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不需要教”,应当怎样教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terna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圣陶先生在他的讲话和文章中曾多次提到:教,是为了最后达到不需要教。这已成为语文教学界公信力最高的名言。确实,一个人在学校接受语文教学最多也不过是十几年,然而在离开老师之后能独立地运用语文于工作、学习、生活中,却是一辈子的事。因此,最有效的语文课堂的“教”自然应当着眼于学生离开学校之后的“不需要教”,即是有学习、运用语文的能力和智慧。
  我们虽然信奉“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这一普世至理,但似乎很少考虑它的逆命题,即“为了不需要教”,我们又应当怎样教。否则,我们的语文课堂为什么总是摆脱不了“逐段讲问”那“授予”式的基本套路,为什么总是超越不了“牵着学生走”的基本态势,为什么总是突破不了教师淋漓尽致地展示才情而只是让学生在一旁“配合”的基本格局。
  如果我们能深刻地反思“为了不需要教,应当怎样教”这一问题,答案恐怕只能是一个,即这样的教不应当是教师的全盘授予,更不是教师一厢情愿的讲台做秀,而应当是“导学”,引“导”学生自己去“学”,自己去“学会”学习。
  “教学论”发展至今,“教学”已不是视学生为容器,由教师单向灌输的行为,甚至也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双边授、受关系,而是“教师,教学生学”,一种应当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的理念。其实,教乃学之导的朴素意识,在孔子的教学主张中已见端倪。《礼记·学记》中,孔子就将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归结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五个步骤。显然,这五个步骤,主要是从“学”的角度着眼的。它既是对学生学的过程的本质揭示,也是教师应学施导的力之所向。宋朝的朱熹对此说得更透彻:“事事都用你自去理会,自去体究,自去涵养,书用你自去读,道理用你自去探索,某只是做得个引路底人,做得个证明底人,有疑难处同统量而已。”(《朱子语类》卷一三)
  教学发展到今天,最有效的“教”,更应当是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指导、引导和诱导。“还学于生”应该是当下在新课改环境下课堂文化建设的重要标志,是有效课堂教学的主攻方向,同时又是课堂教学评价的准绳。具体地说,“还学于生”的课堂应当具有以下五个基本特征。
  
  一、化教为学
  
  语文可以“无师自通”,今天已成为许多有识之士的共识。这是因为现代汉语是我们的母语。一般的说,学生在入学前已基本掌握了口头语言,这无疑为学习书面语言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基础。学生面对一篇新课文,大部分是已认识的熟字;有待新学的词语和句式,也只是个别的;再加上有上下文可以意会融通,有生活体验可供佐证想像……这一切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教师若能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特别是把本来习惯于由教师讲析的行为,设计成让学生自读、自思的活动,教师只在关键处做点拨,不仅可行,而且十分必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逐步学会学习,最后达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根本目的。
  一位教师教学《爬天都峰》一课(人教版第五册),深读课文伊始,就有一位小朋友说:“课文的题目是‘爬天都峰’,这‘爬’字有点儿土,我们说‘登山队员’没有说‘爬山队员’的。用‘登天都峰’做题目不是更好吗?”老师正想解答这个并不复杂的问题,但又想何不把“教”转化为让学生自己“学”的过程,便说:“你的话有道理,用‘登天都峰’做题目也可以,可作者为什么要用‘爬’,在这里到底是用‘登’好还是用‘爬’好,让我们来深读课文研究一下,好吗?”于是,有的学生找到了写天都峰特别高的第二小节做依据,说明“爬”比“登”好,因为“爬”要手脚并用,正表现出这山的高,只能“爬”。教师便乘机抓住第二小节引导学生研读。有的学生认为登山的“我”是个孩子,还有一个登山的是老爷爷,这一老一小要登山多不容易,就只好“爬”了。教师便因势点拨,学生深读课文的第三至第七小节。有的学生还根据课文的第八至第十小节,说明这一老一小是依靠互相鼓励,“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才上了天都峰,不是轻易上去的,用“爬”更能说明这一点……就这样,学生用自己的学习解决了自己的问题,而老师的“教”只是渗透在“导学”的过程之中,改变了过去教师逐段讲问的授课方式,无意间排挤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实践证明,教师很多“教”的行为都是可以转化为“学”的活动的。应当说,“以学代讲”是实现“为了不需要教”的一条可行渠道。
  
  二、因“学”设教
  
  教师课前的预设固然十分重要,但课堂的发展变化毕竟有其不可控的诸多因素,这就使预设活动不仅要在“课前”进行,还必须在“课中”运作。因为,教师在课堂中的应变,从本质上说又何尝不是一种现场的即兴设计。这时的设计又往往更多地体现为因“学”设教,即教师因课堂发生的学情而灵活地设计即兴的教学引领,使“教”更好地为“学”服务,为学生“学会学习”服务。显然,这样的教,才是最有效的教,是为了以后“不需要教”的教。
  一位教师在导读《五彩池》(人教版第7册)这篇课文时,有一位学生问:“五彩池能不能游泳?”教师先是一愣,觉得这似乎与学习这篇课文无关,继而一想,既然学生有这样的好奇心,何不来个因势利导,顺学设教,改变一下自己的教案。在略加思索后,教师便说:“这个问题提得很好!确定五彩池能不能游泳,要取决于四个基本条件:一是池子的大小,二是池子的深浅,三是池水是否干净,四是池底有没有危险的障碍物。让我们来仔细研读课文,看看课文中有没有这方面的信息。”于是,学生从课文的第二小节中找到了答案:“大的面积不足一亩,水深不过一丈”“小的像个菜碟,水很浅,用小拇指就能触到池底”(太小、太浅);又从课文的第三小节中读到了“水都来自同一条溪流”(水质应当是干净的);还从课文的第四小节读懂了“原来池底长着许多石笋,有的像起伏的丘陵,有的像险峻的山峰,有的像矗立的宝塔,有的像成簇的珊瑚”(池底有危险的障碍物)。于是,学生就自己学懂了课文,自己解决了问题,得出了结论:五彩池不能游泳。何况这样奇异的自然风光,应当得到很好的保护;即使能游,又怎么能让许多人去游泳呢?于是,学生针对自己的质疑读懂了课文,得到了满意的答复,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深读课文的自读任务。
  
  三、顺学而导
  
  “走教案”是眼下课堂上常常被人诟病的现象之一。有些教师以为只要单向地走完了教案,便是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如果因为课堂上发生了变化,而无法完成教案的全部设计,不管这种变化有无价值,往往都会给教师留下遗憾和懊丧。其实,课堂上呈现节外生枝的鲜活学情,与教师的课前预设不相符合,不仅很正常,而且极大部分是难能可贵的教学机遇。教师若能顺学而导,往往就能真正地解决了教材与学生学习需求之间的矛盾,发展了他们的学习能力。如果教师为此感到不悦,或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或有意规避或扼杀这些学习需求,一门心思地只走自己的教案,必然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消解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课堂教学效益因此流失殆尽。如在深读探究《灰雀》一课(人教版第五册)的课堂上,有些学生在读“男孩说:‘没……我没看见。’”这一句时老读不好,读不出这省略号的复杂蕴意。教师没有轻易放弃在这里潜藏着的教学价值,便顺学而导,让小朋友读读上下文思考:男孩为什么会这样说?学生从上文列宁“在周围的树林里找遍了,也没有找到”和下文“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和“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终于理解了男孩因为捉了灰雀想掩盖过失,而又觉得不该捉灰雀,应当承认过失的这种矛盾心理。小男孩既想说“没看见”,装出他没有捉灰雀的样子,又觉得这样的行为不好,才有了这一语气断断续续,流露出复杂的内心活动的省略号。教师这样的顺学而导,既是对学生必要的朗读指导,促进了对课文言外之情的感悟,又为整体把握上下文的内在联系,使学生的解读不断地在读中得到深化。
  
  四、还“学”于生
  
  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因其传统的“知识垄断者”和“课堂主宰者”的角色包袱,总是习惯地处于强势地位,这就很容易地排斥了学生学的活动,或者使本来应当处在主体状态的学生学习,仅仅成了一种对教的强势的顺从和应和。这往往可从一些课堂的细节处明显地看出。如,在一堂《再见了,亲人》(人教版第十册)的课上,师生于深读课文之际,出现了这样一个场景:
  师:大娘把多少慈母般的温暖给了志愿军战士,以至丢下自己的小孙子于不顾。现在,我们又怎么舍得分别呢?这依依惜别的深情,就因为——读!
  生:“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
  师:小金花和妈妈救出了侦察员老王,可妈妈却和敌人同归于尽了。当时小金花把仇恨记在心里没掉眼泪,可在送别志愿军的现在却落泪了,因为——读!
  生:“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
  师:为志愿军挖野菜而失去了腿的大嫂,今天架着双拐为告别志愿军已送了几十里路,还不愿离去,因为——读!
  生:“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
  师:其实,又何止是大娘,还有千千万万位大爷;又何止是大嫂,还有千千万万位大哥;又何止是一位小金花,还有许许多多个小金花、小银花、金达莱花,都不愿意停住送别的脚步,因为——读!
  生:“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
  ……
  确实,课堂上似乎呈现了一派此呼彼应、一呼百应的激情场面,有颇为壮观的表演效果。但细细一分析,教师对教材的复读、引申、拓展、强化都一肩挑了,成为表演的主角而闪亮登场,而学生却只是以重复同一句话做简单的呼应、机械的陪衬,在一边“跑龙套”。当然,如果教师偶尔为之也未尝不可,问题在于现在大有视此为煽情秘诀而竞相仿效的现象,竟成为今日课堂之“流行风”,这就令人堪忧了。教师对教材的复读归纳、引申拓展,如果能启发学生来自主完成,还“学”于生,那该有多好。在课堂上,教师自己“悠着点”,把更多的学的机会设法让给学生,这应该不失为一种智慧吧。
  
  五、以“学”评教
  
  在新的课改环境中,我们提倡不要“教教材”,而应当“用教材教”,这是从另一个侧面提出了如何以“学”评教。所谓“教教材”和“用教材教”,当然可以有不同角度的诠释,但在这里我们不妨理解为:“教教材”就是把教材视为教的对象,视若“圣经”,只能机械化地去照本宣科;而“用教材教”,“教”的对象是学生的学,教材无非是一种媒介。为了学生学得更好,教师应当灵活地去处理教材,使用教材,乃至创生教材。评教,就得从学生学习的有效性着眼。
  如一位老师教学《爬山虎的脚》(人教版第七册)一课,在学习第二段课文时,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请大家仔细读课文,看看爬山虎的脚长在哪里。这个问题很重要,正是课文所要着重说明的中心所在。可是当第一个学生没有说对时,教师既缺乏耐心,又没有针对他说得不当之处顺学而导,而是急忙换一个学生来说。不料,这次又没说对,老师这下可真急了,就不再让学生说,也不启发学生去读书,而是顺手从讲台上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截爬山虎的茎,让学生们传递着看。按理说,实物观察也是一种好的教学方法,但用在这时候,实在有些不妥当。因为这是阅读课,不是常识课。看一看,学生自然也可以明白,但阅读教学追求的是提高阅读能力,并在阅读过程中明白事理,感知语言文字,接受情感的熏陶。如果我们从以“秀”评教的视角看问题,教师运用了实物观察法,不可谓不是一招;但如果从以“学”评教的角度看问题,学生说得不对,正暴露了阅读能力的欠缺,教师就得牢牢把握这样一个提高阅读能力训练的最佳导学时机,充分发挥课本是“学本”的作用,引导孩子们如何去读懂课文中的说明。须知这种可贵的“读懂”,就是最充分地发挥“教本”是“学本”的重要作用,是其他如“讲懂”(听老师讲析)、“看懂”(看实物、看录像)所无法代替的。
  
  总之,“为了不需要教”,我们教师要智慧地教,让学生“学会”语文。
其他文献
试验选取日龄、体重、产蛋率相近的新罗曼蛋鸡50只,分为5个处理,即对照组(不合盐酸二甲双胍),0.6%、0.8%和1%的盐酸二甲双胍的试验纽和采食量按0.8%盐酸二甲双胍给予的配对纽,试验期21d。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高职院校赢得了发展的新机遇,但高职院校现有的办学力量不强,师资结构不尽合理.因此,高职院校内部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已成为备受关注的实践性课题.在
手写文字是一个人的另一张名片,是一个人语文素养、文化素养的体现。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起点,也是启蒙教育的开端,而书写则是巩固识字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
期刊
编辑职业的工作性质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较为广博的知识储备和精深专业造诣,在博与专二者的权衡中选择“专”的方向至关重要,注意编辑选题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延续性可促进知识的
国内学生学习英语过去时,会出现“知易用难”的情况:识记语法规则不难,然而在语言应用,尤其是即时交际中,容易出现在过去时语境中误用现在时的情况。情状体假说(Aspect Hypothesis)
某型膨胀循环发动机在研制初期基于环境压力可能对膨胀循环发动机起动加速性有较大影响的考虑,采用了全程主动引射高空模拟试验方案,试验结果显示环境压力对发动机起动加速性
《全宋诗》误收唐诗情况较为严重,近年胡可先先生撰文对各位学者的考辨成果进行一次大总结,在胡文基础上我们又发现《全宋诗》还误收了不少唐诗经典名篇,至今尚未见有人指出
为研究高空多喷管火箭动力系统尾焰辐射特性的可视化计算,采用耦合了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的三维N-S方程描述尾焰流动过程,化学反应速率采用湍流脉动机制和Arrhenius机制
2005年5月8日13:00,我区某餐饮业部分员工在本店进餐,13:15出现第一例病人,最初表现为面部口唇,指甲青紫,继成出现恶心,呕吐,头痛,头晕,心悸,乏力等症状。发病人数为12人,全部送至急救。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