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太吉能否复制一个未来?

来源 :商界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yiai1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捧红黄太吉后,赫畅的胃口仍不满足。

  编者按:
  黄太吉第一年运营创收达700万元,正式运营不到两年,估值从4000万元蹿升到最新的12亿元。在黄太吉煎饼之后,创始人赫畅又推出多个品牌,有主打炖菜的“牛炖先生”、有川渝风味的“大黄疯”小火锅店、有“从来”饺子馆。后来又投资了设计师出身的尚泽华,建立“一碗冒菜的小幸福”,现在他还签下《蜡笔小新》的独家代理权,准备在中国开设蜡笔小新主题餐厅。
  走多品牌之路是基于战略的选择,还是互联网思维的再次作秀?黄太吉模仿百丽模式,能否在煎饼之外,再复制一次成功?
  黄太吉在黄金时期为什么放着好好的煎饼不做,而去做火锅、饺子、冒菜这些品牌?
  品牌“1+1+1”
  黄太吉走的多品牌之路是小而美的奇趣路线,饺子、冒菜、煎饼一类偏小吃的实惠型产品,符合现在口味多元、注重品位但消费能力相对有限的年轻人。
  这部分人同时还是外卖的主流消费群体,开奔驰送外卖以及百度、唯品会等一次五千元的外卖清单,就已经说明黄太吉很重视外卖市场。目前黄太吉已经和美餐网、大众点评等合作外卖,并且根据区域、起送时间形成了一整套规范的流程。
  自从搬进时尚大商城,就已经标志着黄太吉和路边摊不一样。由于消费者的消费心理、饮食态度和路边摊完全不一样,所以在同产品的消费选择上,黄太吉就已经形成了优势。
  黄太吉将各个品牌门店开设在商场内,每一个品牌代表一个大单品,通过强势的品牌认知和产品的专注度最大化地凝聚整个品类的消费市场。我们知道,“1+1+1”的形式对抗“1+N”的机制所凝聚的市场份额和发生机制要远远优于后者。黄太吉通过多品牌多门店充分站位商场门店,掌握了终端主导权,让后来者无立足之地。
  有人会好奇,为什么黄太吉不把水饺、冒菜等品类放到同一个店里卖。沙县小吃采取的是一揽子抓的形式,从饭点、面食到小吃应有尽有。但黄太吉如此选择是有其合理性的。顾客在消费时很容易陷入选择困难的局面,往往选择了饭点就不会再选择面食,并且进入同一家店的消费者最终会习惯于消费同一类产品,这样一来其他品类的销量就自然会流失。
  不把全部鸡蛋装进一个篮子的效果是什么?消费者想吃煎饼的时候选黄太吉,因为没有哪个煎饼有牌子;想吃水饺选从来,吃冒菜选幸福。因为这些品牌已经被炒得火热,消费者想吃时,自然就想到黄太吉的品牌,不需要再进店做二次选择,这样黄太吉就轻松为消费者解决了想吃什么的问题。
  顾客在哪儿吃?中高端的品牌定位决定了黄太吉、大黄疯这类店更倾向于开在写字楼、大型商场。针对不逛商场、不想出门的消费者,黄太吉便捷的外卖就可以解决问题。从想吃什么到在哪儿吃,黄太吉多品牌模式为消费者织了一张无形的网。
  转型合理性
  对黄太吉煎饼的不看好大部分源于其口感差,有的消费者以自己小孩为例说,即使不挑嘴的小孩吃了黄太吉煎饼都觉得口感不好,并且将黄太吉门店冷落的现象归咎为产品不好。黄太吉刚推出的时候,因为其独具逼格的卖法,以话题炒作赚爆了消费目光,大家都想尝个鲜、看个热闹,自然造就了前期火热的销售。当这种新鲜劲儿过后,没有更加劲爆的话题刺激时,这股消费热潮淡下去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从冲动消费到需求消费的变迁是一个非常合理的发展转变。
  大家争相拿全聚德这种资深热销级的大单品与黄太吉作比较,但却忽视了全聚德背后百年品牌的积淀,这是黄太吉不可能有也不会去做的。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全聚德、老干妈、黄焖鸡等成功大单品的做法是市场淘金的过程,黄太吉既没有这样的历史积淀,也没有独树一帜的产品配方,不可能也没有理由去和产品死磕。
  西餐未必真的优于中华美食,但在国内的影响却很大,甚至中餐也在走向西化。这说明,产品本身是一个非常主观的问题,消费者的饮食需求已经过了温饱阶段,消费习惯早已不是简单的口味能决定的,口味之外还有环境、饮食理念、用餐方式、档次、位置等因素。退一步说,黄太吉的口味真的已经到了无良的地步吗?黄太吉十万活跃粉丝应该是最好的佐证。
  除却产品,另一股质疑黄太吉的声音是营销。一直以来,外界对黄太吉“奔驰送外卖”的营销方式非议很多。时至今日,当黄太吉的品牌走到这个阶段时,无论是消费者的热情还是市场反应都会进入一个潮退、理性、平稳的发展阶段。黄太吉想要从既有的消费习惯跳脱出来,则需要一个能继续引爆眼球的方式。
  目前摆在黄太吉面前有两条路,一是做好单品并且尽可能依靠口味吸引新的顾客,二是从其他地方杀出一条血路。
  如果走单品模式,黄太吉可以模仿奶茶店、小食店或者伏牛堂,但是做好煎饼这个大街小巷的大单品,还受限于天生的局限、机遇性以及成长空间等因素。而且黄太吉不像伏牛堂,背后有坚定的老乡群支撑其单品品牌。
  实际上黄太吉创始人基于对现状的考虑一直提倡门店直营,这也注定其不会草率选择加盟形式。而这时黄太吉推出大黄蜂小火锅、幸福冒菜等品牌,不仅能借助已成气候的黄太吉为品牌背书,同时还能借助之前的传播余热影响下一个子品牌的上市。
  综合以上几点因素,黄太吉走多品牌之路,以及为什么会选择在这个时机“力排众议”,开启多品牌模式有其发展合理和远瞻性。黄太吉创始人并非手艺人,不像全聚德、老干妈、银计肠粉等这些具有浓厚手艺发家史的品牌,能够依靠先机和实力走产品路线、做深单品品牌。那么,黄太吉又是如何打造其多品牌之路的呢?其真正的意图是怎样的?
  如果说黄太吉的多品牌模式是,想通过占领线下、构建品牌力,进而影响线上外卖,那么多品牌之间应该独立存在还是联合进行?如果独立存在,黄太吉品牌独立运营的意义何在?如果联合进行,随着不同的发展周期,多品牌还能成为黄太吉的核心竞争力吗?当品牌壮大,门店增多之后,如果再采用门店直营的方式,管理则是个大问题。
其他文献
收信人:儿子赵磐,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学院2014级学生  写信人:赵为民,千里马校园网董事长,   前格兰仕集团副总裁  磐磐:  前几天,接到20年前老同事的邀请函:“20年后邀您喝一杯当时赤贫未能敬上的喜酒!迟到的午宴,永恒的谢意,重逢的期待,共享怀旧时光!”由于分身无术,只得请你代表我出席。叔叔、阿姨都说:“赵磐真高、真帅、真懂事。”我感到欣慰,同时还有点内疚。  欣慰的是,2014年7月,你
期刊
收信人:所有企业家  写信人:王瑞军,绿盾征信(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  各位企业家朋友:  年关将近,想必各位已经安排好了日程。抓紧年前最后一个月,努力生产经营,然后回家陪父母过年。我们会给父母买很多东西,以补偿我们常年不在他们身边的遗憾。但我们却无法保证买给他们的东西是合格的正品。  事实令我们悲伤:父亲爱喝两盅,我们买来好酒,但可能是假冒产品;母亲怕冷,我们买来棉衣,但可能是由黑心棉做成;孩子
期刊
收信人:台湾企业家群体  寄信人:赖正镒,台湾乡林建设集团董事长、   台湾商业总会理事长  各位企业家同仁:  新年好!从2008年起,我在大陆开展业务已有6年。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些年的感受,包括看到的机遇和遇到的弯路。  这些年,我感受到了大陆企业家的许多优点。我特别学了马云先生的一句话,“羊毛长在猪身上熊埋单”。他用创新性的思维,在短时间内创造了一个庞大的互联网企业。  遗憾好产品错失好市
期刊
收信人:陈冬林,福建武夷山茶农,享年51岁  写信人:赵翼,乡土乡亲创始人  陈叔:  未及与你见面,已阴阳两隔。  时至今日,我仍常常翻看那段关于你的视频。在这段三年前拍摄的仅仅1分30秒长的视频里,你的样子仿佛还和昨天一样:  大山里,你戴着蓑帽不善言辞,在前引路。正是武夷岩茶的制茶时节,你熬了十几个通宵未睡,但为配合我们的工作,仍坚持亲自上山。从9岁那年起,你便开始跟随父亲手工做茶。这条通往
期刊
有一个在创业圈广泛流传的故事,说马云、柳传志等大佬参加一次活动,最后大佬们都要写一个纸条讲讲自己的创业感受,每人一句话。有一个参加活动的人拿到了马云写的字条,只有两个字:活着。  是的。活着就是马云的创业感受。在浮躁的PC互联网阶段,商业是直线逻辑,即:将线下的商品搬到线上来卖,只要你营销炒得起来,你就会是收益者。这是PC时代互联网商业的基础逻辑。所以,我们看到了陈年和所有互联网创业者们的疯狂。 
期刊
收信人:父亲刘崇杰,68岁;母亲辛淑梅,68岁  写信人:刘昕, YOU+国际青年社区CEO  想念的老妈老爸:  几次拿笔都放下了,  是怕说出春节不能回家让你们失望,  怕母亲失望后泪如雨下。  连绵的关山,隔不住儿子深远的思念,  流逝的时光,冲不淡儿子内心的牵挂。  我知道,儿行千里母担忧,  所以,一次次想和二老网上视频对话,  可是我不敢看老爸鬓角染上的霜花,  不敢听母亲的哽咽,真的
期刊
一切都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对于快钱而言,选择“嫁入”万达,绝对是一次理性的选择。因为基于现实的考虑,这桩婚姻对于万达和快钱双方来说,无论如何都是一次成就对方的机会。  事实上,支付业态本身正在发生高速的变化。有两个事情在同时发生,一是支付本身的量级比较大,支付市场本身还有巨大增长空间;另一个是支付工具的演变在同时发生,例如从PC到手机的演变,以及智能工具的研发和普及等。支付终端的改变,对
期刊
想象一下,一个可以向用户提供出色体验的公司,会有怎样的员工?是终日愁眉苦脸、暮气沉沉?还是精神抖擞,对工作有斗志,对公司有归属感的员工?  “员工是第一线的顾客”,员工如果总是对自己工作不满意,很容易将负面情绪带给顾客,顾客自然也不会满意。因此企业在面向外部市场,制定营销策略的同时,必须学会面向内部员工制定内部营销策略,让员工从内心接受公司的各种规划。遗憾的是,大多数企业仍然将人力资源仅仅看作管理
期刊
马云曾经说过,员工离职无外乎两种情况:要么是钱没给够,要么是钱给够了但是员工工作得并不开心。那么问题来了,如何衡量钱到底给没给够呢?这就关系到公司的薪酬体系设计了,尤其是薪酬体系设计的公平性原则。  一般而言,薪酬的公平包括三个层次,即分配公平、过程公平和机会公平。其中,机会公平是最高层次的公平,它的实现受到企业管理水平和整个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过程公平是薪酬体系设计的立足点,过程公平要求薪酬设计
期刊
9月19日,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一直希望改变世界的马云终于梦想成真:阿里巴巴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互联网公司,自己也成为中国新首富。路演时,马云豪气干云:“15年前,我来美国要200万美元,被30家VC拒了;今天,我又来了,就是想多要点钱回去。” 15年的风雨与磨砺,马云改变了世界,而这一切只是源于他想改变世界的一个创意: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同样是在这一天,“好产品改变世界”——2014(第四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