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如何进行数学思维训练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tt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对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整体素质的提高,是数学教学的根本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转变观念,更新思想,用科学的教学理论,指导数学实践,在实践中探索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结合义务教育数学教材,围绕数学教学的三大主题即概念、定理(公式)和习题(问题),谈谈如何进行思维训练。
  
  1概念形成过程的教学方法
  
  数学概念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还要让学生尽可能参与并弄清概念产生的思维过程,因为概念和定义既是数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数学思维的结果。如果仅把它看成前者,而忽视了它产生以前就已经存在的一段生动的思维过程,那将失去一次教育的契机。因此重视概念形成过程教学,就是要善于激发学生探索概念的动机和欲望,帮助学生抽象和概括概念的本质属性,剖析与暴露概念产生的过程。一般而言,对于揭示性定义(如无理数)要深刻揭示旧要领与新问题的矛盾,对于概念概括性定义(如平行四边形)要充分揭示对象本质的属性,对于构造性定义(如点到直线的距离)要暴露出构造对象的过程。数学概念中有许多属于构造性定义,一般来讲,构造性定义的教学可依照下列程序操作:①动机和兴趣的引导;②抽象与概括的提炼;③本质属性的综合;④构造程序剖析;⑤定义的应用与深化。其重点是暴露构造对象的过程,展开思维活动,加强数学思维的训练。以圆为例,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并联想生活中许多与圆有关的实例,再把生活中具体的“圆”逐步引向数学中抽象的圆,以激发学生探索圆的动机和兴趣。其次,教师可用一根(定长)绳子,将一端固定,用手拉紧另一端在黑板(平面)上旋转一周,画出一条封闭曲线。整个操作过程应完全暴露给学生,引导学生发现这个图形的形成,关键是有定点(圆心)、定长(半径),它们分别确定图形的位置和大小,这个图形用非规范的语言表述,经过共同修正,再运用精确的数学语言给出圆的定义。这样,学生亲自参与概念形成过程的探索就会淡化对数学概念的恐惧和乏味感,激发学习兴趣,从中培养了思维能力。
  
  2定理公式探索论证过程的教学方法
  
  现行教材中的定理公式,其教学内容多数是沿用“定义→证明→应用”这样的模式,若机械地按照这种程序去教学生,则会使学生失去思考的乐趣和机会,教师失去教学的魅力和活力,教学结果是学生仅仅获得几条枯燥乏味的结论。长期下去,学生就会产生厌学情绪,教师也会感到越教越累,越教越腻。怎样才能把兴趣还给学生,把教师的魅力展示出来呢?出路在于改革教法,优化教法。定理公式教学,应突出结论的探索过程,论证方法的发现过程,既教发现又教证明。一般来说,定理教学采用发现学习法。如圆周定理的教学:①发现结论。用量角器量出孤BC所对的圆心角∠BAC的度数,发现圆周角定理的结论:一条孤所对的圆周角是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②论证定理过程。从圆心在圆周角的一条边上的特殊情况入手,然后引导学生完成圆心在圆周角内部及外部两种一般情况(从特殊到一般),通过对特例的观察,促使学生对一般情况下的结论及证明过程的探索,他们体验到“创造发明”的愉悦。数学思维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有效地发展。
  
  3数学问题思考方法被发现过程的教学方法
  
  数学教学的重点应放在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被发现的过程上,而不是强化某种具体解题方法的使用。解决问题过程大致有两个思维层次:
  3.1宏观的即所谓解题策略,它主要依赖数学观念、数学思想对思维活动的指导作出定向的作用。教初一第一册1.4公式这一节的第二课时,推导公式“商店出售一种瓜子,数量x与售价c之间的关系”就应采用活动教学法。我始终认为,之所以要有学校,要有课堂,要有老师,就是因为有学生,学校是为学生办的,课堂是为学生设的,课堂的主人应该是学生。老师是课堂的“服务”人员,要“服务”好,应该充分了解学生,搞清他们需要哪些服务,让学生在课堂里轻松愉快而有收获地度过。在备这堂课时,我首先了解我班有没有家里开杂店的。正好张英同学家里开了瓜子批发店,我在备课时进行了一番设计。从而推出了数量x与售价c的关系式,然后再要同学们推出例题的公式并计算350克瓜子的售价。
  3.2微观性的即明确解题策略之后运用某种数学思维方法指导解题活动。比如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其解答思维层次可作如下划分:①宏观策略:数学观念指导探索解题方法的思维活动,将原方程转化为x2=a的形式,再用开平方解决。②微观方法:运用配方法。③具体操作解方程的过程,若忽略①、②两个思维层次的教学,仅仅注重于③的教学,就会造成学生“听得懂,但不会做”的现象,也容易加重额外负担,即学生不能深刻地理解配方法的意义,也就不能将配方法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最终无法形成独立解方程的能力。
  上述做法突出了方法的思考过程,暴露了探索问题的思维过程,决非多余的环节或不必要的举措,而恰恰相反,正是这种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地避免“题海战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的解题思维能力。
  [课题资助类别:湖南省教育科学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研究专项资助课题(批准号:XJK08JJZB048)]
其他文献
把“研究性学习”引入语文学科教学,已有不少的研究和实践,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程红兵认为:所谓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指在语文学中,学生主动探求问题的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研读课文等现象,掌握规律,获取知识,调查了解社会,深入研究、应用有关知识去寻求相关原因,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目前,许多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逐步摸索出了一些研究性阅读教学的经验,总结出较为可行的课堂教育  模式,这
期刊
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其核心是教会学生做人,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这样一来,学校的德育工作无疑就成为素质教育的“重心”工作,因此,各学校应把德育摆在学校工作的首位,使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逐渐形成。    1教师是德育的实施者    德育对教师提出更高的更新的要求,特别是对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方面的要求更严。这就首先要求教师做到“敬业爱生
期刊
循环教学周期性较长,师生心理关系的发展有一定的顺序性,并在整体上要比年级把关较稳定、和谐。但在不同的循环阶段有三个明显的心理关系需要协调,否则会导致师生心理拉开距离,影响循环教学的顺利进行。  第一循环初期,师生目标期待方向不一致,要在作好心理调查的基础上,建立起吻合的完整的目标系统。  师生目标期待是指教师对学生的目标规定和学生对教师的目标规定。教师对学生的目标规定是公开的并具有一定的指令性,其
期刊
学校是实施“科学兴国”战略的重要基地,是青少年学生集中的地方,个体行为易群体化。尤其是在新时期,学校保卫工作更是异常复杂,保卫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乃至社会的稳定。这就要求学校保卫工作必须做到勤、细、准、快。    1勤    勤就是要求保卫人员要勤快、勤巡逻、勤检查、勤抽查。可以说,保卫工作是良心活,勤能起督促、震摄作用,同时也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有效预防不安全事故的发生。如:
期刊
创新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善于思考,说别人没说过的话,发表有新意的见解。为什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①培养中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推进教育创新和加强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一方面,培养中学生的创新精神,不仅是推进教育创新的重要任务,也是进行教育创新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培养中学生创新精神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②有利于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做一名具有创新意识、
期刊
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开发人力资源,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需要,是我国迎接21世纪国际竞争、社会经济走综合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需要,是我国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促进全体国民共同富裕的需要,是保证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全面深入地贯彻党和教育方针的有力措施。    1素质教育的概念和特点    素质教育,就是按照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全体少年儿童在德
期刊
个体运用语言进行的交际活动即心理学所指的“言语”概念。言语活动是人类的基本认识活动和技能。它又分为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两类,外部言语包括日语和书面言语,其中口语是书面言语的有声表现;而内部言语是一种自问自答或不出声的言语活动形式(即思维活动)。关于言语能力的习得问题一直存在行为上,又叫理论和认知理论的争论。  笔者认为:个体对语言规则的掌握需要思维活动的参与,而思维的发展又必须通过大量语言信息的反复
期刊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这是一项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目前,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已成为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主旋律,那么,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中遇到的阻力及如何促进转轨机制的运行等问题则成为教育系统乃至全社会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1“
期刊
贯穿语文新课标的一个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这一点为作文教学指明了方向。作文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走好自己的写作之路。要求教师指导写作时更多地考虑到学生的想法,设计出更新更有效的教学方式,以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创新能力。    1引导学生把握写作源泉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充实,才会表白出、抒发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表明了生活是写作的本源。生活的多元化,应撼动学生的心魄
期刊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简称“三个面向”)集中体现了邓小平同志新时期的教育思想。在“三个面向”的指引下,我国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为四化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实施素质教育已全面启动,在我们进一步深刻领会“三个面向”的内涵时,不能不认为这就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纲领。  “三个面向”的提出,是邓小平同志脚踏实地,高瞻远瞩的指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毛泽东同志提出“我们的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