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巧妙的导入精心组织课堂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i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子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动力,而导入的巧妙设置,可以把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从而激活课堂,有效构建高效课堂。
   一.巧妙设疑导入,高效组织课堂
   《藤野先生》篇幅较长,涉及人和事较多,叙事的线索和表达的感情也较复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很难把握重点,我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了五个问题,轻松导入并高效组织课堂。
   第一个问题:本文写了几件事?你能给它们分分类吗?
   第二个问题:大家想一想,这篇散文的线索是什么呢?
   第三个问题: 在你眼中,鲁迅先生和藤野先生分别是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用“我眼中的鲁迅先生(藤野先生)是_____的形象,因为_____(文中事例或细节)”的格式告诉我。
   第一问解决对课文的初步理解问题,梳理了散文的材料,相当于捡起了一颗颗的珠子。第二问解决是线索理解的问题,相当于找到了穿起珠子的金线。第三问指点揣摩散文的艺术特色,让学生深入了解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二.抓住文眼导入,有效控制课堂
   我在教学《伟大的悲剧》一文过程中抓住了本文“文眼”——“悲”和“伟大”,巧妙导入,激发学生兴趣,有效控制了课堂。
   第一步:抓住文眼中“悲”分析课文。你认为,“悲剧”是什么意思?跳读课文,看看本文的“悲剧”之所以“悲”,体现在斯科特一行南极之行的哪几个方面?
   第二步:引导学生体会题目中的“伟大”。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遭到毁灭的,仅仅是斯科特等人的肉体、生命,而他的精神却是“有价值的”“伟大的”,所以文章充满了悲壮的情感。那么,现在就请大家读一读、议一议,找出斯科特一行感动你的地方,朗读一下,并归纳出他们的“伟大”之处。
   教学导入抓住了本文“文眼”——“悲”和“伟大”,在学生获得审美体验、深化对人生价值的认识的过程中,也提高了对语言的理解能力,较好地实现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三.趣味故事引入,加深理解文本
   《陋室铭》脍炙人口,流传千古,在设计导入时我讲述了刘禹锡创作《陋室铭》的特殊过程:这篇家喻户晓的“名文”,其实却是被人“气”出来的。
   刘禹锡被贬到安徽和州当一名小小的通判,和州知县故意刁难,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无怨言,反而显得很高兴,还写下两句对联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吩咐衙里差役把住处从城南门迁到城北门,住宅也减少到一间半。新居位于德胜河边,附近垂柳依依,刘禹锡触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那位知县怒从心来,于是再次派人把他安排在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想想这位势利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刘禹锡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
   在我这样的介绍之下,学生更产生了探知其内容的兴趣,并且对于文章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理解更加深刻。
   四.影音渲染导入,立体感受文本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走进我们的课堂教学。它凭借图文并茂,声情并举的优势,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觉,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之中,使学生的学习情绪迅速达到最佳状态,并引起共鸣。《最后一课》在导入时,我们放一放我们自己的祖国当年国土沦丧,受外敌入侵的历史画面,让学生感受到爱国是每一个人的基本情感。然后引导:今天让我们走进一个在外敌入侵祖国时的法国小男孩的心理活动,进入新课。
   五.实验活动导入,激活探究兴趣
   我在教学《死海不死》时,先让学生准备两只玻璃杯各装半杯水,准备一勺盐和两只鸡蛋。一上课,就让学生先把鸡蛋放入两只水杯,观看沉浮现象,然后从一只杯中取出蛋,将一勺盐放入,搅拌溶解后再把鸡蛋放进去,比较两只杯中蛋的沉浮现象。学生就会作出回答,这样的导入为学生提供了感性的认识,提升了阅读文章的兴趣。
   现代教育理论指出:一个完整的课堂导入环节对学生有集中注意,引起兴趣,激发思维,明确目的,进入学习课题的作用。语文特级教师于漪也提到:“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要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能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由此可见,一个成功的课堂导入环节,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为整堂语文课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李艳,教师,现居江苏邳州。
其他文献
很多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常有一个空白点:把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分离。   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任务驱使,教材的每篇课文都是要授受完的,课文教学任务不完成,就等于没完成教学,而作文一般只要求完成一定数量,很多老师都不能很满意地完成学期任务,但这样也没人深究;二是读写剥离,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是不容易结合的,单干阅读教学或专干写作教学,丁是丁,卯是卯,线条清晰,易于操作,不少老师也是这样处理的;三是认
高考之后一直在读尹建莉老师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原是出于学做好妈妈的目的来读的,读着读着就发现,这本书对语文教学大有裨益。尹建莉指导孩子阅读的一些做法,对于我们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很有启示。摘录几点,与同仁共勉。   一.不读“有用”的书   “不看‘有用’的书,不是说不给孩子选好书,而是在选择中以孩子的兴趣为核心要素,不以‘有用’为选择标准。”(尹建莉)   暑假伊始,走进书店、超市,满眼
不管素质教育的呼声有多么强烈,今天的高考仍然困扰着我们广大的中学教师。时间和体力是一个常数,过度的延长和付出就会影响师生的健康,最终又影响了“教”和“学”的效率。长期以来,教师用自己的青春和健康来换取学生的高考成绩,已成为教育界一个不争的事实。教育教学质量的生命在课堂。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研究课堂,研究课堂教学。在目前令人忧心的教育环境下,我们继续探讨构建高效课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什么
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多年,感到无论是课程改革之前还是新课标实行了之后,不少一线教师在实际语文课堂教学中,依然像一首歌唱的那样:“山也还是那座山,水也还是那道水”,语文课堂平平淡淡,波澜不兴,既无激情又无思想,既无看点也无实效,与理想的语文课堂相去甚远。语文课拒绝平庸!   理想化了的语文课堂什么样,已经有很多专家谈了很好的看法,对比我无须多言。本文仅立足于一个最普通的语文老师,专门从教师“教”这一角
随着我市六模块语文新课堂的推进,给语文教学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和勃勃生机。《语文新课标》的指导思想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持续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新课堂。这就需要构建一个新课标指导下的新课堂。   一.发挥学生主动性,培养创造思维   新的课堂模式要求在教学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一种互动、和谐、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在
《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
高中语文教学,不应当再是有关“语文”的基础知识教学的简单重复,而是应当为学生创设一种思辨的课堂,在教给学生语言文字知识、培养相关能力的同时,应引发学生理性的思考,让他们稚嫩的思想在宁静而热烈的思考和探讨中逐渐走向成熟。那么,怎样才能让课堂充满思辨色彩呢?   一.发挥优势,以人为本是思辨教学的前提   语文课堂对于学生而言,不仅仅是智力的提升,更具有生活的意义。语文应当是与人、与古今中外的社会
编辑部:我已年近五旬,我周围一些跟我年龄相仿的人都在补充雌激素,说是可以延缓衰老,我有些动心。请问,补充雌激素真能延缓衰老吗?读者刘艳芳刘艳芳读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
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是语文教学目的,也是教学大纲对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能力是为了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的必要条件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学生能力的产生是与学生获得的知识相关联的。基本知识是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基础。当今学生获得知识仍然离不开课堂的知识传授与学习。那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呢?   一.科学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首先,教师要爱岗敬业,善于学习,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其次,教学前,做到明确目
近年来,随着煤炭企业市场疲软,效益下滑,人力资源流失问题日益严峻。一方面,煤矿专业技术人才不断流失跳槽,另一方面,井下急需的一线工人又招不进来。另外,还有部分企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