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12-0079-01
交流研讨的过程是语言表达的过程,是思维发展的过程。言语表达水平可以体现内部思维水平,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和迁移水平,促进智力活动内化。科学课中交流研讨的过程是学生科学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也能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必须重视交流研讨的有效性。
一、交流支架的搭建
评价注意优劣的标准之一是注意分配性。学生一边观察一边记录就是注意分配性的具体表现。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常常会发生观察或记录不到位,会影响交流研讨,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搭建合适的活动支架。
课例1:《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书上的记录表中所需记录的内容为加热前、预测、加热后白糖的状态。加热后白糖的变化,会让学生十分兴奋,往往会观察、记录两头不能兼顾。
教师设计的记录表包括加热前、预测、加热一开始、一段时间后、最后这几个环节的白糖状态,可用图文结合记录。把加热细化为“一开始、加热一段时间后、最后”,既能控制实验进程,又为学生交流提供框架,促进研讨的发生。
思考:
1﹒设计促进观察和交流的记录表。书上的记录开放性比较强。开放性大有其优点,但学生除记录现象外,还需思考如何把内容串联成话。经过改进的表格,促学生观察、记录,学生的表达能力并没有弱化,相反因为有提示语而进一步得到训练。因此,教师为了学生更好地交流和表达,应该设计能促进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记录表。
2﹒设计符合儿童认知特点的记录表。记录方式上可图文结合,符合儿童感知事物的特点。图文结合的形式记录,更加适合学生,让绘画能力强的学生和文字功底好的学生强强联合。
二、交流方法的授予
小学生在研讨过程中更注重对自己观点的表达,缺少对他人观点的关注与分析。因此要授予学生研讨的方法。
1﹒注重倾听的培养
倾听是交流的基础。教师应经常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要求其他学生眼神关注发言的同学。交流时,前排同学转过来,其他人眼睛看过来,然后再交流。教师可以用语言对倾听的眼神要求、交流的音量、交流的动作等实行调控。
2﹒加强交流的指导
课例2:《能量与太阳》
讨论煤是否属于可再生能源。
A:我们小组认为煤是不可再生能源,因为煤需要几亿年才形成的。
B:煤是可以再生的,因为在几亿年的时间里,不断有植物被埋入地下,所以不断地形成煤。
师:你的发言是个人观点还是代表小组观点?
B:代表小组观点。
师:那你代表小组再说一遍。
B:我们小组认为,煤是可以再生的,因为在几亿年的时间里,不断有植物被埋入地下,所以不断地形成煤。
B小组同学:我们不同意他的观点,只有他一个人这么认为的。
其他同学一阵嘘声。
在这个片段中,学生B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表达方式上不够注意。但反观其观点,也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
思考:
(1)给出交流句式。在研讨过程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可以用:“我们小组认为……”,“对于***的观点,我有不同意见……”等句式。要求交流时,先说共识或者大部分人的意见,再说个别意见。
(2)授予交流方法。告知学生,在面对同学的疑问时,可进一步阐述观点或呈现证据,也可坦然接受别人的观点,但不是盲目接受。
(3)把握交流导向。儿童都希望受保护从而获得安全感,希望被人接纳、鼓励,希望被人认可、尊重等。教师应该给孩子发言的自由创造心理上的安全氛围。保护发言学生,用评价语言帮助学生避免来自同伴的嘲笑:B同学虽然没有表达小组中其他同学的意见,但给出的意见很有研讨的价值。
三、学习成果的呈现
交流研讨是探究活动后的一个信息处理加工过程,是共享与分析、整理主要活动中获得的信息。如学生只表达不研讨,很可能是交流研讨前学生间缺少信息的共享。儿童对直观的事物关注更多,对于探究成果,学生应主要以视觉展示为主。
1﹒展示便于观察的记录
学生展示记录的版面至少应该为A3纸大小。记录单呈现后,前后学生都能看清记录内容。交流研讨前是观察的汇总,这是把活动中各种事实、证据汇总起来,孩子们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彼此的研究成果。教师先要求小组之间互相参观,增进小组间信息的交流。这是交流研讨的开始,孩子们的交谈正在为研讨做准备。
2﹒为学生提供多样的表达形式
例如有特级教师在执教《蚂蚁》一课中,让学生观察蚂蚁,观察到的结果可以用图,用物体或用语言等来表达。教师在深入小组的个性化指导中,指导不同的小组分别用写一写、画一画、用硬币火柴摆一摆的形式记录。这样的指导充分预设学生交流方式,为交流研讨打下基础。
3﹒矛盾观点的激化
在学生研讨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很主要一个就是发现不同点。教师需要等待,等待学生一个个发言,直至出现观点互相矛盾的地方。教師也要善于制造矛盾,从看上去不相干的观察和发言中把矛盾抽出来。
课例3:《空气的热胀冷缩》
学生设计证明空气热胀冷缩的实验,几个小组设计的是瓶子上套气球的方法,一个小组设计的是瓶子上插吸管的方法。教师就问用气球的小组:把你们的气球换成吸管行吗?
这样学生都开始关注这一矛盾事件,并通过讨论的方式最终达成共识——在吸管里注射进有颜色的液体,让大家能看到空气是否膨胀或收缩。
总之,表达与交流的过程是儿童语言和思维的发展过程。通过交流研讨,使孩子们从学习的“此岸”,用观察、实验、建模等获取的事实或证据的方式,到达用科学的语言解释现象、形成概念的“彼岸”。而教师就是应该以儿童的视角关注交流研讨的过程,不断提升其有效性,从而更好的推动儿童科学素养发展。
交流研讨的过程是语言表达的过程,是思维发展的过程。言语表达水平可以体现内部思维水平,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和迁移水平,促进智力活动内化。科学课中交流研讨的过程是学生科学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也能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必须重视交流研讨的有效性。
一、交流支架的搭建
评价注意优劣的标准之一是注意分配性。学生一边观察一边记录就是注意分配性的具体表现。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常常会发生观察或记录不到位,会影响交流研讨,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搭建合适的活动支架。
课例1:《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书上的记录表中所需记录的内容为加热前、预测、加热后白糖的状态。加热后白糖的变化,会让学生十分兴奋,往往会观察、记录两头不能兼顾。
教师设计的记录表包括加热前、预测、加热一开始、一段时间后、最后这几个环节的白糖状态,可用图文结合记录。把加热细化为“一开始、加热一段时间后、最后”,既能控制实验进程,又为学生交流提供框架,促进研讨的发生。
思考:
1﹒设计促进观察和交流的记录表。书上的记录开放性比较强。开放性大有其优点,但学生除记录现象外,还需思考如何把内容串联成话。经过改进的表格,促学生观察、记录,学生的表达能力并没有弱化,相反因为有提示语而进一步得到训练。因此,教师为了学生更好地交流和表达,应该设计能促进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记录表。
2﹒设计符合儿童认知特点的记录表。记录方式上可图文结合,符合儿童感知事物的特点。图文结合的形式记录,更加适合学生,让绘画能力强的学生和文字功底好的学生强强联合。
二、交流方法的授予
小学生在研讨过程中更注重对自己观点的表达,缺少对他人观点的关注与分析。因此要授予学生研讨的方法。
1﹒注重倾听的培养
倾听是交流的基础。教师应经常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要求其他学生眼神关注发言的同学。交流时,前排同学转过来,其他人眼睛看过来,然后再交流。教师可以用语言对倾听的眼神要求、交流的音量、交流的动作等实行调控。
2﹒加强交流的指导
课例2:《能量与太阳》
讨论煤是否属于可再生能源。
A:我们小组认为煤是不可再生能源,因为煤需要几亿年才形成的。
B:煤是可以再生的,因为在几亿年的时间里,不断有植物被埋入地下,所以不断地形成煤。
师:你的发言是个人观点还是代表小组观点?
B:代表小组观点。
师:那你代表小组再说一遍。
B:我们小组认为,煤是可以再生的,因为在几亿年的时间里,不断有植物被埋入地下,所以不断地形成煤。
B小组同学:我们不同意他的观点,只有他一个人这么认为的。
其他同学一阵嘘声。
在这个片段中,学生B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表达方式上不够注意。但反观其观点,也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
思考:
(1)给出交流句式。在研讨过程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可以用:“我们小组认为……”,“对于***的观点,我有不同意见……”等句式。要求交流时,先说共识或者大部分人的意见,再说个别意见。
(2)授予交流方法。告知学生,在面对同学的疑问时,可进一步阐述观点或呈现证据,也可坦然接受别人的观点,但不是盲目接受。
(3)把握交流导向。儿童都希望受保护从而获得安全感,希望被人接纳、鼓励,希望被人认可、尊重等。教师应该给孩子发言的自由创造心理上的安全氛围。保护发言学生,用评价语言帮助学生避免来自同伴的嘲笑:B同学虽然没有表达小组中其他同学的意见,但给出的意见很有研讨的价值。
三、学习成果的呈现
交流研讨是探究活动后的一个信息处理加工过程,是共享与分析、整理主要活动中获得的信息。如学生只表达不研讨,很可能是交流研讨前学生间缺少信息的共享。儿童对直观的事物关注更多,对于探究成果,学生应主要以视觉展示为主。
1﹒展示便于观察的记录
学生展示记录的版面至少应该为A3纸大小。记录单呈现后,前后学生都能看清记录内容。交流研讨前是观察的汇总,这是把活动中各种事实、证据汇总起来,孩子们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彼此的研究成果。教师先要求小组之间互相参观,增进小组间信息的交流。这是交流研讨的开始,孩子们的交谈正在为研讨做准备。
2﹒为学生提供多样的表达形式
例如有特级教师在执教《蚂蚁》一课中,让学生观察蚂蚁,观察到的结果可以用图,用物体或用语言等来表达。教师在深入小组的个性化指导中,指导不同的小组分别用写一写、画一画、用硬币火柴摆一摆的形式记录。这样的指导充分预设学生交流方式,为交流研讨打下基础。
3﹒矛盾观点的激化
在学生研讨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很主要一个就是发现不同点。教师需要等待,等待学生一个个发言,直至出现观点互相矛盾的地方。教師也要善于制造矛盾,从看上去不相干的观察和发言中把矛盾抽出来。
课例3:《空气的热胀冷缩》
学生设计证明空气热胀冷缩的实验,几个小组设计的是瓶子上套气球的方法,一个小组设计的是瓶子上插吸管的方法。教师就问用气球的小组:把你们的气球换成吸管行吗?
这样学生都开始关注这一矛盾事件,并通过讨论的方式最终达成共识——在吸管里注射进有颜色的液体,让大家能看到空气是否膨胀或收缩。
总之,表达与交流的过程是儿童语言和思维的发展过程。通过交流研讨,使孩子们从学习的“此岸”,用观察、实验、建模等获取的事实或证据的方式,到达用科学的语言解释现象、形成概念的“彼岸”。而教师就是应该以儿童的视角关注交流研讨的过程,不断提升其有效性,从而更好的推动儿童科学素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