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研学后教”课堂改革的教学理念给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思想。笔者结合自己“研学后教”的实践体会,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研学后教”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索与分析,从研学案的编写、教学情境的创设、做好适时的导、组织好展示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尽的论述。
【关键词】情境;引导;展示
夸美纽斯说:“假如没有一个学生违背本人的意志,被迫去学习,就不会产生厌恶和智力受到抑制的情形,每个人都会顺其自然地倾向去发展。”这与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不谋而合。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提高技能和形成思想观念的主渠道。“研学后教”课堂的主角是学生,学生在“自主灵动”的“研学案”指引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钻研知识、探求方法、提升能力;教师针对学生存留的困惑与发现的问题,进行恰当的点拨、拓展与延伸,从而实现由“师本”向“生本”的根本转变,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灵动发展,实现幸福课堂。下面谈谈笔者在这次课改中的一些做法。
一、研学案编写向细节要质量
研学案就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案。它从目标的确定、问题的设计到检测题的呈现,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注重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在编写研学案时,要认真研究教材,充分了解学生,把握好对教材的翻译和改编。找准知识的重难点、易错点,并有的放矢地进行设计,做到向细节要质量。
反思研学案,其实也是按照解决问题的步骤一步一步地提示孩子,帮助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什么一部分孩子还是不会呢?问题的原因还是没有突破本节课重难点,很大一部分孩子还是懵懵懂懂的。笔者认为:无论是传统课堂模式还是现在的研学后教模式,课堂上本质的东西是不变的,那就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只有这种高质量的研学案,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孩子才能学会,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因此,重难点如何在研学案上突破,是有效课堂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
二、创设情境,是研学的根基
在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情景之中来探索与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创设情境要注意结合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富有启发性、趣味性和挑战性。创设情境的形式要多样化,可结合生活创设情景、借助演示或操作创设情景、通过讲故事或事件创设情景、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现场表演创设情景等。在教学中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往往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研学的探求动机。
例如教学“圆柱体积”时,我是这样创设情境的:手中拿着一杯水(圆柱形)问想知道杯子里面水的体积,有什么办法呢?
奋进号组员说:“将水倒入量杯中,便可量出它的体积。”
组长张冰莹接着又说:“我们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先将水倒入一个长方体容器中,再从容器里面测量出长方体的相关数据,求出水占长方体容器的容积,就求出了水的体积了。”
……
师:奋进号的办法真多,方法确实很好!可是如果我每次想知道一个圆柱的体积,都能这样吗?比如求一根圆钢体积,或一根圆木头、一个圆柱粮囤的体积等等,那怎么办呢?用刚才大家推荐的方法还行吗?
和谐号组长袁塑:“要是我们找出一个计算圆柱体积的方法,就能解决所有圆柱形物体的体积了,多好呀!”
“一语道破天机,不愧是我们班的数学天才!”笔者夸张地提出表扬。其他孩子受到启发,思路马上打开。
组长李坤柔抢着说:“我觉得圆柱体积与长方体之间有联系。”
师:“那么,如何通过长方体的体积找到圆柱体积呢?能否把圆柱转化为我们学过的长方体呢?又能否用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面积推导的知识来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呢?”
受到老师的启发,各个小组开始动手拼摆……
接着我引导学生总结、发现、找出“长方体与圆柱体之间的联系”,从中获得圆柱的体积公式。
因此,老师只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独学、群学、质疑、补充,学生始终兴趣盎然,课堂效率就会很高。孩子通过一步步猜测,明白必须找出统一的体积公式,从而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这样既培养了孩子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又顺利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三、教师的“导”要做到适时、适度
“研学后教”课堂教学实施以来,摆在我们面前的困惑很多。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结合笔者的课堂教学谈谈老师的“导”在什么时候适时,怎样才适度。
首先,笔者会扮演学生角色,对小组展示做评价与补充。每当小组展示完毕之后,会问“大家有什么补充和质疑吗?”有时孩子们会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但毕竟是小学生,有时说不出什么。这时,笔者抓住时机,说:“我觉得你们组如果这样展示会更好些”,然后把一些方法渗透给学生。例如:在学生展示笔算除法时,孩子们只知道把研学案上的题讲出来,笔者就补充道:“你们讲解后,其他同学听懂了吗?你们有什么办法验证一下呢?”孩子们一听,心领神会又想出灵活的方式,为孩子以后更好的展示指明了方向。孩子在以后的课堂上会更加积极活跃,同时对知识会更灵活的掌握与运用。
其次,可以有效地提升、拓展知识。有些知识,学生在展示时,仅仅停留在知识的浅层上,这时老师的“导”显得极为重要。例如:学生在展示“除法验算”时,对除法验算只想到了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 余数=被除数的方法,问还有没有补充时,孩子们都鸦雀无声。这时,笔者举手说:“我有补充,我想用被除数除以商,看结果是否等于除数来验证没有余数的除法行吗?”学生们这时豁然开朗,嘴里答应着“行。”笔者接着说:“这样的验算对于现在的我们也许在计算时会遇到一定的困难,比如有余数除法时怎么办,孩子们纷纷举手,说我还有补充,“有余数的除法可以用(被除数-余数)÷商=除数的方法来验算。”这样,我们对除法验算进行了提升和拓展。
由此可见,老师的“导”是无时无处不在的,但要做到适时、适度,这样对老师来说不是不“导”,而是更应该讲究技巧性。
四、让展示成为课堂的亮丽风景
学生展示,教师激励。这是学生把自己在自学、对学、群学中的学习成果和不足展示给老师同学的过程,也是老师了解学情、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引导、点拨和提升的过程。
例如:教学假分数后的练习课中遇到了这样一道题:整数都可以看成分母是1的假分数。多数同学都认为是正确的,理由是:6可以看作6/1,1可以看作1/1……都可以将整数看作分母是1的假分数,假分数都大于或等于1。但有一个学生始终认为是错误的,理由是:0也是整数,如果0也可以看作0/1,就是小于1的真分数,而不是假分数。同学们听了也觉得言之有理,还补充了0不可以作分母但是否可以作分子的新问题?还在坚持正确的同学又说分数的意义是什么?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1份或几份的数,可以用分数表示。这里说的“表示这样的1份或几份的数”是指“1份或多份”。并不指0份,所以分子也不可以是0。课堂上同学们真的有点蒙了,但笔者没有断然做出肯定的答复,为了保护学生的探究兴趣,不伤害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笔者选择了让同学们课后查资料或是请教高人指点迷津,明天看看哪个小组的理由更充分,他们就是本周的“冠军小组”。因为笔者始终相信,只要我们今天把问题抛给学生,明天就有数学家的诞生。
综上所述,编写好研学案、创设丰富的情景、做好适时的导、组织好展示等,就能使教师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真正构建起互动的师生关系,将学生从“吸收—储存—再现”的学习过程中解放出来,转向“探索—转化—创造”,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熊书萍.变革学习方式,进行自主探究[J].成才之路,2009(03).
[2]霍允燊.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方法[J].新课程(教研),2011(02).
【关键词】情境;引导;展示
夸美纽斯说:“假如没有一个学生违背本人的意志,被迫去学习,就不会产生厌恶和智力受到抑制的情形,每个人都会顺其自然地倾向去发展。”这与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不谋而合。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提高技能和形成思想观念的主渠道。“研学后教”课堂的主角是学生,学生在“自主灵动”的“研学案”指引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钻研知识、探求方法、提升能力;教师针对学生存留的困惑与发现的问题,进行恰当的点拨、拓展与延伸,从而实现由“师本”向“生本”的根本转变,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灵动发展,实现幸福课堂。下面谈谈笔者在这次课改中的一些做法。
一、研学案编写向细节要质量
研学案就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案。它从目标的确定、问题的设计到检测题的呈现,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注重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在编写研学案时,要认真研究教材,充分了解学生,把握好对教材的翻译和改编。找准知识的重难点、易错点,并有的放矢地进行设计,做到向细节要质量。
反思研学案,其实也是按照解决问题的步骤一步一步地提示孩子,帮助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什么一部分孩子还是不会呢?问题的原因还是没有突破本节课重难点,很大一部分孩子还是懵懵懂懂的。笔者认为:无论是传统课堂模式还是现在的研学后教模式,课堂上本质的东西是不变的,那就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只有这种高质量的研学案,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孩子才能学会,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因此,重难点如何在研学案上突破,是有效课堂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
二、创设情境,是研学的根基
在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情景之中来探索与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创设情境要注意结合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富有启发性、趣味性和挑战性。创设情境的形式要多样化,可结合生活创设情景、借助演示或操作创设情景、通过讲故事或事件创设情景、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现场表演创设情景等。在教学中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往往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研学的探求动机。
例如教学“圆柱体积”时,我是这样创设情境的:手中拿着一杯水(圆柱形)问想知道杯子里面水的体积,有什么办法呢?
奋进号组员说:“将水倒入量杯中,便可量出它的体积。”
组长张冰莹接着又说:“我们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先将水倒入一个长方体容器中,再从容器里面测量出长方体的相关数据,求出水占长方体容器的容积,就求出了水的体积了。”
……
师:奋进号的办法真多,方法确实很好!可是如果我每次想知道一个圆柱的体积,都能这样吗?比如求一根圆钢体积,或一根圆木头、一个圆柱粮囤的体积等等,那怎么办呢?用刚才大家推荐的方法还行吗?
和谐号组长袁塑:“要是我们找出一个计算圆柱体积的方法,就能解决所有圆柱形物体的体积了,多好呀!”
“一语道破天机,不愧是我们班的数学天才!”笔者夸张地提出表扬。其他孩子受到启发,思路马上打开。
组长李坤柔抢着说:“我觉得圆柱体积与长方体之间有联系。”
师:“那么,如何通过长方体的体积找到圆柱体积呢?能否把圆柱转化为我们学过的长方体呢?又能否用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面积推导的知识来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呢?”
受到老师的启发,各个小组开始动手拼摆……
接着我引导学生总结、发现、找出“长方体与圆柱体之间的联系”,从中获得圆柱的体积公式。
因此,老师只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独学、群学、质疑、补充,学生始终兴趣盎然,课堂效率就会很高。孩子通过一步步猜测,明白必须找出统一的体积公式,从而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这样既培养了孩子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又顺利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三、教师的“导”要做到适时、适度
“研学后教”课堂教学实施以来,摆在我们面前的困惑很多。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结合笔者的课堂教学谈谈老师的“导”在什么时候适时,怎样才适度。
首先,笔者会扮演学生角色,对小组展示做评价与补充。每当小组展示完毕之后,会问“大家有什么补充和质疑吗?”有时孩子们会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但毕竟是小学生,有时说不出什么。这时,笔者抓住时机,说:“我觉得你们组如果这样展示会更好些”,然后把一些方法渗透给学生。例如:在学生展示笔算除法时,孩子们只知道把研学案上的题讲出来,笔者就补充道:“你们讲解后,其他同学听懂了吗?你们有什么办法验证一下呢?”孩子们一听,心领神会又想出灵活的方式,为孩子以后更好的展示指明了方向。孩子在以后的课堂上会更加积极活跃,同时对知识会更灵活的掌握与运用。
其次,可以有效地提升、拓展知识。有些知识,学生在展示时,仅仅停留在知识的浅层上,这时老师的“导”显得极为重要。例如:学生在展示“除法验算”时,对除法验算只想到了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 余数=被除数的方法,问还有没有补充时,孩子们都鸦雀无声。这时,笔者举手说:“我有补充,我想用被除数除以商,看结果是否等于除数来验证没有余数的除法行吗?”学生们这时豁然开朗,嘴里答应着“行。”笔者接着说:“这样的验算对于现在的我们也许在计算时会遇到一定的困难,比如有余数除法时怎么办,孩子们纷纷举手,说我还有补充,“有余数的除法可以用(被除数-余数)÷商=除数的方法来验算。”这样,我们对除法验算进行了提升和拓展。
由此可见,老师的“导”是无时无处不在的,但要做到适时、适度,这样对老师来说不是不“导”,而是更应该讲究技巧性。
四、让展示成为课堂的亮丽风景
学生展示,教师激励。这是学生把自己在自学、对学、群学中的学习成果和不足展示给老师同学的过程,也是老师了解学情、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引导、点拨和提升的过程。
例如:教学假分数后的练习课中遇到了这样一道题:整数都可以看成分母是1的假分数。多数同学都认为是正确的,理由是:6可以看作6/1,1可以看作1/1……都可以将整数看作分母是1的假分数,假分数都大于或等于1。但有一个学生始终认为是错误的,理由是:0也是整数,如果0也可以看作0/1,就是小于1的真分数,而不是假分数。同学们听了也觉得言之有理,还补充了0不可以作分母但是否可以作分子的新问题?还在坚持正确的同学又说分数的意义是什么?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1份或几份的数,可以用分数表示。这里说的“表示这样的1份或几份的数”是指“1份或多份”。并不指0份,所以分子也不可以是0。课堂上同学们真的有点蒙了,但笔者没有断然做出肯定的答复,为了保护学生的探究兴趣,不伤害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笔者选择了让同学们课后查资料或是请教高人指点迷津,明天看看哪个小组的理由更充分,他们就是本周的“冠军小组”。因为笔者始终相信,只要我们今天把问题抛给学生,明天就有数学家的诞生。
综上所述,编写好研学案、创设丰富的情景、做好适时的导、组织好展示等,就能使教师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真正构建起互动的师生关系,将学生从“吸收—储存—再现”的学习过程中解放出来,转向“探索—转化—创造”,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熊书萍.变革学习方式,进行自主探究[J].成才之路,2009(03).
[2]霍允燊.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方法[J].新课程(教研),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