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公开课中存在的问题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mafanwok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近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我听过也上过许多公开课,上课教师和评课教师都能很好地把握新课程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多元互动、合作探究式学习,这种指导思想无疑是正确的,但实际操作过程中我觉得还存在一些问题:过分强调能力培养而忽视知识的传授;过分关注“活动”的形式而非实质;过分注重活动数量而轻质量;过分关注课堂气氛而非效果等,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公开课;活动
  
  自从我工作以来,每学期都会上一到两节公开课,也会在市教育局组织的教研活动中去听别的教师上公开课,也参加过一些市里的赛课,我觉得地理公开课可以为校内外同行提供学习与交流的平台,并且是为地理学科的“教学行为、教学理念、教学问题”等提供“讨论和剖析、借鉴和研究”的机会,因此地理公开课是中学常规管理和教研组活动的重要内容,它也是学校或教育局开展教研活动的一种最常用的形式,但公开课之后生往往会有其他教师或领导的点评,为了获得好的评价,往往在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新课程的形式,而忽略了课堂的根本目的——传授知识与技能,因此我觉得地理公开课中可能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过分强调能力培养而忽视知识的传授
  为了避免把学生培养成“书呆子”,新课程一再强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种说法同然不错,实践是理论的来源,因此教材中设计了一系列的所谓的“探究活动”,如果不开展“活动”或者开展得不好,公开课评课或赛课往往就一票否决,
  为了获得好评,上公开课的老师都会尽心安排各种“活动”,看得很是热闹,教材编写者或者说专家们都试图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来获取应有的知识,但我个人认为这只是专家的“一厢情愿”,“实践是知识的来源”,但这个实践是一个长期的探索和积累过程,以现在学生所具有的知识或能力,大部分“活动”学生根本完成不了,再说在现在的这种教育体制下,高中生要学九门课程,学生每天的课后作业都很多,可以说压得喘不过气,他们哪有时间课后去完成你布置的“调查”或“研究”呢,
  
  2.关注“活动”的形式而非实质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注重过程与方法,倡导合作学习,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生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而这种探究的过程能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更主动、更生动,且更富有创造性,因此有许多公开课,为了“出彩”,就出现搞花架子,不注重“活动”的实质内容,
  地理公开课中讨论太多,而忽略了所讨论问题的实质,学生没有足够的探究讨论时间,从听课教师的感觉上看,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但拨开迷雾看本质,就会发现学生并没有真正深入系统地进行讨论和交流,并没有真正地展开合作和探究,因此学生的思维是粗浅的、探究的问题是浅薄的,这种只注重合作形式的方式,学生无法得到有效的思维训练,学生难以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3.注重活动数量而轻质量.
  新课程的理念也强调合作与探究,因此在地理公开课中,地理教师一般都会采取或者安排这种“探究活动”的教学方式来进行地理教学,但是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或学生能力的限制,总觉得有些活动开展得不伦不类,总体上是注重活动的数量而忽视质量,
  按我们所用的鲁教版地理教材,每一节都安排4~6个活动,分两课时完成,一节课至少要有2~3个活动,可能教师还会增加,感觉是一个“活动”接一个“活动”,一个“讨论”接一个“讨论”,实际上针对有一定难度的地理问题,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需要认真反复地比较和揣测、推理和归纳、分析和整理,这些过程需要时空作保证,只有让学生有充分思考和探讨的时空,学生才有可能进行比较深入细致的思考,如果“活动”太多,每个“活动”的时间太少,那么对问题的思考只能是蜻蜓点水,对问题的探讨只是浅尝辄止,“活动”的质量必然大打折扣,还有就是教材中安排的“活动”并不是都值得探究与讨论,因此教师一定要注意删减,减少“活动”数量,提高质量,
  
  4.关注课堂气氛而非效果
  多媒体的应用给地理课堂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多媒体毕竟只是辅助教学,不能过分夸大其作用,它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更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在一些地理公开课中有些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反应也很好,但教学效果并不好,一节课下来学生不知道学了什么,我想可能存在以下问题:
  过于依赖多媒体,忽略了传统教具的作用,有些老师连板书也省了,最后一节课下来,黑板上什么也没有,“上课看得很热闹,下课全部都忘掉”,给学生印象不深刻,从而冲淡课堂教学的主题,不但不能辅助教学,反而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
  由于地理公开课的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着特殊意义和地位的教学组织形式,无疑也是良好而有实效的重要的研讨方式,广大地理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对地理公开课的研究和反思,从课程标准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不要拘泥于教材,更不要为了迎合评课的教师搞“花架子”,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素质”。
其他文献
为了拓宽思想品德教学的思路,使思想品德课教学,有了源头之水。让思想品德教学走向学生生活。我做了如下几点:  首先,使思想品德课走进生活、走向社会,教育学生做眼光高远的人,做大气的人。新课程是我们从事实际教学的“引子”,给了我们导向作用。而大量的活生生的事例则要靠我们在生活中去挖掘,在师生生活空间、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多媒体就是了解广阔世界的好途径。通过多媒体补充、印证理论知识,使思想品德课有血有肉、
课程改革后的数学教材中,安排了四个学习领域,其中空间与图形和实践与综合应用两个领域中,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符号感、空间观念和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如何根据新教材特点,抓好几何入门教学,本人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与同行们共同探讨,欢迎批评指教。    一、利用数学中图形的美,培养学生的兴趣,消除畏惧感。    生活中大量的图形有的是几何图形本身,有的是依据数学中的重要理
办公室里经常听到此类的抱怨声:现在的学生真不晓得听课;某某学生每节课能听到十分钟就了不得了;如今的学生可真不好“使唤”呀……在我们为不能改变学生而感到困惑的之时,是否也可尝试另一种改变呢?给课堂加点“调料”——不时给课堂来点小幽默,也许,四十分钟会有更多的精彩和不断的惊喜。  ‘  幽默作为一种能力和艺术手法,是人类智慧火花艺术的闪现,它通常通过语言的方式表达出来,也还可以通过表情、体态动作等方式
思想政治的教学,一般是枯噪无味的,总括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兴趣来教活思想政治,我的方法有如下九种:    一、搞好课前预习。激发兴趣    教师应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指导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可以提供必要的预习提纲,学生则通过预习、并查找与本课有关的内容,对教材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了解,找出本课的重点、难点、疑点,明确学习目的,产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热情。    二、巧设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和推进,给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带来了严峻挑战。因而重提并进一步充分发挥其功能,意义重大。本文旨在论述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政治,社会文化和对外三方面的功能。  [关键词]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政治;社会文化;对外    法国哲学家德·特拉西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负有使命的科学;它的目标在于为人类服务,甚至拯救人类,使人类摆脱偏见,而为理性的统治作好准备。”马克思发
[摘要] 本文通过幼儿园折纸活动的开展,探索怎样激发幼儿折纸活动的兴趣,怎样收集折纸材料,及探索幼儿园折纸活动的组织方法,怎样有效实施家国互动、师幼互动的原则,培养幼儿的创造性与团结协作能力。折纸是深受幼儿喜欢的一种小工艺,它通过幼儿一双双灵巧在小手把一张张普普通通的纸巧妙地折成各种生动有趣的形象。它造型简洁夸张,富有情趣,是启迪幼儿智慧的一项有意活动,幼儿不仅能在折纸活动中获得成功和满足,并能
近几年来,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问题的习惯,产生了积极的主导作用。    一、加强实际操作,使数学概念更具抽象化    数学是一门独立的自然学科,有高度的抽象性和广泛的应用性,在进行概念和法则教学时,我改变以往的讲法,凡能通过活动完成的教学,都采用活动的方法,把教学内容体现在学生和各种活动中,例如教平行四边形的易变性和三角形的稳
在教学工作中,試卷讲评是英语教学中极为关键的环节。一份试卷既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成果,又反映了教师的教学实效。试卷讲评是高考复习极为关键的环节,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很大一部分是通过试卷讲评实现的。但目前的试卷讲评大多数仅是“就题论题”,学生通过试卷讲评所掌握的仅仅是“这个题目”的答案,知识是零碎的,不能形成系统,造成复习的“简单重复”和“高耗低效”。我认为通过试卷讲评,不仅要做到解决问题,弥补不足,更
从教过程中,往往会碰到学生拖拉作业的现象,而且这种现象的背后往往有更深一层的因素在起作用,如果仅仅从严格要求的角度来禁止这种现象,在短时间里或许有效,但是恐怕当陪写员的滋味是令人烦不胜烦的,而且从长远来看也是不现实的。新课程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在课程总目标中就提出“书写要工整,并有一定的速度”和“养成良好的习惯”的要求。为了更有效地帮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初步分析了学生拖拉作业的
一、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1、《DNA分子结构和表达》是人教版必修二高中生物第三章内容。DNA结构本身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的,而这一水平对于学生是抽象模糊的;DNA表达过程又是一个动态过程,这一动态过程可以让学生领悟遗传信息是如何作用到遗传性状上,让学生对DNA分子从抽象的理解水平上升到实际意义的理解水平。2、本节课在整个教材中所起的是承上启下的作用,在近几年高考中所占分值也较大。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