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跨文化传播”到“转文化传播”

来源 :国际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  本文从跨文化传播的传播学本位出发,从理论、实践和方法三个层面探讨了“一带一路”倡议给这门学科的转型升级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文章提出,“新全球化时代”与前两波全球化浪潮不同,它要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理念,以“赋权”的方式带动世界各国共同发展,促进文明的平等交流与互鉴。因此,原来的跨文化传播也要转型升级为“转文化传播”。
  【关  键  词】 跨文化传播;全球化;传播学;转文化传播
  “跨文化传播”的英文名称为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更为准确的翻译是“文化间传播”。但在中国,它对应的名称很多:跨文化沟通、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流、跨文化对话、跨文化研究等,这反映了对学科的定位还没有达成共识。跨文化传播是在“二战”后的美国蓬勃发展起来的,以传播学为核心,也有来自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其他学科的参与。但在中国,这门学科的定位始终不够清晰,一开始是以语言学为中心的“跨文化交际”或“跨文化沟通”,后来文学和文化学者参与进来,将其拓展为“跨文化交流”“跨文化对话”或“跨文化研究”,而真正由传播学者主导的“跨文化传播学”尚处在起步阶段。由于传播学进入中国学术界只有短短的40年,仍属于新兴学科,因此在笔者看来,跨文化传播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建立和巩固传播学的核心地位——即回归其“传播学本位”。
  从更为宏大的历史机遇来看,在“一带一路”倡议引领的新全球化时代到来之际,跨文化传播的学科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首先,“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是对2016年以来世界进入“后西方、后秩序、后真相”格局的回应,或者更为准确地说,世界进入了“新全球化时代”。一般认为,第一波全球化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英式全球化,它所对应的是“帝国传播”的概念。第二波是“二战”后的美式全球化①,它带来的是跨文化传播(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这门学科的建立和普及。现在是全球化的第三个阶段,有学者提出“中式全球化”的概念②,对此笔者并不赞同。无论是英式还是美式全球化,都是在“化全球”,要把全世界变得与英国、美国一样。跨文化传播的核心是西方中心的“现代化”话语体系,像学科经典——爱德华·霍尔的《无声的语言》和《超越文化》、埃弗雷特·罗杰斯的《创新扩散》、吉尔特·霍夫斯塔德的《文化维度》等都是在宣扬这一套话语体系。当下的这个“新全球化时代”与前两波全球化浪潮不同,它不是要把全世界变得像中国一样,而是要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理念,以“赋权”(enpowerment)的方式带动世界各国共同发展,促进文明的平等交流与互鉴,因此原来的跨文化传播也要转型升级为“转文化传播”(trancultural communication)。
  熟悉跨文化传播发展史的人都知道,这门学科是紧紧跟随“美式全球化”的步伐发展起来的,都是在及时回应这一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和挑战。无论是“马歇尔计划”,还是“和平队”——有点类似我们今天的“孔子学院”,还有第三世界发展传播,跨文化传播的学者都积极参与,留下了上文提到的那些学术经典。在世界各个大学的传播学课堂,这些经典都是必读书目。那么,今天的中国传播学界又面临非常相似的历史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提出要打造“标识性的概念”,这就意味着我们要为国际传播学界贡献新的概念和话语体系,留下中国版的《超越文化》和《创新扩散》。国内学界有人提出要建立“一带一路学”,笔者认为这个观点不太符合学术的发展规律。“一带一路”是中国领导人提出的倡议,而学术界要做的是通过踏踏实实的“扎根研究”(grounded study)去解决实施这个倡议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和挑战,打造出像“文化维度”“文化接近性”“文化折扣”“共生文化”“身份协商”等能够被国际学术界接受和认可的具有标识性的概念和理论体系。
  那么,“跨文化传播”与“转文化传播”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在于何处?如上文所述,跨文化传播是西方中心的学科体系,它所强调的“文化的异质性”,以“民族国家”为基本单位,所谓“跨”就是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两种甚至多种文化之间的接触。但从实际效果来看,是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征服和吸纳。从媒介的角度而言,它所依赖的是单向传递的报纸、广播、电视和早期互联网等介质。但是,在“新全球化时代”,移动社交媒体的普及让“用户生产内容”(UGC)超越了“专业生产内容”(PGC)的模式,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能够谈論“赋权”,原本被动接受信息的草根受众成为资讯和观点生产与传播的主体,原本处于新闻舆论场边缘的“西方以外的国家和地区”(the rest)成为全球传播不可忽视的一极,这种新型传播生态所导致的一种异质性的“文化杂糅”(cultural hybridity)或者说“第三文化”成为全球媒介文化的主流。所以“跨”的概念已经不足以概括当下全球文化的复杂性,在两种或多种文化的交流和对话中产生了文化的转型和变异,这就是“转”。热门单曲《江南Style》及综艺选秀节目“中国有嘻哈”即是文化杂糅的经典案例。在转文化传播的时代,我们很难用单一的国家或地区文化作为“标签”来指认某种单个的文化现象,这需要学术界用一种全新的视角来重新审视“新全球化时代”媒介文化传播当中“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新趋势。
  “一带一路”倡议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文明的交流与互鉴。这与英式或美式全球化是完全不同的思路。传播学界长期批判的“媒介文化帝国主义”就是指英式或美式全球化当中根深蒂固的“单向输出”模式,它没有解决亨廷顿所担忧的“文明的冲突”问题。而“一带一路”倡议引领的“新全球化”推动文化的双向与多向互动交融,移动社交媒体又使这一互动的过程变得更加便利和顺畅。“一带一路”倡议除了铺路架桥,还有像“中巴光纤”“中非信息高速路”这样的通信工程,在全球传播的意义上,就是要打通信息传播的“最后一公里”,让过去没有机会发声的边缘群体能够参与到真正意义上的全球传播过程中,构建公正、平等的全球传播新秩序。   这个目标过去学界也提出过,最典型的是《多种声音,一个世界》①。这份报告是传播学专业学生的必读文献,但是其中提出的愿景根本无法实现,因为“媒介就是美国的”。今天条件成熟了,中国已经崛起成为全球传播的重要力量。笔者和两位英国学者刚刚出版一本论文集来评析这一现象。② 全球20大互联网公司中,美国12家,中国9家,③ 有人戏称是“狼牙”(FAANG)对“蝙蝠”(BATJ)两大联盟的双峰并峙。2018年第一季度,中国首次超越北美成为全球第一大电影市场。④ 可以说,以中国为代表的“他国崛起”为构建“去西方中心”的转文化传播奠定了牢固的实践基础。
  从学界来看,这种“去西方化”的努力一直在进行,大家熟悉的经典是《去西方化的媒介研究》①,还有一本是中国台湾学者汪琪教授主编的《去西方化的传播研究》②。笔者认为,这两本著作最大的问题是聚焦于个人化的身份政治,没有从根本上质疑和解构“西方中心”的政治经济体系。跨文化传播领域内也有类似的尝试,如非洲裔学者阿桑蒂(Molefi Kete Asante)提出的“非洲中心”③,日裔学者三池贤孝(Yoshitaka Miike)提出的“亚洲中心”④等范式。但是这些范式基本上属于“螺蛳壳里做道场”的格局,跳不出西方中心范式二元对立的思维定式,只能是对原有的西方中心范式的一点“修修补补”。
  因此,从理论和学术的意义上看,“一带一路”是一个转文化传播的产物,超越了二元对立的思维定式。“一带一路”体现了“新全球化”的赋权视野,有望建立一种新型的文化传播范式。在跨文化传播的范式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是主导方式,所以才有“好莱坞化”“麦当劳化”“迪士尼化”,最理想的状况是“全球本土化”(glocalization),核心还是美式价值观。迪士尼乐园到了中国还是叫“上海迪士尼”。而在“转文化传播”的范式下,正如“丝绸之路”的理念所體现的那样,不同文明和文化之间是平等对话和交融的关系。最近在国内大火的抖音,到了日本、印尼叫Tik Tok;支付宝,到了泰国叫Ascend,到了印度叫paytm,既有中国互联网文化的基因,又与当地文化深度融合,转化为适应当地需求的新形式。“一带一路”的实践,用现有的西方中心的跨文化传播理论框架无法解释清楚,所以需要中国学界构建新的理论路径,“转文化传播”就是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重建概念和理论体系的尝试。
  最后,在方法论重构的层面上,笔者认为,从“跨文化传播”到“转文化传播”,不仅是概念的更新迭代,也需要我们对西方中心的学术规范进行反思和内省。目前我国的跨文化研究有两种取向:以历史研究为核心的批判取向和以现状调研为主的实证取向。这方面文学和语言学的研究者做了非常扎实的工作,传播学者要想占有一席之地,必须有自己的研究方法。不可否认,近年来引进的西方传播学研究的学术规范实际上也包含了对西方文化和社会范式的认可。对跨文化传播研究者来说,这种“鸡同鸭讲”和“比较苹果与橘子”的错位感会更加强烈。从笔者个人从事研究的体验来说,中国人往往不习惯事先周密设计和计划、使用特定技术或设备(例如录音)的调查、问卷或访谈,这往往会加深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之间的疏离感。相反地,一些随意的、自然而然的、未经技术处理的言论或场景往往会更具有学术意义上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因此,根据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实际情况改造现有的研究方法,也是未来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以后在海外引发广泛反响。但本研究对8家德国主流媒体的相关报道进行分析后发现,在这一理念提出之初,德国媒体对其的关注度并不高。直到2017年,相关报道才有所增加。这一变化与美国政府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倾向抬头、德国担心切身利益受到影响密切相关。研究发现,德国媒体观察“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角可归纳为两种框架:“美国优先”原则的对立方案、西方价值观和体制的竞争对手。这
期刊
【内容摘要】 西方宣传观念的发展是适应现代化条件且与时俱进的过程。以美国宣传观念和实践演进的历史为例,宣傳现代化的主要表现是宣传活动向大众传播理念和公共关系实践的转型;对外宣传的现代化则是国际宣传向公众外交和战略传播的拓展。宣传现代化不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过程。在当代技术条件下,对内宣传与对外宣传已不再截然分明,而呈现复杂交织的情势。  【关 键 词】 对外宣传;现代化;美国;公共关系;公众外交
期刊
【内容摘要】 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与之相应,中国国际传播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新时代对国际传播提出新任务新要求,必须准确把握新时代国际传播的基本矛盾、基本理念、基本建设和基本主线,加快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本文认为,在国际传播领域,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的基本矛盾是中国对提升国际话语权的迫切需求与国际传播能力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新时代国际传播需要增强传播意识
期刊
【内容摘要】 国际传播本质上是一种基于战略目的的交流、沟通和对话。塑造态势是一个国家战略的长期表现,是战略执行的一部分,也是国际传播活动的长期目标。国际传播中的对抗性传播活动是国家等政治主体间进行政治对话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大国博弈和地缘政治博弈的组成部分,是基于对抗、对冲策略而采用的更有针对性、更有力度的内容指向与表达方式。国际传播中的对抗性传播活动有诸多典型场景,其对抗性有时表现得比较隐秘,从较
期刊
【内容摘要】东盟是中国周边外交的重要区域,在“一带一路”全球传播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目前,中国对东盟传播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增强对东盟传播效能,应以周边传播理论为指导,从完善传播机制入手,在精准制导、落地入户、主体联动和文化点睛四个方面发力,提升对东盟传播的精准性、贴近性、联动性和有效性。   【关 键 词】“一带一路”;东盟;周边传播;创新路径  长期以来,中国在对外传播中比较重视以欧美为中心
期刊
【内容摘要】 新冠肺炎疫情是2019年年底以来中国和国际社会共同面对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国际传播,对讲好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具有重要意義。新媒体在疫情防控背景下的国际传播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本文通过研究中国多家主流媒体的抗疫国际传播实践,探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新媒体国际传播的新趋势、新特点。  【关 键 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媒体;国际传播  2019年年底以来,新冠肺
期刊
【内容摘要】 出版业是文化传承和文明交流的重要载体,图书出版“走出去”是中国文化全球传播的重要形式。本文在全球传播的语境下,对“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图书出版“走出去”的现状、成效与短板进行了系统评估,在回顾与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建议,包括加强出版“走出去”的整体规划,推进“一带一路”理论和国际问题研究的图书出版以及加强科技出版合作与交流,从而促进“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图书出版“走出去”工作。  
期刊
【内容摘要】文化传播是国际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际传播中最生动、最具渗透力的部分之一。为了解国际主流媒体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传播特点,本文以英国广播公司(BBC)为研究对象,对其2010年1月~2020年5月关于中国历史文化的作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BBC对中国历史文化有一定程度的关注,作品形式和题材多样,故事性强,注重采用融合和对比手法。但在存在文化争议的问题上,BBC还是坚持己方立场。对于中国
期刊
【内容摘要】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是推动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又一具体努力。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召开,一方面有效促进了不同国家和不同文明间的对话、交流与互鉴,促进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为建设开放融通、和谐发展的亚洲和世界搭建了交流平台;另一方面,也為不同文明在求同存异中消除隔阂、增进互信,共同致力于应对全球性挑战、追求持久和平与稳定创造了契机。亚洲文明开放包容,在“和而不同”中探索共同的价值
期刊
【内容摘要】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是一次创新的大会,为亚洲各国相互交流经验、建立更有影响力的关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大会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强调了文化交流在对外交往中的作用。中国和阿富汗的友好交往源远流长,阿富汗希望借鉴中国的经济和先进技术发展经验,进一步扩大双边合作。阿富汗人民期待国家实现和平稳定,而中国在阿富汗和平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关 键 词】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文化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