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中国文化史上,“江南”这一文化概念及其内涵在文化的累积与裂变中不断发展变化。作为长三角地区共同的文化资源,江南文化无疑是当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文化基础。在新时代背景下重新提炼江南文化精神和重新构建“新江南”的文化内涵对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显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而,当我们从时间发展的维度来聚焦长三角文化时,便可将其历史演进与时代新构划分为吴越文化时期、江南文化时期和“新江南”文化时代这样三个极具标志性的阶段。
关键词:长三角一体化 吴越文化 江南文化 “新江南”
作为吴越文化的发祥地和江南文化的核心区,长江三角洲既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和文化最繁荣的地区之一。自吴文化、越文化在春秋末期定型以来,长三角地区的文化在经过千余年的积淀、发展和融合,最终固定为普遍认同的江南文化,而长三角地区更被冠以“江南”的美誉。不过,“对于长三角城市群文化发展而言,仅仅意识到文化储量丰厚、传统相关度高是远远不够的,关键的是如何在返本开新的基础上实现江南文化的重建与当代转换”a。针对江南文化的研究,以往学界大多聚焦于“小江南”“中江南”“大江南”乃至“泛江南”等空间概念。实际上,江南文化是地理因素与历史原因共同造就的,在几千年来的文化累积和历史演进中,“江南”的文化内涵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和特征。作为长三角地区共同的文化资源,江南文化无疑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文化基础。在新时代背景下重新提炼江南文化精神和重新构建“新江南”的文化内涵对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显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而,当我们从时间发展的维度来聚焦长三角文化,便可将其历史演进与时代新构划分为吴越文化时期、江南文化时期和“新江南”文化时代这样三个极具标志性的阶段。
一、吴越文化:中原文化之外的异质文化
作为江南文化的核心地带,长江三角洲地区不仅是通常意义上的“小江南”,也是吴越文化的发祥地。在学界,吴越文化是一个不断发展演进的概念,其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吴越文化是指先秦时期吴、越两国的文化;广义的吴越文化则包括古今以来长三角的地域文化。作为广义的吴越文化,汉代是吴越文化转型的一个关键阶段,并在此期间完成了从“夷越文化”到汉族文化的转型。
在先秦到西汉这一时期,“江南”还没有成为一个专有名词。但考察作为今天“小江南”的吴越故地,可以发现,从新石器时代到战国中期,长江下游的基本居民与中原的华夏人不同。商周时期,太湖、钱塘江流域的基本居民都是古越人,其中吴人的活动區域主要以宁镇为中心,越人则在太湖东南部的会稽山地区,两者都偏居东南一隅,没有与中原文化发生太多的接触。一直到吴国和越国相继崛起之后,吴越两国为争霸中原而不断对外扩张,中原各国才开始关注吴、越两国,吴、越两国也开始有意识地吸收中原先进的文化。
由于地理的阻隔,在长江下游地区所形成的吴越文化,在相当长一段时期里都是作为独立于中原文化中之外的异质文化而存在。正因为春秋战国时期在长三角这片土地上先后崛起吴、越二霸,所以长三角这一区域被称为吴越文化区。从商末、周初开始,吴、越两国分别在今天江、浙地区逐渐形成,到春秋后期强盛起来,并相继称霸,吴文化和越文化的原型才得以定型。吴文化的渊源一般从商末泰伯奔吴建立吴国开始算起,在吴王阖闾、夫差与中原各诸侯国争霸时,吴文化原型得以正式确立。而越文化原型的确立则发生在越王勾践灭吴雪耻,北上与中原诸侯争霸,并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后而定型确立的。虽然就内部比较而言,吴文化与越文化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从文化渊源和形态上看,它们同属于长江中下游文明,同属长江文明的支流,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又经数番交融,因此要确切区分这“两种文化”也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除了可以从地域的角度去区分以外,“吴文化”和“越文化”其实质并无太大的差异。吴、越两国长期为邻,语言相通,舟辑相同。“吴文化”和“越文化”有着文化的同质性和内在的相通性,这在《越绝书》中就有这种意识的明显表露。在《越绝书·纪策考》中,伍子胥就曾说:“吴越为邻,同俗并土。”b在《越绝书·范伯》篇中,范蠡也说:“吴越二邦,同气共俗。”c又如《吕氏春秋·知化》篇也指出:“吴之与越也,接土邻境壤,交通属,习俗同,语言通。”这些都说明了吴越两地的文化联系历来非常密切,这也正是人们经常合称“吴越”的根本原因。
吴文化与越文化具有一定的同质性,但相对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而言,吴越文化则明显属于中原礼乐文化之外的异质文化。在历史上相当长一段时期,吴越文化都处于当时中国文化的边缘地带,那时的吴越文化的影响力只限于江南地区。比如,在春秋时期,吴国虽一度称霸,然而仍属“蛮夷”,就连吴王夫差都自称“我文身,不足责礼”d,所以司马迁在《史记》中称吴为“夷蛮之吴”e。有学者也指出:“从新石器时代到战国,长江下游的基本居民,都不是中原的华夏人。在古代文献中,‘夷’字的涵盖面比‘越’大,一切异于华夏的民族,皆可称夷。因此,我们可以称新石器时代至战国中期的长江下游居民为‘夷越’人,这四五千年的文化统称为‘夷越文化’。”f在漫长的融合过程中,吴越地区都以土著文化为主,外来文化为辅,所以一直被中原诸国视为蛮夷。可以说,在先秦时期,长三角地区虽然已经开始受到中原华夏文化的影响,但基本上还是夷越文化,是当时中国众多少数民族文化中的一支。在春秋晚期,吴越两国先后向中原诸国进行武力扩张,并积极吸收了一些中原的先进文化,并迅速发展壮大。但是,作为以中原文化之外的异质文化,吴越文化直到汉代才最终成为当时中国主流文化——汉族文化的一个区域型。准确地说,一直到东汉时期,吴越文化的转型才基本完成,并最终融合成为汉文化的一部分,吴越地区的社会经济在此之后也开始迅速复苏,进入到一个相对稳定和快速的发展阶段。
二、江南文化:中华优秀文化的价值引领
吴越文化是长三角地区土著文化发展并吸收、融合中原文明的养分,形成的一种相对于中原文明的异质文化。不过,“在中国文化史上,六朝以前的长三角文化尚未形成一种真正具有核心价值理念、鲜明统一性和系统性的文化形态”g。吴文化、越文化自春秋末期定型以来,又经过千余年的长期积淀、发展和融合,才最终固定为普遍认同的江南文化,长三角地区也被冠以“江南”的美誉。
关键词:长三角一体化 吴越文化 江南文化 “新江南”
作为吴越文化的发祥地和江南文化的核心区,长江三角洲既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和文化最繁荣的地区之一。自吴文化、越文化在春秋末期定型以来,长三角地区的文化在经过千余年的积淀、发展和融合,最终固定为普遍认同的江南文化,而长三角地区更被冠以“江南”的美誉。不过,“对于长三角城市群文化发展而言,仅仅意识到文化储量丰厚、传统相关度高是远远不够的,关键的是如何在返本开新的基础上实现江南文化的重建与当代转换”a。针对江南文化的研究,以往学界大多聚焦于“小江南”“中江南”“大江南”乃至“泛江南”等空间概念。实际上,江南文化是地理因素与历史原因共同造就的,在几千年来的文化累积和历史演进中,“江南”的文化内涵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和特征。作为长三角地区共同的文化资源,江南文化无疑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文化基础。在新时代背景下重新提炼江南文化精神和重新构建“新江南”的文化内涵对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显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而,当我们从时间发展的维度来聚焦长三角文化,便可将其历史演进与时代新构划分为吴越文化时期、江南文化时期和“新江南”文化时代这样三个极具标志性的阶段。
一、吴越文化:中原文化之外的异质文化
作为江南文化的核心地带,长江三角洲地区不仅是通常意义上的“小江南”,也是吴越文化的发祥地。在学界,吴越文化是一个不断发展演进的概念,其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吴越文化是指先秦时期吴、越两国的文化;广义的吴越文化则包括古今以来长三角的地域文化。作为广义的吴越文化,汉代是吴越文化转型的一个关键阶段,并在此期间完成了从“夷越文化”到汉族文化的转型。
在先秦到西汉这一时期,“江南”还没有成为一个专有名词。但考察作为今天“小江南”的吴越故地,可以发现,从新石器时代到战国中期,长江下游的基本居民与中原的华夏人不同。商周时期,太湖、钱塘江流域的基本居民都是古越人,其中吴人的活动區域主要以宁镇为中心,越人则在太湖东南部的会稽山地区,两者都偏居东南一隅,没有与中原文化发生太多的接触。一直到吴国和越国相继崛起之后,吴越两国为争霸中原而不断对外扩张,中原各国才开始关注吴、越两国,吴、越两国也开始有意识地吸收中原先进的文化。
由于地理的阻隔,在长江下游地区所形成的吴越文化,在相当长一段时期里都是作为独立于中原文化中之外的异质文化而存在。正因为春秋战国时期在长三角这片土地上先后崛起吴、越二霸,所以长三角这一区域被称为吴越文化区。从商末、周初开始,吴、越两国分别在今天江、浙地区逐渐形成,到春秋后期强盛起来,并相继称霸,吴文化和越文化的原型才得以定型。吴文化的渊源一般从商末泰伯奔吴建立吴国开始算起,在吴王阖闾、夫差与中原各诸侯国争霸时,吴文化原型得以正式确立。而越文化原型的确立则发生在越王勾践灭吴雪耻,北上与中原诸侯争霸,并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后而定型确立的。虽然就内部比较而言,吴文化与越文化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从文化渊源和形态上看,它们同属于长江中下游文明,同属长江文明的支流,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又经数番交融,因此要确切区分这“两种文化”也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除了可以从地域的角度去区分以外,“吴文化”和“越文化”其实质并无太大的差异。吴、越两国长期为邻,语言相通,舟辑相同。“吴文化”和“越文化”有着文化的同质性和内在的相通性,这在《越绝书》中就有这种意识的明显表露。在《越绝书·纪策考》中,伍子胥就曾说:“吴越为邻,同俗并土。”b在《越绝书·范伯》篇中,范蠡也说:“吴越二邦,同气共俗。”c又如《吕氏春秋·知化》篇也指出:“吴之与越也,接土邻境壤,交通属,习俗同,语言通。”这些都说明了吴越两地的文化联系历来非常密切,这也正是人们经常合称“吴越”的根本原因。
吴文化与越文化具有一定的同质性,但相对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而言,吴越文化则明显属于中原礼乐文化之外的异质文化。在历史上相当长一段时期,吴越文化都处于当时中国文化的边缘地带,那时的吴越文化的影响力只限于江南地区。比如,在春秋时期,吴国虽一度称霸,然而仍属“蛮夷”,就连吴王夫差都自称“我文身,不足责礼”d,所以司马迁在《史记》中称吴为“夷蛮之吴”e。有学者也指出:“从新石器时代到战国,长江下游的基本居民,都不是中原的华夏人。在古代文献中,‘夷’字的涵盖面比‘越’大,一切异于华夏的民族,皆可称夷。因此,我们可以称新石器时代至战国中期的长江下游居民为‘夷越’人,这四五千年的文化统称为‘夷越文化’。”f在漫长的融合过程中,吴越地区都以土著文化为主,外来文化为辅,所以一直被中原诸国视为蛮夷。可以说,在先秦时期,长三角地区虽然已经开始受到中原华夏文化的影响,但基本上还是夷越文化,是当时中国众多少数民族文化中的一支。在春秋晚期,吴越两国先后向中原诸国进行武力扩张,并积极吸收了一些中原的先进文化,并迅速发展壮大。但是,作为以中原文化之外的异质文化,吴越文化直到汉代才最终成为当时中国主流文化——汉族文化的一个区域型。准确地说,一直到东汉时期,吴越文化的转型才基本完成,并最终融合成为汉文化的一部分,吴越地区的社会经济在此之后也开始迅速复苏,进入到一个相对稳定和快速的发展阶段。
二、江南文化:中华优秀文化的价值引领
吴越文化是长三角地区土著文化发展并吸收、融合中原文明的养分,形成的一种相对于中原文明的异质文化。不过,“在中国文化史上,六朝以前的长三角文化尚未形成一种真正具有核心价值理念、鲜明统一性和系统性的文化形态”g。吴文化、越文化自春秋末期定型以来,又经过千余年的长期积淀、发展和融合,才最终固定为普遍认同的江南文化,长三角地区也被冠以“江南”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