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纵观近几年的各地高考,诗词鉴赏题得分情况不尽如人意,且有“每况愈下”之感。目睹此景,心生困惑,相信每位语文教师都有同感。感慨之余,我们应当把审视的目光漫溯到诗词教学的主战场——课堂。从教与学两种动态生成的关系出发揆理度势,细究其中原委。本文就对高中古典诗词的有效教学进行了探究,旨在给各位教师的教学带来帮助。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典诗词;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5-0035
纵观近几年的各地高考,诗词鉴赏题得分情况不尽如人意,且有“每况愈下”之感。目睹此景,心生困惑,相信每位语文教师都有同感。感慨之余,我们应当把审视的目光漫溯到诗词教学的主战场——课堂。从教与学两种动态生成的关系出发揆理度势,细究其中原委。
教师方面,相信各校高三语文教师,都是学校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精神应该都很优秀,这就决定了诗歌教学从技术层面看,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学生方面,到了高三,整体上对待学习的态度较之以前认真了许多。高三语文课堂可以用两句话形容:各位教师倾其所能传授良方,万千学子卯足心劲奋力学习。其情其状,可谓感天动地,蔚为壮观。
此局面的产生,原因何在?
反观我们的实际教学,不少教师过于追求平稳、保险,不敢有所突破,有些还囿于传统教学的模式,程序化地对古典诗词教学采取了以下几个教学步骤:1. 介绍诗歌的文学常识(作者、年代、字号……);2. 反复诵读(整体感知诗歌情感);3. 理解关键词和重点诗句的含义;4. 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些步骤本没有错,但一些教师从认真、负责的角度出发,生怕漏掉一些知识,唯恐学生没掌握,反复强调,不断重复,这对课时很紧的高三来说,无疑是一种资源的内耗。最后的结果是什么都做了,什么都讲了,可就是不能让学生头脑非常清楚,做起题来就不能那么得心应手。
东汉哲学家桓谭在《新论·离事》中提出:“举网以纲,千目皆张。”这两句话强调了在处理问题的时候,抓关键、提重点的意义,即通过抓主要环节带动次要环节,进而解决根本问题。其实,高三的古典诗词教学应条分缕析地梳理出解读文本的关键。这个关键就是在鉴赏理解的时候,要注意解读的路径,即突破口。突破口找准了,就可以事半功倍地越过古典诗词思维跳跃、晦深难懂的障碍,去一一击破影响各个问题解决的堡垒,从而使横亘在学生面前的问题迎刃而解。
通过高考阅卷、平时教学、听课、学生作业反馈的信息看,我们往往忽视了诗词标题所传达出的丰富信息。通过长期的观察、实践,笔者认为古典诗词阅读的最佳路径之一就是标题。
诗歌的标题往往是诗歌的眼睛,它能够揭示诗歌的大致内容、情感、价值取向。可以说它是掌握诗歌内容、体悟诗歌情感的钥匙。同样,词也不例外。在古典诗词教学中,教师们也强调过标题的重要性。一些教师还用口诀或顺口溜,总结过解读诗词的步骤,可谓用心良苦。学生也照此按部就班地去解读文本。殊不知,有一些学生忽略了標题蕴含的信息,又有一些学生缺少把获取的信息和诗词相关内容进行合理勾连的能力。就使得解读显得偏颇,最终的结果是与文本内容正确的理解大相径庭,或对文本情感的正确把握背道而驰。
例如:高三模拟卷
思王逢原(其二) 王安石
蓬蒿今日想纷披,冢上秋风又一吹。
妙质不为平世得,微言惟有故人知。
庐山南堕当书案,湓水东来入酒卮。
陈迹可怜随手尽,欲欢无复似当时。
这首诗的一个问题是:诗中表达了哪些丰富的情感?试作简要概括。这首诗从文本的解读看,不难理解,可以通过标题“思”入手,进而获取信息,即对王逢原的思念。再结合首联的意象“蓬蒿”“纷披”“冢上”“秋风”和动词“想”、副词“又”,不难得出诗歌的主体部分主要是围绕着王逢原来谈的。因此,根据对每联内容的推理,得出本诗的情感具体为:对友人德才不为世人所知的遗憾;对友人豪放气质的赞赏;对两人往昔交游的怀念;对与友人阴阳两隔的悲伤。而学生的答案更多的可能是回归到诗人王安石身上。认为是王安石的德与才、王安石的豪放。这样丢分,实在是太可惜了。
例如:高三模拟卷
昭君怨 郑域
道是春来花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这是一篇不同凡响的咏梅佳作。命题人的高妙之处就在于隐藏了词的标题——梅花,而一些学生由于解题的陋习,根本没看问题的指向,走马观花地忽视了这是一首词,误以为是诗歌,又浮光掠影地看了一下“昭君怨”三个字,误以为是标题,就匆匆地下笔。试想这样的解读,怎么能和作者表达的情感相吻合呢?难怪题目问到其中蕴含的情感有哪些时,就出现了令人啼笑皆非的答案,大谈特谈王昭君的高洁品质和高尚情操,对于“梅花”却只字未提。
例如:高考试卷
醉眠 唐庚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余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
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
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
这首诗的一个问题是:“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一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境?按常理这个问题并不难。从试卷批阅的情况看,大多数考生都能根据“世味门常掩”句并结合其他信息,答出“厌恶官场”之意。但第二句“时光簟已便”,因为对“时光”“簟”“便”三个词语的意思不能合理有效地解释,因此出现了许多答案,如:虚度年华的感伤,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壮志难酬的无奈等。出现此类答案的考生,大多是没有对诗歌的题目进行深入的思考。其实,解读此诗时,通过注解了解这首诗是作者贬谪时所写,这样就会对标题《醉眠》有一定的认知。作者通力描写渲染周围环境的安谧和自身的生活状态:山上一片寂静,静得好像太古时候一般,没有半点声音和人烟。在这远离尘嚣的地方,一切仿佛都已凝固,没有名利的诱惑,没有人事的搅扰,没有烦恼的萦绕,诗人终日喝酒麻醉自己。在这幽静的环境中,作者很自然地进入到一种顺适的精神状态。故对“时光簟已便”一句,很容易理解为:这时节躺在竹席上非常适宜方便。解读到此,就不难想到诗人还有“追求恬淡”的心境。
古诗词鉴赏是目前高考的必考题,但由于时代的久远加之诗歌本身的高度集中含蓄以及典故多的特点,就使得古诗词鉴赏难上加难。对这种句式紧凑、行文思维跳跃,又很难理解的文本,就应该像庖丁解牛般地找准“切入点”。路径找准了,解读起来就会相对轻松、容易。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 210000)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典诗词;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5-0035
纵观近几年的各地高考,诗词鉴赏题得分情况不尽如人意,且有“每况愈下”之感。目睹此景,心生困惑,相信每位语文教师都有同感。感慨之余,我们应当把审视的目光漫溯到诗词教学的主战场——课堂。从教与学两种动态生成的关系出发揆理度势,细究其中原委。
教师方面,相信各校高三语文教师,都是学校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精神应该都很优秀,这就决定了诗歌教学从技术层面看,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学生方面,到了高三,整体上对待学习的态度较之以前认真了许多。高三语文课堂可以用两句话形容:各位教师倾其所能传授良方,万千学子卯足心劲奋力学习。其情其状,可谓感天动地,蔚为壮观。
此局面的产生,原因何在?
反观我们的实际教学,不少教师过于追求平稳、保险,不敢有所突破,有些还囿于传统教学的模式,程序化地对古典诗词教学采取了以下几个教学步骤:1. 介绍诗歌的文学常识(作者、年代、字号……);2. 反复诵读(整体感知诗歌情感);3. 理解关键词和重点诗句的含义;4. 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些步骤本没有错,但一些教师从认真、负责的角度出发,生怕漏掉一些知识,唯恐学生没掌握,反复强调,不断重复,这对课时很紧的高三来说,无疑是一种资源的内耗。最后的结果是什么都做了,什么都讲了,可就是不能让学生头脑非常清楚,做起题来就不能那么得心应手。
东汉哲学家桓谭在《新论·离事》中提出:“举网以纲,千目皆张。”这两句话强调了在处理问题的时候,抓关键、提重点的意义,即通过抓主要环节带动次要环节,进而解决根本问题。其实,高三的古典诗词教学应条分缕析地梳理出解读文本的关键。这个关键就是在鉴赏理解的时候,要注意解读的路径,即突破口。突破口找准了,就可以事半功倍地越过古典诗词思维跳跃、晦深难懂的障碍,去一一击破影响各个问题解决的堡垒,从而使横亘在学生面前的问题迎刃而解。
通过高考阅卷、平时教学、听课、学生作业反馈的信息看,我们往往忽视了诗词标题所传达出的丰富信息。通过长期的观察、实践,笔者认为古典诗词阅读的最佳路径之一就是标题。
诗歌的标题往往是诗歌的眼睛,它能够揭示诗歌的大致内容、情感、价值取向。可以说它是掌握诗歌内容、体悟诗歌情感的钥匙。同样,词也不例外。在古典诗词教学中,教师们也强调过标题的重要性。一些教师还用口诀或顺口溜,总结过解读诗词的步骤,可谓用心良苦。学生也照此按部就班地去解读文本。殊不知,有一些学生忽略了標题蕴含的信息,又有一些学生缺少把获取的信息和诗词相关内容进行合理勾连的能力。就使得解读显得偏颇,最终的结果是与文本内容正确的理解大相径庭,或对文本情感的正确把握背道而驰。
例如:高三模拟卷
思王逢原(其二) 王安石
蓬蒿今日想纷披,冢上秋风又一吹。
妙质不为平世得,微言惟有故人知。
庐山南堕当书案,湓水东来入酒卮。
陈迹可怜随手尽,欲欢无复似当时。
这首诗的一个问题是:诗中表达了哪些丰富的情感?试作简要概括。这首诗从文本的解读看,不难理解,可以通过标题“思”入手,进而获取信息,即对王逢原的思念。再结合首联的意象“蓬蒿”“纷披”“冢上”“秋风”和动词“想”、副词“又”,不难得出诗歌的主体部分主要是围绕着王逢原来谈的。因此,根据对每联内容的推理,得出本诗的情感具体为:对友人德才不为世人所知的遗憾;对友人豪放气质的赞赏;对两人往昔交游的怀念;对与友人阴阳两隔的悲伤。而学生的答案更多的可能是回归到诗人王安石身上。认为是王安石的德与才、王安石的豪放。这样丢分,实在是太可惜了。
例如:高三模拟卷
昭君怨 郑域
道是春来花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这是一篇不同凡响的咏梅佳作。命题人的高妙之处就在于隐藏了词的标题——梅花,而一些学生由于解题的陋习,根本没看问题的指向,走马观花地忽视了这是一首词,误以为是诗歌,又浮光掠影地看了一下“昭君怨”三个字,误以为是标题,就匆匆地下笔。试想这样的解读,怎么能和作者表达的情感相吻合呢?难怪题目问到其中蕴含的情感有哪些时,就出现了令人啼笑皆非的答案,大谈特谈王昭君的高洁品质和高尚情操,对于“梅花”却只字未提。
例如:高考试卷
醉眠 唐庚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余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
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
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
这首诗的一个问题是:“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一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境?按常理这个问题并不难。从试卷批阅的情况看,大多数考生都能根据“世味门常掩”句并结合其他信息,答出“厌恶官场”之意。但第二句“时光簟已便”,因为对“时光”“簟”“便”三个词语的意思不能合理有效地解释,因此出现了许多答案,如:虚度年华的感伤,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壮志难酬的无奈等。出现此类答案的考生,大多是没有对诗歌的题目进行深入的思考。其实,解读此诗时,通过注解了解这首诗是作者贬谪时所写,这样就会对标题《醉眠》有一定的认知。作者通力描写渲染周围环境的安谧和自身的生活状态:山上一片寂静,静得好像太古时候一般,没有半点声音和人烟。在这远离尘嚣的地方,一切仿佛都已凝固,没有名利的诱惑,没有人事的搅扰,没有烦恼的萦绕,诗人终日喝酒麻醉自己。在这幽静的环境中,作者很自然地进入到一种顺适的精神状态。故对“时光簟已便”一句,很容易理解为:这时节躺在竹席上非常适宜方便。解读到此,就不难想到诗人还有“追求恬淡”的心境。
古诗词鉴赏是目前高考的必考题,但由于时代的久远加之诗歌本身的高度集中含蓄以及典故多的特点,就使得古诗词鉴赏难上加难。对这种句式紧凑、行文思维跳跃,又很难理解的文本,就应该像庖丁解牛般地找准“切入点”。路径找准了,解读起来就会相对轻松、容易。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 2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