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在对宗教音乐的研究中,有一个显而易见又极少触及的现象,就是对“宗教音乐与神学之间的关系”的回避。根据神学家的意见,神学是一切事物的最终解释,那么宗教音乐也可以最终由神学去解释,但神学论著中却很少提及宗教音乐的问题。马丁·路德曾说:“我将音乐置于神学之次,有至高的赞美。”音乐与神学几乎是不可或分的,巴赫在他所创作的教会音乐作品中,特别是《马太受难曲》中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
本文尝试以《马太受难曲》为线索,结合巴赫宗教音乐观形成的因素以及马丁·路德神学思想对巴赫的影响,从这部作品的精神内涵中透视宗教作曲家巴赫的宗教音乐观,即音乐神学。
一、《马太受难曲》
约翰·谢巴斯提安·巴赫(1685-1750),在音乐史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堪称是一位伟大的宗教艺术家。巴赫一生的创作囊括除歌剧之外的所有体裁,其中宗教作品约占他全部作品的百分之七十五以上,这可见他对宗教音乐的偏爱。以《圣经》的《马太福音》为题材创作的《马太受难曲》,作于1729年,被音乐学界称为“现存宗教音乐的顶峰”。
《马太受难曲》的歌词选自马丁·路德所译的《马太福音》26、27章,全曲分为两大部分共78首分曲。开场的大合唱,巴赫采用进行曲节奏,乐队不停地奏同一低音,给人低沉的感受。第一部分分为3个场景:最后的晚餐、客西马尼的祷告以及耶稣被捕。尤其是耶稣在客西马尼的祷告,表现出一个普通人的脆弱,面对死亡的痛苦,但是他三次祷告天父,每一次都更加坚定了为人类受难的信念。此时的音乐异常抒情、哀怨、凄婉,细腻地将耶稣的人性与神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第二部分,音乐以女中音咏叹调《啊!我的耶稣被带走了》为开场,接下来是一段四声部赋格《你的朋友哪里去了?》,纯净、朴素的旋律使人联想到古代的牧歌;第二部分还有一部绝妙的篇章就是在比拉多宣判之前,众赞歌《这是何等不可思议的惩罚》之后,紧接着的女高音咏叹调《我的救世主为爱而受死》:“我的救赎主为爱而受死,那是为了使永恒的破灭、审判的惩罚,丝毫不存留在我们心间。”在这里,仅使用了长笛去配合合唱,使音乐简练,突出了女高音的咏叹,深深地打动了我们的内心。作品的最后是合唱《我们落泪,下跪》:“我们落泪、下跪,呼唤墓穴中的你,轻轻地安睡吧!疲倦的圣体,安睡吧,轻轻地安睡吧!你的墓穴与墓石,成为不义之心的褥垫,成为灵魂的安息之处。”在那里,可以获得无比的满足,我们得以安眠。音乐在安详、轻柔的气氛中使灵魂归于平静。
《马太受难曲》融入了巴赫最成熟的灵感,也是他构思最深刻写作最细致的一部乐曲。在《马太受难曲》中,悲痛与希望的交织层层递进,音乐描绘极为精湛,丰富的咏叹调与合唱曲各个层面将耶稣受难的宗教叙事展现成一部宏伟壮丽的抒情诗剧。我们不仅听到巴赫对神的敬畏,还可以感受到他那种炽热宗教情感之下的人间情怀。这部真正的宗教音乐作品,强烈地促动了他性格中最深邃的心弦和毕生的信仰。巴赫调动了清唱剧中的一切音乐手段,通过对耶稣受难故事情节的抒情和沉思,更充分地从路德神学的角度阐释《圣经》中耶稣受难的深刻的宗教内涵,并揭示出蕴含在深刻的受难主题中的神学思想。
二、巴赫的音乐神学思想的形成
巴赫的音乐神学思想形成是客观的,是和他所处时代的社会、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个人的经历以及他所受的教育背景紧密联系的。
巴赫生活的时代,正是欧洲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时期,社会充满矛盾。德国处在政治经济冲突、封建王朝和诸侯的领土纠纷及宗教意识的矛盾中。在经历痛苦的三十年战争后,国家日趋分裂,更加落后,领土逐渐被奥地利、西班牙占领,也开始四分五裂,宗教信仰成为一种社会发展地必然趋势。新教思想体系在当时正极大地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这种心理状态一方面渗透到他们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也体现在艺术和审美领域中。
巴赫的音乐创作与德国宗教改革以来的社会文化与教育背景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路德对原有天主教教育制度的改革以及对音乐教育的高度重视,使新教音乐在信徒的心中深深扎根,并且也为新教音乐建立了更加雄厚的群众基础,积蓄了强大的后备力量。巴赫正是生长在这样的宗教环境和音乐环境中,耳濡目染,深受路德观念的影响,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宗教音乐观。
巴赫如此坚定的信仰与他接受的神学教育经历有直接的联系。巴赫在埃森纳赫尔拉丁中学初级班时就用拉丁文和德文背诵并牢记《旧约》中的诗篇、神圣语录和使徒书信;在中学阶段,通过对洪特尔(M·Hutle)的《洪特尔概论》熟悉了路德教义。此后,巴赫不断通过各种方法勤奋学习神学以及神学体系的辩论知识(逻辑),他曾细心研究了二十余本马丁·路德本人的专著,以及五十多本路德教其它领导人撰写的教义争论和宗教实用书籍。
巴赫所有音乐的目的及其始终不变的动机,除了颂赞上帝、纯洁的灵魂外没有别的。对他来说,音乐就是供奉上帝,艺术就是宗教。在巴赫那里,艺术的定义中包含了宗教。巴赫将自己虔诚的信仰完美的融于音乐创作之中,终生不渝。
三、巴赫的音乐神学
众所周知,巴赫是一位虔诚的路德宗信徒,而新教路德宗的奠基人马丁·路德的影响必定贯穿着他一生的创作,所以对路德神学思想的了解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巴赫宗教音乐创作的思想源泉。路德神学思想的核心分为四个部分:“因信称义”“上帝之道”“信徒皆祭司”“圣经的权威”,这些理论不仅是路德宗的基本教义,也是巴赫音乐神学的思想母体和理论根基。
马丁·路德的神学思想使巴赫产生了崇高的信念、至深的虔诚精神,以及纯洁和质朴的信仰。在巴赫看来,对上帝的顺服和崇敬可获得救赎进入天堂。巴赫之恐惧不在于死亡(相反他热爱死亡),而在于被上帝抛弃,所以他一遍遍地在作品中表达对上帝的热爱(当然,这种热爱确实发自肺腑)、忠诚,祈求上帝的怜悯。正是这种对永生的信仰,使得巴赫对待死亡表现出热烈的祈盼和热爱。这种关于死亡、恩赐和永生的路德式信仰,成为一个无时无刻显现的中心。在《马太受难曲》中,描写最后晚餐时,耶稣告诉门徒说他们中的一个将要出卖他,耶稣的“宣叙调”进入时,破例不只是羽管键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来伴奏,弦乐亦插入伴奏(因为巴赫认为耶稣是神之子),此时奏出了一个光辉的和弦,仿佛耶稣头上荣耀的光环。
路德的“因信称义”“信徒皆祭司”教义也赋予巴赫以“基督徒的自由”,使他的创作在表达正统新教信仰的同时,也融入自己独特的宗教体验。一位德国史学家曾说:“三百年来其实只有一个德国人真正了解路德,那就是巴赫。”巴赫毕生的艺术追求就是“把一种均衡的教会音乐献给上帝和他的意志”。诚然,受难乐这一宗教音乐体裁并非仅限于路德宗的范围,但是,由于“耶稣受难”作为上帝恩典的集中体现,与新教“因信称义”的核心教义相契合,因而,使得这一题材在路德宗的宗教仪式中具有了特殊的意义,使受难乐成为路德新教最重要的意识音乐体裁而被广泛使用。路德甚至曾明确指出:“耶稣受难的过程应该被真正地表现出来,而不是单靠言词和装扮。”他认为,应当通过生动表现耶稣的受难来感召信徒,激发他们虔诚的宗教情感。而为了这一目的,可以像在众赞歌的创作中那样,使用任何可以使用的音乐手段。由此可见,巴赫的音乐尤其受难曲,是他对新教信仰虔诚笃信的见证,更是他宗教体验的真实表露,如此强烈、如此深刻,不愧为路德宗虔诚信仰的最高造诣。
四、结语
将音乐家巴赫视为神学家,是近半个世纪的事。研究巴赫的专家白根保在1950年(纪念巴赫逝世二百年)解释了巴赫的另一称谓:第五福音书作者。现代历史神学家毕理刚(Jaroslav Pelikan)也为其特别著书:《在神学家群中的巴赫》(Bach Among the Theologians)。巴赫的音乐,为欣赏者提供了经文的诠释、礼仪的解释,是属灵的良助。巴赫在音乐研究上的成就、个人信心上的热忱,以及其神学上的理解,皆是以音乐艺术的形式来表显其基督教信仰。
《马太受难曲》这部纯粹的宗教体裁作品,作为表现作者虔诚信仰的产物,不仅具有崇高的思想品质和艺术价值,而且具有超越它本身的社会价值和神学意义。综上所述,《圣经》及马丁·路德的神学思想是巴赫音乐神学的本源,德意志民族情感和对路德教的忠诚是巴赫音乐神学的核心。
责任编辑 罗 峰
本文尝试以《马太受难曲》为线索,结合巴赫宗教音乐观形成的因素以及马丁·路德神学思想对巴赫的影响,从这部作品的精神内涵中透视宗教作曲家巴赫的宗教音乐观,即音乐神学。
一、《马太受难曲》
约翰·谢巴斯提安·巴赫(1685-1750),在音乐史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堪称是一位伟大的宗教艺术家。巴赫一生的创作囊括除歌剧之外的所有体裁,其中宗教作品约占他全部作品的百分之七十五以上,这可见他对宗教音乐的偏爱。以《圣经》的《马太福音》为题材创作的《马太受难曲》,作于1729年,被音乐学界称为“现存宗教音乐的顶峰”。
《马太受难曲》的歌词选自马丁·路德所译的《马太福音》26、27章,全曲分为两大部分共78首分曲。开场的大合唱,巴赫采用进行曲节奏,乐队不停地奏同一低音,给人低沉的感受。第一部分分为3个场景:最后的晚餐、客西马尼的祷告以及耶稣被捕。尤其是耶稣在客西马尼的祷告,表现出一个普通人的脆弱,面对死亡的痛苦,但是他三次祷告天父,每一次都更加坚定了为人类受难的信念。此时的音乐异常抒情、哀怨、凄婉,细腻地将耶稣的人性与神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第二部分,音乐以女中音咏叹调《啊!我的耶稣被带走了》为开场,接下来是一段四声部赋格《你的朋友哪里去了?》,纯净、朴素的旋律使人联想到古代的牧歌;第二部分还有一部绝妙的篇章就是在比拉多宣判之前,众赞歌《这是何等不可思议的惩罚》之后,紧接着的女高音咏叹调《我的救世主为爱而受死》:“我的救赎主为爱而受死,那是为了使永恒的破灭、审判的惩罚,丝毫不存留在我们心间。”在这里,仅使用了长笛去配合合唱,使音乐简练,突出了女高音的咏叹,深深地打动了我们的内心。作品的最后是合唱《我们落泪,下跪》:“我们落泪、下跪,呼唤墓穴中的你,轻轻地安睡吧!疲倦的圣体,安睡吧,轻轻地安睡吧!你的墓穴与墓石,成为不义之心的褥垫,成为灵魂的安息之处。”在那里,可以获得无比的满足,我们得以安眠。音乐在安详、轻柔的气氛中使灵魂归于平静。
《马太受难曲》融入了巴赫最成熟的灵感,也是他构思最深刻写作最细致的一部乐曲。在《马太受难曲》中,悲痛与希望的交织层层递进,音乐描绘极为精湛,丰富的咏叹调与合唱曲各个层面将耶稣受难的宗教叙事展现成一部宏伟壮丽的抒情诗剧。我们不仅听到巴赫对神的敬畏,还可以感受到他那种炽热宗教情感之下的人间情怀。这部真正的宗教音乐作品,强烈地促动了他性格中最深邃的心弦和毕生的信仰。巴赫调动了清唱剧中的一切音乐手段,通过对耶稣受难故事情节的抒情和沉思,更充分地从路德神学的角度阐释《圣经》中耶稣受难的深刻的宗教内涵,并揭示出蕴含在深刻的受难主题中的神学思想。
二、巴赫的音乐神学思想的形成
巴赫的音乐神学思想形成是客观的,是和他所处时代的社会、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个人的经历以及他所受的教育背景紧密联系的。
巴赫生活的时代,正是欧洲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时期,社会充满矛盾。德国处在政治经济冲突、封建王朝和诸侯的领土纠纷及宗教意识的矛盾中。在经历痛苦的三十年战争后,国家日趋分裂,更加落后,领土逐渐被奥地利、西班牙占领,也开始四分五裂,宗教信仰成为一种社会发展地必然趋势。新教思想体系在当时正极大地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这种心理状态一方面渗透到他们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也体现在艺术和审美领域中。
巴赫的音乐创作与德国宗教改革以来的社会文化与教育背景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路德对原有天主教教育制度的改革以及对音乐教育的高度重视,使新教音乐在信徒的心中深深扎根,并且也为新教音乐建立了更加雄厚的群众基础,积蓄了强大的后备力量。巴赫正是生长在这样的宗教环境和音乐环境中,耳濡目染,深受路德观念的影响,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宗教音乐观。
巴赫如此坚定的信仰与他接受的神学教育经历有直接的联系。巴赫在埃森纳赫尔拉丁中学初级班时就用拉丁文和德文背诵并牢记《旧约》中的诗篇、神圣语录和使徒书信;在中学阶段,通过对洪特尔(M·Hutle)的《洪特尔概论》熟悉了路德教义。此后,巴赫不断通过各种方法勤奋学习神学以及神学体系的辩论知识(逻辑),他曾细心研究了二十余本马丁·路德本人的专著,以及五十多本路德教其它领导人撰写的教义争论和宗教实用书籍。
巴赫所有音乐的目的及其始终不变的动机,除了颂赞上帝、纯洁的灵魂外没有别的。对他来说,音乐就是供奉上帝,艺术就是宗教。在巴赫那里,艺术的定义中包含了宗教。巴赫将自己虔诚的信仰完美的融于音乐创作之中,终生不渝。
三、巴赫的音乐神学
众所周知,巴赫是一位虔诚的路德宗信徒,而新教路德宗的奠基人马丁·路德的影响必定贯穿着他一生的创作,所以对路德神学思想的了解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巴赫宗教音乐创作的思想源泉。路德神学思想的核心分为四个部分:“因信称义”“上帝之道”“信徒皆祭司”“圣经的权威”,这些理论不仅是路德宗的基本教义,也是巴赫音乐神学的思想母体和理论根基。
马丁·路德的神学思想使巴赫产生了崇高的信念、至深的虔诚精神,以及纯洁和质朴的信仰。在巴赫看来,对上帝的顺服和崇敬可获得救赎进入天堂。巴赫之恐惧不在于死亡(相反他热爱死亡),而在于被上帝抛弃,所以他一遍遍地在作品中表达对上帝的热爱(当然,这种热爱确实发自肺腑)、忠诚,祈求上帝的怜悯。正是这种对永生的信仰,使得巴赫对待死亡表现出热烈的祈盼和热爱。这种关于死亡、恩赐和永生的路德式信仰,成为一个无时无刻显现的中心。在《马太受难曲》中,描写最后晚餐时,耶稣告诉门徒说他们中的一个将要出卖他,耶稣的“宣叙调”进入时,破例不只是羽管键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来伴奏,弦乐亦插入伴奏(因为巴赫认为耶稣是神之子),此时奏出了一个光辉的和弦,仿佛耶稣头上荣耀的光环。
路德的“因信称义”“信徒皆祭司”教义也赋予巴赫以“基督徒的自由”,使他的创作在表达正统新教信仰的同时,也融入自己独特的宗教体验。一位德国史学家曾说:“三百年来其实只有一个德国人真正了解路德,那就是巴赫。”巴赫毕生的艺术追求就是“把一种均衡的教会音乐献给上帝和他的意志”。诚然,受难乐这一宗教音乐体裁并非仅限于路德宗的范围,但是,由于“耶稣受难”作为上帝恩典的集中体现,与新教“因信称义”的核心教义相契合,因而,使得这一题材在路德宗的宗教仪式中具有了特殊的意义,使受难乐成为路德新教最重要的意识音乐体裁而被广泛使用。路德甚至曾明确指出:“耶稣受难的过程应该被真正地表现出来,而不是单靠言词和装扮。”他认为,应当通过生动表现耶稣的受难来感召信徒,激发他们虔诚的宗教情感。而为了这一目的,可以像在众赞歌的创作中那样,使用任何可以使用的音乐手段。由此可见,巴赫的音乐尤其受难曲,是他对新教信仰虔诚笃信的见证,更是他宗教体验的真实表露,如此强烈、如此深刻,不愧为路德宗虔诚信仰的最高造诣。
四、结语
将音乐家巴赫视为神学家,是近半个世纪的事。研究巴赫的专家白根保在1950年(纪念巴赫逝世二百年)解释了巴赫的另一称谓:第五福音书作者。现代历史神学家毕理刚(Jaroslav Pelikan)也为其特别著书:《在神学家群中的巴赫》(Bach Among the Theologians)。巴赫的音乐,为欣赏者提供了经文的诠释、礼仪的解释,是属灵的良助。巴赫在音乐研究上的成就、个人信心上的热忱,以及其神学上的理解,皆是以音乐艺术的形式来表显其基督教信仰。
《马太受难曲》这部纯粹的宗教体裁作品,作为表现作者虔诚信仰的产物,不仅具有崇高的思想品质和艺术价值,而且具有超越它本身的社会价值和神学意义。综上所述,《圣经》及马丁·路德的神学思想是巴赫音乐神学的本源,德意志民族情感和对路德教的忠诚是巴赫音乐神学的核心。
责任编辑 罗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