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的意义

来源 :小说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i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然,所有人都是喜欢下班的,但是对于鹿琪来说,他曾经觉得上班最大的意义就是为了下班。
  鹿琪的工作有点特殊,他在一个小型的驻场剧团里面当演员,那是一出只有三个男演员出演的小舞台剧,剧中的每个角色都有各自讨巧可爱的人设,角色之间时不时还有一些说不明白的情愫互相萦绕,久而久之这群男孩子都有了各自的狂热粉丝。每天晚上,有一群固定的年轻女孩儿来剧场里看他们,她们并不一定多欣赏这出戏的剧情和他们的演技,反而对演出散场后找这些男演员签名、拍照更加期待。曾有一段时间,鹿琪对这个非常上瘾,他明白,这是一份需要越多人喜欢才能走得越好的工作,年轻的演员没有资格选择自己如何被爱。每天下班后在几百人的包围中,接受鲜花、给人签名、应邀合照,还要说上一百句谢谢,人声鼎沸,光环炫目。那一瞬,总让他觉得自己离成为大明星又近了一点。
  鹿琪家住得离剧场不远,是骑共享单车就能到的距离,为了能在市中心租到自己承受得起的房子,他住在一间只有三十多平方的老房子里。他本是可以骑自行车回家的,但为了在目送自己的粉丝面前稍显体面,他总是叫网约车走。有一次司机见好多女孩儿追着他走,便问他是干什么的,他说,“我是演……我是做服务业的。”他觉得自己这个回答有點滑稽,但是他更不想轻易把自己是“演员”挂在嘴边,不是怕人笑话他,而是怕人笑话“演员”。
  他下车,回家,穿过黑暗的破弄堂,老房子的木楼梯吱呀作响,他一步一步小心翼翼,生怕就这么断了。
其他文献
我答应再见面的时候一定要把我的故事和他好好讲一下。  我和他是在旅行途中偶然认识的,不是那种因为乘坐同一航班坐了邻座,也不是因为选了同一家餐厅不得不拼桌——那种情况下,我反而不会开口,我害怕面对两个小时或一餐饭的尴尬。我们在人头攒动的景点遇见,我眼前浮现出一张台球桌,各色台球相互碰撞,然后立刻弹开。我站在那里,他被不轻不重的力量撞击后,沿一定路线过来,停在了我的面前。  可以帮我拍张照吗?可以,你
期刊
身后廊上的宫人是陌生面孔。对此伍子胥并不意外。自夫差在艾陵大败齐国,又不顾自己屡次进谏反对,决意与勾践议和,伍子胥便鲜少上朝,入宫长谈更不再可能。出使齐国归来后,伍子胥每日赤足披发,在庭院中那片小池塘边垂钓。  “相国……”王命难违,宫人再次躬身将手中的乌木盒举过头顶。姑苏城的梅雨季,空气溽湿如蒸过的厚幔。芭蕉纹丝不动,梧桐花刚开过,残留的香气间有蝉鸣,一声比一声急促,又突然安静,仿佛有人一脚踩空
期刊
他总是被梦困扰着。沉浸在昏暗中,那些细微的动作和难以捕捉的念头围绕着他。情况是怎么变坏的呢?在反反复复的梦里,他就像一个消极的人,对悲观情绪想要摆脱又想要沉迷。尤其是醒来以后,虚弱感像夺走了身体的一部分。他不知是因为梦,还是因为梦的消失。他若有所失,在白日里经常走神。这种心不在焉的状态加重了梦里的真实。有那么一次,他又从梦中醒来,胸口沉闷,快要喘不上气来。他下意识地挥了挥手,想要驱赶空气中漂浮的身
期刊
入夜的澀谷,和别的地方都不一样。要我说,白天的涩谷就是一具入眠的空壳,到了晚上,这个地方就彻底复苏了。摘下面具的人群变得生动、奔放,汇聚在一起,像是跳动的脉搏里流动的血液。  而这些人的脉搏里流动着的,无疑是酒。  我曾经是一个调酒师,通常和这些人隔着一个吧台,站在另一面。这给了我一种不同的权力——酒好像是这个狂欢国度的通行证,而给你发这个通行证的人,正是我。  有一个女人,曾经频繁地在某一个时间
期刊
对我而言,《波斯语课》的第一个场景始于厨房外,一男一女,两位纳粹军官呼着白气,倚在加工厂的墙上抽烟,如两只灰壳的潮虫,在恶劣的气候里结伴旅行。男的说:我听说今晚有一场舞会,一起去吗?女的说:抱歉,我有其他安排了。男的问:什么安排?女的说:跟你没关系。遭拒之后,男军官显得有些局促,开始对之前的一夜情经历进行无谓的辩解——这一刻,我险些以为他们在翻拍《志明与春娇》,由此可见,人们对于情感发生的空间想象
期刊
1  大约是月亮升起来了,窗帘突然泛白了。蓝岚走到窗前,分开手臂,“哗啦”一下拉开窗帘,她没料到月亮竟然这样亮,像是一个火车头开着车灯停在窗外,马上就要开过来的样子,她被照得定住了,只来得及下意识地伸手挡一下眼睛。等到适应了那光亮,她猛地把窗户向外推开,带点回击的意思,月亮遭此一袭,似乎没那么亮了。定下神的一瞬间,就看到远处的山黑魆魆的,山脊上的树木毛刺刺的,月光给它们剪影。山上传来笑声和歌声,空
期刊
到家已近午夜,莫名無法平复心情,也不是躁动,就像心脏被石头死死压住,眼睛被一块黑布严严实实蒙住。无所事事去便利店买了包烟,尽管并不会抽。在那些黄黄绿绿的烟盒包装里,挑了一盒蓝色的,走到便利店外的秋夜中。街对面一对小情侣沉默对峙着,在为什么事儿争执不下,恰好陷入目光拔河的短暂均衡时刻。我折回去,问店员要了个火机,他目光抬起又顺势向对街方向挥动几下,他的脸在灯下晃动如一面白皙的小旗,示意我去看我刚刚看
期刊
A  嚼褪黑素软糖时,舌尖突然触碰到了一颗芝麻。  一颗躲开了一晚上的唇枪舌战、一次刻意的呕吐和延绵二十公里的无差别想念的黑芝麻。黑色不是舌尖辨认出来的,而是记忆记得的:客户点的寿司端上来后,他已经喝多了,清酒太上头,他看着密密麻麻的黑芝麻和白米饭,海苔上密密麻麻的黑绿色无序纹理,觉得自己突然变得很小,像一颗航空母舰上被旋紧在接缝的黑色铆钉。他就在那个时刻产生了呕吐的执念。必须在这个该死的难搞的客
期刊
如果不是偶然看到石黑一雄早期的短篇小说《中毒》,在那个百无聊赖的周六下午,在那本《世界文学》杂志上,看到以少年口吻写下的那些平静得近乎冷酷的日记,我可能会一直错过石黑一雄。  实际上早在2003年,我就看到了他的成名作《长日将尽》。过于缓慢的节奏,英国管家琐碎乏味的生活,让我没有熬过五十页就放弃了。我不知道它为什么会得布克奖,甚至觉得把石黑一雄跟V.S.奈保尔和萨尔曼·拉什迪并列为“英国文坛移民三
期刊
娜娜想要买一只穿着今年时兴的欧洲“挤奶女工”式粉色格子裙、风格“田园俏皮”的棕色毛绒熊,想了两天,又放弃了。实在要买也买得起,但这个标价也太贵了,就两个手掌并起来那么大的一个熊。上一次明确地作一笔奢侈的消费是去年秋天,报名参加了一个旅行团去阿根廷,二十个人的小团,两万八千块,娜娜有生以来最奢侈的一次性消费。提前三个月“早鸟”报名减去一千二百,再买一份保险,总共交了两万七千整。当时报这个团,是预期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