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侗族大歌中含有侗族人民丰富的日常生活经验、风俗习惯,能够表达个人及族群的情感等,是体现侗族特色文化的民间艺术之一;它的音乐特色别具一格,侗族人以其为精神食粮,慰藉情感,陶冶心灵和情操。侗族大歌的这些特征对于今天我国音乐的发展乃至对高校音乐的教育教学都有非常大的意义。因此,本文结合前人研究成果,针对侗族大歌传统的传承现状及其发展问题做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民族文化;侗族大歌;传承;发展机制
一、前言
在少数民族文化发展过程中,传承是一个永远不变的话题。侗族文化传承过程中的特点就是没有侗族文字,侗族人就想出了运用歌曲作为媒介,将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等等信息通过口头传播歌曲的方式保留下来。以侗族大歌来说,即使很多侗族人知道国家在 1958年就已经为侗族创造了侗文,但是能够认识并使用的人只能占少数,大多数的侗族大歌传承人或者歌师都不能运用侗文来辅助传承侗族大歌。因此,如何传承与发展侗族大歌也就成为侗族人民乃至文化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二、有关侗族大歌的相关理论综述
(一)侗族大歌的文化内涵
侗族大歌同优秀的侗族传统文化、侗族人民习俗和风土民情等一道,或者作为这些文化的载体,被侗族人民一代代地传承下来,是侗族文化的直接体现,同时不断地陶冶着侗家人的心灵,使其深刻地感受着生活之美。在侗寨,会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饭养身,歌养心”——侗族人民以大歌作为最宝贵的精神食粮。同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侗族民众创造了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民族文化体系,其中侗族大歌便是侗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侗族大歌是一种民间复调歌曲。它的结构比较长,由集体演唱,广泛流行于广西的三江县和贵州的黎平县、从江县、榕江县的许多侗族村寨。
总的来说,侗歌来源于侗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侗歌来源于大自然的启示和对大自然的模仿;侗歌来源于侗族先民的天才创造和艰苦卓绝的保护和流传;侗歌来源于各地、各民族的文化交流。
(二)侗族大歌的起源及发展
侗人好歌好言,与历史相关的故事就以不同的口传方式流传下来,或者是用语言或者使用歌曲。侗族各地流传歌的起源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版本,不同地区的侗族都选择了不同的神作为天地的创造者。汉族主流文化对于侗族文化影响很深,侗族歌曲的内容吸收了很多漢族文化元素的。
侗族大歌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繁盛时期-困难萧条时期-再度兴旺期-逐渐衰退期。在繁盛时期侗族大歌在侗族民间极为盛行。这个时期的歌俗很好,当时的场景是“年老的教歌,年幼的学歌,年轻的唱歌”。鼎盛的时期歌队、歌师很多,而且对于侗族大歌的传承都是不求回报、无私奉献。那个时期的大歌传承体系完善,保持传统的传承方式。困难萧条时期就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那段时间文化发展都出现大萧条。歌书被毁掉,大歌也被禁唱,传统歌队被迫解散。再度兴旺期农村的生产责任制的改变和农民生活的不断改变,侗族大歌已经开始再度兴旺起来,侗族村寨中的歌队像雨后春笋一般的出现。
改革开放以来,侗族大歌逐渐进入了衰退的时期,是因为一是经济结构的改变,侗族大歌赖以生存的根基发生了改变。二是现代文化的冲击,物质生活的发展,将流行文化带进了侗族村寨中,更多的流行音乐的进驻,青年人更加偏重选择流行音樂而忽略了传统音乐。
(三)侗族大歌的特征及类型
侗族素有“歌的海洋”的美誉,侗族大歌就是侗歌中的一朵奇葩。侗族大歌是民间的合唱的多声部歌曲,它无指挥、无伴奏,主要是以两个声部合唱为主。男生大歌曲调雄壮有力,气势磅礴;女声大歌曲调优美抒情,娓娓动听。侗语用“嘎老”的意思就是侗族多声部歌曲。“嘎”就是歌,“老”就是大的意思,“嘎老”就是大歌。
侗族大歌从内容上划分大致分为六种,分别是:①鼓楼大歌(侗语称“嘎楼”),这一类大歌是主客双方男女歌队在鼓楼堆场的,以情歌为主;②声音大歌(侗语称“嘎唆”或“嘎套唆”),这类歌是以表现歌曲的曲调和歌队声音为主,大多模仿自然界虫鸣鸟叫、小河流水,如《蝉之歌》、《布谷催春》;③叙事大歌(侗语称“嘎君”或“嘎啥”),这一类歌一般是各队出寨走客,应主人邀请而演唱的,很多的叙事大歌歌词都很多,有些叙事大歌能唱一个小时;④礼俗大歌(侗语称“嘎耶”和“嘎莎困”)分别是祭祖时的歌和拦路时的对唱歌;⑤童声大歌(侗语称“嘎腊温”),这一类是儿童游戏时所唱得歌;⑥戏曲大歌(侗语称“嘎瓦”)这一类歌一般用在侗戏的开场或收场。
三、当前侗族大歌文化的传承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民族语言面临缺失
经济的发展促使了侗族的城乡一体化逐步形成,快速的城市建设步伐影响着侗族的民族村寨,城乡结合在改变人们生活环境的同时,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限制了侗语的使用,城市规划打破了侗族人的聚居生活,侗语的交际功能在侗族人的实际生活中逐渐失去了作用。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加快了侗族少年儿童的汉化进程,因此侗族语言正逐步失去用武之地,威胁着它的传承。
(二)现代社会文化的冲击
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与电的普及,收录机、电视机、光盘、录像厅、卡拉OK 厅等先后在侗族村寨流行开来,人们娱乐方式多元化了,接触的音乐品种也不再局限于悠缓平和的侗族大歌,更多的是流行歌曲、现代音乐。其强烈的节奏、炽热的情感、喧闹的音响,极其符合青年男女年龄心理的特征,使他们极易在歌声中寻求到感情“共鸣”,从而影响了侗族年轻人的欣赏选择,他们认为安静、平缓、朴素的侗族大歌无法带给他们“心灵”的悸动,于是对传统的大歌逐渐失去兴趣,取而代之的是对现代时髦的竞相追逐輥輱訛。总之,外来多元文化的进入与侗族内生的文化发生了猛烈碰撞,尤其是侗族传统文化正在受到汉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强烈冲击,给侗族大歌的传承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三)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
传统侗族大歌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其稳定的农耕经济,这种经济模式使人们长期有序地固定在某一村寨生活,所以稳定的群体性歌班才可能组建,经常性的群体交往及歌唱才有条件开展。然而,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结构的改变,外出打工者、四处经商者络绎不绝,人员的流动性很大,从而导致了不少村寨难以再组建传统歌班。而且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家又进一步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发展商品生产,使村民的商品经济意识日益浓重,传统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转变,而在集中一切精力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同时,也造成他们对自身古老的音乐传统的逐渐淡漠,从而造成侗族大歌的衰落。
四、加强侗族大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策
(一)提高政府部门的重视与扶持
国家政策的推进及深入,能够使侗族大歌有政策后盾力量,得到长足的发展。应当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来保护侗族大歌,为其提供法律保障,并将其纳入國家体制范围之内。同时,加大政府资金扶持力度是侗族大歌文化保护的重要保障。政府相关部门应当依法将侗族大歌文化遗产保护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加大归集一般转移支付资金向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倾斜力度。另外,应当加大民族教育投入力度,增加民族教育示范点,尤其是学前教育,来推动民族文化进校园,以确保侗族大歌后继有人。
(二)积极引入学校课堂教学
随着侗族大歌的申遗成功,为了使这种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更好的、有序的、健康的发展下去,国家政府应当在侗族人民生活聚居区,以及侗族大歌盛行的区域内建立相关的民族学校,以培养新一代侗族大歌接班人。同时,应当对侗歌的培养应该从娃娃抓起,学习侗语侗歌加入幼儿园、小学、中学的素质教育课程,为侗歌的人才培养创造条件。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侗族大歌,真正实施音乐教学中的素质教育,传承民族文化并发扬光大。另外,音乐课老师可利用侗族音乐多声部的特征,从学生的思维感觉着手培养其多元化分析考虑问题的能力,在课堂的教学中还要注意学生对和声、复调等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
(三)加大侗族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力度
旅游让更多的人了解了侗族的民族文化,同时增加了侗族人的经济收益。要想从根本上增长社会效益,应该建立旅游一条龙的销售方式,即适当调整侗族大歌的运作模式,开发全新的的旅游文化产品,把自然风光和人文风光融为一体。侗族大歌的影碟、宣传画册在贵州黎平已作为旅游的促销产品出售,侗寨独有的风光以及侗族特有的民俗方式都以画面形式呈现在旅游者面前。生活质量的提高,吸引了侗族青年的返乡,他们加入文艺演出队参加演出,这对侗族大歌的保护和传承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加强地区的文化交流合作
促进侗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相互交流,包括区域交流和民族间的交流。共同发展,相互融合是交流的主要目的,在侗族大歌的演唱和传播中,升华感情,增进认识和了解。目前,虽然有好多的人喜爱少数民族音乐(包括侗族大歌),但是却没有机会接触少数民族音乐(包括侗族大歌)。侗族大歌的文化内涵浓厚,魅力独特,现代音响无法模拟。我们并不排斥流行音乐,艺术是相通的,有精华就有糟粕,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就说明值得借鉴,但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建立在本民族的自尊和自信上,没有先进落后之分,所以我们要教育本民族的青少年尊重自己的民族音乐文化,认识它的价值和它的珍贵性,并积极促进侗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民族文化交流。
五、结束语
总之,侗族大歌是侗族人民长期智慧劳作的结晶,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隨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变得越来越匮乏,曲调自然质朴、旋律优美平和的侗族大歌可以作为沟通人们情感的纽带。在当前文化一体化背景下,传承、保护和发展侗族大歌,对于民族传统音乐的发展乃至整个传统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都会提供新的启示。
参考文献:
[1] 徐新建.无字传承“歌”与“唱”:关于侗歌的音乐人类学研究[J].民族艺术研究,2012(01).
[2] 龙初凡.侗族大歌及其保护[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5).
[3] 龙凯敏.侗族大歌引进音乐课堂的必要性和可能性[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01).
[4] 廖君湘.侗族传统社会形态新探[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
[5] 谢廷秋.论侗歌的精神文明内涵[J].贵州民族研究,2013(03).
[6] 杨晓.南侗“嘎老”传承的当代变迁及其文化意义[J].贵州民族研究,2013(04).
【关键词】:民族文化;侗族大歌;传承;发展机制
一、前言
在少数民族文化发展过程中,传承是一个永远不变的话题。侗族文化传承过程中的特点就是没有侗族文字,侗族人就想出了运用歌曲作为媒介,将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等等信息通过口头传播歌曲的方式保留下来。以侗族大歌来说,即使很多侗族人知道国家在 1958年就已经为侗族创造了侗文,但是能够认识并使用的人只能占少数,大多数的侗族大歌传承人或者歌师都不能运用侗文来辅助传承侗族大歌。因此,如何传承与发展侗族大歌也就成为侗族人民乃至文化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二、有关侗族大歌的相关理论综述
(一)侗族大歌的文化内涵
侗族大歌同优秀的侗族传统文化、侗族人民习俗和风土民情等一道,或者作为这些文化的载体,被侗族人民一代代地传承下来,是侗族文化的直接体现,同时不断地陶冶着侗家人的心灵,使其深刻地感受着生活之美。在侗寨,会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饭养身,歌养心”——侗族人民以大歌作为最宝贵的精神食粮。同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侗族民众创造了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民族文化体系,其中侗族大歌便是侗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侗族大歌是一种民间复调歌曲。它的结构比较长,由集体演唱,广泛流行于广西的三江县和贵州的黎平县、从江县、榕江县的许多侗族村寨。
总的来说,侗歌来源于侗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侗歌来源于大自然的启示和对大自然的模仿;侗歌来源于侗族先民的天才创造和艰苦卓绝的保护和流传;侗歌来源于各地、各民族的文化交流。
(二)侗族大歌的起源及发展
侗人好歌好言,与历史相关的故事就以不同的口传方式流传下来,或者是用语言或者使用歌曲。侗族各地流传歌的起源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版本,不同地区的侗族都选择了不同的神作为天地的创造者。汉族主流文化对于侗族文化影响很深,侗族歌曲的内容吸收了很多漢族文化元素的。
侗族大歌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繁盛时期-困难萧条时期-再度兴旺期-逐渐衰退期。在繁盛时期侗族大歌在侗族民间极为盛行。这个时期的歌俗很好,当时的场景是“年老的教歌,年幼的学歌,年轻的唱歌”。鼎盛的时期歌队、歌师很多,而且对于侗族大歌的传承都是不求回报、无私奉献。那个时期的大歌传承体系完善,保持传统的传承方式。困难萧条时期就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那段时间文化发展都出现大萧条。歌书被毁掉,大歌也被禁唱,传统歌队被迫解散。再度兴旺期农村的生产责任制的改变和农民生活的不断改变,侗族大歌已经开始再度兴旺起来,侗族村寨中的歌队像雨后春笋一般的出现。
改革开放以来,侗族大歌逐渐进入了衰退的时期,是因为一是经济结构的改变,侗族大歌赖以生存的根基发生了改变。二是现代文化的冲击,物质生活的发展,将流行文化带进了侗族村寨中,更多的流行音乐的进驻,青年人更加偏重选择流行音樂而忽略了传统音乐。
(三)侗族大歌的特征及类型
侗族素有“歌的海洋”的美誉,侗族大歌就是侗歌中的一朵奇葩。侗族大歌是民间的合唱的多声部歌曲,它无指挥、无伴奏,主要是以两个声部合唱为主。男生大歌曲调雄壮有力,气势磅礴;女声大歌曲调优美抒情,娓娓动听。侗语用“嘎老”的意思就是侗族多声部歌曲。“嘎”就是歌,“老”就是大的意思,“嘎老”就是大歌。
侗族大歌从内容上划分大致分为六种,分别是:①鼓楼大歌(侗语称“嘎楼”),这一类大歌是主客双方男女歌队在鼓楼堆场的,以情歌为主;②声音大歌(侗语称“嘎唆”或“嘎套唆”),这类歌是以表现歌曲的曲调和歌队声音为主,大多模仿自然界虫鸣鸟叫、小河流水,如《蝉之歌》、《布谷催春》;③叙事大歌(侗语称“嘎君”或“嘎啥”),这一类歌一般是各队出寨走客,应主人邀请而演唱的,很多的叙事大歌歌词都很多,有些叙事大歌能唱一个小时;④礼俗大歌(侗语称“嘎耶”和“嘎莎困”)分别是祭祖时的歌和拦路时的对唱歌;⑤童声大歌(侗语称“嘎腊温”),这一类是儿童游戏时所唱得歌;⑥戏曲大歌(侗语称“嘎瓦”)这一类歌一般用在侗戏的开场或收场。
三、当前侗族大歌文化的传承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民族语言面临缺失
经济的发展促使了侗族的城乡一体化逐步形成,快速的城市建设步伐影响着侗族的民族村寨,城乡结合在改变人们生活环境的同时,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限制了侗语的使用,城市规划打破了侗族人的聚居生活,侗语的交际功能在侗族人的实际生活中逐渐失去了作用。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加快了侗族少年儿童的汉化进程,因此侗族语言正逐步失去用武之地,威胁着它的传承。
(二)现代社会文化的冲击
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与电的普及,收录机、电视机、光盘、录像厅、卡拉OK 厅等先后在侗族村寨流行开来,人们娱乐方式多元化了,接触的音乐品种也不再局限于悠缓平和的侗族大歌,更多的是流行歌曲、现代音乐。其强烈的节奏、炽热的情感、喧闹的音响,极其符合青年男女年龄心理的特征,使他们极易在歌声中寻求到感情“共鸣”,从而影响了侗族年轻人的欣赏选择,他们认为安静、平缓、朴素的侗族大歌无法带给他们“心灵”的悸动,于是对传统的大歌逐渐失去兴趣,取而代之的是对现代时髦的竞相追逐輥輱訛。总之,外来多元文化的进入与侗族内生的文化发生了猛烈碰撞,尤其是侗族传统文化正在受到汉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强烈冲击,给侗族大歌的传承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三)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
传统侗族大歌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其稳定的农耕经济,这种经济模式使人们长期有序地固定在某一村寨生活,所以稳定的群体性歌班才可能组建,经常性的群体交往及歌唱才有条件开展。然而,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结构的改变,外出打工者、四处经商者络绎不绝,人员的流动性很大,从而导致了不少村寨难以再组建传统歌班。而且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家又进一步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发展商品生产,使村民的商品经济意识日益浓重,传统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转变,而在集中一切精力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同时,也造成他们对自身古老的音乐传统的逐渐淡漠,从而造成侗族大歌的衰落。
四、加强侗族大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策
(一)提高政府部门的重视与扶持
国家政策的推进及深入,能够使侗族大歌有政策后盾力量,得到长足的发展。应当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来保护侗族大歌,为其提供法律保障,并将其纳入國家体制范围之内。同时,加大政府资金扶持力度是侗族大歌文化保护的重要保障。政府相关部门应当依法将侗族大歌文化遗产保护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加大归集一般转移支付资金向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倾斜力度。另外,应当加大民族教育投入力度,增加民族教育示范点,尤其是学前教育,来推动民族文化进校园,以确保侗族大歌后继有人。
(二)积极引入学校课堂教学
随着侗族大歌的申遗成功,为了使这种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更好的、有序的、健康的发展下去,国家政府应当在侗族人民生活聚居区,以及侗族大歌盛行的区域内建立相关的民族学校,以培养新一代侗族大歌接班人。同时,应当对侗歌的培养应该从娃娃抓起,学习侗语侗歌加入幼儿园、小学、中学的素质教育课程,为侗歌的人才培养创造条件。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侗族大歌,真正实施音乐教学中的素质教育,传承民族文化并发扬光大。另外,音乐课老师可利用侗族音乐多声部的特征,从学生的思维感觉着手培养其多元化分析考虑问题的能力,在课堂的教学中还要注意学生对和声、复调等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
(三)加大侗族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力度
旅游让更多的人了解了侗族的民族文化,同时增加了侗族人的经济收益。要想从根本上增长社会效益,应该建立旅游一条龙的销售方式,即适当调整侗族大歌的运作模式,开发全新的的旅游文化产品,把自然风光和人文风光融为一体。侗族大歌的影碟、宣传画册在贵州黎平已作为旅游的促销产品出售,侗寨独有的风光以及侗族特有的民俗方式都以画面形式呈现在旅游者面前。生活质量的提高,吸引了侗族青年的返乡,他们加入文艺演出队参加演出,这对侗族大歌的保护和传承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加强地区的文化交流合作
促进侗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相互交流,包括区域交流和民族间的交流。共同发展,相互融合是交流的主要目的,在侗族大歌的演唱和传播中,升华感情,增进认识和了解。目前,虽然有好多的人喜爱少数民族音乐(包括侗族大歌),但是却没有机会接触少数民族音乐(包括侗族大歌)。侗族大歌的文化内涵浓厚,魅力独特,现代音响无法模拟。我们并不排斥流行音乐,艺术是相通的,有精华就有糟粕,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就说明值得借鉴,但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建立在本民族的自尊和自信上,没有先进落后之分,所以我们要教育本民族的青少年尊重自己的民族音乐文化,认识它的价值和它的珍贵性,并积极促进侗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民族文化交流。
五、结束语
总之,侗族大歌是侗族人民长期智慧劳作的结晶,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隨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变得越来越匮乏,曲调自然质朴、旋律优美平和的侗族大歌可以作为沟通人们情感的纽带。在当前文化一体化背景下,传承、保护和发展侗族大歌,对于民族传统音乐的发展乃至整个传统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都会提供新的启示。
参考文献:
[1] 徐新建.无字传承“歌”与“唱”:关于侗歌的音乐人类学研究[J].民族艺术研究,2012(01).
[2] 龙初凡.侗族大歌及其保护[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5).
[3] 龙凯敏.侗族大歌引进音乐课堂的必要性和可能性[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01).
[4] 廖君湘.侗族传统社会形态新探[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
[5] 谢廷秋.论侗歌的精神文明内涵[J].贵州民族研究,2013(03).
[6] 杨晓.南侗“嘎老”传承的当代变迁及其文化意义[J].贵州民族研究,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