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实习教师的课堂多存在“课堂教师为主、学生为辅”“课堂观察能力不足”等问题,通过对2014年浙江师范大学实习平台的中《雨巷》一例的课堂实录整理,我们发现了实习教师授课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本文对将从学科意识、学生意识、技能意识三方面对其展开评价。
【关键词】:实习教师;学科意识;学生意识;技能意识
一、学科意识:课堂被内容控制,缺少语言意识
实习教师对语文课的本质把握不够。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学习对象为语言运用的形式。学习目标分为两个,一是认知目标,即学习课文中语言运用形式中蕴含的技巧和方法,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二是情感目标,感受课文语言运用形式中表现的情感和思想,提升学生精神陶冶的品质。
首先,该实习教师请学生朗读时,没有提出相应的要求,如:清晰、流畅、有感情。学生盲目的朗读,并没有达到这一环节的目的。在学生朗读之后,教师没有进行相关的点评而是急于进入下一环节。教师不但自身朗读的基本功不扎实,无法为学生作例,甚至不会点评、也不会教授。朗读之后让学生体会全诗的情感基调,应该建立在学生自己的体悟之上,而非强行提取课文中的词语。“初读感性,再读疑问,三读欣赏,四读批判。”教师应该正视素读文本的重要性。
其次,教师在讲课过程中没有让学生体悟现代诗的特点,没有引导学生通过《雨巷》文本的学习,举一反三。学习某一文体时,应该让学生在阅读之后思考该文体的特征,边交流边解释理由,并选取代表性观点交流,努力达到共识,最终表达教师的观点,这才是比较恰当的授课方式。
最后,教师缺乏过关意识,课堂当中没有出现语言运用题。虽然有意识地带领学生对诗作的艺术特色进行赏析,但是显然仅仅是走马观花。以《雨巷》为例,学生应该当堂掌握顶针、押韵、双声叠韵等艺术手法。可以设置一到两题语言运用题让学生运用以上手法遣词造句,再进行课堂讨论,有问题当场指出,杜绝教学中的烂尾楼。
纵观整个教学过程,教师把重心放于学生对人文性的理解这一块,用大量的时间介绍作者、背景,而忽视了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提高,运用课堂最后一小段时间进行介绍,其实是本末倒置。
二、学生意识:课堂观察能力薄弱
从课堂实录来看,一节课四十分钟,绝大部分的时间是老师在讲。虽然一共向13位同学提问,但基本都是老师在替同学回答。看似满堂问,实则满堂讲,并且老师一讲就停不下来,学生想要插嘴的机会都少有。
例:
学生:我觉得他因为在爱情上不得意,所以他还是希望雨巷中可以和姑娘……
教师:噢,你觉得这首就是首爱情诗,那么这个我就是诗人本身,然后这个姑娘就是她暗恋的对象,而这个雨巷就是他人生中的某个阶段,对吗?
(学生点头)
教师:然后这首诗表达了他对恋人苦苦追求而不得的感觉对吗?好,请坐。还有吗?他说从第一点和第三点找出了一个爱情诗的主题,还有吗?我们从第二个,时代的内容上能不能找到一些什么内容呢?我请……李一莫(音)来回答一下。
教师请学生回答问题的方式单一:从点名册随机选取学生回答。这一方式虽然覆盖率比较广,但是不能体现教师自身的课堂观察能力,容易忽视真正需要被关注的学生,当他们神游在外而又没有被点到名字的时候,仿佛成了课堂的“局外人”。
实习教师提问时经常使用“有谁能告诉我们”“谁发现了”这样的形式,教师使用“我们”是想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但是对面高中学生亲切感显得无足轻重,反而这种面向少数的发问,使学生没有代入感,似乎回答问题是别人的事情,其余的人只要“被告知”就可以了。
最后,教师每一次请学生回答问题时,都有意识地走近该学生,因为有些学生说话声音比较轻。教师的出发点是想将学生的答案听得更清楚一些,却没有考虑到这会使学生发言的声音更加小。并且忽视了课堂中其他的学生,变成了教师与回答问题的学生一对一的课堂。而正确的做法是,教师应该走到离发言同学最远的地方,鼓励其用最大声音使全班都能听见。
三、技能意识:仪态不雅,授课死板
首先,该实习教师刚出现在学生面前时,表现的比较不自信,无论是言谈举止还是打扮来看,都十分地拘谨,仪态不够雅观。在上课的过程中,也时常出现一些小动作,如提拉裤子、整理着装等不雅的行为。
其次,教师的课堂导入无趣:以作者作为切入点。语言乏味没有激趣,无法将学生的注意力从下课状态转移到课堂中来。一般阅读顺序为:题目→内容,感到优秀→关注作者。从作者切入这种方式显然不符合一般阅读顺序,是指示性教学的典型。
第三,虽然教师设置了分组讨论的环节,但是本次课中这一环节效果并不理想,显然教师对于课堂的把控能力不佳,在每个指令下达后,没有让整个班的学生都动起来。
例:
教师:……那同学们来告诉我,哪些地方能够体现这个音乐美呢,请你们自由朗读自由讨论然后告诉我你们找出了哪些点。
(细微的声音,几乎没有学生行动。)
教师:一般来说这个音乐美啊诗歌是不是应该从它的韵律上还有句式上可能某一些特殊的词语上。
(学生仍旧没有行动。)
教师:可以自己朗读一下,自己讨论一下,会不会发现某些地方让你觉得特别顺口,特别和谐,那么就可以说出来。我们请徐中奇(音)来说一下吧。
课堂小组讨论的要点是:第一,在讨论之前留给学生单独思考的时间,但是单要求学生“思考一下”是不科学的,必须有外显行为,如“拿起笔,在纸上写下自己所想到的内容”,否则是浪费时间;第二,限定讨论的时间,以免超出预计无法控制课堂;第三,规定每个学生发言时间的下限和上限,防止有的学生滔滔不绝,有的学生闭口不言;最后,进行小组的总结发言,将个人意见总结为小组意见,再上升为整体观点,争取达到共识,最后教师表达自己的观点。
最后,视频中的实习教师显然是很认真地备课了,但是对于课堂的设置过于死板,带有过多的表演成分。提问方式僵硬,一步一步引导学生答出自己想要的答案。整个教授过程基本照搬教案,课堂不够生动活泼,“生成”的课堂才是最生动有趣的。
【关键词】:实习教师;学科意识;学生意识;技能意识
一、学科意识:课堂被内容控制,缺少语言意识
实习教师对语文课的本质把握不够。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学习对象为语言运用的形式。学习目标分为两个,一是认知目标,即学习课文中语言运用形式中蕴含的技巧和方法,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二是情感目标,感受课文语言运用形式中表现的情感和思想,提升学生精神陶冶的品质。
首先,该实习教师请学生朗读时,没有提出相应的要求,如:清晰、流畅、有感情。学生盲目的朗读,并没有达到这一环节的目的。在学生朗读之后,教师没有进行相关的点评而是急于进入下一环节。教师不但自身朗读的基本功不扎实,无法为学生作例,甚至不会点评、也不会教授。朗读之后让学生体会全诗的情感基调,应该建立在学生自己的体悟之上,而非强行提取课文中的词语。“初读感性,再读疑问,三读欣赏,四读批判。”教师应该正视素读文本的重要性。
其次,教师在讲课过程中没有让学生体悟现代诗的特点,没有引导学生通过《雨巷》文本的学习,举一反三。学习某一文体时,应该让学生在阅读之后思考该文体的特征,边交流边解释理由,并选取代表性观点交流,努力达到共识,最终表达教师的观点,这才是比较恰当的授课方式。
最后,教师缺乏过关意识,课堂当中没有出现语言运用题。虽然有意识地带领学生对诗作的艺术特色进行赏析,但是显然仅仅是走马观花。以《雨巷》为例,学生应该当堂掌握顶针、押韵、双声叠韵等艺术手法。可以设置一到两题语言运用题让学生运用以上手法遣词造句,再进行课堂讨论,有问题当场指出,杜绝教学中的烂尾楼。
纵观整个教学过程,教师把重心放于学生对人文性的理解这一块,用大量的时间介绍作者、背景,而忽视了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提高,运用课堂最后一小段时间进行介绍,其实是本末倒置。
二、学生意识:课堂观察能力薄弱
从课堂实录来看,一节课四十分钟,绝大部分的时间是老师在讲。虽然一共向13位同学提问,但基本都是老师在替同学回答。看似满堂问,实则满堂讲,并且老师一讲就停不下来,学生想要插嘴的机会都少有。
例:
学生:我觉得他因为在爱情上不得意,所以他还是希望雨巷中可以和姑娘……
教师:噢,你觉得这首就是首爱情诗,那么这个我就是诗人本身,然后这个姑娘就是她暗恋的对象,而这个雨巷就是他人生中的某个阶段,对吗?
(学生点头)
教师:然后这首诗表达了他对恋人苦苦追求而不得的感觉对吗?好,请坐。还有吗?他说从第一点和第三点找出了一个爱情诗的主题,还有吗?我们从第二个,时代的内容上能不能找到一些什么内容呢?我请……李一莫(音)来回答一下。
教师请学生回答问题的方式单一:从点名册随机选取学生回答。这一方式虽然覆盖率比较广,但是不能体现教师自身的课堂观察能力,容易忽视真正需要被关注的学生,当他们神游在外而又没有被点到名字的时候,仿佛成了课堂的“局外人”。
实习教师提问时经常使用“有谁能告诉我们”“谁发现了”这样的形式,教师使用“我们”是想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但是对面高中学生亲切感显得无足轻重,反而这种面向少数的发问,使学生没有代入感,似乎回答问题是别人的事情,其余的人只要“被告知”就可以了。
最后,教师每一次请学生回答问题时,都有意识地走近该学生,因为有些学生说话声音比较轻。教师的出发点是想将学生的答案听得更清楚一些,却没有考虑到这会使学生发言的声音更加小。并且忽视了课堂中其他的学生,变成了教师与回答问题的学生一对一的课堂。而正确的做法是,教师应该走到离发言同学最远的地方,鼓励其用最大声音使全班都能听见。
三、技能意识:仪态不雅,授课死板
首先,该实习教师刚出现在学生面前时,表现的比较不自信,无论是言谈举止还是打扮来看,都十分地拘谨,仪态不够雅观。在上课的过程中,也时常出现一些小动作,如提拉裤子、整理着装等不雅的行为。
其次,教师的课堂导入无趣:以作者作为切入点。语言乏味没有激趣,无法将学生的注意力从下课状态转移到课堂中来。一般阅读顺序为:题目→内容,感到优秀→关注作者。从作者切入这种方式显然不符合一般阅读顺序,是指示性教学的典型。
第三,虽然教师设置了分组讨论的环节,但是本次课中这一环节效果并不理想,显然教师对于课堂的把控能力不佳,在每个指令下达后,没有让整个班的学生都动起来。
例:
教师:……那同学们来告诉我,哪些地方能够体现这个音乐美呢,请你们自由朗读自由讨论然后告诉我你们找出了哪些点。
(细微的声音,几乎没有学生行动。)
教师:一般来说这个音乐美啊诗歌是不是应该从它的韵律上还有句式上可能某一些特殊的词语上。
(学生仍旧没有行动。)
教师:可以自己朗读一下,自己讨论一下,会不会发现某些地方让你觉得特别顺口,特别和谐,那么就可以说出来。我们请徐中奇(音)来说一下吧。
课堂小组讨论的要点是:第一,在讨论之前留给学生单独思考的时间,但是单要求学生“思考一下”是不科学的,必须有外显行为,如“拿起笔,在纸上写下自己所想到的内容”,否则是浪费时间;第二,限定讨论的时间,以免超出预计无法控制课堂;第三,规定每个学生发言时间的下限和上限,防止有的学生滔滔不绝,有的学生闭口不言;最后,进行小组的总结发言,将个人意见总结为小组意见,再上升为整体观点,争取达到共识,最后教师表达自己的观点。
最后,视频中的实习教师显然是很认真地备课了,但是对于课堂的设置过于死板,带有过多的表演成分。提问方式僵硬,一步一步引导学生答出自己想要的答案。整个教授过程基本照搬教案,课堂不够生动活泼,“生成”的课堂才是最生动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