写生不应受自然景观的约束,写生时既要看到眼前之景,心中又要装有笔墨技法,还要有自己对自然的独特体悟。
  这样说来,张东的山水画是他艺术修养的综合表现。我读他的作品,感觉到他对传统山水精神体会最深,把握得心应手的是处理真实与虚幻的关系。
  他善于把客观自然的真实景象加以剪裁,巧妙取舍,重新组合,构成有新意味、有宏大雄奇感的画面。他的树木、山石、云雾、流水、房舍的笔墨技法,以及构图、章法,依稀有古人的出处,但境界和意味却独出机杼,我自我在,自成一格,落落大方,旁若无人。中国传统文艺理论主张创作要“酌奇而不失其真,玩华而不坠其实”(刘勰《文心雕龙·辨骚》),“须是虚实相半,方为游戏三昧之笔”(谢肇淛《五杂俎》),认为写境与造境“二者颇难分别”(王国维《人间词话》)。张东的作品从岭南真山水中获得灵感,用自己创造的、富有张扬格调的新体貌,承载着传统中国画的文化精神。我认为,可以借用潘天寿评论诗词的一句话“既贵有所承,亦贵能跋扈”,来形容他的创作成果。当然,如何在“所承”和“跋扈”之间求得更为完善的统一,正是勤于和善于思考的张东正在深入探索的课题。
  (作者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宋建华
其他文献
朱永灵(若无),1964年生于江苏张家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先后在中国美术馆、日中友好美术馆(日本)、何香凝美术馆等举行“朱永灵书法艺术展”。出版有《谭以文朱永灵书画集》、《朱永灵书法艺术》等。  对汉字的解读特别能引起人们对它背后更广阔世界的好奇和想象。以“六书”的观点看,造字的起源和功能与它作为指认世界的方式有关。而当我们坐在电脑前,用各种拼音输入法不假思索地敲着键盘看着汉字一个个在面前蹦出
期刊
近读南京艺术学院薛龙春教授《雅宜山色:王宠的人生与书法》一书(上海书画出版社2013年1月版),作者在研究中打破既往思维模式与研究方法,借助对大量文献与图片的精致解读,很好地解决了书法形式与风格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该书的序言中,作者指出:“书法史研究最终是要处理形式与风格问题,或者说形式与风格问题是书法史研究的核心。如果对此也矢口否认的话,则书法史研究便不得成为一个专业。”这种认识上的极大重视
期刊
艺术原本是很难以数字计算的,但现在好多物事都数字化了,不晓得将来中国画怎么被数字化?笔者突然想到2与300和1000这么一组数字,是因为与前文《悲鸿之“罪”、烙炊饼及其他》有些联系。  世人都说蒋兆和是从素描起家的大师,他也确实有素描的天才,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素描几乎画得像徐悲鸿一样的好。叶浅予先生曾经说:“二三十年代,很少有人画素描人物,真正画得好的,只有两个半人,一个徐悲鸿,一个蒋兆和,还有
期刊
作为画家的张江舟,其实还长于理论思考,这种思考似乎主要集中于当今的文化发展和导向上。而且他的思考,一方面固然见诸于文章形式,但另一方面,他主要是将这一思考带入到具体的绘画创作中,从而深刻地影响到他的人物画题材对象的选择和风格建构。我们看到,张江舟的思考之倾向乃着眼于对当下城市文明的批判和对纯朴的、带有原始意味的生存状况的关注。这样,他就很自然地将艺术目光投向了中国的西部地区,那里的民俗风情激发了他
期刊
2012年9月,岳敏君举办了一个名字为“困”的展览。一个艺术家办一个展览,并通过这个展览反思或探讨一些问题,原本也是正常之事。但是,岳敏君的反思还是让我吓了一跳。  他的反思是这样的:“很多人说,在‘迷宫’系列中,我把传统国画的因素放在里面,是回归传统的表现。其实不是,我完全是从批判的角度来创作‘迷宫’的。我们的民族经过了那么长时间的探索,我们面对世界已经很久了,有人竟然还处在一种封闭之中。我想告
期刊
在中国长江下游的浩瀚烟波中,有一座岛屿名曰焦山,因满山苍翠欲滴,宛若碧玉浮江,被称为“江中浮玉”,现在已成为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山中连绵壮观的摩崖石刻以及宝藏众多的历代碑刻更是闻名于世,焦山也因此被誉为“书法之山”。  碑林位于美丽的江心岛中央,逶迤的焦山将之抱合其间。它坐北朝南,面向大江,拥有一组平面略呈北斗星状布局的园林式建筑,占地逾七千平方米,藏碑四百余方,规模格局实属江南之最。  走进碑
期刊
沈阳故宫是清王朝入关前于盛京(沈阳)城内奠基建设的皇家宫殿,现为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地之一。在这个宫殿遗址上成立的沈阳故宫博物院,以其珍藏的清初宫廷历史文物、明清艺术品文物和近现代书画而享誉中外。  1625年,清朝开国皇帝努尔哈赤首建沈阳故宫“大衙门”和“十王亭”等建筑,随后由清太宗皇太极进一步扩建。1644年顺治迁都北京之后,这里成为清朝的陪都宫殿,受到历代皇帝的关注。1908年、1924年金梁
期刊
随着先秦出土文物的大量涌现,近代以来的篆书艺术表现出空前繁荣的境况,书家们考订识别,临习创作,让青铜铭文穿越时空而再次复活。篆书虽然只是书法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有着三千年辉煌历史的篆书,以其极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水准流传至今,吐露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湛。包俊宜勤勉奋发,对大篆情有独钟,他用独具个性的笔墨展示出先秦文字的猎猎古意和蓬勃生机。  在包俊宜的书法研习历程中,他曾用心于真草隶篆诸种书体
期刊
中国画发展到20世纪,出现了千年未有之变局。救国图存,革故鼎新的20世纪的时代精神是革命和批判,是大破和大立。在中国画领域,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局。西风东渐,中西融合,使中国画变得空前“时代”化。西方教育模式和文艺理论框架引入了美术的高等教育,不缺乏题材,不缺乏形式,不缺乏诸种造型手段—结构、透视、解剖、色彩……不缺素描。缺什么呢?缺千年以来形成的书写性、写意精神和笔墨表现,而这些正是中国画赖以生
期刊
王学岭,1963年生于河南。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硕士。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行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解放军美术书法研究院艺术委员,总参谋部美术书法研究院副院长、书法创作院院长,中华文化促进会理事。出版有  《王学岭书作》、《墨之声·王学岭书法》、《中国书法家书风·王学岭》、《中国美术馆当代名家系列作品集·书法卷·王学岭》、《若行若舞—当代中国行书名家作品集·王学岭卷》、《2010当代中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