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桥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leens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故乡三城乡固镇村的赵庄与乌衣唐柏郢相距仅一箭之地。鸡犬之声相闻,相互之间的往来却十分艰难,因为一条清流河阻隔着两岸的人民。1951年秋,唐柏郢唱大戏,固镇村很多老乡通过多种渡河的工具赶到唐柏郢去看戏,童年的我因为家里没有渡河的用具,无法前往。母亲说,我们在家里照样能听到戏,我知道那是在哄我的。这一夜,锣鼓的打击声和抑扬顿挫的笛音深深地撞击着我的心灵。第二天我很不开心,心想,能有座桥该多好啊。
  1955年,家乡获得了大丰收。深秋,父母和庄子里的青壮年们,挑着稻子去交公粮。如果不是这条清流河,这一趟交公粮只需二三十分钟。因为收粮点就在我们庄子的斜对面的红土山。那天我跟父母和庄子的乡亲,一路小跑往红土山奔去。这送粮队向西行四里多路,先到乌衣北桥口,然后,小心翼翼地上浮桥,过了清流河,上了乌衣大街,再向东行了三里多地,花了近两个小时,总算到了交粮点。再看父母亲汗水已经湿透了衣衫,众乡亲也都大汗淋漓。我说:“怎么不建桥呢?”大人们都笑了起来,说:“宝子,等你长大了实现这个愿望吧。”我被大家“奚落”了一顿。
  说到建桥,其实在1937年春,两岸就有乡绅筹了几百块大洋,想要造座木质大桥,后因故,建桥的事就耽搁下来。
  家乡的桥在我心中成了终生难忘的情结。
  1955年夏,我家支锅,让我去乌衣买十多斤石灰块,当时我人小,挑着小担子,颤颤巍巍走上浮桥,扁担“不听话”,到了桥中间,桥似乎晃动起来,把我吓得魂不附体,回到家跟父母亲发了“黑烟风”,“你们再让我上乌衣挑东西,我就不认你们是我爹妈”。
  1973年初,我結婚了。春节后父母思乡情深,便带我们回老家。从来安坐汽车到滁县,又从滁县乘火车到乌衣。一家四口人兴高采烈地回老家,可是走到桥口,妻子胆怯,心想这二尺多宽浮桥面,人怎么走?正巧对面有几个老乡走过来。她居然喊起来:“大哥大哥,你不要走,让我先过去!”引得两岸的人哈哈大笑。我的妻子是城里人,什么时候走过这形似独木的桥?我心中又一次漾起两岸造一座大桥的涟漪。
  说起家乡的桥,真有一段传奇的故事:清流河的北岸有一位童养媳,当时只有十四五岁,那年她老公公生病,让她去乌衣抓药,可是当走近桥口时,桥已经不在了。因为昨夜暴雨把浮桥冲走了,她见状,仰天大哭,感动了桥边一位老先生,便出钱雇了一只船把其送到对岸,及时抓了药,救活了老公公。童养媳全家为了感恩,给老先生送了一块儿写着“大恩大德菩萨心肠”的匾,被传为佳话。这位童养媳从此受到很大的启发,决心要做好人,要做善事,后来成了固镇村第一任村主任、来安唯一一位女乡长。
  最让我难忘的是1953年夏的一天,我的族侄要去乌衣考初中,一夜暴雨浮桥没了,渡船冲走了,他站在清流河北岸圩埂上,呼天喊地,考初中泡汤了。正因为这次的耽搁,让他失去了机遇,最后当了个民办教师终老此生。
  故乡的桥一直在我心中沉淀着,我一直关注着它。直到父母去世后,每年回去扫墓,我都期盼着有朝一日能见到这座故乡的桥。1994年,家乡传来要造乌衣大桥的消息,我高兴得跳起来。我有点儿不信,于是雇了一辆双排座汽车从来安转到滁县,又直奔乌衣桥口,当地人告诉我桥向下游移了五百米,于是立即赶到施工现场,果然施工现场人来人往,穿梭不断,我失态地从口袋掏出早就准备好的香烟,从中抽出许多根,一一散给施工人员。不知谁说了一句,老板还不去买两条烟犒劳一下我们。我摸摸身上也只有二百多元,请司机去商店买了两条“红塔山”,交给施工负责人。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高兴,此时施工的师傅说:“现在政策好,近几年还要在清流河上造三四座桥,你买烟的钱可得准备好啊。”我说:“好,就是把我工资全部花光也甘心情愿啊!”
  这天晚上我失眠了……
其他文献
时光总是匆匆,又是一年中秋时。父母不知增添了多少皱纹,多少白发。可口的月饼可以让我品尝到亲人相聚的甜蜜,但偶尔缺失的陪伴是孤单的、酸涩的,却也让我更懂得亲情的珍贵,让我尝到了故乡的甜美及温暖。同时,让我深刻地懂得珍惜身边人。如今,在萧瑟、冷清的中秋,让我点燃一把温暖的火,驱除秋的凉意。  记得离家的第一个中秋节,我因为愧疚,没有回家。  晚上,站在宿舍的阳台上,校园里一片寂静。似圆盘的月亮高高地挂
期刊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悠久的五月,在时间的大河里穿越奔流。经纬着人文,静观着沧桑,见证着辉煌,吹拂着天南地北的曙色。这多味的南风,撩起炊烟的缠绵,牵引出童年五彩的回忆。麦子,涵盖了童年所有的色彩。  清明忙种麦。一粒种子,从冬天的渴望中走出来了。清明时节,北方还是冷风剪剪、柳枝萧条,或雨雪霏霏呢。但是,有经验的农民是不会被这些“假象”迷惑的。他们,是时令最忠实的拥戴者和执行者。  其实,清明
期刊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来了,说起中秋节,童年的中秋时光一下子涌现脑海,记忆犹新。  儿时并不知晓中秋节的含义,只是听大人们说,中秋要赏月,吃月饼。记得那时,大人们总要搬桌椅到院子中间,摆上瓜果和月饼,沏一壶绿茶,一边赏月,一边侃侃而谈。我们这些孩子自然坐不住,跑到院子外玩耍,东奔西跑,捉迷藏、过家家,玩得不亦乐乎。  月光虽淡淡的,却把大地照得清清楚楚,如同白日。月光流泻在院子的墙上,给墙壁涂上一层银
期刊
爱情就是这样,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刘洋今年二十九岁了还没结婚,爸妈那叫一个愁,不断地给他介绍对象、安排他相亲,无奈缘浅情薄。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他在微信加了一个网名叫含羞草的姑娘,两人每天通过聊天传递信息,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爱,只能用心默默聆听;情,只能用心牵念。一种爱,是心的默契;一种情,是心的守望。他仿佛听到这个文艺女青年心跳的声音,使自己孤独的心倍感温暖……  微
期刊
不知过了多久,飘荡在巷子里的清香突然没了踪迹。青石板上,是同伴光着脚丫踩过的痕迹;屋檐下是一群调皮孩子下雨忘记回家的身影……这是我记忆里,笼罩在云雾中的小江南,它有一个被人熟知的名字—文昌里。它从千百年前走来,悠悠岁月的芬芳中,走过漫漫的历史长河,孕育出无数的文人才子。  —题记  文昌里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临川人的心中留下了城市的“根”与“脉”。古朴的文昌桥横跨抚河,岁岁年年唱着汤显祖笔下
期刊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如今,我才有了深刻的体会。这一个“离”字对于我来说像刀一样扎在了心口上,生疼!  月又圆了,可人缺了!中秋明月依旧亮闪闪地高悬在天幕上,而月下却少了一个赏月的人,那个人就是我的母亲!多了一個凝望月亮便生出思念的伤心人!这个中秋节,母亲缺席了!  往年这个时候,兄弟姐妹几家人齐聚父母身边,为母亲祝寿。母亲的生日恰巧就在中秋节这一天,我们就双喜临门,一起庆祝
期刊
车水马龙,汽笛喧嚣,红尘中一天的繁华,在一片火烧云的末端,慢慢沉静,夜幕徐徐而下,习习晚风撩起了我思乡的衣袂。仰望头顶淡蓝色的星空,温婉静谧,回想匆匆半世,皆如指间流沙。  唯有我的家乡、我的亲人总是如影随形……  记忆中,家乡有一个偌大的石头,那形状,那神韵,活脱脱一个大蛤蟆,坐在青山之下、清溪之上,眼睛骨碌碌地转着,审视着来来往往、形形色色的路人。这地方也因此得名“蛤蟆神”。  蛤蟆神,是我上
期刊
江南的春天雨水就是多,这不,下了将近半个月的雨,空气都拎得出水来。今天太阳终于露脸了,我比往常起得早,谁知88岁的母亲比我起得更早。  母亲坐在客厅沙发上喝着白开水,见我起床了,脸上顿时扬起了笑意。她对我说:“天晴了,你得到菜园去看看,菜地里的草肯定长过菜苗了,要赶快除草。”  我家的菜园在离老屋不远的小山窝,几代人都在这块土地上劳作过。远的不说,母亲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就消耗在这菜园里。  过去,我
期刊
作者简介:  张雅娜,青年文学家作家理事会总会第一副主席、汉口分会主席、荆州市作家协会会员。2020年,《普陀灵光》荣获首届青年文学家文学大奖赛散文组特别奖。文学爱好者,写作始终是驻于心底的一个梦。  他站在我的面前,浅浅地微笑着。我定定地看着他,半晌无语。轮廓饱满、肚子微腆,俨然中年男子的他,我还是一眼就认出来了。怎么可能忘记?曾经刻在记忆深处的那张脸。  青春岁月里,那曾是我最熟悉的风景,是我
期刊
初伏那天,忽然心血来潮,想登一次芦芽山。说走就走,准备好行囊,骑了一辆摩托车独自一人朝五寨沟驶去。  一路凉风习习,山道弯弯,山路两侧满是不知名的野花,五颜六色,颔首微笑,杂草苍翠葱茏,随风摇曳。斗折蛇行的清涟河从上游激流而下,哗哗水声清脆悦耳,晨曦下波光潋滟。群山、巨石、树木依次倒映在清澈的水中。不一会儿,山路向苍莽的松林钻去。眼前群山高耸,松林墨绿,头顶白云缭绕,耳畔松涛阵阵。景色实在宜人,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