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位农村教师的随堂课,内容是苏教版国标本数学第一册“9加几”。这部分教学内容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时,是在学习了11~20各数的认识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进位加法。学生掌握好本节课知识,可为以后进一步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位教师在新授阶段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断:
……
师:星期天,猴妈妈到山上摘了一些桃回来,正往盒子里装呢!小朋友们,你们想去看看吗?(想!)
师(出示情境图:盒子里有9个桃,盒子外有5个桃):根据这幅图,你们知道猴妈妈一共想把多少个桃装进盒子里吗?
生:14个桃。
师: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生1:我是一个一个地数的,从9开始再数5个数,就数到14了。
师:你能再数一次给大家听听吗?(生数略)
生2:我是这么想的,可以先从盒子外面拿1个桃放到盒子里去,这样盒子里就一共有10个桃了,再把这10个桃和盒子外面的4个桃合起来就是14个桃。
师:这位小朋友说得太好了!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刚才这位小朋友的思考过程:先把5分成1和4,再把9和1合成10,最后算10加4等于14。
师:哪位小朋友能说一说刚才我们是怎么算的?
(学生未能完整表述,最终在教师的帮助下才艰难地说完)
师:下面,请小朋友们一起来跟老师说一遍!
(教师说一句,学生跟着说一句)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9加几的算理,教师接着又组织了男生齐说、女生齐说和指名说等教学活动,进行强化巩固。
……
分析:
上述教学片断中,教师能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猴妈妈摘桃并装盒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交流,自主提出9加几的问题,探索9加几的计算方法,教学重点突出。但如果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不难发现在本环节中存在着一个明显的不足,即学生学具操作的缺失,导致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凑十法”,能从具体的形象操作上升到语言概括)的突破不够到位。
美国华盛顿国立图书馆的墙上写有这样的话:“我听见了,但可能忘记;我看见了,就可能记住;我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数学课程标准》也同样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是啊,“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儿童的智慧就在他们的指尖上,让学生通过各种操作活动,经过分析和思考,形成准确的表象,在实践中体验数学、探究规律。借助学具的优势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在感悟,帮助学生不断完善认知结构,使学生的动手能力、想像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在上述教学片断中,当教师发现学生不能顺利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之后,其所采取的越俎代庖之举就明显表现得操之过急了。数学追求简约美,但是简约并不等于简单化。对于“凑十法”这样一种全体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基本方法,部分后进生如果没有完整地经历动手操作、形象感知的过程,没有充分感受到这种方法的优越性,即使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反复地说算理,也无法改变后进生被动学习、机械记忆的局面。因为这样的学习不是建立在“有意义学习”的基础上,学生仅仅是记住了教师硬塞给他们的算理,而对于算理中的内涵却不能很好地理解,他们是一脸茫然地接受着新知识,谈不上对知识的有效内化,更谈不上增长个人的见识。长此以往,所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的视阈日渐狭窄,求知兴趣日见消失,探究能力日趋萎缩。所谓的“后进生”,其实就是这样产生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把现成的知识塞给学生,而应该让学生变“被动聆听”为“主动寻获”、变“消极接受”为“积极发现”,使他们在操作、探索的活动中把所要学的知识“做”出来、“悟”出来。教师在公开课教学中,都精心安排了学生操作的环节,但为什么在平时的教学中,这样一些至关重要的环节却被忽略呢?带着这样的疑问,课后我与执教老师进行了一次交流,最终找到了个中原因。
原来,他也明白动手操作对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性,但由于国家有减负令,不准为学生统一购买学具用品,学具消失了,操作自然就简化了。再者,农村学生家长的整体素质偏低,对孩子的学习往往关注不够,每次让学生自己准备第二天上数学课所需要的学具,一些学生常常是空手而来。学具既不能集体购买,又不能人人制作,这样一来,课堂教学组织的难度可想而知了。因此,大凡要上公开课了,教师才自己动手为学生准备一下,至于平时的每一节数学课就只能敷衍过去了。既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那就凑合着教,最后还是无奈地回到“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一块黑板”的三个“一”传统教学模式中,把新课改的全部理念与理想统统抛在脑后了。
应该说,这位同仁的确道出了农村新课改中一些令人忧虑的现象,特别是道出了日常教学中进行简单化操作的根源所在,确有几分道理。但学生学具的缺乏不是拒绝实施新课改的理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是心安理得的托词,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教师要不断解放思想,拓宽教学思路,更新教育理念。只要我们“用心”去想,“用心”去做,就一定会达到“殊途同归”的效果。
在上述教学片断中,学生没有整齐划一的学具,这是实情,但为什么就一定要精心准备那些费钱、费力、费时间的精致学具呢?为什么不能就地取材呢?像这位教师的这节课,根本就不需要做什么特别的准备,只要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主动开发身边的可利用资源即可。我们完全可以巧妙地把没有学具的问题抛给学生,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相信学生会找到各种各样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如文具盒里的铅笔、橡皮、小刀、直尺或桌上的书本、练习本等,几个学生相互交换一下,每人不就有了整齐划一又各具特色的学具吗?实在不行,还可以把一张纸裁成若干个方块或纸条,甚至在纸条上画圆圈、短棒也行。
可见,无“米”之时关键在于善于借“米”,然后再用与众不同的“烹饪”手段,把“炊”做成、做香,这才是高明的巧妇。因此,教学中碰到“无米”时,我们教师也应该做这样的“巧妇”。
……
师:星期天,猴妈妈到山上摘了一些桃回来,正往盒子里装呢!小朋友们,你们想去看看吗?(想!)
师(出示情境图:盒子里有9个桃,盒子外有5个桃):根据这幅图,你们知道猴妈妈一共想把多少个桃装进盒子里吗?
生:14个桃。
师: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生1:我是一个一个地数的,从9开始再数5个数,就数到14了。
师:你能再数一次给大家听听吗?(生数略)
生2:我是这么想的,可以先从盒子外面拿1个桃放到盒子里去,这样盒子里就一共有10个桃了,再把这10个桃和盒子外面的4个桃合起来就是14个桃。
师:这位小朋友说得太好了!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刚才这位小朋友的思考过程:先把5分成1和4,再把9和1合成10,最后算10加4等于14。
师:哪位小朋友能说一说刚才我们是怎么算的?
(学生未能完整表述,最终在教师的帮助下才艰难地说完)
师:下面,请小朋友们一起来跟老师说一遍!
(教师说一句,学生跟着说一句)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9加几的算理,教师接着又组织了男生齐说、女生齐说和指名说等教学活动,进行强化巩固。
……
分析:
上述教学片断中,教师能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猴妈妈摘桃并装盒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交流,自主提出9加几的问题,探索9加几的计算方法,教学重点突出。但如果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不难发现在本环节中存在着一个明显的不足,即学生学具操作的缺失,导致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凑十法”,能从具体的形象操作上升到语言概括)的突破不够到位。
美国华盛顿国立图书馆的墙上写有这样的话:“我听见了,但可能忘记;我看见了,就可能记住;我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数学课程标准》也同样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是啊,“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儿童的智慧就在他们的指尖上,让学生通过各种操作活动,经过分析和思考,形成准确的表象,在实践中体验数学、探究规律。借助学具的优势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在感悟,帮助学生不断完善认知结构,使学生的动手能力、想像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在上述教学片断中,当教师发现学生不能顺利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之后,其所采取的越俎代庖之举就明显表现得操之过急了。数学追求简约美,但是简约并不等于简单化。对于“凑十法”这样一种全体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基本方法,部分后进生如果没有完整地经历动手操作、形象感知的过程,没有充分感受到这种方法的优越性,即使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反复地说算理,也无法改变后进生被动学习、机械记忆的局面。因为这样的学习不是建立在“有意义学习”的基础上,学生仅仅是记住了教师硬塞给他们的算理,而对于算理中的内涵却不能很好地理解,他们是一脸茫然地接受着新知识,谈不上对知识的有效内化,更谈不上增长个人的见识。长此以往,所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的视阈日渐狭窄,求知兴趣日见消失,探究能力日趋萎缩。所谓的“后进生”,其实就是这样产生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把现成的知识塞给学生,而应该让学生变“被动聆听”为“主动寻获”、变“消极接受”为“积极发现”,使他们在操作、探索的活动中把所要学的知识“做”出来、“悟”出来。教师在公开课教学中,都精心安排了学生操作的环节,但为什么在平时的教学中,这样一些至关重要的环节却被忽略呢?带着这样的疑问,课后我与执教老师进行了一次交流,最终找到了个中原因。
原来,他也明白动手操作对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性,但由于国家有减负令,不准为学生统一购买学具用品,学具消失了,操作自然就简化了。再者,农村学生家长的整体素质偏低,对孩子的学习往往关注不够,每次让学生自己准备第二天上数学课所需要的学具,一些学生常常是空手而来。学具既不能集体购买,又不能人人制作,这样一来,课堂教学组织的难度可想而知了。因此,大凡要上公开课了,教师才自己动手为学生准备一下,至于平时的每一节数学课就只能敷衍过去了。既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那就凑合着教,最后还是无奈地回到“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一块黑板”的三个“一”传统教学模式中,把新课改的全部理念与理想统统抛在脑后了。
应该说,这位同仁的确道出了农村新课改中一些令人忧虑的现象,特别是道出了日常教学中进行简单化操作的根源所在,确有几分道理。但学生学具的缺乏不是拒绝实施新课改的理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是心安理得的托词,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教师要不断解放思想,拓宽教学思路,更新教育理念。只要我们“用心”去想,“用心”去做,就一定会达到“殊途同归”的效果。
在上述教学片断中,学生没有整齐划一的学具,这是实情,但为什么就一定要精心准备那些费钱、费力、费时间的精致学具呢?为什么不能就地取材呢?像这位教师的这节课,根本就不需要做什么特别的准备,只要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主动开发身边的可利用资源即可。我们完全可以巧妙地把没有学具的问题抛给学生,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相信学生会找到各种各样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如文具盒里的铅笔、橡皮、小刀、直尺或桌上的书本、练习本等,几个学生相互交换一下,每人不就有了整齐划一又各具特色的学具吗?实在不行,还可以把一张纸裁成若干个方块或纸条,甚至在纸条上画圆圈、短棒也行。
可见,无“米”之时关键在于善于借“米”,然后再用与众不同的“烹饪”手段,把“炊”做成、做香,这才是高明的巧妇。因此,教学中碰到“无米”时,我们教师也应该做这样的“巧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