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创立品牌,创新发展

来源 :教育与职业·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c3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35所“国家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院校”之一,1980年建校以来,该校先后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国家重点建设示范性职业院校、全国职业技术院校指导工作先进单位、内蒙古信息化技术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005年以来,学院连续三年入选内蒙古首府百姓最满意的教育品牌。近年来,该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不断提升,就业率每年都在98%以上,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也在82%以上。通过对毕业生就业单位跟踪调查,社会、企业对毕业生评价的满意率在95%以上。正因为此,学院又在2008年在全国首届高职院校就业工作“星级示范校”评选活动中获得“星级示范校”荣誉称号。
  学院现占地1066亩,设有30个实验室,3个校内实习车间,一个校内实训基地,配有电子阅览室和电子检索系统的图书馆,建有1000MB光纤为主干的宽带校园网和远程教育地面接收站,可与全国重点大学共享教育资源。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品牌意识普遍较弱,尚未形成实践氛围,但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却依据“创立品牌,创新发展”的生存战略显示出了无限的活力,为广大高职院校提供了好的借鉴。
  所谓生存品牌战略,就是指依据高职院校自身的价值定位与角色定位,在教育实践中以品牌战略理论为指向,以学生为本,为其提供优质的教育产品服务,并使各种教育教学资源能够优化配置和有效运行,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受教育者的需求,最终通过创新发展,提升服务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特色品牌战略突出实力
  
  毋庸置疑,“特色定位”是特色专业建设的关键环节之一。在实施品牌战略谋求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学院领导和教职员工对自治区高职教育有过一番深刻的调查与思考:即专业设置趋于同类化,特色不突出,就业导向不明确是最大的困扰。为此,学院上下认识到,要想发展就要有特色,要始终不渝地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科学管理为基础,以教学质量为保障,以特色求发展”的独特办学理念,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或人优我特”的差异化策略,实行“特色品牌策略”,培育具有差异化定位的特色专业。
  学校先后新增了物流管理、嵌入式系统、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专业,形成了以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为优势,计算机多媒体、软件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等专业协调发展的多学科性框架。今天,学院已拥有自治区级品牌专业3个,自治区级精品课程4门,校级精品课程4门。在特色品牌战略的指引下,该校的招生就业工作形成了“出口畅、进口旺”的良性循环。
  1998年,该校与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机要局合作开办“电子政务”专业,毕业生直接对口进入政府机要系统,成为机要干部,取得了订单培养的良好社会效益。2007年3月,软件学院36名2006届毕业生被上海达内科技有限公司选中,正式上岗后第一年的月薪达到4000元以上;北京雨辰希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则先后两批录用软件学院和计算机科学系毕业生23人,试用期满后月薪在4200元以上。
  
  人才品牌战略积聚实力
  
  人才品牌战略是高职院校品牌发展战略的又一支点。针对当前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教师不能在实践环节给予学生全面技能指导的现状,电子学院通过实施“优秀人才引进计划”、“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及“人才资源共享计划”等举措,积极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培养与建设,努力提高高职教育质量与效益,建立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良好、富有活力的高水平教师队伍。目前该校教师队伍中有博士4人,硕士99人,副教授占46%,双师型教师占86%,工程师占25%。
  学校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和引导教师深入生产实际第一线进行锻炼。近三年来,该校用于教师队伍建设的经费达500多万元,鼓励教师在职攻读硕士,聘请企业项目经理带着项目培训老师,选派一线教师参加全国教师培训,举办教学能手和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等活动。学院要求教师每年有两周时间深入到社会企业第一线进行实践,了解生产设备、工艺技术及科技信息,鼓励专业教师走出学校,为社会企业提供技术咨询、产品开发、承担科研项目。
  


  另一方面,学校还从实践一线引进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充实到教师队伍中,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全面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整体素质,打造人才品牌战略以积累实力。每年度从内蒙古师范大学聘请3位专家,与学院督导室成员分头组成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管理与基础3个教学质量检查组,对全校教师的备课、授课、辅导、课程设计等教学环节实施全程质量监控,以切实保证教学质量。
  
  管理品牌战略提升实力
  
  在行政管理改革方面,学院着力从提高工作效率,树立成本意识入手。在管理上实行“小行政、大教学”管理,行政人员总数控制在教师总数的10%,以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和管理成本。除此之外,学院还实现了由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由粗放管理向集约管理的转变。学院充分挖掘教职员工自身的潜能,发挥教师主人翁精神和奉献精神,增强学校教职工的责任感,积极深化行政机构改革,转变行政职能和工作作风,淡化管理意识,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激发教师富有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加强学校的凝聚力。
  学院在教育教学方面的管理首先是从改革学生考核方式入手,学院特别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控制,将考核学生的综合技能、课程学习和实践训练有机结合,评定成绩时突出考察学生实践性课程和平时成绩,并实行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参照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对专业教学内容进行充实和调整。开设秘书、企业人力资源、电子商务、家电维修等16种职业技能鉴定以及计算机等级、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使学生在正常的学习过程中就能完成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增强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同时,学院还建立了海尔实习车间、楼宇信息实训基地,与华迪实训基地和华硕公司签订实训基地协议,并与联想、TCL、海尔、创维、华硕、中软等近280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和稳定的就业关系,2004年4月又在全区高等院校中率先创建了大学生创业中心,采取岗位见习、全程工序等方式,重点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2006年,软件学院学生张刚在包头软件园华正软件科技有限公司顶岗实习期间,开发出两套管理系统软件,为公司一次性创收30万元,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说:“这种既有专业技能又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哪家公司不是抢着要?希望学院今后多培养这样的好学生。”
  
  


  文化品牌战略增值实力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当中,学院师生员工对于营造和维护校园文化的重要性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和独到的理解。学院坚持选派优秀教师和技术能手担任德育辅导员,并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和教材建设中的指导地位,进一步推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除了思想政治课外,学院又加大了选修课的比例,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增加了文化修养、企业文化、音乐课、艺术欣赏、心理健康课等能够培养大学生素质的课程,使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灵活地选择,以加强自身修养、拓宽知识面,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长期以来,学校一直坚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从1997年开始,学院领导和全体学生每周都会参加升国旗仪式,并以爱国主义基地建设为载体,组织观看爱国主义题材的影片,邀请专家做报告,开展以热爱家乡,建设家乡为核心内容的系列教育活动,既增强了师生的荣辱感和使命感,又使其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他文献
电视节目播出的安全陛不仅仅依赖于质量优良的电视播出设备,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电视播出技术人员精湛的维护与管理技术。随着电视技术的数字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现代电视播出
计算机基础课是高职非计算机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存在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等问题。构建基于任务驱动教法的计算机基础课三级任务体系,可适应不同基础的学生的学
[摘要]针对目前高职学生的特点,文章从理论上阐述了差异教学理念对高职教育的重要意义,并进一步就如何使高职学生适应素有“精英教育”之称的法学教育,如何将差异教学理念引入高职法学教育中,提出了独到的看法和设想。  [关键词]高职院校 法学教育 差异教学 应用  [作者简介]王沛(1976- ),女,山东聊城人,河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高级讲师,硕士;宋风波(1971- ),男,河北石家庄人,河北司法警官职
[摘要]文章以北京联合大学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践为例,阐述了通过教学管理手段引导教师实施课程改革的方法,并论述了促进课程改革的研究与课程改革的实践有机结合的方法。  [关键词]技职教育 课程改革 实施方法  [作者简介]王洪(1955- ),女,山东德州人,北京联合大学应用科技学院,研究员,主要从事教育管理和高等教育研究。(北京 100101)  [中图分类號]G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摘要]高职教育质量的提高需要地方政府重视、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和提高素质、企业积极参与。  [关键词]高职教育 质量 问题  [作者简介]蒋晓荣(1962- ),女,唐山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助理、教务处处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校教育管理。(河北 唐山 063004)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18-0055-01    高职教育已经占据了高等教育
[摘要]人文素质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当前的开展状况不尽如人意。文章以理工类高职院校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特点,提出了重构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高职 人文素质教育 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徐胤莉(1973- ),女,江苏如皋人,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研究所副所长,讲师,南京大学在读硕士,主要研究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中国广告设计教育的现状,提出了我国广告设计教育改革与创新的若干观点,并指出要解决广告设计教育中的一系列问题,就必须本着潜心务实的教育原则对学科定位、师资队伍、学生思维和培养体制进行改革和创新。   [关键词]广告设计教育 现状 改革创新  [作者简介]李鹏(1978- ),河南开封人,河南工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广告艺术设计教学与研究工作。(河南 郑州4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