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工作部署,结合学校实际,在全体教师认真讨论的基础上,集思广益,制定学校教学、教研计划。各学科、各年级组再依据校级各类计划制定年级、科组计划。教师再根据学科组、年级组计划制定个人教学计划。各级各类计划制定时均做到有内容、有时间、有专人负责,有措施要求等。实现计划的精细化,提高计划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才能保证学校各级教学、教科研活动的有序进行。
【关键词】 特教数学 课堂教学 策略
课堂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模式。教学中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思维。在课堂上,教师要刻意创设问题的情景,以学生为主体,认真研究教法。努力改进教法的同时,更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以学法的优化推动教法的优化。在课堂上,要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培养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
1 对盲生实施激发兴趣教学,巧妙帮助盲生进入课堂教学
数学源于生活,并且运用于生活。在数学课堂中,为学生创设与生活相关的情景,可以使学生在生活的气息中感知数学,并且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的头脑处于兴趣的感性点时,我们就能够很好地把握这个兴奋点,学生就可以轻松地在课堂中获取知识,掌握知识。盲生由于视觉缺陷,其语言和思维能力相对健全人来说,发展迟缓,长期处于具体的形象思维占优势的阶段。因此,深入盲生学习的实际,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直观性优势,在数学课堂的多种教学形式中,构建富有启发性,又有情绪感染力的教学情境,使教学内容简捷而又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如果抓住了盲生的某些心理特征,对教学将有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兴趣的激发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兴趣能激发大脑组织处于兴奋状态,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也就是最切实有效的,学习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中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对于盲生来说,他们接触的生活面相对较窄,在理解一些抽象概念时往往是模糊不清或根本不理解,又何谈应用呢?因此,笔者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掌握教学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
2 对智障生实施感知肌能补偿,提高他们的动作协调能力
极重度弱智学生由于智力原因,往往感觉迟钝,肌肉活动不协调,动作笨拙,反应迟缓,不稳定,长期下去,不利于他们身心发展,不利于他们适应生活与社会,增强对他们感知觉和动作协调的训练,可强化对大脑的刺激,促进大脑对各种信息的加工和处理,提高调控能力,达到教学的目的。教学实验证明,人的信息80%来自视觉,10%来自听觉,故必须让这些极重度智障生通过各种看、摸、闻、听、尝的活动来训练感知能力。例如:笔者组织他们看多媒体课件,识别物体的大小(看大球、小球、大树、小树等),形状(长长的扁担,圆圆的西瓜等),高矮(教师和学生、桌子和椅子等),颜色(各种颜色的衣服、红花、绿叶、白墙等)及方位等,还让他们按音乐节拍开展游戏。
3 立足特教学生现状,进行数学教学改革
3.1 改变传统数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特殊教育不同于普教,教师应当在教育聋哑生之初就建立一个短期和中期的教学规划。短期教学规划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有针对地辅导学生学习基础知识,使学生夯实基本运算能力;中期教学课程规划要在完成短期教学目标的基础之上,对学生步入社会后的生活和就业所需的基本数学能力,或是要继续接受高一层次的教育有个明确的教学培养纲要。聋哑生的数学课应该更加强调体验式学习,让学生用眼睛看的同时要动手去做一做,让聋哑生经历学习的过程,充分体验学习的乐趣,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促进他们学习的创造活力。
3.2 运用情感的感染,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认为当学生对教师有感情时,就会对这位教师所教授的课程、经常使用的东西产生好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爱心和真诚感人、育人,善于将深厚的情感传递给每一个学生,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心理学调查表明,积极的师生关系促进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此,教师应尽力做到对学生不指责、不呵斥、不急躁,多给予学生热情的鼓励和引导。这样,学生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更加热爱学习。此外,教师在上课时还应多用特教学生易懂的幽默方式以及生动形象的手语,点燃学生兴趣的火花,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感到教学内容生动有趣。
3.3 注重培养特教学生正确学习数学的习惯。学习习惯影响着每一位学生今后的生活和工作,所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对特教生来说尤为重要。首先要注意课前预习。课前预习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成果,同时能培养聋哑生的自学能力。习惯课前预习的学生比其他无此习惯的学生更易发现新旧知识的联系,在学习中的探求欲更强、思考更敏锐,能有更多的时间来推敲老师提出的问题。其次要注重课后复习。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通过实验发现,刚记忆的材料一小时后只能保持44%,一天以后还能记住33%,两天以后就只有28%了。一般人学习知识都会发生先快后慢的遗忘,所以我们需要通过复习来巩固记忆,使学习的东西不至于很快被遗忘。复习是知识梳理、归纳、升华的过程,通过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再加工,把之前学到未理解或理解不深的知识搞清楚,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总之,“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先有一桶水”。这就是特教教师的真实写照。因此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且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场所;课堂不是教师行为模式化运作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
【关键词】 特教数学 课堂教学 策略
课堂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模式。教学中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思维。在课堂上,教师要刻意创设问题的情景,以学生为主体,认真研究教法。努力改进教法的同时,更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以学法的优化推动教法的优化。在课堂上,要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培养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
1 对盲生实施激发兴趣教学,巧妙帮助盲生进入课堂教学
数学源于生活,并且运用于生活。在数学课堂中,为学生创设与生活相关的情景,可以使学生在生活的气息中感知数学,并且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的头脑处于兴趣的感性点时,我们就能够很好地把握这个兴奋点,学生就可以轻松地在课堂中获取知识,掌握知识。盲生由于视觉缺陷,其语言和思维能力相对健全人来说,发展迟缓,长期处于具体的形象思维占优势的阶段。因此,深入盲生学习的实际,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直观性优势,在数学课堂的多种教学形式中,构建富有启发性,又有情绪感染力的教学情境,使教学内容简捷而又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如果抓住了盲生的某些心理特征,对教学将有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兴趣的激发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兴趣能激发大脑组织处于兴奋状态,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也就是最切实有效的,学习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中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对于盲生来说,他们接触的生活面相对较窄,在理解一些抽象概念时往往是模糊不清或根本不理解,又何谈应用呢?因此,笔者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掌握教学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
2 对智障生实施感知肌能补偿,提高他们的动作协调能力
极重度弱智学生由于智力原因,往往感觉迟钝,肌肉活动不协调,动作笨拙,反应迟缓,不稳定,长期下去,不利于他们身心发展,不利于他们适应生活与社会,增强对他们感知觉和动作协调的训练,可强化对大脑的刺激,促进大脑对各种信息的加工和处理,提高调控能力,达到教学的目的。教学实验证明,人的信息80%来自视觉,10%来自听觉,故必须让这些极重度智障生通过各种看、摸、闻、听、尝的活动来训练感知能力。例如:笔者组织他们看多媒体课件,识别物体的大小(看大球、小球、大树、小树等),形状(长长的扁担,圆圆的西瓜等),高矮(教师和学生、桌子和椅子等),颜色(各种颜色的衣服、红花、绿叶、白墙等)及方位等,还让他们按音乐节拍开展游戏。
3 立足特教学生现状,进行数学教学改革
3.1 改变传统数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特殊教育不同于普教,教师应当在教育聋哑生之初就建立一个短期和中期的教学规划。短期教学规划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有针对地辅导学生学习基础知识,使学生夯实基本运算能力;中期教学课程规划要在完成短期教学目标的基础之上,对学生步入社会后的生活和就业所需的基本数学能力,或是要继续接受高一层次的教育有个明确的教学培养纲要。聋哑生的数学课应该更加强调体验式学习,让学生用眼睛看的同时要动手去做一做,让聋哑生经历学习的过程,充分体验学习的乐趣,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促进他们学习的创造活力。
3.2 运用情感的感染,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认为当学生对教师有感情时,就会对这位教师所教授的课程、经常使用的东西产生好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爱心和真诚感人、育人,善于将深厚的情感传递给每一个学生,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心理学调查表明,积极的师生关系促进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此,教师应尽力做到对学生不指责、不呵斥、不急躁,多给予学生热情的鼓励和引导。这样,学生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更加热爱学习。此外,教师在上课时还应多用特教学生易懂的幽默方式以及生动形象的手语,点燃学生兴趣的火花,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感到教学内容生动有趣。
3.3 注重培养特教学生正确学习数学的习惯。学习习惯影响着每一位学生今后的生活和工作,所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对特教生来说尤为重要。首先要注意课前预习。课前预习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成果,同时能培养聋哑生的自学能力。习惯课前预习的学生比其他无此习惯的学生更易发现新旧知识的联系,在学习中的探求欲更强、思考更敏锐,能有更多的时间来推敲老师提出的问题。其次要注重课后复习。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通过实验发现,刚记忆的材料一小时后只能保持44%,一天以后还能记住33%,两天以后就只有28%了。一般人学习知识都会发生先快后慢的遗忘,所以我们需要通过复习来巩固记忆,使学习的东西不至于很快被遗忘。复习是知识梳理、归纳、升华的过程,通过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再加工,把之前学到未理解或理解不深的知识搞清楚,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总之,“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先有一桶水”。这就是特教教师的真实写照。因此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且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场所;课堂不是教师行为模式化运作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