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徐州位于今江苏省西北部,是两汉文化的起源地,这里也是项羽与刘邦的故里,拥有着千年帝都的历史。悠久的楚汉文化形成了深厚的民俗手工艺,“香包”艺术也是徐州传统手工艺的代表之一。本文从“曹氏香包”的历史、工艺技巧特点、传承与未来发展等角度来分析民间手工艺徐州香包的发展现状。
关键词:工艺技巧;传承与保护;曹氏香包;井秋红
一、追溯香包的历史
“香包”的概念早在《孔雀东南飞》的汉乐府长诗中就有提及,文章中陈述“四角垂香囊”,这里的“香囊”就是我们现在的香包手工艺制品。由于地域的不同,香包在古代已有很多种称为,比如“容臭”“佩帷”“荷包”“香缨”等。“容臭”在《礼记》中就有提及,本义是指在香囊中装进香料的意思。在汉代文化中,未成年的少男少女们被要求随时佩戴香囊,这也是两汉时期的传统风俗习惯。起初香包是源于为了避免虫害叮咬等设计的佩戴物品,逐渐地发展成为一种装饰品。由于古代的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环境也恶劣,古代“香包”的作用就是用来驱赶蚊虫蛇鼠等。我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不仅要包粽子、赛龙舟来纪念屈原,还要佩戴香包手绳的习俗来赋予祝福,香包的寄托内涵在《礼记》中也相关有记载。在战国、秦汉至唐代时期,香包已经成为人们的生活日用品,到明清时期,香包又被赋予了拥有人文关怀的礼物语言,很多明清时期的男女,都会把香包作为一种定情信物赠与对方来表达感情。伴随着“香包”融入了人文价值,经济利益的驱动下“香包产业”的手工艺品也开始包含阶级性,这也大大促进了香包在工艺、图案、造型上的发展。
二、徐州香包的工艺特点
香包的制作工艺比较复杂多变,主要包含选料、剪裁、绣工制作等几个步骤,相得益彰的精细工艺加上原生态的视觉效果才能制作出满意的香包手工艺品。经过几千年楚汉文化的熏陶与传承,徐州香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从总体的徐州香包造型上看,早期主要以动物仿生、人物仿生与植物仿生为主,香包纹样融入当地风俗习惯,纹样不同的刻画手法代表着不同的寓意。后期的徐州香包融入更丰富的几何纹样、抽象纹样、文字图案,多样性的表达手法使香包更加多彩。针插也叫“针扎”,也是香包的一种分类。香包中间添有棉絮,制作成桃形、鱼尾型,图案多样及款式多变,可以佩戴在手腕上方便做工具,也可以用做装饰品摆放起来观赏,是实用功能与美观并存的。古代的香包制作工艺是以精美绝伦的制作工艺而著称,但是图案单一颜色种类较少。改革开放后,国家大力支持民间手工艺品,香包产业也得到了大力的发展。
徐州香包在传统的配色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进步。色彩是最直观的视觉感受,香包色彩的运用上结合时代背景去制作,因为色彩的象征性赋予了香包新的语言。古代的等级制度限制了香包色彩的运用,以致于民间手工艺人在色彩创新上并无突破,“黄色”是帝王之家的专属用色,普通民众是不可以使用的。“黑、白”色主要用于葬礼事宜。色彩代表着不同的语言涵义,传统的徐州香包主要以红、绿这种艳丽的温暖色为主。今天,徐州香包通过曹氏香包传承人井秋红老师的带领下,突破以往的色彩,融入现代化的时尚元素,色彩上多运用“金绿粉、橘红、正红”等颜色进行设计制作。在古代忌讳的黑白色也运用在了今天的徐州香包上,迎合现代人追求素雅简单的生活品味,古典与现代的结合使徐州香包的趣味设计性更强烈了。徐州香包不仅具有装饰性,还具有药用价值,香包中的药材都是通过加工挑选制作的,能够驱赶虫蚁、辟邪祈福、安神养气等作用。徐州香包发展至今,已经融入大众的生活,“徐州香包”的工艺已被列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了,其手工艺价值不言而喻。
三、徐州香包的传承
徐州地区有很多香包手工艺人,其中最为有名望的当属曹氏香包。1914年的曹氏香包发展至今己经到第五代了,徐州香包在2008年被纳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曹氏香包的手工艺品店也被国家作为文化遗产的传承基地。作为一种传统的技艺,现在传承的香包技法很多都慢慢消失了,传统的传承方式基本有三种形式,口述传授、家庭继承性传授与样本传授。如果说曹氏香包的第二代传人王秀英让香包事业蓬勃发展起来,那么王秀英的女儿井秋红就是让“曹氏香包”发展成为徐州汉文化代表的重要人物。2014王秀英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她在传统香包的基础上努力创新,潜心钻研,先后创作了很多有名的布艺产品,如《公子香帽》、《金马腾飞》、《孙悟空》等300余件作品,也在省博览会、文化节等展出中取得好成绩作品,也获得了很多奖。同时,徐州香包入选文化遗产项目,入驻了创意68文创产业园区,2015年王秀英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使徐州香包让全中国乃至世界所熟知。曹氏香包也由最初的家庭小作坊形式发展成为一个企业,企业内有几百名的员工,也带动了一个小镇的快速发展。
井秋红是徐州香包的第三代传人,也是徐州香包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井秋红在公司的经营理念、手艺创新方面取得了突破,让徐州香包走出国门,也让徐州香包成为徐州地区的文化象征。井秋红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改进制作工艺水平,融入更多的艺术表现形式,突出表现徐州香包的鲜明形象。在对香包的纹样上,以几何纹样与人物为主,用简洁的表达手法使香包更具创意性;在香包款式上,佩戴方式上进行创新,佩戴可以戴在脚上、项链上、手机壳上等,使香包佩戴在服饰合理的搭配处为衣服增添色彩与亮点;在香包的香药上,坚持传统的基础上加入现代人喜爱的味道,调制出符合现代需求的“香囊”。井秋红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化的生活理念,设计出的香包作品造型上更加美观,色彩上贴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工艺也更加精致了。
四、徐州香包的未来展望
虽然“曹氏香包”一直在努力的快速发张壮大,但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社会市场化的进程更加迅速,香包的实用价值也被冲击,而且现在市场里的仿制品也大肆泛滥成灾,影响了徐州香包市场的开拓。同时市场上的清新剂、熏香等产品也逐渐替代了香包的使用,再加上传承人的短缺,宣传力度也不足,未来徐州香包的稳定发展不容乐观。对于未来徐州香包的发展措施及建议:(一)徐州香包的市场渠道主要是通过各种展会及店铺进行宣传售卖,在国内的广告宣传力度太小,受众度不高,通过淘宝的线上售卖情况也不理想。应加大利用互联网与传统手工艺实体店的多种渠道共同销售,在热门的网络平台上投入资金进行宣传。(二)徐州香包的市场销售范围较窄。售卖的顾客基本是海外顾客与高端人群,国内的市场很有潜力却没有开发。应对销售范围进行大力拓展,市面上的香包种类较多,质量不一,徐州香包的香药都是经过严格把关的,自然销售的价格要比普通市场上的香包贵一点,价格高自然市场满意度就差强人意。徐州香包应该放眼受众人群,做出一个中端类型的徐州香包品牌,让大部分人都能接受的徐州香包。
结语:
徐州香包从传统手工艺的發展走向了现代手工艺的路径方式,在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才是香包手工艺品的出路,留住手工艺人,就是传统手工艺的未来与源泉。现今的徐州香包也在文创产业的土壤中成长,走入大众的生活。“香包”承载的不只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手工艺人的信念与坚持。
参考文献:
[1]曹若青.浅谈徐州民间工艺品香包的艺术特色[J].大众文艺,2014(20).
[2]甘薇薇.徐州香包的艺术与传承价值[J].艺术探索,2012(244-245).
关键词:工艺技巧;传承与保护;曹氏香包;井秋红
一、追溯香包的历史
“香包”的概念早在《孔雀东南飞》的汉乐府长诗中就有提及,文章中陈述“四角垂香囊”,这里的“香囊”就是我们现在的香包手工艺制品。由于地域的不同,香包在古代已有很多种称为,比如“容臭”“佩帷”“荷包”“香缨”等。“容臭”在《礼记》中就有提及,本义是指在香囊中装进香料的意思。在汉代文化中,未成年的少男少女们被要求随时佩戴香囊,这也是两汉时期的传统风俗习惯。起初香包是源于为了避免虫害叮咬等设计的佩戴物品,逐渐地发展成为一种装饰品。由于古代的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环境也恶劣,古代“香包”的作用就是用来驱赶蚊虫蛇鼠等。我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不仅要包粽子、赛龙舟来纪念屈原,还要佩戴香包手绳的习俗来赋予祝福,香包的寄托内涵在《礼记》中也相关有记载。在战国、秦汉至唐代时期,香包已经成为人们的生活日用品,到明清时期,香包又被赋予了拥有人文关怀的礼物语言,很多明清时期的男女,都会把香包作为一种定情信物赠与对方来表达感情。伴随着“香包”融入了人文价值,经济利益的驱动下“香包产业”的手工艺品也开始包含阶级性,这也大大促进了香包在工艺、图案、造型上的发展。
二、徐州香包的工艺特点
香包的制作工艺比较复杂多变,主要包含选料、剪裁、绣工制作等几个步骤,相得益彰的精细工艺加上原生态的视觉效果才能制作出满意的香包手工艺品。经过几千年楚汉文化的熏陶与传承,徐州香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从总体的徐州香包造型上看,早期主要以动物仿生、人物仿生与植物仿生为主,香包纹样融入当地风俗习惯,纹样不同的刻画手法代表着不同的寓意。后期的徐州香包融入更丰富的几何纹样、抽象纹样、文字图案,多样性的表达手法使香包更加多彩。针插也叫“针扎”,也是香包的一种分类。香包中间添有棉絮,制作成桃形、鱼尾型,图案多样及款式多变,可以佩戴在手腕上方便做工具,也可以用做装饰品摆放起来观赏,是实用功能与美观并存的。古代的香包制作工艺是以精美绝伦的制作工艺而著称,但是图案单一颜色种类较少。改革开放后,国家大力支持民间手工艺品,香包产业也得到了大力的发展。
徐州香包在传统的配色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进步。色彩是最直观的视觉感受,香包色彩的运用上结合时代背景去制作,因为色彩的象征性赋予了香包新的语言。古代的等级制度限制了香包色彩的运用,以致于民间手工艺人在色彩创新上并无突破,“黄色”是帝王之家的专属用色,普通民众是不可以使用的。“黑、白”色主要用于葬礼事宜。色彩代表着不同的语言涵义,传统的徐州香包主要以红、绿这种艳丽的温暖色为主。今天,徐州香包通过曹氏香包传承人井秋红老师的带领下,突破以往的色彩,融入现代化的时尚元素,色彩上多运用“金绿粉、橘红、正红”等颜色进行设计制作。在古代忌讳的黑白色也运用在了今天的徐州香包上,迎合现代人追求素雅简单的生活品味,古典与现代的结合使徐州香包的趣味设计性更强烈了。徐州香包不仅具有装饰性,还具有药用价值,香包中的药材都是通过加工挑选制作的,能够驱赶虫蚁、辟邪祈福、安神养气等作用。徐州香包发展至今,已经融入大众的生活,“徐州香包”的工艺已被列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了,其手工艺价值不言而喻。
三、徐州香包的传承
徐州地区有很多香包手工艺人,其中最为有名望的当属曹氏香包。1914年的曹氏香包发展至今己经到第五代了,徐州香包在2008年被纳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曹氏香包的手工艺品店也被国家作为文化遗产的传承基地。作为一种传统的技艺,现在传承的香包技法很多都慢慢消失了,传统的传承方式基本有三种形式,口述传授、家庭继承性传授与样本传授。如果说曹氏香包的第二代传人王秀英让香包事业蓬勃发展起来,那么王秀英的女儿井秋红就是让“曹氏香包”发展成为徐州汉文化代表的重要人物。2014王秀英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她在传统香包的基础上努力创新,潜心钻研,先后创作了很多有名的布艺产品,如《公子香帽》、《金马腾飞》、《孙悟空》等300余件作品,也在省博览会、文化节等展出中取得好成绩作品,也获得了很多奖。同时,徐州香包入选文化遗产项目,入驻了创意68文创产业园区,2015年王秀英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使徐州香包让全中国乃至世界所熟知。曹氏香包也由最初的家庭小作坊形式发展成为一个企业,企业内有几百名的员工,也带动了一个小镇的快速发展。
井秋红是徐州香包的第三代传人,也是徐州香包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井秋红在公司的经营理念、手艺创新方面取得了突破,让徐州香包走出国门,也让徐州香包成为徐州地区的文化象征。井秋红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改进制作工艺水平,融入更多的艺术表现形式,突出表现徐州香包的鲜明形象。在对香包的纹样上,以几何纹样与人物为主,用简洁的表达手法使香包更具创意性;在香包款式上,佩戴方式上进行创新,佩戴可以戴在脚上、项链上、手机壳上等,使香包佩戴在服饰合理的搭配处为衣服增添色彩与亮点;在香包的香药上,坚持传统的基础上加入现代人喜爱的味道,调制出符合现代需求的“香囊”。井秋红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化的生活理念,设计出的香包作品造型上更加美观,色彩上贴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工艺也更加精致了。
四、徐州香包的未来展望
虽然“曹氏香包”一直在努力的快速发张壮大,但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社会市场化的进程更加迅速,香包的实用价值也被冲击,而且现在市场里的仿制品也大肆泛滥成灾,影响了徐州香包市场的开拓。同时市场上的清新剂、熏香等产品也逐渐替代了香包的使用,再加上传承人的短缺,宣传力度也不足,未来徐州香包的稳定发展不容乐观。对于未来徐州香包的发展措施及建议:(一)徐州香包的市场渠道主要是通过各种展会及店铺进行宣传售卖,在国内的广告宣传力度太小,受众度不高,通过淘宝的线上售卖情况也不理想。应加大利用互联网与传统手工艺实体店的多种渠道共同销售,在热门的网络平台上投入资金进行宣传。(二)徐州香包的市场销售范围较窄。售卖的顾客基本是海外顾客与高端人群,国内的市场很有潜力却没有开发。应对销售范围进行大力拓展,市面上的香包种类较多,质量不一,徐州香包的香药都是经过严格把关的,自然销售的价格要比普通市场上的香包贵一点,价格高自然市场满意度就差强人意。徐州香包应该放眼受众人群,做出一个中端类型的徐州香包品牌,让大部分人都能接受的徐州香包。
结语:
徐州香包从传统手工艺的發展走向了现代手工艺的路径方式,在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才是香包手工艺品的出路,留住手工艺人,就是传统手工艺的未来与源泉。现今的徐州香包也在文创产业的土壤中成长,走入大众的生活。“香包”承载的不只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手工艺人的信念与坚持。
参考文献:
[1]曹若青.浅谈徐州民间工艺品香包的艺术特色[J].大众文艺,2014(20).
[2]甘薇薇.徐州香包的艺术与传承价值[J].艺术探索,2012(24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