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比科学探究活动的步骤,分析、总结了学生探究活动的一般过程,并根据学生的习得性能,设计与每一过程相对应的教学事件。
【关键词】探究活动教学事件
教育工作者必须明白:探究教学之所以为探究教学,仅是因为它借用了科学探究活动的方法、方式。
科学探究活动一般要经历以下步骤:确定问题──提出假设──验证结论。因此,探究教学中学生学习的程序应是:确定问题情境──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设计方案,验证假设──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反馈和反思。
在每一步骤中,学生都有若干性能得到培养。因此,根据对习得性能的学习条件分析,可以了解在各个学习阶段需要提供的教学事件予以支持:
1.确定问题情境
这一步骤对学生的元认知策略、问题解决技能和态度学习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主要是让学生形成清晰的目标图式,确定解决问题的方向,引起学生对探究活动的兴趣和动机。
第一,提供有一定难度的问题。维果茨基提出最近发展区的概念,所谓最近发展区即学生即将获得并且能够获得的经验,但这种经验现在并不具备。在探究教学中,所提出的问题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内可以解决的难易适度的问题。太容易的问题使学生丧失兴趣,没有足够的动机;太难的问题则使学生产生过多的挫折,失去了进一步探究的信心。“跳一跳可以摘到桃子”形象地说明了问题设定应有的难易程度。
第二是提供一个明晰的问题情境。所谓明晰有两个标准:一是问题情境要有一定的条理,特别是有关的目标,到达目标的障碍、条件一定要清晰地呈现,可以利用书面、黑板、幻灯呈现;二是尽量控制变量的数量,无关变量要尽可能少地出现,以免学生对问题情境产生太多的迷惑,增加了探究的难度,而且不利于认知策略和智慧技能的形成。
第三,注意问题的呈现方式。这一过程,从信息加工角度来看,是一个信息刺激接受器的选择性接受过程,因此要利用各种方法增加问题的新奇度。比如采用故事形式,电影形式呈现问题,引起思考。萨其曼曾提出,问题最好要包含一个异于常规的情境,这也不失为一个好的建议。
2.分析因果,提出假设
在这个步骤中,一些一般的认识策略和智慧技能都得到了学习。
由于这一步是问题解决十分关键的一步,因此,这里的首要教学事件就是教师或其他指导者不要对学生进行过多的干涉,即使有时学生的假设看起来相当幼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使学生真正获得问题解决的能力,也只有这样,对科学的本质、科学家工作的真谛学生才能真正领略到。
有时学生的注意偏离了问题本身,教师不妨给予简单的提醒,但这种提醒绝不能干涉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仅仅帮助学生提起元认知的监控作用,不偏离目标而已。
3.设计方案,验证假设
就设计过程而言,学生主要是在进行智慧技能的学习。
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充足的验证条件,有实验的还要提供完备的实验设备。对验证过程,教师不妨以一个参与探究者的身份,参与到活动中去,对个别重要条件予以言语提醒,但和上面过程一样,不要急于去干涉学生的活动。
4.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这一步骤对于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的学习起作用。
首先,要注意安排学生进行小组间或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通过交流,发现彼此间的差异。第二,要提醒学生注意到彼此间的不一致。检查各自的探究过程,然后达成协议。第三,把协议用书面格式或口头方式表达出来。
通过这三个实践,学生就会逐步学习分析数据的策略、得出结论的技能和进行小组合作的态度和方法。当学生通过口头或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时,表明学生已经把新的言语信息与以往的认识结构联系了起来,也即通过了语义编码过程。这个策略的习得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5.反馈与反思
反馈在探究教学中,根据学生探究能力可以提出不同的要求。
对于刚刚步入探究教学对探究活动这种主体性十分强烈的学习方式尚不适应的学生,教师应对学生的行为表现予以肯定或否定,使学生不至于茫然失措,逐步构筑自己的元认知策略。但随着学习的深入,教师应逐步引导学生自己寻找反馈资源,如查阅教科书、资料。对照这些资料,学生一方面要发现自己研究的不足,另一方面,要敢于对已有的权威论断进行质疑,逐步树立起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反思在探究教学中主要有如下对象:(1)对探究过程进行反思。主要反思探究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是否合理、简捷,有没有违背科学探究的规则。(2)对探究结论的反思。主要是反思这个结论与权威或现行结论有何区别,为什么会有这些区别?是自己的还是权威的,更正确一些。
通过这些反思,一方面,学生对自己元认知策略中的漏洞进行弥补;另一方面,也对问题解决的技能进行了一次大检阅,有利于这些技能在与之相关的问题情境中的迁移和重新组合。
有不少研究发现,小组间交流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因为在很多时候,一个人或一个小组很难发现自己的缺陷,而当与别人交流时,才会发现自己的不足。
因此在这一阶段,可以提供的教学事件主要有:(1)提供口头的肯定或否定;(2)提供适量的书面资料;(3)安排小组间交流;(4)学生提出口头或书面报告。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三厂中学)
【关键词】探究活动教学事件
教育工作者必须明白:探究教学之所以为探究教学,仅是因为它借用了科学探究活动的方法、方式。
科学探究活动一般要经历以下步骤:确定问题──提出假设──验证结论。因此,探究教学中学生学习的程序应是:确定问题情境──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设计方案,验证假设──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反馈和反思。
在每一步骤中,学生都有若干性能得到培养。因此,根据对习得性能的学习条件分析,可以了解在各个学习阶段需要提供的教学事件予以支持:
1.确定问题情境
这一步骤对学生的元认知策略、问题解决技能和态度学习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主要是让学生形成清晰的目标图式,确定解决问题的方向,引起学生对探究活动的兴趣和动机。
第一,提供有一定难度的问题。维果茨基提出最近发展区的概念,所谓最近发展区即学生即将获得并且能够获得的经验,但这种经验现在并不具备。在探究教学中,所提出的问题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内可以解决的难易适度的问题。太容易的问题使学生丧失兴趣,没有足够的动机;太难的问题则使学生产生过多的挫折,失去了进一步探究的信心。“跳一跳可以摘到桃子”形象地说明了问题设定应有的难易程度。
第二是提供一个明晰的问题情境。所谓明晰有两个标准:一是问题情境要有一定的条理,特别是有关的目标,到达目标的障碍、条件一定要清晰地呈现,可以利用书面、黑板、幻灯呈现;二是尽量控制变量的数量,无关变量要尽可能少地出现,以免学生对问题情境产生太多的迷惑,增加了探究的难度,而且不利于认知策略和智慧技能的形成。
第三,注意问题的呈现方式。这一过程,从信息加工角度来看,是一个信息刺激接受器的选择性接受过程,因此要利用各种方法增加问题的新奇度。比如采用故事形式,电影形式呈现问题,引起思考。萨其曼曾提出,问题最好要包含一个异于常规的情境,这也不失为一个好的建议。
2.分析因果,提出假设
在这个步骤中,一些一般的认识策略和智慧技能都得到了学习。
由于这一步是问题解决十分关键的一步,因此,这里的首要教学事件就是教师或其他指导者不要对学生进行过多的干涉,即使有时学生的假设看起来相当幼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使学生真正获得问题解决的能力,也只有这样,对科学的本质、科学家工作的真谛学生才能真正领略到。
有时学生的注意偏离了问题本身,教师不妨给予简单的提醒,但这种提醒绝不能干涉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仅仅帮助学生提起元认知的监控作用,不偏离目标而已。
3.设计方案,验证假设
就设计过程而言,学生主要是在进行智慧技能的学习。
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充足的验证条件,有实验的还要提供完备的实验设备。对验证过程,教师不妨以一个参与探究者的身份,参与到活动中去,对个别重要条件予以言语提醒,但和上面过程一样,不要急于去干涉学生的活动。
4.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这一步骤对于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的学习起作用。
首先,要注意安排学生进行小组间或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通过交流,发现彼此间的差异。第二,要提醒学生注意到彼此间的不一致。检查各自的探究过程,然后达成协议。第三,把协议用书面格式或口头方式表达出来。
通过这三个实践,学生就会逐步学习分析数据的策略、得出结论的技能和进行小组合作的态度和方法。当学生通过口头或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时,表明学生已经把新的言语信息与以往的认识结构联系了起来,也即通过了语义编码过程。这个策略的习得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5.反馈与反思
反馈在探究教学中,根据学生探究能力可以提出不同的要求。
对于刚刚步入探究教学对探究活动这种主体性十分强烈的学习方式尚不适应的学生,教师应对学生的行为表现予以肯定或否定,使学生不至于茫然失措,逐步构筑自己的元认知策略。但随着学习的深入,教师应逐步引导学生自己寻找反馈资源,如查阅教科书、资料。对照这些资料,学生一方面要发现自己研究的不足,另一方面,要敢于对已有的权威论断进行质疑,逐步树立起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反思在探究教学中主要有如下对象:(1)对探究过程进行反思。主要反思探究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是否合理、简捷,有没有违背科学探究的规则。(2)对探究结论的反思。主要是反思这个结论与权威或现行结论有何区别,为什么会有这些区别?是自己的还是权威的,更正确一些。
通过这些反思,一方面,学生对自己元认知策略中的漏洞进行弥补;另一方面,也对问题解决的技能进行了一次大检阅,有利于这些技能在与之相关的问题情境中的迁移和重新组合。
有不少研究发现,小组间交流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因为在很多时候,一个人或一个小组很难发现自己的缺陷,而当与别人交流时,才会发现自己的不足。
因此在这一阶段,可以提供的教学事件主要有:(1)提供口头的肯定或否定;(2)提供适量的书面资料;(3)安排小组间交流;(4)学生提出口头或书面报告。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三厂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