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有效教学成为教师谈论的重点。那么,什么是有效教学呢?百度百科中是这么解释的:所谓“有效教学”,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笔者认为,要提高语文课的教学效益,教师必须遵循以下三条原则。
一、晓之以理
“晓之以理”,是一项理性导教工作。在语文教学中,笔者以为就是语文教师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遵循语文教育规律,全面贯彻落实语文新课标中的三个基本理念,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这一理念就是指教师要把握语文教育的规律,尤其是把握小学语文教育的规律。这应该从三个方面去把握:一是根据儿童的认识规律和记忆规律,对学生进行严格而有序的语言文字训练;二是围绕“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扎实语文基础;三是根据读写要求,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也就是说,根据语文教育的规律与要求,教师应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言文字训练课。如在学习了《负荆请罪》这一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演一演、说一说,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熟悉话剧的写作特点,也可以训练学生的表演和口头表达能力。只有在反复的实践中,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动之以情
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说:“情感是语文课堂中流淌的血液。” 确实,“情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特色,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命,没有“情感”的语文课堂教学是苍白无力的。作为语文教师,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应该努力挖掘课文所蕴藏的情感内涵,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找出两者的最佳结合点,以情促学,以情促教;将教师和学生的情感融入课文,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跟文本的意境沟通,让整个课堂洋溢着情感,激荡着情感,同时也滋生出更多的情感。如笔者在教学《印度洋上生死夜》时,其中有一个片断是这样的:
师:默读第六节,此刻,皮埃尔又有怎样的选择呢?
生:其实,他完全可以打这样一条灯语:请救救我们!可是,他没有这样做。
师:完全可以,却为什么不呢?
生:因为他知道,在这一海域,海啸随时都会发生。如果回来救他们,客轮的安全就得不到保障。
师:是呀,为了别人,他放弃,坚决地放弃了,读——
(生读句子)
师:可是,放弃了求救,就意味着选择了——死亡。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皮埃尔是怎样的反应?
生:他抱住克勒松,发现她的躯体已经冰凉。此时,他反而变得分外平静,只是在亡妻的耳边轻轻地说着:“亲爱的,原谅我……”
师:只有这简简单单的六个字,他真的无话可说了吗?
生1:亲爱的,原谅我没能及时救治你。
生2:亲爱的,原谅我为了豪华客轮的安全,而放弃了抢救你的生命。
……
师:(相机点出省略号)是的,此时的千言万语都表达不尽皮埃尔对妻子的感情,一个省略号包含着皮埃尔内心丰富的情感,一个省略号表达出皮埃尔对妻子无尽的愧疚。请同学们再读体会!
以上片断中,教师以饱满的激情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抓住教材的情感点和学生的情感点,并在二者之间架设一座桥梁,使学生在激荡的情感中,感受主人公皮埃尔对妻子的愧疚和对他人的无私大爱。由此可见,语文课堂是一个充满感情的空间,教师要“有情”,才能不断拨动学生心中的那根情感之弦。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美的清泉,就不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因此,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感氛围,激起师生间的情感共鸣,是语文课堂教学趋向完美的润滑剂,也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行之有效的做法。
三、授之以渔
“授之以渔”出自《老子》中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意思是传授给人既有的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这句话启迪我们,语文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也是教会学生学习的过程。教法和学法必须同步,相互协调,使学生不仅“学会”,更要“会学”,这样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素质。如学生在学习新课文时都要经历“初读课文”这一环节,但许多同学都不知道如何“初读课文”,他们所了解的“初读课文”就是把课文草草的读一遍。结果,新授课文时,学生学得吃力,老师教得费力。所以,教师让学生“初读课文”前,应该先教给学生“初读课文”的方法,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了解大意、划分段落,然后再让学生开始“初读课文”。只有这样踏踏实实地训练,才能达到“初读课文”的效果,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孔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叶圣陶又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因此,语文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把重点放在“渔”的传授上。唯有如此语文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地收到实效,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才能真正的培养起来,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才能真正地得以提高。
(责编 张亚莎)
一、晓之以理
“晓之以理”,是一项理性导教工作。在语文教学中,笔者以为就是语文教师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遵循语文教育规律,全面贯彻落实语文新课标中的三个基本理念,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这一理念就是指教师要把握语文教育的规律,尤其是把握小学语文教育的规律。这应该从三个方面去把握:一是根据儿童的认识规律和记忆规律,对学生进行严格而有序的语言文字训练;二是围绕“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扎实语文基础;三是根据读写要求,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也就是说,根据语文教育的规律与要求,教师应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言文字训练课。如在学习了《负荆请罪》这一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演一演、说一说,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熟悉话剧的写作特点,也可以训练学生的表演和口头表达能力。只有在反复的实践中,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动之以情
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说:“情感是语文课堂中流淌的血液。” 确实,“情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特色,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命,没有“情感”的语文课堂教学是苍白无力的。作为语文教师,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应该努力挖掘课文所蕴藏的情感内涵,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找出两者的最佳结合点,以情促学,以情促教;将教师和学生的情感融入课文,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跟文本的意境沟通,让整个课堂洋溢着情感,激荡着情感,同时也滋生出更多的情感。如笔者在教学《印度洋上生死夜》时,其中有一个片断是这样的:
师:默读第六节,此刻,皮埃尔又有怎样的选择呢?
生:其实,他完全可以打这样一条灯语:请救救我们!可是,他没有这样做。
师:完全可以,却为什么不呢?
生:因为他知道,在这一海域,海啸随时都会发生。如果回来救他们,客轮的安全就得不到保障。
师:是呀,为了别人,他放弃,坚决地放弃了,读——
(生读句子)
师:可是,放弃了求救,就意味着选择了——死亡。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皮埃尔是怎样的反应?
生:他抱住克勒松,发现她的躯体已经冰凉。此时,他反而变得分外平静,只是在亡妻的耳边轻轻地说着:“亲爱的,原谅我……”
师:只有这简简单单的六个字,他真的无话可说了吗?
生1:亲爱的,原谅我没能及时救治你。
生2:亲爱的,原谅我为了豪华客轮的安全,而放弃了抢救你的生命。
……
师:(相机点出省略号)是的,此时的千言万语都表达不尽皮埃尔对妻子的感情,一个省略号包含着皮埃尔内心丰富的情感,一个省略号表达出皮埃尔对妻子无尽的愧疚。请同学们再读体会!
以上片断中,教师以饱满的激情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抓住教材的情感点和学生的情感点,并在二者之间架设一座桥梁,使学生在激荡的情感中,感受主人公皮埃尔对妻子的愧疚和对他人的无私大爱。由此可见,语文课堂是一个充满感情的空间,教师要“有情”,才能不断拨动学生心中的那根情感之弦。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美的清泉,就不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因此,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感氛围,激起师生间的情感共鸣,是语文课堂教学趋向完美的润滑剂,也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行之有效的做法。
三、授之以渔
“授之以渔”出自《老子》中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意思是传授给人既有的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这句话启迪我们,语文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也是教会学生学习的过程。教法和学法必须同步,相互协调,使学生不仅“学会”,更要“会学”,这样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素质。如学生在学习新课文时都要经历“初读课文”这一环节,但许多同学都不知道如何“初读课文”,他们所了解的“初读课文”就是把课文草草的读一遍。结果,新授课文时,学生学得吃力,老师教得费力。所以,教师让学生“初读课文”前,应该先教给学生“初读课文”的方法,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了解大意、划分段落,然后再让学生开始“初读课文”。只有这样踏踏实实地训练,才能达到“初读课文”的效果,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孔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叶圣陶又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因此,语文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把重点放在“渔”的传授上。唯有如此语文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地收到实效,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才能真正的培养起来,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才能真正地得以提高。
(责编 张亚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