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中教育中,道德与法治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它的教学内容不仅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而且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实施,教师将生活化教学情境融入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促进教学改革已成为一项重要措施。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生活化教学情境。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在生活中可以更理性的面对不同的情况和应用所学知识,学会保护自己,并实现道德修养和法治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导入新课;教学内容;打破局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052-428
初中教育教学是教学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我们学习传统学科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一个非常重要的学科——道德与法治。学校和教师要高度重视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把道德与法治教育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其中,使教学生活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學习过程,关注学习时间,这都是教学理念。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将课本中枯燥的理论知识融入到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和高效,为学生创造真实的生活场景和情感体验。本文主要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使课堂教学更高效地方面进行探讨,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良好道德修养的目的,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接下来笔者将从导入新课、教学内容、打破局限三个方面进行详细地阐述。
一、传授新课时加入生活化导入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入生活方式氛围,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现实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在接触新课程时,学生将会产生一种抵抗心理,不愿意学习教材内容,但如果教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为学生创建生活氛围,将身边发生的例子作为课堂导入,那么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以学习《生命可以永恒吗》这一课为例,在学习这一课时,我会利用课下的时间搜集相关的影视资料,用于正式上课时的素材。在正式上课时我将这样为学生们讲解:“在2008年的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了8.3级地震,无数生命都命丧于此,我们常说:‘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个会先来’这突如其来的地震,剥夺了万千生命。生命究竟是什么?生命是如何变得珍贵?生命可以永恒么?现在通过一个短视频来了解一下。”随后利用多媒体播放汶川地震时的画面。这件事情虽然发生了很多年,但是其影响甚远,学生也或多或少了解过,所以教师利用这个事件作为本课的课堂导入最适合不过了。
二、教学内容注重生活化的教学
生活式教学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拉近学生与生活的距离,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思考和实践。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是指学生在生活中为自己的知识服务,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精心选择贴近学生真实生活的材料,将本课题的价值呈现给学生。
例如,以学习《遵守规则》这一课为例,在正式上课时我将利用20分钟的时间进行本课的讲解,然后根据本课的知识点提出问题:“大家在去超市结账时,我们大部分的人都会选择排队,但会有那么一小部分的人会插队,在面对这种状况的你们会怎么做呢?”随后给学生们1分钟的自由发言时间,随后进行讲解:“其实,我们在享受社会带给我们利益的同时还要学会去遵守社会规则,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让更多地人自觉、自愿的去维护社会秩序。”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合理地将生活与教材相结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打破传统教学课堂的局限性
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学生被封闭在学校的围墙内,按照固定的班级、教材、教师和课程表进行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往往把学生的思维和思想局限在课堂上,限制了学生的时间和空间。因此,为了让学生有学习的欲望,享受学习的乐趣,除了改变上述限制外,教师还应拓展课堂教学的模式,使课堂教学内容呈现“生动”的效果。教师要根据学生自身已有的生活体验,分析周围的案例,创建生活与教材的衔接平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例如,以学习《美好集体有我在》这一课为例,在学习这一课之前,我会与另一个班级的班主任进行协商,让两个班级的孩子进行“拔河比赛”,在进行拔河比赛时,将一个班级的学生看成一个集体,然后再进行本课的教学。在正式上课时,我将这样进行本课的讲解:“在结束的拔河比赛中,我们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比赛的过程中,我有看到大家都是往一个地方使劲儿的,你们当时心里在想些什么?”这个时候学生会回答:“想赢!”然后我将继续提问:“但是如果仅靠你们一个人的力量,你们可以赢得比赛么?”随后给学生们1分钟的自由回答时间,这个时候的学生已经被我的问题吸引住了,再加上课前参加了“拔河比赛”,他们这个时候已经大概的知道了集体的意义,随后我将“趁热打铁”,深入地为学生们进行本课的剖析。将教材与生活相结合,可以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初中是学生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它影响着初中生三种观念的形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教师想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创新现有的教学模式,将我们的日常生活融入到教材中,教师还要根据教材内容结合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各种案例扩展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模式。简而言之,作为一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有效地建立一个良好的生活教育氛围,并极大丰富教学内容与教材在现实生活的帮助。同时,创设有效的生活化教学情境,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各种实践活动,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质量,使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此外,要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效性,家长和学校之间还需要相互配合。只要家长和学校共同努力,笔者相信一定会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科学的法治观念。
参考文献
[1]夏宇薇.关于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几点设想[J].才智,2018(05):61.
[2]杨伦峰.谈生活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7(31):56+58.
[3]齐笑蕾. 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D].天水师范学院,2017.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导入新课;教学内容;打破局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052-428
初中教育教学是教学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我们学习传统学科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一个非常重要的学科——道德与法治。学校和教师要高度重视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把道德与法治教育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其中,使教学生活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學习过程,关注学习时间,这都是教学理念。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将课本中枯燥的理论知识融入到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和高效,为学生创造真实的生活场景和情感体验。本文主要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使课堂教学更高效地方面进行探讨,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良好道德修养的目的,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接下来笔者将从导入新课、教学内容、打破局限三个方面进行详细地阐述。
一、传授新课时加入生活化导入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入生活方式氛围,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现实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在接触新课程时,学生将会产生一种抵抗心理,不愿意学习教材内容,但如果教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为学生创建生活氛围,将身边发生的例子作为课堂导入,那么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以学习《生命可以永恒吗》这一课为例,在学习这一课时,我会利用课下的时间搜集相关的影视资料,用于正式上课时的素材。在正式上课时我将这样为学生们讲解:“在2008年的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了8.3级地震,无数生命都命丧于此,我们常说:‘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个会先来’这突如其来的地震,剥夺了万千生命。生命究竟是什么?生命是如何变得珍贵?生命可以永恒么?现在通过一个短视频来了解一下。”随后利用多媒体播放汶川地震时的画面。这件事情虽然发生了很多年,但是其影响甚远,学生也或多或少了解过,所以教师利用这个事件作为本课的课堂导入最适合不过了。
二、教学内容注重生活化的教学
生活式教学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拉近学生与生活的距离,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思考和实践。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是指学生在生活中为自己的知识服务,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精心选择贴近学生真实生活的材料,将本课题的价值呈现给学生。
例如,以学习《遵守规则》这一课为例,在正式上课时我将利用20分钟的时间进行本课的讲解,然后根据本课的知识点提出问题:“大家在去超市结账时,我们大部分的人都会选择排队,但会有那么一小部分的人会插队,在面对这种状况的你们会怎么做呢?”随后给学生们1分钟的自由发言时间,随后进行讲解:“其实,我们在享受社会带给我们利益的同时还要学会去遵守社会规则,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让更多地人自觉、自愿的去维护社会秩序。”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合理地将生活与教材相结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打破传统教学课堂的局限性
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学生被封闭在学校的围墙内,按照固定的班级、教材、教师和课程表进行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往往把学生的思维和思想局限在课堂上,限制了学生的时间和空间。因此,为了让学生有学习的欲望,享受学习的乐趣,除了改变上述限制外,教师还应拓展课堂教学的模式,使课堂教学内容呈现“生动”的效果。教师要根据学生自身已有的生活体验,分析周围的案例,创建生活与教材的衔接平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例如,以学习《美好集体有我在》这一课为例,在学习这一课之前,我会与另一个班级的班主任进行协商,让两个班级的孩子进行“拔河比赛”,在进行拔河比赛时,将一个班级的学生看成一个集体,然后再进行本课的教学。在正式上课时,我将这样进行本课的讲解:“在结束的拔河比赛中,我们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比赛的过程中,我有看到大家都是往一个地方使劲儿的,你们当时心里在想些什么?”这个时候学生会回答:“想赢!”然后我将继续提问:“但是如果仅靠你们一个人的力量,你们可以赢得比赛么?”随后给学生们1分钟的自由回答时间,这个时候的学生已经被我的问题吸引住了,再加上课前参加了“拔河比赛”,他们这个时候已经大概的知道了集体的意义,随后我将“趁热打铁”,深入地为学生们进行本课的剖析。将教材与生活相结合,可以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初中是学生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它影响着初中生三种观念的形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教师想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创新现有的教学模式,将我们的日常生活融入到教材中,教师还要根据教材内容结合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各种案例扩展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模式。简而言之,作为一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有效地建立一个良好的生活教育氛围,并极大丰富教学内容与教材在现实生活的帮助。同时,创设有效的生活化教学情境,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各种实践活动,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质量,使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此外,要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效性,家长和学校之间还需要相互配合。只要家长和学校共同努力,笔者相信一定会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科学的法治观念。
参考文献
[1]夏宇薇.关于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几点设想[J].才智,2018(05):61.
[2]杨伦峰.谈生活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7(31):56+58.
[3]齐笑蕾. 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D].天水师范学院,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