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土历史,英文称Local history,是指一种相对于国家历史(national history)或世界历史(word history)、地区范围比较狭小的历史研究。可以说那些独具地方特色、伴有浓郁地方生活气息的历史都属于乡土历史范畴。一般包括历史沿革、文化传统、风土民俗、名胜古迹、革命遗址、重要的人物和事件等。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革命家教育家徐特立十分强调乡土教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认为:“最原始的、最基本的、最唯物的教材,就是乡土教材。”乡土及学校周围的事物“不仅可作教科书的补充,同时它本身就是现实的、活生生的教科书。”要充分发挥乡土史教学的功效,需要历史教师的积极参与、精心研究安排,结合本地的实际进行教学是十分重要的。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从根本上转变教育思想,在教学中,要紧密结合实际,有的放矢,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和方法。
1.配合通用教材的内容在课内进行穿插讲授。
乡土史资源是中学历史课本有益的补充,是生动的直观教材。多年来历史学科普遍不被中学生重视和喜爱,原因之一是学生觉得学习历史没有多大用处,课本所讲的历史事件因离我们太久远而感到枯燥无味。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适当穿插讲授一些地方史知识则可改变空间上的遥远,并由此缩短时间上距离。因为地方史是生活环境中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的,人物事件都是土生土长的东西,而且地方史知识是大多数学生已有所闻但又不甚清楚,或是以讹传讹的东西,却也是学生有兴趣去了解的知识。因为接触的知识是本地的、身边的历史,直观性强。因此,在教学中适当穿插地方史的内容,一方面有利于帮助学生借助于地方史增强对课本相关知识的理解、掌握,另一方面学生由地方史学习中产生的浓厚兴趣,可逐渐迁移到整个历史学科。学生对历史学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养成,就为历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创造了必要的前提。
我在教学中,根据教学计划,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有计划、有目的地给学生适当穿插讲授一些家乡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和历史沿革。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启发学生的思维,收到了理想的效果。如:讲授原始人类生产、生活状况这一部分内容时,结合青海古文化遗址—属旧石器时期的拉乙亥中石器遗址,属新石器时期的马家窑文化遗址等。其中把学生较为熟悉的距今有4000年历史,是我省境内发现面积最大、文化内涵极丰富,保护较好的古代先民聚落地遗址,原“小桥遗址”今“沈那遗址”加以说明,学生初步弄清了这些古文化遗址的基本概况及一些文物鉴赏知识,也使学生对课本相关的历史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又如在讲唐蕃关系时,我向学生指出唐太宗、唐中宗时为了同吐蕃加强兄弟民族的密切关系,决定以宗室女文成公主、金成公主嫁往吐蕃,与松赞干布和尺带珠丹成婚的历史见证。今玉树臧族自治州首府结古镇溯巴塘河南行约10多公里,是唐代文成、金成公主结姻吐蕃,在此小憩时留下的民族团结历史见证—大日如来佛雕像和它的庙宇,俗称“文成公主”庙。现在这一历史见证地区不仅成为我省重要的旅游资源地区也成为我省“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的重要赛区之一,从而使青海走向中国走向世界。也更增强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以乡土史资源为中心内容开展的活动课,是学生实践和创新的场所。
德国著名教育家斯普朗格曾经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知识,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开展乡土历史资源的调查、研究等实践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民族使命感。乡土历史既学生实践和创新的场所,又是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其实践性强的特征,不仅弥补了课堂教学中教师仅凭语言、教具等虚拟情境的欠缺,发挥了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教育教学作用,而且给学生提供了实践和创新的场所,有助于更好地实现中学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乡土历史以其资源丰厚和实践方便的优势,决定了她在历史活动课中的中心地位。我们青海省截止到1993年底,发现各种不同类型的古文化遗存4316处,出土搜集各种文物10万多件,国务院和省政府先后确立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49处,其中,国家级4处,省级226处,县级319处。西宁市又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7处,其中,马家窑类型的卡约文化,马场类型的齐家文化、辛店文化和南凉王修建的虎台遗址13处。吴仲汉墓群发掘有吴仲汉墓5座,规模较大,为砖室墓。北山有北魏修建的北禅寺,南山有清代修建的南禅寺,市区内有始建于明代的东关清真大寺。西宁古城遗址是明代西宁卫城墙的一部分,气势雄伟,历代称作“天河锁日”、“海藏咽喉”。这些丰富的人文景观,为乡土史教学活动的实施提供了丰厚的教学资源,对学生产生了较大的吸引力。为此,我在教育教学中,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名胜古迹、历史文物和名人故居。通过组织参观和专题讲座向学生全面介绍这些历史古迹、历史文物的历史变迁等,帮助学生破除他们头脑中的一些错误观念,开阔了学生眼界并增长了知识。另一方面,定期举办“家乡历史大家谈”活动。以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与参观、指导相结合,让学生全面参与课外活动的策划、设计、组织开展、总结反思的整个活动过程,这对训练学生的创新才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而言,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它让学生在全面参与的过程中,获得自主的发展。
总之,地方史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有历史地理的变迁、政治斗争、经济发展、文学艺术等方面,内容丰富多彩,教育教学的形式灵活多样。只要我们勇于实践,不断总结,不拘一格,一定能达到教育教学预期的目的与效果。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革命家教育家徐特立十分强调乡土教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认为:“最原始的、最基本的、最唯物的教材,就是乡土教材。”乡土及学校周围的事物“不仅可作教科书的补充,同时它本身就是现实的、活生生的教科书。”要充分发挥乡土史教学的功效,需要历史教师的积极参与、精心研究安排,结合本地的实际进行教学是十分重要的。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从根本上转变教育思想,在教学中,要紧密结合实际,有的放矢,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和方法。
1.配合通用教材的内容在课内进行穿插讲授。
乡土史资源是中学历史课本有益的补充,是生动的直观教材。多年来历史学科普遍不被中学生重视和喜爱,原因之一是学生觉得学习历史没有多大用处,课本所讲的历史事件因离我们太久远而感到枯燥无味。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适当穿插讲授一些地方史知识则可改变空间上的遥远,并由此缩短时间上距离。因为地方史是生活环境中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的,人物事件都是土生土长的东西,而且地方史知识是大多数学生已有所闻但又不甚清楚,或是以讹传讹的东西,却也是学生有兴趣去了解的知识。因为接触的知识是本地的、身边的历史,直观性强。因此,在教学中适当穿插地方史的内容,一方面有利于帮助学生借助于地方史增强对课本相关知识的理解、掌握,另一方面学生由地方史学习中产生的浓厚兴趣,可逐渐迁移到整个历史学科。学生对历史学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养成,就为历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创造了必要的前提。
我在教学中,根据教学计划,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有计划、有目的地给学生适当穿插讲授一些家乡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和历史沿革。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启发学生的思维,收到了理想的效果。如:讲授原始人类生产、生活状况这一部分内容时,结合青海古文化遗址—属旧石器时期的拉乙亥中石器遗址,属新石器时期的马家窑文化遗址等。其中把学生较为熟悉的距今有4000年历史,是我省境内发现面积最大、文化内涵极丰富,保护较好的古代先民聚落地遗址,原“小桥遗址”今“沈那遗址”加以说明,学生初步弄清了这些古文化遗址的基本概况及一些文物鉴赏知识,也使学生对课本相关的历史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又如在讲唐蕃关系时,我向学生指出唐太宗、唐中宗时为了同吐蕃加强兄弟民族的密切关系,决定以宗室女文成公主、金成公主嫁往吐蕃,与松赞干布和尺带珠丹成婚的历史见证。今玉树臧族自治州首府结古镇溯巴塘河南行约10多公里,是唐代文成、金成公主结姻吐蕃,在此小憩时留下的民族团结历史见证—大日如来佛雕像和它的庙宇,俗称“文成公主”庙。现在这一历史见证地区不仅成为我省重要的旅游资源地区也成为我省“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的重要赛区之一,从而使青海走向中国走向世界。也更增强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以乡土史资源为中心内容开展的活动课,是学生实践和创新的场所。
德国著名教育家斯普朗格曾经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知识,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开展乡土历史资源的调查、研究等实践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民族使命感。乡土历史既学生实践和创新的场所,又是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其实践性强的特征,不仅弥补了课堂教学中教师仅凭语言、教具等虚拟情境的欠缺,发挥了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教育教学作用,而且给学生提供了实践和创新的场所,有助于更好地实现中学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乡土历史以其资源丰厚和实践方便的优势,决定了她在历史活动课中的中心地位。我们青海省截止到1993年底,发现各种不同类型的古文化遗存4316处,出土搜集各种文物10万多件,国务院和省政府先后确立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49处,其中,国家级4处,省级226处,县级319处。西宁市又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7处,其中,马家窑类型的卡约文化,马场类型的齐家文化、辛店文化和南凉王修建的虎台遗址13处。吴仲汉墓群发掘有吴仲汉墓5座,规模较大,为砖室墓。北山有北魏修建的北禅寺,南山有清代修建的南禅寺,市区内有始建于明代的东关清真大寺。西宁古城遗址是明代西宁卫城墙的一部分,气势雄伟,历代称作“天河锁日”、“海藏咽喉”。这些丰富的人文景观,为乡土史教学活动的实施提供了丰厚的教学资源,对学生产生了较大的吸引力。为此,我在教育教学中,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名胜古迹、历史文物和名人故居。通过组织参观和专题讲座向学生全面介绍这些历史古迹、历史文物的历史变迁等,帮助学生破除他们头脑中的一些错误观念,开阔了学生眼界并增长了知识。另一方面,定期举办“家乡历史大家谈”活动。以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与参观、指导相结合,让学生全面参与课外活动的策划、设计、组织开展、总结反思的整个活动过程,这对训练学生的创新才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而言,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它让学生在全面参与的过程中,获得自主的发展。
总之,地方史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有历史地理的变迁、政治斗争、经济发展、文学艺术等方面,内容丰富多彩,教育教学的形式灵活多样。只要我们勇于实践,不断总结,不拘一格,一定能达到教育教学预期的目的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