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花事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ler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喜欢闲暇时沏一杯茶、看一本书,让那浓郁的茶香浸润着书香,在心底流淌;喜欢安静的时候赏一处风景、忆一段时光,让那美丽的景色遇见最初的纯真,在眼前浮现;亦喜欢在温暖的春天撷一缕春光,赏一园花色,让那花的凝香陪伴自己洒下一路芬芳。
  在这个春风和煦、柳絲飘飞的春天,我触碰了桃花的粉嫩、海棠花的绚烂,欣赏了紫荆花的花絮、碧桃的红艳,唯独对牡丹花开的富贵敬而远之。也许是自己的单薄与牡丹的雍容华贵极不相称,也许是自己的平凡与牡丹的富丽堂皇相去甚远。
  我悄然在古诗文里捕捉牡丹的花痕,邂逅牡丹的风韵。牡丹是文人墨客吟咏的主角,是游人拍客青睐的花魁,是刘禹锡笔下“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的国色天香,是白居易诗中“绝代只西子,众芳惟牡丹”的百花之首,是李正封“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的芳香四溢,亦是元稹“自从天女盘中见,直至今朝眼更明”的月下璀璨。
  牡丹不像百合那么烂漫,不像兰花那么高洁,它一绽放,就开得妖艳动人,开得硕大无朋,引得人们驻足欣赏。
  走进四月,走进牡丹盛开的季节,一时之间,美图、视频、直播充盈着抖音,充盈着微信朋友圈,我不由得怦然心动,想目睹牡丹的春天。
  周末,阳光和煦,心绪微澜,约上好友一起与牡丹共赴一场春天的约会。走进南湖牡丹园,初入眼帘的是那纯洁无瑕的白牡丹,它像一位穿着白纱裙的女子在绿叶上恣意绽放,不娇不媚,纤尘不染。单看一朵纯净自然,一园的白牡丹一起翩跹起舞,飘飘欲仙,让人仿若来到了仙境。我不禁想:若人的心灵也像这白牡丹一样洁净,那一定美得毫无雕琢,美得超凡脱俗。
  白牡丹花开淡然,让人格外倾慕它的优雅简约。它宛若月光,荡起了心底的柔情;它宛若白玉,通透着人的心灵。站在花前,轻抚花瓣,一股入心即化的柔软闯入心扉,让人抖落一身风尘,或浮动或静谧,或轻吟或放歌,自在悠然。此时,我不觉动了情,想挽一缕花香入梦,枕一首诗词入眠,任心绪随着淡淡的花香飘飞远行……
  回过神,再看园中,人潮涌动,各色的牡丹争奇斗艳。人们纷纷与牡丹合影,把牡丹怒放的生命铭记在心底,镌刻在时光的相机里。几位摄影师闯入我的视线,他们专注地对准镜头,聚焦牡丹,把牡丹的灵动、唯美、高贵融入了这自然的田园里。
  漫步园中,牡丹香气浓郁,花开绚烂。玫红色的牡丹落落大方,色泽鲜亮,在微风中身着华服端庄典雅地向我们徐徐飘来。层层花瓣泛着涟漪扩散开来,在阳光的照耀下像华美的丝绸闪着微光,醉了游人的眼眸。红色的牡丹像一团火燃烧在绿叶间,这“火”红得热情,红得娇艳,这叶绿得青翠,绿得耀眼,红绿相间,色彩分明,相互依托,美了花园,醉了春天。粉紫粉紫的牡丹略施粉黛,梦幻唯美,诗意萌动,一片片花瓣层层叠叠,随风浮动,向外延展,中间包裹的黄色花蕊更是格外养眼,似一位黄衣仙女从仙境中向我们走来。
  这一园的牡丹或娇羞可人,粉若桃花;或出水芙蓉,恬静淡雅;或紫如渲墨,芳香四溢;或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抑或富贵高雅,独领风骚。它们每一朵有每一朵的姿态,每一片有每一片的韵味,不孤芳自赏,不哀怨自怜,相互簇拥,相互映衬,呼朋引伴,给人们呈现一场视觉的盛宴。我静静地伫立花前,凝望美得耀眼的花色,轻嗅醉得醇厚的花香,仿佛自己也成了花中景、画中人。
  在这个春意萌动,牡丹吐艳的春天,卸下所有的负担赴一场花期,卷一帘花事,任思绪在园中徜徉,任花香敲击歌的行板。不必担心落花缤纷,花枝凋零。只要不负韶华,努力绽放最美的花朵,就留住了生命的春天……
其他文献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如今,我才有了深刻的体会。这一个“离”字对于我来说像刀一样扎在了心口上,生疼!  月又圆了,可人缺了!中秋明月依旧亮闪闪地高悬在天幕上,而月下却少了一个赏月的人,那个人就是我的母亲!多了一個凝望月亮便生出思念的伤心人!这个中秋节,母亲缺席了!  往年这个时候,兄弟姐妹几家人齐聚父母身边,为母亲祝寿。母亲的生日恰巧就在中秋节这一天,我们就双喜临门,一起庆祝
期刊
车水马龙,汽笛喧嚣,红尘中一天的繁华,在一片火烧云的末端,慢慢沉静,夜幕徐徐而下,习习晚风撩起了我思乡的衣袂。仰望头顶淡蓝色的星空,温婉静谧,回想匆匆半世,皆如指间流沙。  唯有我的家乡、我的亲人总是如影随形……  记忆中,家乡有一个偌大的石头,那形状,那神韵,活脱脱一个大蛤蟆,坐在青山之下、清溪之上,眼睛骨碌碌地转着,审视着来来往往、形形色色的路人。这地方也因此得名“蛤蟆神”。  蛤蟆神,是我上
期刊
江南的春天雨水就是多,这不,下了将近半个月的雨,空气都拎得出水来。今天太阳终于露脸了,我比往常起得早,谁知88岁的母亲比我起得更早。  母亲坐在客厅沙发上喝着白开水,见我起床了,脸上顿时扬起了笑意。她对我说:“天晴了,你得到菜园去看看,菜地里的草肯定长过菜苗了,要赶快除草。”  我家的菜园在离老屋不远的小山窝,几代人都在这块土地上劳作过。远的不说,母亲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就消耗在这菜园里。  过去,我
期刊
作者简介:  张雅娜,青年文学家作家理事会总会第一副主席、汉口分会主席、荆州市作家协会会员。2020年,《普陀灵光》荣获首届青年文学家文学大奖赛散文组特别奖。文学爱好者,写作始终是驻于心底的一个梦。  他站在我的面前,浅浅地微笑着。我定定地看着他,半晌无语。轮廓饱满、肚子微腆,俨然中年男子的他,我还是一眼就认出来了。怎么可能忘记?曾经刻在记忆深处的那张脸。  青春岁月里,那曾是我最熟悉的风景,是我
期刊
初伏那天,忽然心血来潮,想登一次芦芽山。说走就走,准备好行囊,骑了一辆摩托车独自一人朝五寨沟驶去。  一路凉风习习,山道弯弯,山路两侧满是不知名的野花,五颜六色,颔首微笑,杂草苍翠葱茏,随风摇曳。斗折蛇行的清涟河从上游激流而下,哗哗水声清脆悦耳,晨曦下波光潋滟。群山、巨石、树木依次倒映在清澈的水中。不一会儿,山路向苍莽的松林钻去。眼前群山高耸,松林墨绿,头顶白云缭绕,耳畔松涛阵阵。景色实在宜人,不
期刊
我的故乡三城乡固镇村的赵庄与乌衣唐柏郢相距仅一箭之地。鸡犬之声相闻,相互之间的往来却十分艰难,因为一条清流河阻隔着两岸的人民。1951年秋,唐柏郢唱大戏,固镇村很多老乡通过多种渡河的工具赶到唐柏郢去看戏,童年的我因为家里没有渡河的用具,无法前往。母亲说,我们在家里照样能听到戏,我知道那是在哄我的。这一夜,锣鼓的打击声和抑扬顿挫的笛音深深地撞击着我的心灵。第二天我很不开心,心想,能有座桥该多好啊。 
期刊
莲花村的北面有一座坡,人们都称其为黄土坡。坡上的泥土黄得像一堆金黄的稻子。村里有一条路,一直延伸到坡顶,直通补郎村,路左侧从坡脚到坡顶生长着一片茂盛的青杠林。当时,村民们总爱沿着这条路赶牛去凉水井。回来时,牛背上驮着草,从黄土坡上欢欢喜喜地蹦跳着回家。  从记事起,我对这个于外人不起眼的黄土坡有一种亲切深厚的感情。有一天,我和舅舅去凉水井放牛,在回来的路上,舅舅叫我在后面赶牛,他则悠闲地骑在水牛背
期刊
“小彪崽,赶紧起床了。约好了去吃抚州米粉的。快点儿,快点儿!”耳边隐隐传来母亲的喊声。  我的家乡抚州,是江西省下辖市(地级),是长江中游城市群的重要成员之一,自古有“襟领江湖,控带闽粤”之称。抚州位于赣东,地处华东地区,素有江右古郡、文化之邦、才子之鄉等美誉,孕育出汤显祖、王安石、曾巩等名人。这座兼容了古典文化与现代艺术的城市,在这晨光中慢慢苏醒过来,静谧之地,不慕繁华,不舍安宁。我们闲步走在古
期刊
香琴的老公在建筑工地从外架上摔下来后,成了半身不遂的残疾人,一家的生活重担就落在了香琴一个人身上。  那年她28岁,长相佳,有文化,有口才,别人劝她改嫁,但她还是选择留了下来。正好村里缺一名妇女主任,乡里决定提拔她,村主任也有意把这个消息透露给了她。  香琴听村主任这么一说当然高兴,哼着小调邀上同村的花妹去捞枞毛丝。花妹问香琴:“怎么这样开心呢?”香琴告诉花妹:“俺要进村里做妇女主任了,听说以后还
期刊
1986年7月,我从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分配到江苏省镇江粮食学校,从教六年半。1992年12月,从学校调到建行。如今,虽然离开教师岗位已29年,但当年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常常在脑海萦绕。  难忘教学辛劳。刚到学校时,学校缺政治老师,于是领导安排我上政治经济学,这对我来说是一次挑战。我虽然在高中和大学都学过政治经济学,但毕竟不是我的专业,学得不深不透。再說教和学那是两个概念,常言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