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19年全国Ⅰ卷思想政治试题,试题紧扣考试大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高考核心功能。围绕党和国家理论创新成果,以高考评价体系为引领,体现新课程理念,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促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坚持立德树人。聚焦时代主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推动考查形式创新,更好地发挥高考育人功能,发挥价值引领作用和德育导向,对今后日常教学和复习备考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建议。
关键字:高考 立德树人 分析 建议
2019年全国Ⅰ卷高考政治命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体现立德树人鲜明导向,倡导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落实高考评价体系要求,发挥高考“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同时紧扣“一核四层四翼”,突出考查学科素养和关键能力,注重彰显政治学科在育人方面的独特价值,体现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导向,重点考查核心价值、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有利于引导中学政治教学。具体来看,今年政治学科的高考命题有以下特点:
第一,突出正确政治方向,增强“四个自信”,强化政治认同。
很多材料都引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关论述,要求学生充分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四个自信”。如全国Ⅰ卷38题就选取国内进口问题为材料,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国内进口对国内经济的积极影响,深刻理解党和国家在对外贸易问题上的策略和行动,培育高度的政治认同。如第16题以某县各村推行“亮开政策、亮开受理、亮开办理、亮开结果”工作法为背景考察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第39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和人民政协也将迎来70华诞为背景,要求学生思考人民政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发挥作用的实现途径和方式,以增强对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的制度自信。
再如全国Ⅰ卷第40题在材料中明确说明,“保护、传承和利用好传统村落,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增强中华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试题从社会生活各领域精心选材,充分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激发了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
第二,提升学生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考查学生理论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关注思维过程,提升思维品质,助力素质教育发展。
全国I卷第18题,以《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为背景,考察学生理解我国的外交政策以及在国际事物中所起的作用;第38题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为材料,考查内容与税收、对外开放、企业运营等知识紧密相关。试题选材新颖生动,引导学生以开放的视角思考国际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第40题的哲学主观题,就以传统村落的保护为背景,要求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中意识能动作用原理分析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引导学生增强理论思维能力,学会运用理论知识深刻把握社会问题。21题、22题用漫画的形式和“科技孤岛”背景考察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分析、把握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
第三,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容,充实丰富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根基,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价值认知、传承和创新,是今年政治试题的又一特点。比如,全国Ⅰ卷第40题关于保护传统村落的第1问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传统村落必然走向消亡”这一观点加以评析和第3问要求结合材料,就保护和利用传统村落提出建议;如全国I卷第19题、20题以国产电影《流浪地球》大获成功和我国传统文化中丹顶鹤为情景设置材料,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传承中华文化,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3题以习近平总书记久久为功、持之以恒的“钉钉子精神”为命题背景,引导学生只有持之以恒,一点一点的敲,一步一步的做,把事情做细、做踏实,才能找准发力点取得成功。
第四,创新题目呈现方式,强调实践育人的教育教学导向,引导教学夯实学生全面成长的基础。
今年全国卷高考政治试题最具人性化的亮点之处,就是创新了考查方式,不断优化命题内容,考查方式更加恰当,增强了试题的灵动性和自由度。全国卷命题杜绝偏题怪题和繁难试题,但也更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文科综合全国I卷40题中文化生活的主观题,以评析形式考查传统文化相关知识点,让学生分析“社会经济发展,传统村落是否必然走向灭亡”,这样的试题设计立足教材的同时,还聚焦社会问题解决,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同时也实现了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综合评价考生的理论思维能力、价值判断力和社会参与能力。考生需要准确运用学科内容回答试题情境中的问题,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总的来说,2019年全国Ⅰ卷高考政治试题关注考生对学科内容的整体理解和把握,重视整体设计,不断完善考试内容,创新考查形式,丰富评价手段。試题选材生动鲜活,覆盖面广,从身边到社会、从国内到国际、从理论到实践,卷面图文并茂,呈现方式多样。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高考核心功能,发挥价值引领作用和德育导向,对今后高考复习和日常教学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建议,具体有一下几点:
第一,夯实基础知识,尤其是核心考点知识。在备考过程中,立足考纲考点,对于各模块的基础知识要扎扎实实地砸实,不留死角。对于核心考点,更要深入挖掘,规范学习,并能结合教材细节的阐述加以理解。建构知识体系,从理论框架或教材标题等多维度建构知识体系,将考点编织成知识网络,做到一模块一框架,最后形成整体教材知识的认知。关注延伸知识,重视对教材核心知识延伸思考,用好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
第二,注重思维品质的提升,培养关键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特别重要,在组织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四个能力要求: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阐述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分别精选试题进行专项能力训练。训练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科学精神,创新习题的形式,提高训练的针对性。特别要重视学生审题意识、文字解读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第三,把握新时代新理念,创新课堂议题,坚持核心素养与价值导向。新时代,新高考,新理念,高考政治试题必然要体现现阶段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反映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在日常教学中时,我们心中必须装着时代要求,装着党和国家的意志,装着现阶段重大方针政策的价值取向,积极要引导学生通过读书、看报、上网、看电视等多种途径了解时事新闻。而且还要对重大的时政进行一定深度的思考并把它落实到具体的知识点之中,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引领作用,把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融入教育教学过程中。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增强对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愿我们共同努力,坚定理想信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考试中心.落实“五育并举” 提升育人功能[N].中国教育报,2019-6-13(003).
[2]窦兴文.加强思政课程建设 落实立德树人任务[J].甘肃教育,2019(09):10-11.
关键字:高考 立德树人 分析 建议
2019年全国Ⅰ卷高考政治命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体现立德树人鲜明导向,倡导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落实高考评价体系要求,发挥高考“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同时紧扣“一核四层四翼”,突出考查学科素养和关键能力,注重彰显政治学科在育人方面的独特价值,体现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导向,重点考查核心价值、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有利于引导中学政治教学。具体来看,今年政治学科的高考命题有以下特点:
第一,突出正确政治方向,增强“四个自信”,强化政治认同。
很多材料都引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关论述,要求学生充分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四个自信”。如全国Ⅰ卷38题就选取国内进口问题为材料,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国内进口对国内经济的积极影响,深刻理解党和国家在对外贸易问题上的策略和行动,培育高度的政治认同。如第16题以某县各村推行“亮开政策、亮开受理、亮开办理、亮开结果”工作法为背景考察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第39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和人民政协也将迎来70华诞为背景,要求学生思考人民政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发挥作用的实现途径和方式,以增强对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的制度自信。
再如全国Ⅰ卷第40题在材料中明确说明,“保护、传承和利用好传统村落,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增强中华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试题从社会生活各领域精心选材,充分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激发了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
第二,提升学生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考查学生理论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关注思维过程,提升思维品质,助力素质教育发展。
全国I卷第18题,以《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为背景,考察学生理解我国的外交政策以及在国际事物中所起的作用;第38题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为材料,考查内容与税收、对外开放、企业运营等知识紧密相关。试题选材新颖生动,引导学生以开放的视角思考国际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第40题的哲学主观题,就以传统村落的保护为背景,要求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中意识能动作用原理分析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引导学生增强理论思维能力,学会运用理论知识深刻把握社会问题。21题、22题用漫画的形式和“科技孤岛”背景考察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分析、把握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
第三,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容,充实丰富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根基,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价值认知、传承和创新,是今年政治试题的又一特点。比如,全国Ⅰ卷第40题关于保护传统村落的第1问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传统村落必然走向消亡”这一观点加以评析和第3问要求结合材料,就保护和利用传统村落提出建议;如全国I卷第19题、20题以国产电影《流浪地球》大获成功和我国传统文化中丹顶鹤为情景设置材料,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传承中华文化,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3题以习近平总书记久久为功、持之以恒的“钉钉子精神”为命题背景,引导学生只有持之以恒,一点一点的敲,一步一步的做,把事情做细、做踏实,才能找准发力点取得成功。
第四,创新题目呈现方式,强调实践育人的教育教学导向,引导教学夯实学生全面成长的基础。
今年全国卷高考政治试题最具人性化的亮点之处,就是创新了考查方式,不断优化命题内容,考查方式更加恰当,增强了试题的灵动性和自由度。全国卷命题杜绝偏题怪题和繁难试题,但也更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文科综合全国I卷40题中文化生活的主观题,以评析形式考查传统文化相关知识点,让学生分析“社会经济发展,传统村落是否必然走向灭亡”,这样的试题设计立足教材的同时,还聚焦社会问题解决,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同时也实现了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综合评价考生的理论思维能力、价值判断力和社会参与能力。考生需要准确运用学科内容回答试题情境中的问题,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总的来说,2019年全国Ⅰ卷高考政治试题关注考生对学科内容的整体理解和把握,重视整体设计,不断完善考试内容,创新考查形式,丰富评价手段。試题选材生动鲜活,覆盖面广,从身边到社会、从国内到国际、从理论到实践,卷面图文并茂,呈现方式多样。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高考核心功能,发挥价值引领作用和德育导向,对今后高考复习和日常教学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建议,具体有一下几点:
第一,夯实基础知识,尤其是核心考点知识。在备考过程中,立足考纲考点,对于各模块的基础知识要扎扎实实地砸实,不留死角。对于核心考点,更要深入挖掘,规范学习,并能结合教材细节的阐述加以理解。建构知识体系,从理论框架或教材标题等多维度建构知识体系,将考点编织成知识网络,做到一模块一框架,最后形成整体教材知识的认知。关注延伸知识,重视对教材核心知识延伸思考,用好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
第二,注重思维品质的提升,培养关键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特别重要,在组织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四个能力要求: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阐述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分别精选试题进行专项能力训练。训练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科学精神,创新习题的形式,提高训练的针对性。特别要重视学生审题意识、文字解读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第三,把握新时代新理念,创新课堂议题,坚持核心素养与价值导向。新时代,新高考,新理念,高考政治试题必然要体现现阶段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反映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在日常教学中时,我们心中必须装着时代要求,装着党和国家的意志,装着现阶段重大方针政策的价值取向,积极要引导学生通过读书、看报、上网、看电视等多种途径了解时事新闻。而且还要对重大的时政进行一定深度的思考并把它落实到具体的知识点之中,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引领作用,把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融入教育教学过程中。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增强对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愿我们共同努力,坚定理想信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考试中心.落实“五育并举” 提升育人功能[N].中国教育报,2019-6-13(003).
[2]窦兴文.加强思政课程建设 落实立德树人任务[J].甘肃教育,2019(09):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