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求两个数的公倍数和公因数”之后,我在课堂上设计了以下生活情境:
例1:一间教室长8米,宽6米。如果要在教室的地面铺上方砖。在边长20厘米、边长30厘米、边长40厘米、边长60厘米四种规格的地砖中选择哪种能正好铺满,且用的块数最少?
(1)至少要多少块?
(2)如果在四周靠墙铺设只要多少块这种方砖?
学生读题分析后,进行热烈的小组讨论,画图、列举、摆方块等策略都用上,很快想到不论求第一个问题,还是求第二个问题,都要先确定方砖的规格。
大组交流:8米=800厘米,6米=600厘米。800和600的最大公因数是200,而200又是40和20的公倍数,40和20的最小公倍数是40或200和40的最大公因数是40。所以选择边长为40厘米的方砖较为合适。
归纳以上意见这样解答:(1)800÷40=20(块),(沿着长铺)600÷40=15(行)(沿着宽铺)至少要20×15=300(块)
解答第2个问题时,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
生1:可以直接求教室的周长:(20 15)×2=70(块)
生2:应考虑四个角上重复的一块,所以只有(20 15)x2-4=66(块)
例2:小林和小军开展读书知识竞赛。小林每隔6天去图书馆借一次书,小军每隔8天去图书馆借一次书。他俩7月2日第一次同去借书,下次至少在几月几日再次同去借书?7月份他俩只能几次同去借书,为什么?
出示习题后,学生对这样的生活情景有很强的亲切感,通过猜想、画图、列表、倒过来想等多种策略和方法进行探究,并在小组交流合作的基础上,形成了两种解题意见:
一是用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6,B]=24,7月2日 24日=7月26日。答:下次至少在7月26日再次同去借书,7月份他俩只能两次同去借书。
二是用列表法直观展示他们的思维过程:
综合两种意见学生说出道理:因为7月份共有31天,他俩最少24天才能同去图书馆一次。所以,包括7月2日这一次在内,7月份他俩只能两次同去借书。
例3:一天,爸爸带小华去游泳,小华对圆形游泳池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假如你就是小华,你会用什么方法测量出这个直径很大的圆形游泳池的周长呢?
学生通过实践和操作想出了方法:
(1)用绳绕游泳池一周,化曲为直量出。
(2)用救生圈在游泳池的圆周上滚动,根据救生圈周长及滚动的圈数求出游泳池的周长。
(3)先用绳子量出游泳池的直径,再由直径求出周长。(这样的实践和操作能使预设与生成走向完美)。
透过以上三个案例,我对如何更好地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有了以下新的认识:
1 依托情境整合生活资源。数学学习应该具有挑战性,数学资源和素材应该是鲜活和有探索意义的实践活动。例1铺砖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熟悉,而且可供选择的方砖规格有多种,增加了学生解答的难度,但学生并没有感觉到这一点,进而得到在长方形的教室这个封闭图形中,既可求面积又可求周长。借助鲜活的生活情境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实际本领。
2 依托情境寻求问题策略。策略是解题的先导。例2引导学生运用列举、画图、列表、倒过来想等策略使问题得到解决。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在问题情境中学会多种解题思路,建立符合规律的数学模块,达到殊途同归的理想效果。
3 依托情境合理选择解法。算法多样化是培养学生浓厚数学研究兴趣的重要一环。三道习题在解答过程中,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将多种解法及时呈现在全体同学面前,一人说理,大家享受,让发言的同学获得成功的喜悦,其他同学得到启发,接受辐射熏陶,进而拓展思路,实现算法最优化。
4 依托情境启迪数学智慧。数学素养的形成非一日之功,数学情境的呈现也是丰富多彩的。况且数学学习的特点是要求学生在有效时限内激情四溢,求异求新,思维的活力充分进射,从而使动态生成的数学资源更具活力。
所有案例都来源于生活,而又具有挑战性,学生在思考解答的过程中,必须联系生活的模型,进行类比、分析,进而在思维碰撞之后诱发新的灵感,为数学智慧形成提供新的支撑,从而说明学生的数学智慧是要在具体的情境中逐步走向科学完美的。
5 依托情境培养反思本领。弟子不必不如师。学而后知不足,思而后生疑,有疑而后求解,生成新的学习动力。这样的良性循环是我们所积极期待的。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最容易忽视的就是反思自己的解题思路是否正确,很少考虑列式是否符合实际,计算只图快不图对。好象审题和计算的粗心是无法避免的,其实不然,教师要学会期待,教其反思的方法和思路,教其反思的策略。
感悟例1和例2综合运用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知识的神奇于潜移默化之中,学生反思的理念便会升华,解题的素质得到有意培养。
例1:一间教室长8米,宽6米。如果要在教室的地面铺上方砖。在边长20厘米、边长30厘米、边长40厘米、边长60厘米四种规格的地砖中选择哪种能正好铺满,且用的块数最少?
(1)至少要多少块?
(2)如果在四周靠墙铺设只要多少块这种方砖?
学生读题分析后,进行热烈的小组讨论,画图、列举、摆方块等策略都用上,很快想到不论求第一个问题,还是求第二个问题,都要先确定方砖的规格。
大组交流:8米=800厘米,6米=600厘米。800和600的最大公因数是200,而200又是40和20的公倍数,40和20的最小公倍数是40或200和40的最大公因数是40。所以选择边长为40厘米的方砖较为合适。
归纳以上意见这样解答:(1)800÷40=20(块),(沿着长铺)600÷40=15(行)(沿着宽铺)至少要20×15=300(块)
解答第2个问题时,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
生1:可以直接求教室的周长:(20 15)×2=70(块)
生2:应考虑四个角上重复的一块,所以只有(20 15)x2-4=66(块)
例2:小林和小军开展读书知识竞赛。小林每隔6天去图书馆借一次书,小军每隔8天去图书馆借一次书。他俩7月2日第一次同去借书,下次至少在几月几日再次同去借书?7月份他俩只能几次同去借书,为什么?
出示习题后,学生对这样的生活情景有很强的亲切感,通过猜想、画图、列表、倒过来想等多种策略和方法进行探究,并在小组交流合作的基础上,形成了两种解题意见:
一是用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6,B]=24,7月2日 24日=7月26日。答:下次至少在7月26日再次同去借书,7月份他俩只能两次同去借书。
二是用列表法直观展示他们的思维过程:
综合两种意见学生说出道理:因为7月份共有31天,他俩最少24天才能同去图书馆一次。所以,包括7月2日这一次在内,7月份他俩只能两次同去借书。
例3:一天,爸爸带小华去游泳,小华对圆形游泳池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假如你就是小华,你会用什么方法测量出这个直径很大的圆形游泳池的周长呢?
学生通过实践和操作想出了方法:
(1)用绳绕游泳池一周,化曲为直量出。
(2)用救生圈在游泳池的圆周上滚动,根据救生圈周长及滚动的圈数求出游泳池的周长。
(3)先用绳子量出游泳池的直径,再由直径求出周长。(这样的实践和操作能使预设与生成走向完美)。
透过以上三个案例,我对如何更好地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有了以下新的认识:
1 依托情境整合生活资源。数学学习应该具有挑战性,数学资源和素材应该是鲜活和有探索意义的实践活动。例1铺砖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熟悉,而且可供选择的方砖规格有多种,增加了学生解答的难度,但学生并没有感觉到这一点,进而得到在长方形的教室这个封闭图形中,既可求面积又可求周长。借助鲜活的生活情境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实际本领。
2 依托情境寻求问题策略。策略是解题的先导。例2引导学生运用列举、画图、列表、倒过来想等策略使问题得到解决。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在问题情境中学会多种解题思路,建立符合规律的数学模块,达到殊途同归的理想效果。
3 依托情境合理选择解法。算法多样化是培养学生浓厚数学研究兴趣的重要一环。三道习题在解答过程中,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将多种解法及时呈现在全体同学面前,一人说理,大家享受,让发言的同学获得成功的喜悦,其他同学得到启发,接受辐射熏陶,进而拓展思路,实现算法最优化。
4 依托情境启迪数学智慧。数学素养的形成非一日之功,数学情境的呈现也是丰富多彩的。况且数学学习的特点是要求学生在有效时限内激情四溢,求异求新,思维的活力充分进射,从而使动态生成的数学资源更具活力。
所有案例都来源于生活,而又具有挑战性,学生在思考解答的过程中,必须联系生活的模型,进行类比、分析,进而在思维碰撞之后诱发新的灵感,为数学智慧形成提供新的支撑,从而说明学生的数学智慧是要在具体的情境中逐步走向科学完美的。
5 依托情境培养反思本领。弟子不必不如师。学而后知不足,思而后生疑,有疑而后求解,生成新的学习动力。这样的良性循环是我们所积极期待的。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最容易忽视的就是反思自己的解题思路是否正确,很少考虑列式是否符合实际,计算只图快不图对。好象审题和计算的粗心是无法避免的,其实不然,教师要学会期待,教其反思的方法和思路,教其反思的策略。
感悟例1和例2综合运用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知识的神奇于潜移默化之中,学生反思的理念便会升华,解题的素质得到有意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