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的乘法口诀”教学案例与反思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chen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小学数学“七的乘法口诀”的教学案例展开论述,并对该教学进行了反思,若有不足之处,还望同仁批评指正。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1-0118
  一、构思与设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这就要求我们广大的一线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有效地组织教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七的乘法口诀”,笔者也听了几节课,怎样使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深入探究,避免教师的机械灌输,避免学生的死记硬背,笔者进行了深思。由于学生已学习了1-6的乘法口诀,以及课外的学习与丰富的生活经验,对“七的乘法口诀”已经不再陌生,对个别孩子来说甚至是游刃有余,简单极了。其实这都是很好的课程资源,我们何不利用一下呢?于是,笔者大胆创新,从学生的学习起点出发,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实施民主教学,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七的乘法口诀”,进行了如下教学。
  二、教学案例
  笔者轻快地走进教室,在黑板上“刷”地一下,偌大又光秃的黑板上留下一个数字“7”。
  “什么意思?”学生情不自禁地猜测。“是学和7有关的?”“哦,是学7的乘法口诀吧!”“7的口诀,我早就会背了。”
  听同学这么一提醒,孩子一下就说开了“一七得七,二七十四……”虽然孩子们说得有些纷乱、结巴,但我还是非常肯定并有力地在黑板上写出了7的乘法口诀。
  师:这些口诀各表示什么意思?你能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你喜欢的那一句吗?
  像往常无数个平凡的瞬间,学生们开始嘀咕。
  生:老师,我可以讲个故事吗?他一板一眼的说到。
  “当然可以!”虽然我心里一震,但还是很快地作出了反应。
  生:很早很早以前,天上有22个太阳……(我心里纳闷,22和今天学的知识有关吗?尽管如此,但望着孩子津津乐道的样子,我想打断又不好意思打断他。)
  生:地上很热很热,禾苗都枯死了,土地都裂开了,玉皇大帝看着不行,就派一个叫后羿的人去射太阳,后羿端起箭,他一口气射了7个太阳,一连射了这样的三次,这时天空中只剩下一个太阳了,玉皇大帝这才哈哈大笑。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同学们都听得入神了,末了大叫道:三七二十一,原来有二十二个太阳,射了二十一个,当然只有一个了。
  那一刻,我在心中暗暗叫好,已经不愿去思考有关故事真实性的问题,我仍想沉醉在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里,能将新知识编进神话传说中,这本身就是一种再创造。
  课继续着,孩子们依然激情高涨,举了一个又一个的例子,在举例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了乘法口诀的意义,并为记忆口诀找到了一条捷径,当学到七七四十九是,另一个孩子再也忍不住了,高高的举起了双手。
  生:“老师,我也想说个故事。齐天大圣孙悟空曾经无法无天,大闹天宫,后来被太上老君压在炼丹炉里整整烧了七七四十九天,炼成了火眼金睛……”
  我想,这个生态的故事在瞬间已使七七四十九这句口诀成了孩子心中的好朋友了,或许他们永远都不会忘掉,于是我接了话。
  师:孙悟空炼成了火眼金睛,那你们的眼睛亮吗?(顺势展示了手机上的11月份的日历表)
  生1:哦,手机上有今天学的知识啊?
  生2:我看见上面有数字,7、14、21、28,都是和我们今天学的7的乘法口诀的(末尾的数)有关。
  “这些数字怎么都刚好排成一排?”
  生3:我知道了,一个星期有7天,两个星期就有14天,三个星期就是21天了,四个星期就是28天了。
  生4:这个月有30天。
  师:对,11月是小月,有30天。其实有些年份的二月份就刚好是28天的,有兴趣的,课余你们可以了解一下。
  课堂已进入了高潮,孩子的发现和表达如此的丰富,而我那一刻所能享受的大概就是他们所赋予的一种所谓幸福的感觉吧。
  三、课后教学反思
  1. 轻松:教了几年的书,让我对轻松进课堂,轻松出课堂有了更多的向往。而七的乘法口诀教学确实让我感受到轻松,根本不需要过多的学具准备。现在想来,这节课让我开心的最大原因在于我不需要在课前费力准备道具,也不需要在上課时费力的向学生解释游戏的规则,而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依然很不错。
  2. 把握探究起点
  学生的已有认知是朴实教学决胜的另一重要因素,学生不是一张白张,即使是低年级的儿童也存在着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如7的乘法口诀教学安排在5、4、3、2和6的乘法口诀之后,学生对口诀已不再陌生,对口诀所表示的意义也是有所理解,部分的孩子甚至会背7的乘法口诀,这都是学生的知识起点。加之学生的表现欲较强,他们总是希望能让大家看到自己聪明才智的一面,所以在课堂中,学生一看到数字7就开始背7的乘法口诀,因此我就顺势在他们说出7的乘法口诀后,直接理解和记忆口诀,我记得以往在教这块内容时,喜欢从加法算式中导入,再改写成乘法算式,从乘不算式中编口诀,一步一步牵着学生走,虽然孩子也达到预期的效果,掌握必要的知识,可我从来也没有遇见过孩子对自己说:“老师,我可以讲个故事吗?”印象中,似乎有无数上这样的时刻,学生的认知超出我的想象。今天,我相信了,只有充分相信学生,相信他们能行,这样的信念会让教学设计更简单,会让教者更快乐。
  (作者单位:福建省南安柳城小学 362300)
其他文献
摘要: 语感,就是人们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它直接影响着我们语言交流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因而,对于中学生来说,培养语感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依据语感的相关理论和知识,从五个环节着重探讨了英语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英语语感的有效途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 键 词: 英语教学 ;语感;语感训练  语感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感悟和语言运用中获得的一种对言语的理性的直觉能力。我们在英语语言运用中有时感到听起来顺耳、说
小学音乐教学是九年义务教育 基础课程之一。它以声音的传递、感知为主要手段通过音乐活动的实践进行培养审美和思想感情的音乐基础教育。不同的音乐形式,不同的音乐体裁和风格的歌曲以不同的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色等音乐要素而表现出不同的艺术形象,表达出不同的感情。  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启发儿童的音乐想象力,使其感情上的体验与乐曲情绪产生共鸣,是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把音乐形象完美再现的前提。学生只有
摘要:高剑父提出中国画的创新方式“折衷中西、融汇古今”的艺术思想体现出用色彩和水墨渲染的交响,并在作品《东战场的烈焰》中进行尝试,用渴笔、秃笔,分披纵横,苍莽郁勃,自成家法。创造出一种奔放雄劲而又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效果;一种开放的、与时俱进的思路,绘画思想、艺术主张及变革道路,无不表现了中国画的革命性与现实主义,在近代中国画坛上有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高剑父;绘画思想源流;艺术内质主张;表现形式
摘要:所谓“三动一思”教学模式,简单的讲就是课前发学案,用问题驱动学生;课堂让学生上台表演,实现师生、生生互动;同时,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用制度策动学生;所谓“一思”是指课堂教学最后一个环节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写学习反思。在本文中,笔者结合物理教学经验,谈谈为什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动”起来。  关键词:物理课堂;“三动一思”;构建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要:小学阶段是实施养成教育、培养儿童各种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错过了这个关键期,养成教育可能是事倍功半,甚至终身难补,因此班主任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意义十分重大。我们要从低处起点,严格要求,强化训练;从小事入手,循序渐进,用恒心耐心,以身作则、家校联系等办法,让每个学生都有良好的社会公德、文明习惯、遵纪守法,进而引导他们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好习惯终身受益。  关键词:养成教育;理性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法、实地考察法、数理统计法,对八所省级示范高中阳光体育工程实施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寻找出了省级示范高中阳光体育工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省级示范高中阳光体育工程实施的策略。  关键词:阳光体育;示范高中;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6-0116  一、研究对象与调查的方法  1
摘要:本文介绍了高中英语创新复习课的设计,提出了让学生在笑声中学习英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的观点。  关键词:创新;幽默;激发兴趣;鼓舞热情;培养;乐观态度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1-0120  一、教学目标  1. 在导学案的指导下激起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和好奇心。2. 指导学生欣赏英语中的幽默。3. 通过创设幽默生动的氛围以及呈现
摘要:通常,每节英语课的第一个教学活动被称为“热身”,即开启学生英语思维、激荡头脑的活动。“热身”可以让学生对这堂课的教学内容有一个积极而具体的认识。它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为整节课的课堂气氛定下了基调。热身活动可以调动孩子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促使学生尽快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并且还能帮助学生消除紧张的心理。因此,一节课是否成功,与课前的热身活动有很大的关系。  关键词:游戏;歌曲;聊天;演讲 
摘要: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本身的特点,在学科特点的基础上形成一种特定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将有效于这一学科教学。  关键词:特定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小组合作;问题导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5-0128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本身的特点,在学科特点的基础上形成一种特定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将有效于这一学科教学。下面,笔者谈谈如何使用“问题导
摘要:本文以案例的形式介绍了教授《十八岁及其他》这节文本体验课的教学过程以及反思,目的是让教师了解到在课堂上如何更好地处理与学生的关系,以便可以更好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关键词:语文教学;文本体验课;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5-0124  【案例背景】  教授《十八歲及其他》时一次课堂活动的创设,却带来了非常尴尬的局面。学生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