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夜,漆黑,新冠病毒此刻藏身何处?新冠肺炎疫情又在何方伺机而动?
夜晚,疫情防控的守边人,巡逻在滇东南文山的边境线上,能听到的最亲切的声音,就是同伴们的呼吸声和铿锵有力的脚步声。有人突然情不自禁地哼唱《长征》歌曲“红军不怕远征难……”,这是充满信心和力量之歌,在危急时刻振奋人心之歌,再疲惫的身躯,在歌声中,顿时能够精神焕发。
在169号界碑的左右,一束束强烈的手电筒光,为行走在夜色长廊里的守边人而亮,为我们的信心和希望而亮,为祖国人民的平安而亮。夜色不问巡边人,一束束强光,为祖国边界铸起一道道坚实的墙。
2019年下半年以来,地球村上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蔓延,边境线上,国门外,看不见的硝烟如暗流涌动,天下很不太平。
巡逻守护国境线的步伐,是战斗的步伐。
守护国门的精神,是战地的精神。
守边人历尽艰辛,换来祖国人民的平安。
守边人忠贞不屈,换来祖国人民的幸福。
守卫国界边境线的人,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文山各级党委政府和人民牢记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重托,治国先治边,构建村村是堡垒、家家是哨所、人人是哨兵的防控体系,在文山438千米的边境线上,建立坚如铜墙铁壁的卡点和物防设施,与祖国陆地边界2.28万千米的边境线紧密交织在一起,建立起一道道坚强的屏障,管好人,守住村,护好边境通道,看好守好祖国边境线的一草一木。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性大流行,是多年来,影响人类最广泛的超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它传播速度之快、感染范围之广、防控难度之大,是很多国家和高层决策者们难以预料的。好在我们伟大的祖国,有党中央的英明决策,有国家和人民的团结一心,为我们建造了一个平安的国度,让我们生活在一个平安的国家。
习近平总书记深情礼赞:“战胜这次疫情,给我们力量和信心的是中国人民。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
我们有力量守,我们有信心守。
我们守的是信心,我们守的是力量,我们守的是胜利和平安。
二
黑夜里的光明。
2021年7月11日深夜,巡逻在马关县小坝子镇边境线工作队员,把强烈的手电光,射向漆黑的前方,射向漆黑的四周,射向漆黑的天空,从一个卡点射向另一个卡点,卡点和巡逻线上的同志,看到手电筒光,迅速作出回应,相互告知,我们都在战斗,我们在一起战斗,我们一直在一起并肩战斗。
巡逻的同志们,看到彼此间的亮光,看到了彼此间的支撑和信任,也如在大海中看到远航的灯塔。
不说夜间巡逻有多艰险,缠绕在高山河谷中的边境线,就是在白天行走,也如拦路虎一样考验着人们。路再难走,也不能阻止我们守边人巡逻的脚步。
小坝子镇的边境线,从168号界碑到172号界碑,是以大梁子河、小白河为国界线,守边巡逻就是沿着山谷中的河水边沿行走。
在这片河山中,森林灌木丛郁郁葱葱,到处是悬崖,陡坡和荆棘隐藏着陷阱,山脚是深沉的河流,根本无路可走,一年四季,除了巡邏的同志,几乎没有人走这些地方。
小坝子镇党委书记朱应霖带着大家巡逻在边境线上,由于山坡太陡峭,下坡的时候,大家砍下一截丛林中生长的野生芭蕉树,坐在上面,像滑冰一样,呼呼地冲下一道坡。当停下来的时候,他们会惊出一身冷汗,还好是停下来了,如果继续冲下去,下面是悬崖或者深坑,后果不堪设想。
下坡路太急,他们往往会抓住身边树木或者藤条,来增强自己的安全系数,有时,抓住身边藤条的时候,却正好抓到缠绕在上面的一条毒蛇,只是当蛇还没有反应过来咬伤他们的时候,他们的身子,已经飞快下落,手已放开又抓到另外的东西,继续向坡底滑落。
有时,他们的手触摸到的是一群蟾蜍,还以为是一堆石头和泥块,很快就忽略过去;蟾蜍这种动物,平时动都懒得动一下,在手的触摸中,像石头一样向下翻滚,大家都把它们当成黑乎乎的石块和泥巴团。
在枝叶繁芜的森林深处,遇到蟾蜍虽然让人心有余悸,但遇到游动在森林深处和草丛中的毒蛇,抬着三角状的头,嘴巴微微张开,伸出细长的舌头,发出嘶嘶的声音,让人全身寒冷。
爬坡上坎的时候,天气太炎热,身上带的水,很快就喝光了,干渴得气都喘不过来。他们就砍倒野生芭蕉树,挤芭蕉树中的汁液当水喝,这种汁液本身是苦涩的。
朱应霖却说;“当时喝到嘴里,感觉却是甜甜的。”
靠着这苦涩的芭蕉树中的汁液,巡逻的脚步终于到达终点。随后,新的一天,新的起点又开始了。大家明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在今后的一段日子里,这是一场没有硝烟和丝毫也不能放松的持久战。
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大战中,大家看到了什么地方最美丽,也看清楚了什么角落最糟糕,大战的胜利,与短板效应相似,一只木桶能够装多少水,取决于水桶中最短的那块木板,新冠肺炎什么时候能够完全消灭,取决于最薄弱的环节。
大家巡逻在169号界碑路段左右,看上去山清水秀,峰回路转,奇峻巍巍,要行走通过,却是地势最险峻的地方。在169号界碑下面,永远留住了一位烈士的英魂。2014年9月10日,驻防当地的边防部队88分队战士陈泽焜,在执行巡逻任务时,因环境恶劣,气候多变,严重透支体力,中暑休克,战友们历尽千辛万苦,把他背回到营区,经抢救无效,光荣牺牲。
青山处处埋忠骨,英雄走了,英雄的精神会永远留存在人间,鼓舞着边疆人民,为继承英烈的遗志,再艰险的边境线,也吓不倒守边爱国的边防战士和人民群众。
强边固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没有缓慢的时刻。
在2021年7月12日晚上19点20分,朱应霖从边境线上检查完各卡点工作回到镇政府,刚刚抬起碗吃晚饭。不远处的民房突然起火,她迅速放下碗筷,组织大家赶往火灾场地救火。 着火的房子是大房子边上的小房子,小房子里全部是干柴,而且在呼呼燃烧的大火中,小房子很快就有倒塌下来的危险,如小房子倒塌了,就会压着大房子的墙面,在高温中,大房子就会有倒塌的危险,经过及时的救火处理,控制了火势的蔓延,最终消灭了火源,保住了大房子。
三
连接固定在踝骨内的两颗螺丝,在休养两个多月后,依然疼痛不止。从边境线上巡逻归来,一次不经意的踩滑,马贤的左踝骨中,手术时嵌进了两颗帮助康复的螺丝。这次滑倒,考验着她守边的决心和毅力,牵动着温馨的亲情和友爱。
2021年4月14日中午12点40分左右,在马关县金厂镇罗家坪主峰下的193卡点,带领村民守卡的马贤,从边界上巡逻回来的时候,踩滑摔倒。
193卡点距离边界线,不足100米,在卡点背面的小陡坡上,马贤走在滑滑的泥巴路上,突然跌倒了,当时一起守边的几个罗家坪村民,看到她跌倒后,以为只是普通的跌倒,并没有想到,会有如此严重的后果。
马贤说:“我当时砸下去之后,瞬间大脑一片空白,过了好多秒钟后,才有反应,感觉脚特别疼,疼得都说不出话来。过了好一会儿才说,我的脚扭着了,起不来了,脚当时就肿胀起来。他们就过来扶我,一直把我扶到守卡的地方,然后就给我揉疼痛的地方。”
大家以为她就是随便摔了一下,揉揉,拉扯一下就会好了。有的村民帮助她搓揉肿胀的地方,有的人打电话叫村里的医生来瞧,脚是不是错位了,过了五六分钟后。医生来了,用民间诊断方法,却难以判断受伤的部位,是不是骨折了。
当时她的脚特别疼,她问:“我的脚是不是砸断了?”
大家看不出骨头出什么问题,只是回答没有断。
中午1点钟后,他们才在卡点吃午饭,饭后,就派人送马贤到金厂卫生院检查,来到191卡点的时候,已经走得一半路程,刚好遇到巡视组来检查指导工作,她又带着巡视组的同志,返回到193卡点上,等巡视工作完成后,已经是下午三点多钟。
下午4点钟,把马贤送到金厂卫生院,卫生院里不能照CT,不能拍透视片子,只能采取冰敷等简单方法,处理一下,冰敷半个小时后,医生开了一些云南白药喷剂来喷疼痛的部位。
马贤说:“冰敷结束后,我的整只脚更肿了,直到4月15日晚上7点多,我的男朋友下班来接我,那时,我的脚已经不能落地了,他从六楼把我背下来,送到了医院。”
从金厂到马关县医院,已经是晚上9点多了,11点后,照完片子出来,诊断,骨折。
诊断出来时,马贤的第一感觉应该是拍错了,她说:“我就问医生,这片子准确不,是不是拍错了,是不是要重新拍一遍,我不相信自己已经骨折了。然后再三确认后,说是真的是骨折了。我就不停地上百度探索,看骨折要多久才会恢复,我要休息多久才能上班,骨折需要注意哪些,才会好得更加快。”
单位领导知道马贤骨折后,说,“办理住院,赶快手术,会尽快派人去接替马贤的工作。”
那时,正是滇西和境外疫情比较严重的时候,疫情防控工作很紧张,马贤要给接替自己工作的人交代很多要做的工作。
从做手术到每一次上楼下楼的检查,马贤的脚就不能着地走路,当需要走动,有时是她的小弟背她,有时是她的男朋友背她。
马贤的母亲靳永彩,听说自己女儿骨折了,急忙赶到医院,确认情况后着急地对马贤说:“赶快打电话给单位领导,说自己不能去卡点值班了,让领导赶快派人到卡点去接替你的工作,现在这个时候卡点的工作至关重要,千万不能出什么问题。你赶紧把手上的工作交接好,不能拖了工作的后腿。”
当时马贤还半开玩笑地对母亲说:“我的脚都痛成这样,不能动了,你不担心我的脚,还担心我的工作。”
马贤的母亲说:“你的工作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情,疫情防控是很重要的事情,你们守护的不仅仅是一个个的卡点,是一个村一个乡镇,更是祖国的边疆大门。”
在马贤做手术和住院期间,罗家坪村的很多村民想来看她,因为疫情的原因,都不能来。住院有规定,一个病人只能一个人陪护,一个病人只能办理一张陪护卡,其他人是不能随便进出的,其他人去看,都要做核酸检测,才能上去看马贤。当时的情况特殊,白天是她的母亲陪护,晚上是她的男朋友陪护,她的母亲血压高,晚上不能熬夜,她的男朋友白天要上班,只能晚上来陪护。
马贤手术结束后,村民们知道她伤势很重,就发信息给她,告诉她要好好养伤,工作有他们做,说了很多安慰的话。
马贤出院在家里养伤期间,罗家坪的村民组织来看她,他们统一迷彩着装,来到小区楼下,9个人整整齐齐的一大排。
马贤说:“我在阳台上看到他们,他们不停地解释说,因为这段时间忙种庄稼,又忙守卡,因此一直到现在才有时间来看你。他们说你要好好养伤,守卡的事,有他们在,没有问题的,我当时不知道说什么,我太感动了,只知道哭个不停。”
村民们去看她的时候,带着自己家里的土鸡蛋,他们还发红包给她,并且说红包的钱是全体村民凑的,是大家的一点心意,她只收了鸡蛋,没有收红包。
当时州里一个强边固防的现场会,安排在罗家坪村193卡点召开,村民就发信息给她讲,说来了些什么人,做了些什么事,如果你在就好了,她当时听到这些,感到特别的温暖。
每天,村民都会发信息问她,问她的脚好点没有,说村里有什么新鲜事,说村里有什么变化,在卡点巡邏的时候,遇到什么事,每天吃什么好吃的,他们都会发信息分享给她。每天都有人惦记她,她觉得特别开心。
马贤是左踝关节内踝骨折,左踝关节肌腱韧带严重损伤。手术初期,马贤并不担心有什么后遗症,手术后,60多天过去,受伤的脚还不能落地,放下来的时候,依然会充血,肿胀,疼,随时都要抬起来平放着,睡觉的时候,得用枕头垫高,不能放下来,她有些担心会不会留下什么后遗症。
2021年6月中旬的时候,马贤试着去上班。她回到金厂,去了两天,因为上楼下楼,随便一动,脚就会特别肿胀,非常不方便,难以继续上班,又回到家里,直到6月29日才去上班。 领导担心再出什么问题,准备派人去卡点把她换回来。
马贤说:“我能自己行走了,没有什么问题的,自己小心点就是,不需要再换人了。我还是希望到一线,一线虽然非常艰苦,要面对很多困难,但我跟那些群众的感情深,十分想念那些老百姓,还是希望自己克服困难,到卡点去工作,卡点的群众也希望我回去。”
当马贤去到卡点值班,因为要不停地走来走去的,脚依然很疼。她却说:“那些老百姓把我当家人一样的看待,我回去以后,他们把我当自家小孩和亲人一样地照顾,叫我不要去那些不平的地方,不要去那些有高坎坎的地方,怕踩滑,因为踝骨里面还有两颗螺丝在固定起骨头,走动起来确实不方便,所以还是会疼,我走不动的时候,走不起的时候,就想,只要跟在后面慢慢走,尽量不要去拖着大家的后腿就行了。”
在2020年2月下旬,快接近过春节的前几天,国内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众多的上级部门和县乡机关及各单位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党中央的统一部署,奔赴边境村等一线,组织带领群众抗击疫情,马贤作为其中的一员,在脱贫攻坚最紧要的关头,她来到马关金厂罗家坪村当第一村长,负责带领村里的群众,完成各项工作。
马贤从2020年春节前来到罗家坪村,带领村里的群众,一边完成脱贫攻坚工作,一边巡逻边境,值守卡点,到2020年6月初的四个多月里,只在春节期间回去两天。
现年26岁的姑娘马贤,2017年毕业于云南大学丽江旅游学院,是马关县金厂镇职工。
2021年7月6日,早上,马贤带着强边固防采访的同志到罗家坪大山采访,她走得很慢,受伤的脚走起来很疼很不方便,但她满脸笑脸,对村里的人和事,对卡点的工作,说起来有条不紊,如数家珍。
正常情况下,她左踝关节12个月后能够完全恢复好,到时就可以取出两颗螺丝。因为肌腱韧带损伤后,愈合得非常慢,恢复得非常慢,所以还经常会肿胀,经常会疼。特别是白天走路多,晚上还是很疼。
2021年6月29日。马贤去上班的时候脚还没有完全好。马贤的母亲靳永彩说:“我觉得勉强能上班都要去上班,因为工作事情多,不能耽误工作,走不得路,能做点什么做什么。我鼓励她去上班,其实是很担心她的,她毕竟是小姑娘,乡下工作繁琐,下面工作又非常的辛苦,遇到什么事,都得参与处理,不过,她从小都是一个比较坚强的人。”
靳永彩原来是县水电公司的合同工。马贤四岁时,她的父亲在国营矿山因瓦斯爆炸牺牲,家里没有人带马贤和弟弟,她母亲就从公司辞职,回家一边照顾儿女,一边种地养猪。
年幼的马贤,在家煮饭洗衣服,喂猪,样样都做,也做得非常认真。那时,家里养六头猪,马贤五岁的时候,带着弟弟在家,她的母亲出去做工,很晚都没有回家,圈里的猪饿得嗷嗷叫,在圈里窜去窜去,张开大嘴到处乱啃。马贤就用一个小盆,一点一点抬猪食去喂猪。
靳永彩说:“有一次,我不在家,她两岁多的小弟生病发高烧,她就带着小弟去打针,两个一边走一边哭。不过,现在一切都好了,我觉得自己过去的付出,都是值得的。”随后得知,马贤的小弟2020年7月大学毕业,经过公考,于2021年1月到西畴县新马街乡政府上班。
马贤回到卡点上班后,有一件事让她感到十分内疚。
在她住院养伤期间,镇上派罗家坪村党支部副书记、村监督委主任熊光泽同志去193卡点替换马贤值班。在2021年5月11日,熊光泽和村里的文书去边境线上巡逻的时候,踩滑,摔倒在台阶上,造成腰椎损伤、骨盆等部位骨折等,住院治疗一个多月后,又回到家里休养。到2021年7月底,熊光泽坐着的时候,受伤的部位还很疼痛,同时,也不能走路,走路时受伤的部位还会疼痛,他还依然坚持到村委会上班。
今年已经59岁的熊光泽同志,从2003年进入村委会,履行村委会党支部副书记和村委会副主任职务,在2021年3月的换届选举中,当选为党支部副书记和村监督委主任。
熊光泽说:“在边境线上,巡逻的路线,虽然行走起来,非常不好走,但正因为不好走,我们才要坚持去巡逻,并且坚持一天24小时的守好我们的边境线,守好我们的国门,不让任何坏人有可乘之机,我们祖祖辈辈就生活在边界上,我们已经把守好边境线,守好国门当成我们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了。”
铁打的边境村落,忠诚的边境线上的人民,烽火硝烟时代,他们是保卫祖国领土的卫士;和平年代,他們同样是守卫祖国每一寸土地的卫士,他们是祖国值得自豪的人。
四
新冠肺炎疫情的疯狂,如空气中的隐形地雷,随时随地,都可能在防不胜防的地方被引爆,一旦暴发,病毒迅速扩散,后果不堪设想,这也极大地考验着我们守边人的智慧。
“老胡哥,赶快带人来,外面有很多人要冲卡了!”在2020年7月中旬的一天,深夜两点左右,马关县都龙镇茅坪村监督委员会主任胡明昌,接到203号界碑守卡人打来的紧急电话。
胡明昌接到电话时,正是他的老丈人病情十分严重的时候,老人已经处于奄奄一息的状态,他和亲人们正焦急地守护在病床前,他接到电话后,就告诉在场陪护老人的其他亲戚朋友:“我不能继续陪护老人了,卡点上出现了紧急情况,我要带人去卡点。”他说完后,就立马给相关负责人打电话,就出门去了。
很快,胡明昌带着解放军、警察等20多人向203号界碑卡点奔去,当时有15个境外人员要强行冲过关卡,偷渡越境。
胡明昌说:“那些境外的人员。看到我们大队人马到来,感到了害怕,就停止偷渡的步伐,我们严厉警告邻国的偷渡人员,不能过来,强行冲卡会有非常严重的后果,他们就停止偷渡的脚步。”
当初,境外的偷渡人员,见到我们这边卡点值班的人少,他们就威胁说:“你们准我们过去,我们也要过去,不准过去,也要过去。”矛盾正在升级的时候,胡明昌带人及时赶到,邻国的偷渡人员见到我们人多,在我们的警告中,他们就暂时退回去了,根据以往的经验,邻国的偷渡人员还会继续寻找机会偷渡,他们会暂时退回去,隐藏在国界的附近,寻找机会,继续偷渡。 胡明昌说:“我们一直等到天亮,都不见对方什么动静,我们就撤了回来。”
边境上有什么行动,都是联合当地公安警察等一起行动,当地党委政府军民统一思想,统一行动,成了强边固防、守好边境线的一大法宝。
胡明昌说:“不管边境线上出什么问题,卡点的人,必须第一时间打电话告诉村委会,我们村委会的,也必须在第一时间,迅速向上级和有关单位报告,同时迅速采取有效的行动。尽量把边境线上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保障边境上的平安。”
随后,胡明昌沉默了一阵,压低声音说:“当时没有看到老人一眼最后,心里很是惭愧,但一想到,守护好国家的大门,才是大事情,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心里又会坦然一点。”
胡明昌经常要面临这样的现实:家里有必须要处理的事情;工作上也有必须要处理的事情,又不能两边兼顾,他只能选择把工作放在第一,把家里的事放在其次。
在2020年7月,胡明昌的爱人吴迎春患鼻炎,去文山做手术,他把爱人送到州中医院,因为疫情防控工作,他没有在医院陪护,只有安排女儿等人在医院陪护。
胡明昌说:“我到现在都感觉很对不起老婆”。
在采访的时候,问起这件事情。“当时,你的老婆在文山住院的时候,你没有在她身边,她心里有不高兴吗?”
胡明昌说:“不高兴肯定是会有的。边境的卡点上,一会又没有水,一会又没有电,我开着皮卡车,维修解决问题能快一些,我告诉女儿和小姨妹,你们留在医院,有什么事你们处理就行,我得赶回去卡点上。”
采访时问胡明昌:“你老婆会不会怪你不关心她?”
他答道:“她还是很支持我的工作。我老婆当时还笑着说了句,小手术小问题,你守不好边境线和国门,倒是大问题了。”
不管家里遇到什么困难,家里的人都是很支持他工作的。
胡明昌说:“境外疫情严重,接到上级通知禁止在茅坪口岸街道上赶集,那天正好是茅坪口岸的集市天,人们已经密密麻麻地来到街道上,我老婆已经把煮好的菜饭拉到街上,摆好卖饭的桌子板凳碗筷准备做生意了。接到通知后,我先让老婆赶紧把东西收拾好,拉回去家里,然后带领村委会的党员干部到集市上通知,叫群众赶紧离开集市回家。当时看着老婆忙碌的身影,确实有几分难过,但我必须带头,不能因为自己的一点小利益,损害了大家的利益。”
为了更好地做好强边固防的守卡工作,提高守边人的生活质量,需要在边境线上架线通电。2020年5月的时候,胡明昌到边境一线架线现场的时候,工人正在砍木杉树做电杆,他过去时,刚好在砍一棵杉树,架线的工人见到他就叫他一起帮忙,他过去扶杉树,下面的手握电锯的人,不知道是怎么操作的,一下子把电锯锯到他的脚背上,把他脚背上鋸了一大个口子,瞬间鲜血淋漓,痛得他大汗直冒,他忍住钻心的疼痛,交代了一些安装布线工作,赶快去医院包扎,经过清洗消毒后,缝合了12针。医生说,不幸中的万幸,没有伤着骨头和主要血管。
受伤之后,胡明昌并没有丢下自己的工作不管,他从医院回到村里,一天都没有休息,继续一天天走在疫情防控的边境线上。县、镇政府的工作人员,下去调研了解强边固防工作,他拄着拐杖,在同事的搀扶下,一跳一跳地走在边境线上,继续开展工作。
从受伤到康复的两个多月里,胡明昌坚持工作,当时家里人很是担心他。
胡明昌的二女儿说:“爸爸,你脚受伤了。路都走不了,你应该休息几天。”
胡明昌:“不行,边境上的疫情防控工作,我每天不去看看,我不放心,如果没有这个疫情,我是应该休息几天了,县上镇上的领导也关心我,叫我休息几天,只要我能够站立起来,我都要坚持去卡点工作,必须要把这个疫情防控工作抓好,必须要把疫情堵在国门之外。”
胡明昌的爱人吴迎春说:“我很是担心他,但他要坚持去上班,也没有办法说服他。”
自从胡明昌当选茅坪村委会党总支书记后,基本没有时间帮助家里做家务,有时候,吃饭都没有时间回来吃,经常是吴迎春一个在家。
吴迎春说:“他有时候,刚刚端起碗,就有电话打来,他有事情就出去了,村委会忙的时候,他很少有时间回来吃饭,哪怕回来吃一次,也是吃得急急忙忙。他还经常是天黑都不回来,每次打电话问,都是在外面忙着。我每天早早要起来煮早餐卖,开饭馆,他根本帮不上什么忙。上次手术回来,医生叫我休息三个月,但客人来吃饭,没有人帮忙,也只得自己忙。”
胡明昌在马关茅坪边境线上长大,从小就有国防意识,看到长辈守边爱国就跟着学。
他到现在当了20多年的界务员,2013年当村民小组长,2016年当选村委会监督委员会主任,2016年入党,现在48岁。2010年1月在陆地边界勘界工作中表现突出,云南省人民政府给予嘉奖,2018年11月被云南省外事办评为“优秀外事界务员”,2021年6月中共文山州委授予他“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05年7月,在边界拉气河段,胡明昌带领同事们和邻国的界务员一起勘界,那天雨下得相当大,当时,河上没有桥,河水涨猛,河上有一条钢绳索,邻国的界务员就拉起钢绳过来,胡明昌带领同事们就用绳索去拉邻国的界务员,邻国的一个界务员来到河中央,被猛烈的波浪打翻,没有拉住绳索,就被波浪淹没冲走了。
胡明昌和同事一直顺着河水追了200多米。当那个人再次被波浪卷出河面的时候,瞬间抓着河水边的几根草,在这千钧一发之时,胡明昌带领大家,眨眼睛的功夫,把他从河水中拖上河岸,抢救出来。
胡明昌说,“当时,河水那么大,那个邻国的界务员生还的可能性已经非常小了,但我们没有放弃抢救的机会。”
2021年5月,胡明昌当选茅坪村委会总支书记后,既要当指挥,又要走在前面,带着大家做。他说,以前不在这个位置上,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界务员,能够为国家守边境线,守界碑,做好边境法律法规宣传,觉得很欣慰。后来,能够当村民小组长,带领茅坪村小组160多户人家跟党走,也是让他感到高兴的事。现在层面更加广泛了,现在能够在村委会带领800多户人家4000多个人,跟党走,特别是在我们边境线上,能够把那么多群众,团结一心守好边境线,是他感到十分高兴的事。 爱干事,能干事,对集体有什么好的建议,他都会及时提出来。2020年过春节的时候,他就给当时的书记建议:“过年了,给守卡点的群众休息几天,我们组织党员同志、村干部守一个星期的卡,让其他群众休息,过好春节。”当时的村委会书记和其他党员同志,觉得他提出的这个建议很好,大家同意支持他这个建议。在春节期间,茅坪村党员村干部,到边境线上各卡点值守,把群众换下来过春节。
2021年7月6日早上,胡明昌带领大家在边境线上安装物防设施,他告诉大家,经过紧张的作业后,再过一个星期,就完工了。
在边境线上安装物防隔离栏等设施,好处很多:一是有效防止走私活动;二是在疫情防控中,防止有人偷渡入境,把病毒堵在国境线之外,因为边境地形复杂漫长,可以提高工作效力,减少很多难以弥补的工作量,安装好物防隔离栏,守边人就可以把主要精力用来守好重要的关口,特别是在每一个卡点,安装有红外监控,节省了很大的人力。
强边固防,需要长期而坚强有力的后勤保障,只有做好每一件小事,才能面对和解决任何的问题。
2021年5月30日,胡明昌开着皮卡车上去196卡点,卡点上的人见到他就说卡点上已经没有水了。没有水,没有支撑生命之源的水,会给守边工作带来很多麻烦,必须得马上解决。胡明昌就去卡点周围找水,功夫不负有心人,真是山高水长流,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两个小时后,他终于找到筷子那么大的一股水。他就用工具,在土里掏出一条小沟,把水引出来。随后,他回到茅坪街道上,把沙,水泥,砖头拉上去,在卡点前方,修了一个小水池,用砖头支砌起来,在水池上,用红油漆写了“强边固防抗疫泉”几个红红的大字。
积少成多,这小小的一点流水,一天下来,卡点就有了用不完的水。
這个“强边固防抗疫泉”,得到很多人的赞扬。胡明昌却说:“没有什么,这只是举手之劳。”是的,这是举手之劳,但很多时候,没有这种举手之劳的功夫,还真不行。这看起来是小事情,其实是解决了强边固防的大问题,这不仅仅解决一个卡点的饮水问题,还解决了另一个卡点的饮水的问题。
生命之源,化为幸福生活之源。
我们总是在春风化雨。
五
一面党旗。一面国旗。在国境线上飘扬,在每一个卡点飘扬。
行走在荒山野岭中,突然看到,一面鲜红的党旗,一面鲜红的国旗,在迎风飘扬,会是什么感觉?
一个友人告诉我,2006年,他在国外漂泊,有一天,下着大雨,在雨水中,他独自走在大街上,从早上走到下午的四点钟,又饥饿又疲惫,脸上又是汗水又是雨水。当他抬起头时,蓦然看到一面五星红旗,那是祖国驻外大使馆升起的五星红旗。
他仰望着鲜红的五星红旗,失声痛哭,他知道,只有这面五星红旗,能够像母亲一样帮助他。然后,第三天,他就下决心启程回国。他说,他看到五星红旗的那一瞬间,自己就像一个走失的小孩,看到了正在寻找自己的父母。同时,他也看到了一份信心、一份力量。
走在边境线上,再苦再累,当看到飘扬的党旗和国旗时,全身心都会放松下来,感觉就像回到温馨的家里。
2021年7月6日早上,罗家坪主峰下的193卡点,大雨中,雨棚下,值班人员,严阵以待,登记着过往人员。
雨棚边上,有两小栋牢固的简易板房,一栋是守卡的村民休息的,另一栋是下派工作人员休息的。房间内,四张床,挨挨挤挤,放着简单的行李。一个简易的厨房内,锅、灶、液化气、柜子、碗筷瓢盆桌凳,油盐柴米酱醋辣,齐全。这是一个家庭厨房的摆设。
这里距离边界只有几十米远,一个能够顺利进出的边关要塞之地。当初设置卡点的时候,没有这种能够很好地遮风避雨、防寒保暖的活动板房,只有救灾帐篷,那时的条件非常艰苦,就在这里找了一块空地,平整一下,地板就是泥巴地。
当天值守卡点的村民是:杨发秀、张玉成、王天谷和张玉兵四位,他们来自罗家坪村民小组的四个家庭,这个卡点的纪律规定,每天村里由四户人家一组,每户人家派出一个得力的人来参加守卡24个小时。有的卡点,白天是老人和妇女来值守,晚上是青壮年。
马贤告诉大家,开始守卡的时候,大家有些不适应,时间久了,大家都很自觉地来守卡,积极性非常高,没有哪户人家不来守的,即使有时候,下着很大的雨,他们都不会缺席。
边境上参与守卡的群众,他们在家里做农活的时候是勤劳的农民,站在卡点上,巡逻在边境线上,他们就是坚强的战士。
卡点上的日常生活,粮食和油等是国家供给,小菜就从家里带来。
每一个卡点,值守的人员,有每天更换的本村群众,有不同单位派来的工作队员,不同的人在一起,在一起守卡,在一起巡逻,在一起应对危险,在一起睡简易板房,在一起在火塘边烤火取暖,在一起煮饭吃,他们就是生死相依的战友,轮流守卡的每一班群众,就像一家人,工作虽然艰苦,但是大家在一起感觉都比较温馨。他们在一起,处处体现出家庭的温暖和友爱。
马贤说,白天晚上都要去边界线上巡逻,巡逻的路也特别不好走,但是,大家一直没有松懈的心理和放松巡逻的脚步。
在巡逻边境的队伍中,女民兵和妇女同胞,是支撑半边天的巾帼战士,她们经常把艰辛的工作,做得有声有色。
有女同胞努力工作的地方,沙漠容易变成绿洲,危险容易化为勇敢的力量。
在边关看到我们人民群众行动,想到很多历史的身影。
长征的胜利,是群众一路支持红军实现突围的胜利。建立新中国的胜利,是群众用脚步和独轮车、用鲜血和汗水支持换来的胜利。我们守边人在群众支持下,那种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精神,也是无数先辈用鲜血和生命的付出,换来了我们今天美好幸福的生活的精神,让我们的国家焕发最绚丽的光彩。
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如果忘记这一法宝,注定完不成很多历史的壮举和创举。
在边境上,我们的国旗、党旗挂满村庄和每一条路,我们的群众,不同其他群众,他们在很多风云变幻中,不但值守卡点,巡逻边境线,看守祖国的界碑,他们经常以抵边生产劳动等方式来守护我们的国土。他们就是再苦再累,也要守好祖国的每一寸土地,守护好边疆沃土,守卫好我们美丽的家园。 在199号卡点,守卡的群众来自一个特别的村庄。
他们是茅坪抵边新村的群众,他们都是2019年前后,从全县各地搬迁来茅坪定居的,来的人员十分复杂,脱贫的建档立卡户比较多,那里的住房,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5平方米,搬迁来的档卡户,只要出1万元钱,就可以搬迁来长久居住,国家补助家庭成员每人每年3000元生活费。不是档卡户的群众,只要自愿来新村居住,只有一人出资1万元,就可获得相对应的房子,每年每人国家补助2500元生活费,抵边新村就在国家口岸茅坪集市上,对提高今后的生活质量,具备很多有利条件。
新村里,由于大家相互之间不熟悉,给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但在新冠肺炎疫情面前,他们变得高度的团结一致。
在疫情防控中,安排新村的群众守护199卡点,他们很负责,卡点守得很好。
因为他们以前长期生活在其他地方,不了解边境线上的情况,胡明昌经常把他们组织起来,学习边境法律法规、疫情防控、强边固防等知识。
胡明昌对他们说:“你们既然来到茅坪,就是我们茅坪大家庭的一员,我们不会丢弃你们,我们茅坪的原住村民能享受什么,大家就能享受什么。我们做什么,你们就要做什么,来这里就要入乡随俗,老人们不仅仅要在这里生活一辈子,子子孙孙也要好好地在这里生活下去,慢慢融入茅坪国家口岸,融入茅坪国门村。”
胡明昌平时总会抽出时间,带着村里的老老少少,去边境线上走走,边境线上,虽然有国界有界碑,但界碑与界碑之间,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地形是弯弯曲曲,在弯弯曲曲的地方,必须要记住哪一寸土,哪棵树,哪丛草,是我们自己的,让大家必须得记好,这看上去点点滴滴的东西,都是我们国家的,坚决不能丢失。他教大家怎么管好界碑,怎么管好边境线。
几十年如一日,走在边境线的路上,哪里的路该怎样走、哪里有什么草木标记,胡明晶都了然于胸。他说:“带领边关群众传承爱国守边的精神,做神圣国土和幸福家园守护者建设者。是我们守边人的职责,必须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
我们守护边关的旗帜,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倒下的。
在边境线上,我们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
在崇山峻岭中,我们鲜红的党旗高高飘扬。
我们守边人一直在努力,请党中央放心,请祖国和人民放心。
六
一片泥泞的废墟中,两个幼小的孩子,女孩六岁,男孩四岁,正在帮助大人捡砖头,把散乱的砖头,整整齐齐地堆在一起。浅红色的砖头,孩子只抱得动一块。这是2021年7月5日下午3点,出现在马关县八寨镇湾子寨村委会中寨村小组易德祥家的一幕。
易德祥家是脱贫不久的档卡户,2021年6月4日下午4点,他家的房子起火了,是电线老化起火,很快,土木结构的老房子全部烧光。
那天,他们在距离房子下方一百多米的地方做活。易德祥正在低着头劳作,突然听到女儿易香莲大声呼喊:“爸爸,你看,我家房子着火了。”等他跑上来的时候,整栋房子全部都燃烧起来,已经不敢进家。两个小孩看到房子着火了,都大哭不停。
湾子寨村委會党总支书记李明达,第一时间来到现场,但火势太猛烈,根本无法抢救,只能及时打电话给供电所的断电,断电后,房子基本上是烧光了。不幸中的万幸,当时两个小孩没有留守在家里,还有粮食是堆放在另一个小房子的楼上。
易德祥家正房子全部烧毁了,李明达组织村上的党员干部群众,捐款捐物,他说,去动员群众捐款的时候,大多数群众都积极献了爱心,多的捐献300元,少的捐了10元,甚至一些留守在家的老人都捐了钱,村里有一个合作社捐献3000元,有一个捐献5000元。
李明达把易德祥家遭遇火灾的情况发在微信朋友圈里,微信圈的朋友们,捐献了2000多元。
因为路面的原因,大车拉来的两万多块砖,不能直接拉到地基上,只能拉到距离地基300米的地方,易德祥一个人,用三轮车,把砖头拉到地基中来,一次拉两百个,已经全部拉到位了。他的两个孩子,看到他从早到晚忙个不停,就会来帮助他递砖头,哪怕他们只能拿得起一块砖头。
易德祥家正房子被烧后,李明达经过多方的努力,组织群众捐款获得2万多元,民政救灾支持解决1万多元,他自己又去筹措一点,现在已有6万元左右,建新房的资金基本有了保障。目前,就等着施工方来放线,就可以建房子了,如果天气好的话,一个多月,就可以把房子建好,只是这段时间雨水天气,建新房进展就会慢点。
李明达对易德祥说:“建好房子后,虽然大家都会支持你家帮助你家,但主要还得依靠你自己。”对巩固脱贫成果,逐步过上小康生活,易德祥还是很有信心。
易德祥是村里的护林员,一年有1万元的收入。他很热爱护林员这份工作,平日里都要去山里巡逻,看是不是有人砍树,看到有人砍树,就问砍树的人,办理手续没有,没有手续,就不可以砍,就要上报,最主要的是查看有没有人烧火,看到有人烧火,就要去制止。他说:“这是我的职责。”
做好护林员的同时,易德祥家栽种有6亩砂仁,效益好的时候,一年有4千元左右的收入,他家正在扩大种植规模,以便获得更大的效益。
看到他家旁边的一小间房子上面,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真空管在太阳光里发出紫焰一样的亮光。山里人,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想要好好洗一次澡,是做梦都梦不到的事,现在天天都可以洗上热水澡。洗澡不仅仅是洗尽身上的污垢,也是洗尽贫困的思想意识,过上健康文明生活的好办法。
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李明达经常带着村委会的党员干部和上面派来的工作队员,家家户户的,去宣传,去送明白卡,实行网格化管理,群众都能积极配合做好防疫工作,大家明白,生命才是第一的,如果不小心传染自己,就很麻烦了。
李明达说:“疫情严重,群众也出不去,我比较担心的事,就是怕工作做不好,担心刚刚脱贫的档卡户,又返贫了。现在我们的工作重点,就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发展产业,让群众的包包鼓起来,但搞乡村振兴不是立竿见影的,不是搞一年两年能够有多大效果的,必须得长远的规划和打算。” 湾子寨村委会拥有岔河和花坝子水库这样好的自然资源,广大的群众有种植砂仁的积极性。我们拥有青山,我们拥有绿水,我们拥有肥沃的土地,但我们怎么会贫穷呢?李明达经常在思考这个问题。
花坝子水库与红河州屏边接壤,水库库容两边一边一半,两边的村民都好相处,关系也很好,水域没有什么污染。为巩固脱贫工作,振兴村里的产业,充分利用花坝子优美的环境,做好观光旅游漂流休闲等,来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已经初步取得成效。
花坝子水库和岔河景区的农庄老板黄杨鸿,从2016年10月开始,投资400多万元来发展景区产业,并成立神谷旅游合作社,有20多户档卡户以入股分红的方式加入合作社,平时合作社要做什么事情,有什么工要做,多数是档卡户的家庭成员来做,工人平均一个月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有效地增加了档卡户家庭收入。来这里做工的人,多数人的学历不高,出去不好找工作做,在这做工,平时也可以照顾到家里的老人。
李明达以前在外面开过饭馆等,如果在外面做生意,一年至少也有10万元左右的收入,在村里当支书,一个月才有2000多元的收入,但他还是愿意在村里带着大家,一起把家乡发展起来,振兴起来。
李明达1991年出生,2012年,他21岁的时候来村委会当文书,2021年3月村委换届选举他被选为村委会党总支书记。他家的收入,就是栽种甘蔗和砂仁,他家种植的30多亩砂仁,因为自己忙于村委会的工作,平时基本上没有时候管理,都是请工人管理。
湾子寨村委会种植砂仁,发展砂仁产业,有专家规划,有公司收购,农户的种植积极性很高。现在全村种植砂仁有10400亩左右,还有扩大种植的空间。种植砂仁,一亩的投资,不算人工费,在500元左右;算人工费用的话在1800元左右。有的人家种植6亩左右,有的人家种植50亩左右,价钱高的时候80元一公斤,长期的稳定价格在40元左右一公斤。在丫口寨村,有两家种植砂仁大户,在2018年前后,种植砂仁的年收入在50万元左右。
强边固防,一手抓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发展,一手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真正把乡村建成:田野有希望、农业有干头、农村有看头、农民有奔头、产业旺、环境美、生活好、边疆稳、党建强的边境小康村,这已成为边境上很多基层党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识。
在罗家坪村,马贤说,这里的群众,以前都是要外出务工,才会有收入,因为疫情的蔓延,就不能随便进出村子,开始群众不理解为什么不放他们出去打工,每天把他们留在家里留在村里。我们就不断进村入户进行宣传,说明疫情的危害性,我们在家里,在村里,就是保护我们自己,就是保卫边疆守护自己的家园,就是为大家作贡献,就是为国家作贡献,群众就开始慢慢理解我们支持我们的工作。村民们留在家里发展种植业养殖业,把那些往年荒废的地,种上庄稼,在家养猪发展生产,种植苦参,种地谷,养殖小耳朵黑猪,2020年猪价涨,很多人家都赚了钱,种植苦参的人,有的育苗卖,就这样,很多人家,都把家庭经济发展起来了。
在茅坪村委会,胡明昌说,现在重点是带领群众做好疫情防控,做好乡村振兴工作,带领大家守好我们的国门,守好我的卡点,守好我们的边境线。茅坪国门市场关闭后,口岸做不成生意了,赚不到钱了,对部分人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影響。以前的人都是依靠这个口岸做生意,土地大部分荒废,他带着党员干部就多次开群众会做工作,在土地上想办法,充分利好土地,做好养殖和种植,养鸡养猪的,把我们的生活过好,让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七
戍边卫国,强边固防,是文山的光荣传统。
以愚公移山的精神,战胜恶劣的自然环境,建设自己的美丽家园,也是文山的光荣传统。
车子喘着粗气,颠颠簸簸地来到旱谷地街,车子再也不能向前了,马关小坝子镇田湾村委会的老支书熊定福,带着王建芬、黄源丽丝、杨凤金、蓬文超、陆国巧、刘俊娥、于淼等人,要步行登上趾男山顶上。
在旱谷地街时,熊定福指着前面树木翠绿的地方说,山顶就在那里,不远的。我们跟在熊定福身后行走,开始还有点毛小路,路面还算平整,慢慢地,就行走在野草丛中,脚踩到什么地方,什么地方就是路。虽然头顶烈日,是雨过天晴的烈日,路面泥泞而滑,稍微不小心,就会滑倒。走着走着,就有人开始掉队,越到后面,路越难走,很多地方,只能是学着猴子的样子,爬着走。
边境线上,沿着这块界碑走向另一块界碑,从这个山头走向另一个山头,从这个山坡走向另一个山坡,类似这样的路,我们的边境巡逻队伍,他们经常在行走,白天黑夜地行走,一天24小时的巡逻。可见,他们的付出,是多么的不容易。
走在前面的熊定福,脚步轻轻松松的,像会轻功一样,健步如飞,其他同志却走得相当吃力,我们倒十分佩服熊定福有一副好身体,他经常在山上山下山前山后的走动,不时带着上级单位和部门的人,来趾男山山顶参观学习,练就了这样的好身体。
大家走得满身冒汗,汗流满面,汗流浃背,气喘吁吁的,甚至有些呼吸困难,累得气都喘不过来,实在走不动的时候,就停下脚步,休息片刻,又继续向前走。有的人跟着熊定福的步伐先登上山顶,掉队的人,相互不停地用电话鼓励着,不停地用电话告诉着上山顶的路线,最终一行人都到达了山顶。
到达山顶后,看到山背后像快刀斩过一样的悬崖断崖,危险极致。眺望周围,看得很远,很多群山和深谷,全部收在眼底。一览众山小,刚才还全身疲惫,现在却轻松了。
趾男山,因为山上经常飞舞着老鹰,又叫老鹰山,位于马关县小坝子镇田湾村委会与邻国相距不远的边境上,海拔高1596米。在1952年,小坝子镇剿匪战争全面结束后,组织上从驻扎在老卡的解放军中,调一位叫吴启林的班长来任田湾村委会的第一届党支部书记。
为了在边界上宣誓我们国家的主权,庆祝祖国边境一线获得全面解放,庆祝毛泽东主席领导我们打下了江山,感谢共产党为边疆人民群众带来了好日子,感谢新中国让边疆人民群众过上了幸福生活,同时铭记为我们牺牲的英烈。吴启林带领田湾的党员及群众,背石头上趾男山顶上,用石头等在山顶的土坡面上,用镶嵌的方式,“绣”出“毛主席万岁”五个大字,每个字长10米、宽8米。从1952年起,每年国庆节,当地群众都会组织队伍从山脚抬白泥土到山顶维护字体,除草清扫,举行守边宣誓活动。 熊定福说,每年国庆节,田湾群众依旧不忘初心,保持传统,进行国庆义务活动。2020年10月1日,田湾村委会群众在田湾趾男山举行第68次强边固防、抗击疫情宣誓活动。
我们一行人,站在山顶上,也进行一次强边固防、抗击疫情的宣誓,宣誓词是田湾群众根据自己守护边境的实际行动创作的,我们照着宣誓:
“我们是国家的一员,我们有责任守好祖国的蓝天。
我们是国家的一员,我们有责任守好祖国的疆土。
我们是国家的一员,我们有责任守好祖国的河水。
我们是国家的一员,我们有责任守好祖国的草木。
我们是国家的一员,我们有责任守好祖国的鸟兽。
我们是国家的一员,我们有责任守好祖国的人民。”
田湾群众的爱党爱国情怀是一脉相承的。
在田湾村委会张家湾村口的公路边,用石头“绣”着“共产党万岁”五个大字。这是2021年4月19日,田湾村委会党支部带领群众用石头和水泥“绣”出来的。
熊定福说:“有党的坚强领导,有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田湾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为了感党恩,村里的党员干部群众,就自发地组织起来做这件事。我们村有76户人家,分成六个小组,从很远的地方拉来六车石头,一个小组负责支砌一个字,砌了三天,就砌好了。”
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人民的胸懷是深明大义的,边疆人民群众的这种感恩方式是忠贞而朴素的。
边境上的田湾村,土地很肥沃,自然资源很好,但山前山后,村头村尾,都是山高坡陡的,没有方便出行的路,居住在这里的祖祖辈辈,出行非常困难。
田湾村的原始路面有多难走,村民说“人见人愁,鬼见鬼愁,爬岩头,山羊过路穿草鞋,猴子过路使拐棍”这几句话,诉说了以前村里出行之难,也说明这几年边疆变化之大。
以前,由于村里进进出出全部是泥巴路,出入的人,热天一身土灰,雨天满身污泥。泥泞路烂的,去到小坝子街道上或者其他地方,只要见到裤子裙子沾满泥巴的人,人家都知道是从田湾村来的人。
路不好走,栽种什么,只有靠人背马驮,很难集中拉出去卖了变成钱。如果在村子下面的布文种60袋左右的苞谷,要一个星期才可以拿到家里,而且去布文种地的时候,大家要准备一个星期两个星期的盘缠,带够一个星期两个星期吃的东西,带着锅碗筷子,油盐,铺盖,搭个草棚,等庄稼栽种好了,又背着盘缠回家去。
2011年,田湾村委会发动组织群众修路,开始修路的时候,相当艰难,村民们起早贪黑,早出晚归的,一锄一锄的挖,有月亮的夜晚,就趁着明亮的月光加班加点地劳作,由于山坡太陡,进展十分缓慢。后来,大家从牙缝中挤出钱来,请挖掘机来挖,一条又一条的路基,开阔地躺在山坡上,躺在田间地头,对村里人来说,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
熊定福说:“我们村山高河谷深,我们村里穷,我们田湾人民穷,穷就穷在路上,那时,上级党委政府,给村里的援边定补资金,每户发1000元。经过村党支部研究决定,并经过大家同意,这1000元钱,我们没有单独发放给农户,而是把党委政府发给我们农户的这笔资金,集中起来修路,经过四年的努力,挖了113公里的田间道路,村里的庭院和田边地角的路,全部挖通了。”
疫情发生后,田湾村的群众就集中力量在家种植香蕉,现在香蕉已经成为田湾村的主要产业,有的农户种植了200多亩香蕉,有的农户种植50亩左右。栽种50亩香蕉,一般情况,一年可以有8万元左右的收入。如果请工人做,除去工人工资,也有4万元左右的收入。种植香蕉,解决了部分人在疫情期间,不能外出务工难题。
熊定福说:“以前路不好的时候,栽种香蕉拉不出去卖,少数人家靠人背马驮运到街道卖,一匹马驮两大箩,才卖得二十至三十元钱,一个人背一大背箩,才卖得十多元钱,驮累了,背累了,也卖不得多少钱,赚得几元钱,还不够一个星期的一点点零花钱,村里的人在家用钱都相当小心,大家经常是分文不挨身。一个家庭的全部家当,也就值100元钱左右。”
现在路修好了,很多家庭都有轿车,全村人都在小康路上忙忙碌碌,村民们早上骑着摩托或者开着车去地里种地,晚上又骑着摩托、开着车回家。种植的香蕉等农产品,卖就不费时费力了,不用驮出去卖,外面的人直接开车到地里来收购。
熊定福说:“以前路不好,娃娃们都不愿意读书,村里人口多,小姑娘们早早就结婚出嫁了。”现在田湾的办学条件已经跟上了现代化的步伐,孩子们上学读书的积极性高,慢慢改变了早婚的习惯。
田湾村的小白河对岸就是邻国,以前相互来往十分频繁,从疫情发生后,就封锁国界,设卡点守护河面,相互就不来往了。有时候,有人想偷渡过来打工赚钱,我们就把偷渡的人送回对岸去,熊定福说:“边界上,我们防守严密,只要有什么风吹草动的,巡逻的人,都能及时发现,如果河对岸的人想偷渡。我们坚决不能让他们有偷渡过来的机会。”
田湾人民的生活史,也就是边疆人民的生活史。
田湾人民的创业奋斗史,也就边疆人民的创业奋斗史。
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的边疆,是我们强大的边疆。
八
国境线外,新冠肺炎疫情扩散,风云变幻莫测。
防患于未然,御敌于门外,是我们的责任。
防控疫情,边境线上,随时随地是战时状态。我们的防控目标,就是不能让一只“苍蝇”飞进来,当“苍蝇”向边界袭来的时候,我们就要在第一时间,把“苍蝇”拍打得没有任何作乱的机会。
2021年7月18日至19日,马关对边境乡镇进行全员核酸检测。茅坪村委会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在17日那天,依照县乡的统一部署,就提前开展工作。茅坪村设置了6个检测点,在当天晚上12点前,所有的物资全部送到位,人员全部通知到位。
胡明昌说:“在农村,开展这项工作,其实困难大得很。单单说组织群众,就有很大的困难,一家一户的通知,甚至是一个一个的通知,接到通知的人,这个说有这样的事,那个说有那样的事,这个说有事要出去,那个说有什么急事,要去办。但是,面临的困难再大,我们也要坚决克服,坚决完成任务。” 7月18日晚上3点半,胡明昌就起床了,那时,窗外,下着大雨,他心里担心着,雨水这么大,今天的检测工作能否顺利完成。
他来到厨房,一边望着窗外的雨水,灯光外面的雨水很迷茫,一边烧水煮面条。面条好了,他三下五除二,面条全部下肚。昨天通知大家5点钟到检测点集中,他得提前赶到。
尽管雨水很大,5点钟时,村上的人和县乡派下来的工作同志,大家都到达了点上,6点钟就开始检测。
村里,有些人长年病倒在床上,有些人病倒了十年八年都没有下过床,胡明昌就组织大家去背来做检测,一共去背了4位这样的老人来做,还有其他几个,有的人是坐轮椅来的,有的人是用电动摩托车拉来的,全村里不能走动的十多个人,都进行了检测,有一个病人,睡在床上一动都不动的,大家就带工作人员,亲自上门去进行检测。
有的人,网格管理人员通知说早上10点钟必须来到检测点,可是10点钟过去了,还不见人来,就打电话去,对方说:“我还在喂猪,等喂好猪就来了。”只有耐心等待。因为必须要完成检测任务。核酸检测全覆盖,不能落下一户,不可漏了一个人。
在茅坪村驻地的各单位人员,打工的人,做工程的人,全部进行检测,驻地的解放军,海关人员,边境检查站的警察,全部检测,一句话,就是在辖区流动的人,全部都要做核酸检测,全部免费检测。
那些不在家的人,外出务工的人,网格长亲自打电话通知,叫他们必须找地方检测后,然后把检查结果,用手机拍成图片,传过来给村里登记。因为他们回到村里,要花时间花车费钱,他们也愿意自己出钱,在外面找地方检测。
在罗家坪村民小组193卡点,马贤早上6点钟,就冒着大雨来到检测点,和大家一起,忙碌于检测工作中。由于一天都下着大雨,她鞋子一天都泡在水中,鞋子全部湿透,由于长时间的站立,晚上休息的时候,没有完全恢复的伤,疼的十分厉害。
在2021年7月18日后的几天,文山州对马关、富宁、麻栗坡三个边境县的边境乡镇进行了全员核酸检测,没有1例是阳性。
没有1例是阳性,对我们来说是最大的安慰,也是最大的警惕。
没有1例是阳性,我们对疫情防控,更加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松懈。
我们有信心,我们有力量,我们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
九
綠色的行程码,看上去像一只正在飞行的绿色鸽子。
绿色的健康码,看上去像一群正在飞行的绿色鸽子。
出门在外,到达每一个卡点,必须扫码,行程码、健康码。绿色,自由畅通无阻。
处处扫码,就是处处树立起一道道健康的屏障。
当天下平安的时候,人们容易忘记一只鸽子,一只嘴里衔着绿色橄榄枝的鸽子,诺亚方舟一直等待的那只鸽子。
诺亚方舟被滔天洪水包围的十万火急中,诺亚的生命快要结束的关键时刻,他放出去的那只鸽子,嘴里衔着绿色橄榄枝,飞回到他的身边,让他获得了新生的希望。
当鸽子衔着绿色橄榄枝飞回来后,洪水很快就退去了。
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如洪水猛兽,洪水之迅猛,大有淹没地球村的势头。
在这铺天盖地的疫情洪水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诺亚方舟,被滔天洪水包围,我们都需要那只衔着绿色的橄榄枝的鸽子,飞回到我们身边,我们都希望一群又一群衔着绿色橄榄枝的鸽子,飞回到我们身边,让我们看到生命的希望,获得新生的希望。
现在,地球上,急需衔着绿色橄榄枝的鸽子,都回到人类身边。
病毒无国界,当新冠肺炎疯狂地穿越国界四处流窜的时候,我们能够拥有的平安、信任和幸福,来自我们祖国和人民坚决守好国门、管好边境,来自我们的民兵轮换支边、干部轮流守边、群众轮值护边的人民防线,来自家门就是国门、国门就是家门的意识和行动。
因为天下并不平安,除了瘟疫和自然灾害外,地球的很多人还24小时处于战火中,说天下平安,只因为我们生活在平安的中国。
在文山438千米的边境线上,绿色的边关大地,赋予我们生命的每一个绿色的场所,我们依赖生存的绿色之地,迎接着我们。不要说受到病毒的侵袭,就是行走在铜墙铁壁的国境线边上,我们小心得连手机都不敢开,或者赶快把手机转换为飞行模式,我们担心境外的信号越过边界,把我们的绿色行程卡和绿色健康码,染成黄色或者红色,给我们在回家的行程中,带来这样那样的麻烦。
“只要紧紧依靠人民,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习总书记的话,激发起14亿中国人民同舟共济、众志成城的强大力量。
祖国河山一片绿色,祖国大地一片绿色,祖国边疆一片绿色,安宁的绿色,是生命中最平衡和谐的颜色,是和平和希望的颜色。
绿色是我们生命的底色,我们的守边人就是一只只衔着一枝枝绿色橄榄枝的鸽子,我们传达着健康、希望、生命、信任的信号,我们必须坚决地堵住“黄色”的鸽子,“红色”的鸽子,飞进我们的家园。
【作者简介】胥佑良,男,1970年8月出生于云南麻栗坡,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云南省报告文学学会理事,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省评论家协会会员。在《人民日报》《诗刊》《边疆文学》《中国边防警察》《含笑花》等报刊发表作品100余万字,出版中篇小说集《为情人设道防线》《中国新世纪诗人诗歌精品选·胥佑良诗家卷》等,其作品《美丽的生活碎片》获云南省教师文艺文比赛一等奖、《笑声里的哭声》获新华社征文二等奖、《台湾海峡》获诗刊社1996年度优秀奖等。
夜,漆黑,新冠病毒此刻藏身何处?新冠肺炎疫情又在何方伺机而动?
夜晚,疫情防控的守边人,巡逻在滇东南文山的边境线上,能听到的最亲切的声音,就是同伴们的呼吸声和铿锵有力的脚步声。有人突然情不自禁地哼唱《长征》歌曲“红军不怕远征难……”,这是充满信心和力量之歌,在危急时刻振奋人心之歌,再疲惫的身躯,在歌声中,顿时能够精神焕发。
在169号界碑的左右,一束束强烈的手电筒光,为行走在夜色长廊里的守边人而亮,为我们的信心和希望而亮,为祖国人民的平安而亮。夜色不问巡边人,一束束强光,为祖国边界铸起一道道坚实的墙。
2019年下半年以来,地球村上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蔓延,边境线上,国门外,看不见的硝烟如暗流涌动,天下很不太平。
巡逻守护国境线的步伐,是战斗的步伐。
守护国门的精神,是战地的精神。
守边人历尽艰辛,换来祖国人民的平安。
守边人忠贞不屈,换来祖国人民的幸福。
守卫国界边境线的人,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文山各级党委政府和人民牢记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重托,治国先治边,构建村村是堡垒、家家是哨所、人人是哨兵的防控体系,在文山438千米的边境线上,建立坚如铜墙铁壁的卡点和物防设施,与祖国陆地边界2.28万千米的边境线紧密交织在一起,建立起一道道坚强的屏障,管好人,守住村,护好边境通道,看好守好祖国边境线的一草一木。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性大流行,是多年来,影响人类最广泛的超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它传播速度之快、感染范围之广、防控难度之大,是很多国家和高层决策者们难以预料的。好在我们伟大的祖国,有党中央的英明决策,有国家和人民的团结一心,为我们建造了一个平安的国度,让我们生活在一个平安的国家。
习近平总书记深情礼赞:“战胜这次疫情,给我们力量和信心的是中国人民。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
我们有力量守,我们有信心守。
我们守的是信心,我们守的是力量,我们守的是胜利和平安。
二
黑夜里的光明。
2021年7月11日深夜,巡逻在马关县小坝子镇边境线工作队员,把强烈的手电光,射向漆黑的前方,射向漆黑的四周,射向漆黑的天空,从一个卡点射向另一个卡点,卡点和巡逻线上的同志,看到手电筒光,迅速作出回应,相互告知,我们都在战斗,我们在一起战斗,我们一直在一起并肩战斗。
巡逻的同志们,看到彼此间的亮光,看到了彼此间的支撑和信任,也如在大海中看到远航的灯塔。
不说夜间巡逻有多艰险,缠绕在高山河谷中的边境线,就是在白天行走,也如拦路虎一样考验着人们。路再难走,也不能阻止我们守边人巡逻的脚步。
小坝子镇的边境线,从168号界碑到172号界碑,是以大梁子河、小白河为国界线,守边巡逻就是沿着山谷中的河水边沿行走。
在这片河山中,森林灌木丛郁郁葱葱,到处是悬崖,陡坡和荆棘隐藏着陷阱,山脚是深沉的河流,根本无路可走,一年四季,除了巡邏的同志,几乎没有人走这些地方。
小坝子镇党委书记朱应霖带着大家巡逻在边境线上,由于山坡太陡峭,下坡的时候,大家砍下一截丛林中生长的野生芭蕉树,坐在上面,像滑冰一样,呼呼地冲下一道坡。当停下来的时候,他们会惊出一身冷汗,还好是停下来了,如果继续冲下去,下面是悬崖或者深坑,后果不堪设想。
下坡路太急,他们往往会抓住身边树木或者藤条,来增强自己的安全系数,有时,抓住身边藤条的时候,却正好抓到缠绕在上面的一条毒蛇,只是当蛇还没有反应过来咬伤他们的时候,他们的身子,已经飞快下落,手已放开又抓到另外的东西,继续向坡底滑落。
有时,他们的手触摸到的是一群蟾蜍,还以为是一堆石头和泥块,很快就忽略过去;蟾蜍这种动物,平时动都懒得动一下,在手的触摸中,像石头一样向下翻滚,大家都把它们当成黑乎乎的石块和泥巴团。
在枝叶繁芜的森林深处,遇到蟾蜍虽然让人心有余悸,但遇到游动在森林深处和草丛中的毒蛇,抬着三角状的头,嘴巴微微张开,伸出细长的舌头,发出嘶嘶的声音,让人全身寒冷。
爬坡上坎的时候,天气太炎热,身上带的水,很快就喝光了,干渴得气都喘不过来。他们就砍倒野生芭蕉树,挤芭蕉树中的汁液当水喝,这种汁液本身是苦涩的。
朱应霖却说;“当时喝到嘴里,感觉却是甜甜的。”
靠着这苦涩的芭蕉树中的汁液,巡逻的脚步终于到达终点。随后,新的一天,新的起点又开始了。大家明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在今后的一段日子里,这是一场没有硝烟和丝毫也不能放松的持久战。
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大战中,大家看到了什么地方最美丽,也看清楚了什么角落最糟糕,大战的胜利,与短板效应相似,一只木桶能够装多少水,取决于水桶中最短的那块木板,新冠肺炎什么时候能够完全消灭,取决于最薄弱的环节。
大家巡逻在169号界碑路段左右,看上去山清水秀,峰回路转,奇峻巍巍,要行走通过,却是地势最险峻的地方。在169号界碑下面,永远留住了一位烈士的英魂。2014年9月10日,驻防当地的边防部队88分队战士陈泽焜,在执行巡逻任务时,因环境恶劣,气候多变,严重透支体力,中暑休克,战友们历尽千辛万苦,把他背回到营区,经抢救无效,光荣牺牲。
青山处处埋忠骨,英雄走了,英雄的精神会永远留存在人间,鼓舞着边疆人民,为继承英烈的遗志,再艰险的边境线,也吓不倒守边爱国的边防战士和人民群众。
强边固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没有缓慢的时刻。
在2021年7月12日晚上19点20分,朱应霖从边境线上检查完各卡点工作回到镇政府,刚刚抬起碗吃晚饭。不远处的民房突然起火,她迅速放下碗筷,组织大家赶往火灾场地救火。 着火的房子是大房子边上的小房子,小房子里全部是干柴,而且在呼呼燃烧的大火中,小房子很快就有倒塌下来的危险,如小房子倒塌了,就会压着大房子的墙面,在高温中,大房子就会有倒塌的危险,经过及时的救火处理,控制了火势的蔓延,最终消灭了火源,保住了大房子。
三
连接固定在踝骨内的两颗螺丝,在休养两个多月后,依然疼痛不止。从边境线上巡逻归来,一次不经意的踩滑,马贤的左踝骨中,手术时嵌进了两颗帮助康复的螺丝。这次滑倒,考验着她守边的决心和毅力,牵动着温馨的亲情和友爱。
2021年4月14日中午12点40分左右,在马关县金厂镇罗家坪主峰下的193卡点,带领村民守卡的马贤,从边界上巡逻回来的时候,踩滑摔倒。
193卡点距离边界线,不足100米,在卡点背面的小陡坡上,马贤走在滑滑的泥巴路上,突然跌倒了,当时一起守边的几个罗家坪村民,看到她跌倒后,以为只是普通的跌倒,并没有想到,会有如此严重的后果。
马贤说:“我当时砸下去之后,瞬间大脑一片空白,过了好多秒钟后,才有反应,感觉脚特别疼,疼得都说不出话来。过了好一会儿才说,我的脚扭着了,起不来了,脚当时就肿胀起来。他们就过来扶我,一直把我扶到守卡的地方,然后就给我揉疼痛的地方。”
大家以为她就是随便摔了一下,揉揉,拉扯一下就会好了。有的村民帮助她搓揉肿胀的地方,有的人打电话叫村里的医生来瞧,脚是不是错位了,过了五六分钟后。医生来了,用民间诊断方法,却难以判断受伤的部位,是不是骨折了。
当时她的脚特别疼,她问:“我的脚是不是砸断了?”
大家看不出骨头出什么问题,只是回答没有断。
中午1点钟后,他们才在卡点吃午饭,饭后,就派人送马贤到金厂卫生院检查,来到191卡点的时候,已经走得一半路程,刚好遇到巡视组来检查指导工作,她又带着巡视组的同志,返回到193卡点上,等巡视工作完成后,已经是下午三点多钟。
下午4点钟,把马贤送到金厂卫生院,卫生院里不能照CT,不能拍透视片子,只能采取冰敷等简单方法,处理一下,冰敷半个小时后,医生开了一些云南白药喷剂来喷疼痛的部位。
马贤说:“冰敷结束后,我的整只脚更肿了,直到4月15日晚上7点多,我的男朋友下班来接我,那时,我的脚已经不能落地了,他从六楼把我背下来,送到了医院。”
从金厂到马关县医院,已经是晚上9点多了,11点后,照完片子出来,诊断,骨折。
诊断出来时,马贤的第一感觉应该是拍错了,她说:“我就问医生,这片子准确不,是不是拍错了,是不是要重新拍一遍,我不相信自己已经骨折了。然后再三确认后,说是真的是骨折了。我就不停地上百度探索,看骨折要多久才会恢复,我要休息多久才能上班,骨折需要注意哪些,才会好得更加快。”
单位领导知道马贤骨折后,说,“办理住院,赶快手术,会尽快派人去接替马贤的工作。”
那时,正是滇西和境外疫情比较严重的时候,疫情防控工作很紧张,马贤要给接替自己工作的人交代很多要做的工作。
从做手术到每一次上楼下楼的检查,马贤的脚就不能着地走路,当需要走动,有时是她的小弟背她,有时是她的男朋友背她。
马贤的母亲靳永彩,听说自己女儿骨折了,急忙赶到医院,确认情况后着急地对马贤说:“赶快打电话给单位领导,说自己不能去卡点值班了,让领导赶快派人到卡点去接替你的工作,现在这个时候卡点的工作至关重要,千万不能出什么问题。你赶紧把手上的工作交接好,不能拖了工作的后腿。”
当时马贤还半开玩笑地对母亲说:“我的脚都痛成这样,不能动了,你不担心我的脚,还担心我的工作。”
马贤的母亲说:“你的工作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情,疫情防控是很重要的事情,你们守护的不仅仅是一个个的卡点,是一个村一个乡镇,更是祖国的边疆大门。”
在马贤做手术和住院期间,罗家坪村的很多村民想来看她,因为疫情的原因,都不能来。住院有规定,一个病人只能一个人陪护,一个病人只能办理一张陪护卡,其他人是不能随便进出的,其他人去看,都要做核酸检测,才能上去看马贤。当时的情况特殊,白天是她的母亲陪护,晚上是她的男朋友陪护,她的母亲血压高,晚上不能熬夜,她的男朋友白天要上班,只能晚上来陪护。
马贤手术结束后,村民们知道她伤势很重,就发信息给她,告诉她要好好养伤,工作有他们做,说了很多安慰的话。
马贤出院在家里养伤期间,罗家坪的村民组织来看她,他们统一迷彩着装,来到小区楼下,9个人整整齐齐的一大排。
马贤说:“我在阳台上看到他们,他们不停地解释说,因为这段时间忙种庄稼,又忙守卡,因此一直到现在才有时间来看你。他们说你要好好养伤,守卡的事,有他们在,没有问题的,我当时不知道说什么,我太感动了,只知道哭个不停。”
村民们去看她的时候,带着自己家里的土鸡蛋,他们还发红包给她,并且说红包的钱是全体村民凑的,是大家的一点心意,她只收了鸡蛋,没有收红包。
当时州里一个强边固防的现场会,安排在罗家坪村193卡点召开,村民就发信息给她讲,说来了些什么人,做了些什么事,如果你在就好了,她当时听到这些,感到特别的温暖。
每天,村民都会发信息问她,问她的脚好点没有,说村里有什么新鲜事,说村里有什么变化,在卡点巡邏的时候,遇到什么事,每天吃什么好吃的,他们都会发信息分享给她。每天都有人惦记她,她觉得特别开心。
马贤是左踝关节内踝骨折,左踝关节肌腱韧带严重损伤。手术初期,马贤并不担心有什么后遗症,手术后,60多天过去,受伤的脚还不能落地,放下来的时候,依然会充血,肿胀,疼,随时都要抬起来平放着,睡觉的时候,得用枕头垫高,不能放下来,她有些担心会不会留下什么后遗症。
2021年6月中旬的时候,马贤试着去上班。她回到金厂,去了两天,因为上楼下楼,随便一动,脚就会特别肿胀,非常不方便,难以继续上班,又回到家里,直到6月29日才去上班。 领导担心再出什么问题,准备派人去卡点把她换回来。
马贤说:“我能自己行走了,没有什么问题的,自己小心点就是,不需要再换人了。我还是希望到一线,一线虽然非常艰苦,要面对很多困难,但我跟那些群众的感情深,十分想念那些老百姓,还是希望自己克服困难,到卡点去工作,卡点的群众也希望我回去。”
当马贤去到卡点值班,因为要不停地走来走去的,脚依然很疼。她却说:“那些老百姓把我当家人一样的看待,我回去以后,他们把我当自家小孩和亲人一样地照顾,叫我不要去那些不平的地方,不要去那些有高坎坎的地方,怕踩滑,因为踝骨里面还有两颗螺丝在固定起骨头,走动起来确实不方便,所以还是会疼,我走不动的时候,走不起的时候,就想,只要跟在后面慢慢走,尽量不要去拖着大家的后腿就行了。”
在2020年2月下旬,快接近过春节的前几天,国内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众多的上级部门和县乡机关及各单位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党中央的统一部署,奔赴边境村等一线,组织带领群众抗击疫情,马贤作为其中的一员,在脱贫攻坚最紧要的关头,她来到马关金厂罗家坪村当第一村长,负责带领村里的群众,完成各项工作。
马贤从2020年春节前来到罗家坪村,带领村里的群众,一边完成脱贫攻坚工作,一边巡逻边境,值守卡点,到2020年6月初的四个多月里,只在春节期间回去两天。
现年26岁的姑娘马贤,2017年毕业于云南大学丽江旅游学院,是马关县金厂镇职工。
2021年7月6日,早上,马贤带着强边固防采访的同志到罗家坪大山采访,她走得很慢,受伤的脚走起来很疼很不方便,但她满脸笑脸,对村里的人和事,对卡点的工作,说起来有条不紊,如数家珍。
正常情况下,她左踝关节12个月后能够完全恢复好,到时就可以取出两颗螺丝。因为肌腱韧带损伤后,愈合得非常慢,恢复得非常慢,所以还经常会肿胀,经常会疼。特别是白天走路多,晚上还是很疼。
2021年6月29日。马贤去上班的时候脚还没有完全好。马贤的母亲靳永彩说:“我觉得勉强能上班都要去上班,因为工作事情多,不能耽误工作,走不得路,能做点什么做什么。我鼓励她去上班,其实是很担心她的,她毕竟是小姑娘,乡下工作繁琐,下面工作又非常的辛苦,遇到什么事,都得参与处理,不过,她从小都是一个比较坚强的人。”
靳永彩原来是县水电公司的合同工。马贤四岁时,她的父亲在国营矿山因瓦斯爆炸牺牲,家里没有人带马贤和弟弟,她母亲就从公司辞职,回家一边照顾儿女,一边种地养猪。
年幼的马贤,在家煮饭洗衣服,喂猪,样样都做,也做得非常认真。那时,家里养六头猪,马贤五岁的时候,带着弟弟在家,她的母亲出去做工,很晚都没有回家,圈里的猪饿得嗷嗷叫,在圈里窜去窜去,张开大嘴到处乱啃。马贤就用一个小盆,一点一点抬猪食去喂猪。
靳永彩说:“有一次,我不在家,她两岁多的小弟生病发高烧,她就带着小弟去打针,两个一边走一边哭。不过,现在一切都好了,我觉得自己过去的付出,都是值得的。”随后得知,马贤的小弟2020年7月大学毕业,经过公考,于2021年1月到西畴县新马街乡政府上班。
马贤回到卡点上班后,有一件事让她感到十分内疚。
在她住院养伤期间,镇上派罗家坪村党支部副书记、村监督委主任熊光泽同志去193卡点替换马贤值班。在2021年5月11日,熊光泽和村里的文书去边境线上巡逻的时候,踩滑,摔倒在台阶上,造成腰椎损伤、骨盆等部位骨折等,住院治疗一个多月后,又回到家里休养。到2021年7月底,熊光泽坐着的时候,受伤的部位还很疼痛,同时,也不能走路,走路时受伤的部位还会疼痛,他还依然坚持到村委会上班。
今年已经59岁的熊光泽同志,从2003年进入村委会,履行村委会党支部副书记和村委会副主任职务,在2021年3月的换届选举中,当选为党支部副书记和村监督委主任。
熊光泽说:“在边境线上,巡逻的路线,虽然行走起来,非常不好走,但正因为不好走,我们才要坚持去巡逻,并且坚持一天24小时的守好我们的边境线,守好我们的国门,不让任何坏人有可乘之机,我们祖祖辈辈就生活在边界上,我们已经把守好边境线,守好国门当成我们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了。”
铁打的边境村落,忠诚的边境线上的人民,烽火硝烟时代,他们是保卫祖国领土的卫士;和平年代,他們同样是守卫祖国每一寸土地的卫士,他们是祖国值得自豪的人。
四
新冠肺炎疫情的疯狂,如空气中的隐形地雷,随时随地,都可能在防不胜防的地方被引爆,一旦暴发,病毒迅速扩散,后果不堪设想,这也极大地考验着我们守边人的智慧。
“老胡哥,赶快带人来,外面有很多人要冲卡了!”在2020年7月中旬的一天,深夜两点左右,马关县都龙镇茅坪村监督委员会主任胡明昌,接到203号界碑守卡人打来的紧急电话。
胡明昌接到电话时,正是他的老丈人病情十分严重的时候,老人已经处于奄奄一息的状态,他和亲人们正焦急地守护在病床前,他接到电话后,就告诉在场陪护老人的其他亲戚朋友:“我不能继续陪护老人了,卡点上出现了紧急情况,我要带人去卡点。”他说完后,就立马给相关负责人打电话,就出门去了。
很快,胡明昌带着解放军、警察等20多人向203号界碑卡点奔去,当时有15个境外人员要强行冲过关卡,偷渡越境。
胡明昌说:“那些境外的人员。看到我们大队人马到来,感到了害怕,就停止偷渡的步伐,我们严厉警告邻国的偷渡人员,不能过来,强行冲卡会有非常严重的后果,他们就停止偷渡的脚步。”
当初,境外的偷渡人员,见到我们这边卡点值班的人少,他们就威胁说:“你们准我们过去,我们也要过去,不准过去,也要过去。”矛盾正在升级的时候,胡明昌带人及时赶到,邻国的偷渡人员见到我们人多,在我们的警告中,他们就暂时退回去了,根据以往的经验,邻国的偷渡人员还会继续寻找机会偷渡,他们会暂时退回去,隐藏在国界的附近,寻找机会,继续偷渡。 胡明昌说:“我们一直等到天亮,都不见对方什么动静,我们就撤了回来。”
边境上有什么行动,都是联合当地公安警察等一起行动,当地党委政府军民统一思想,统一行动,成了强边固防、守好边境线的一大法宝。
胡明昌说:“不管边境线上出什么问题,卡点的人,必须第一时间打电话告诉村委会,我们村委会的,也必须在第一时间,迅速向上级和有关单位报告,同时迅速采取有效的行动。尽量把边境线上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保障边境上的平安。”
随后,胡明昌沉默了一阵,压低声音说:“当时没有看到老人一眼最后,心里很是惭愧,但一想到,守护好国家的大门,才是大事情,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心里又会坦然一点。”
胡明昌经常要面临这样的现实:家里有必须要处理的事情;工作上也有必须要处理的事情,又不能两边兼顾,他只能选择把工作放在第一,把家里的事放在其次。
在2020年7月,胡明昌的爱人吴迎春患鼻炎,去文山做手术,他把爱人送到州中医院,因为疫情防控工作,他没有在医院陪护,只有安排女儿等人在医院陪护。
胡明昌说:“我到现在都感觉很对不起老婆”。
在采访的时候,问起这件事情。“当时,你的老婆在文山住院的时候,你没有在她身边,她心里有不高兴吗?”
胡明昌说:“不高兴肯定是会有的。边境的卡点上,一会又没有水,一会又没有电,我开着皮卡车,维修解决问题能快一些,我告诉女儿和小姨妹,你们留在医院,有什么事你们处理就行,我得赶回去卡点上。”
采访时问胡明昌:“你老婆会不会怪你不关心她?”
他答道:“她还是很支持我的工作。我老婆当时还笑着说了句,小手术小问题,你守不好边境线和国门,倒是大问题了。”
不管家里遇到什么困难,家里的人都是很支持他工作的。
胡明昌说:“境外疫情严重,接到上级通知禁止在茅坪口岸街道上赶集,那天正好是茅坪口岸的集市天,人们已经密密麻麻地来到街道上,我老婆已经把煮好的菜饭拉到街上,摆好卖饭的桌子板凳碗筷准备做生意了。接到通知后,我先让老婆赶紧把东西收拾好,拉回去家里,然后带领村委会的党员干部到集市上通知,叫群众赶紧离开集市回家。当时看着老婆忙碌的身影,确实有几分难过,但我必须带头,不能因为自己的一点小利益,损害了大家的利益。”
为了更好地做好强边固防的守卡工作,提高守边人的生活质量,需要在边境线上架线通电。2020年5月的时候,胡明昌到边境一线架线现场的时候,工人正在砍木杉树做电杆,他过去时,刚好在砍一棵杉树,架线的工人见到他就叫他一起帮忙,他过去扶杉树,下面的手握电锯的人,不知道是怎么操作的,一下子把电锯锯到他的脚背上,把他脚背上鋸了一大个口子,瞬间鲜血淋漓,痛得他大汗直冒,他忍住钻心的疼痛,交代了一些安装布线工作,赶快去医院包扎,经过清洗消毒后,缝合了12针。医生说,不幸中的万幸,没有伤着骨头和主要血管。
受伤之后,胡明昌并没有丢下自己的工作不管,他从医院回到村里,一天都没有休息,继续一天天走在疫情防控的边境线上。县、镇政府的工作人员,下去调研了解强边固防工作,他拄着拐杖,在同事的搀扶下,一跳一跳地走在边境线上,继续开展工作。
从受伤到康复的两个多月里,胡明昌坚持工作,当时家里人很是担心他。
胡明昌的二女儿说:“爸爸,你脚受伤了。路都走不了,你应该休息几天。”
胡明昌:“不行,边境上的疫情防控工作,我每天不去看看,我不放心,如果没有这个疫情,我是应该休息几天了,县上镇上的领导也关心我,叫我休息几天,只要我能够站立起来,我都要坚持去卡点工作,必须要把这个疫情防控工作抓好,必须要把疫情堵在国门之外。”
胡明昌的爱人吴迎春说:“我很是担心他,但他要坚持去上班,也没有办法说服他。”
自从胡明昌当选茅坪村委会党总支书记后,基本没有时间帮助家里做家务,有时候,吃饭都没有时间回来吃,经常是吴迎春一个在家。
吴迎春说:“他有时候,刚刚端起碗,就有电话打来,他有事情就出去了,村委会忙的时候,他很少有时间回来吃饭,哪怕回来吃一次,也是吃得急急忙忙。他还经常是天黑都不回来,每次打电话问,都是在外面忙着。我每天早早要起来煮早餐卖,开饭馆,他根本帮不上什么忙。上次手术回来,医生叫我休息三个月,但客人来吃饭,没有人帮忙,也只得自己忙。”
胡明昌在马关茅坪边境线上长大,从小就有国防意识,看到长辈守边爱国就跟着学。
他到现在当了20多年的界务员,2013年当村民小组长,2016年当选村委会监督委员会主任,2016年入党,现在48岁。2010年1月在陆地边界勘界工作中表现突出,云南省人民政府给予嘉奖,2018年11月被云南省外事办评为“优秀外事界务员”,2021年6月中共文山州委授予他“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05年7月,在边界拉气河段,胡明昌带领同事们和邻国的界务员一起勘界,那天雨下得相当大,当时,河上没有桥,河水涨猛,河上有一条钢绳索,邻国的界务员就拉起钢绳过来,胡明昌带领同事们就用绳索去拉邻国的界务员,邻国的一个界务员来到河中央,被猛烈的波浪打翻,没有拉住绳索,就被波浪淹没冲走了。
胡明昌和同事一直顺着河水追了200多米。当那个人再次被波浪卷出河面的时候,瞬间抓着河水边的几根草,在这千钧一发之时,胡明昌带领大家,眨眼睛的功夫,把他从河水中拖上河岸,抢救出来。
胡明昌说,“当时,河水那么大,那个邻国的界务员生还的可能性已经非常小了,但我们没有放弃抢救的机会。”
2021年5月,胡明昌当选茅坪村委会总支书记后,既要当指挥,又要走在前面,带着大家做。他说,以前不在这个位置上,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界务员,能够为国家守边境线,守界碑,做好边境法律法规宣传,觉得很欣慰。后来,能够当村民小组长,带领茅坪村小组160多户人家跟党走,也是让他感到高兴的事。现在层面更加广泛了,现在能够在村委会带领800多户人家4000多个人,跟党走,特别是在我们边境线上,能够把那么多群众,团结一心守好边境线,是他感到十分高兴的事。 爱干事,能干事,对集体有什么好的建议,他都会及时提出来。2020年过春节的时候,他就给当时的书记建议:“过年了,给守卡点的群众休息几天,我们组织党员同志、村干部守一个星期的卡,让其他群众休息,过好春节。”当时的村委会书记和其他党员同志,觉得他提出的这个建议很好,大家同意支持他这个建议。在春节期间,茅坪村党员村干部,到边境线上各卡点值守,把群众换下来过春节。
2021年7月6日早上,胡明昌带领大家在边境线上安装物防设施,他告诉大家,经过紧张的作业后,再过一个星期,就完工了。
在边境线上安装物防隔离栏等设施,好处很多:一是有效防止走私活动;二是在疫情防控中,防止有人偷渡入境,把病毒堵在国境线之外,因为边境地形复杂漫长,可以提高工作效力,减少很多难以弥补的工作量,安装好物防隔离栏,守边人就可以把主要精力用来守好重要的关口,特别是在每一个卡点,安装有红外监控,节省了很大的人力。
强边固防,需要长期而坚强有力的后勤保障,只有做好每一件小事,才能面对和解决任何的问题。
2021年5月30日,胡明昌开着皮卡车上去196卡点,卡点上的人见到他就说卡点上已经没有水了。没有水,没有支撑生命之源的水,会给守边工作带来很多麻烦,必须得马上解决。胡明昌就去卡点周围找水,功夫不负有心人,真是山高水长流,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两个小时后,他终于找到筷子那么大的一股水。他就用工具,在土里掏出一条小沟,把水引出来。随后,他回到茅坪街道上,把沙,水泥,砖头拉上去,在卡点前方,修了一个小水池,用砖头支砌起来,在水池上,用红油漆写了“强边固防抗疫泉”几个红红的大字。
积少成多,这小小的一点流水,一天下来,卡点就有了用不完的水。
這个“强边固防抗疫泉”,得到很多人的赞扬。胡明昌却说:“没有什么,这只是举手之劳。”是的,这是举手之劳,但很多时候,没有这种举手之劳的功夫,还真不行。这看起来是小事情,其实是解决了强边固防的大问题,这不仅仅解决一个卡点的饮水问题,还解决了另一个卡点的饮水的问题。
生命之源,化为幸福生活之源。
我们总是在春风化雨。
五
一面党旗。一面国旗。在国境线上飘扬,在每一个卡点飘扬。
行走在荒山野岭中,突然看到,一面鲜红的党旗,一面鲜红的国旗,在迎风飘扬,会是什么感觉?
一个友人告诉我,2006年,他在国外漂泊,有一天,下着大雨,在雨水中,他独自走在大街上,从早上走到下午的四点钟,又饥饿又疲惫,脸上又是汗水又是雨水。当他抬起头时,蓦然看到一面五星红旗,那是祖国驻外大使馆升起的五星红旗。
他仰望着鲜红的五星红旗,失声痛哭,他知道,只有这面五星红旗,能够像母亲一样帮助他。然后,第三天,他就下决心启程回国。他说,他看到五星红旗的那一瞬间,自己就像一个走失的小孩,看到了正在寻找自己的父母。同时,他也看到了一份信心、一份力量。
走在边境线上,再苦再累,当看到飘扬的党旗和国旗时,全身心都会放松下来,感觉就像回到温馨的家里。
2021年7月6日早上,罗家坪主峰下的193卡点,大雨中,雨棚下,值班人员,严阵以待,登记着过往人员。
雨棚边上,有两小栋牢固的简易板房,一栋是守卡的村民休息的,另一栋是下派工作人员休息的。房间内,四张床,挨挨挤挤,放着简单的行李。一个简易的厨房内,锅、灶、液化气、柜子、碗筷瓢盆桌凳,油盐柴米酱醋辣,齐全。这是一个家庭厨房的摆设。
这里距离边界只有几十米远,一个能够顺利进出的边关要塞之地。当初设置卡点的时候,没有这种能够很好地遮风避雨、防寒保暖的活动板房,只有救灾帐篷,那时的条件非常艰苦,就在这里找了一块空地,平整一下,地板就是泥巴地。
当天值守卡点的村民是:杨发秀、张玉成、王天谷和张玉兵四位,他们来自罗家坪村民小组的四个家庭,这个卡点的纪律规定,每天村里由四户人家一组,每户人家派出一个得力的人来参加守卡24个小时。有的卡点,白天是老人和妇女来值守,晚上是青壮年。
马贤告诉大家,开始守卡的时候,大家有些不适应,时间久了,大家都很自觉地来守卡,积极性非常高,没有哪户人家不来守的,即使有时候,下着很大的雨,他们都不会缺席。
边境上参与守卡的群众,他们在家里做农活的时候是勤劳的农民,站在卡点上,巡逻在边境线上,他们就是坚强的战士。
卡点上的日常生活,粮食和油等是国家供给,小菜就从家里带来。
每一个卡点,值守的人员,有每天更换的本村群众,有不同单位派来的工作队员,不同的人在一起,在一起守卡,在一起巡逻,在一起应对危险,在一起睡简易板房,在一起在火塘边烤火取暖,在一起煮饭吃,他们就是生死相依的战友,轮流守卡的每一班群众,就像一家人,工作虽然艰苦,但是大家在一起感觉都比较温馨。他们在一起,处处体现出家庭的温暖和友爱。
马贤说,白天晚上都要去边界线上巡逻,巡逻的路也特别不好走,但是,大家一直没有松懈的心理和放松巡逻的脚步。
在巡逻边境的队伍中,女民兵和妇女同胞,是支撑半边天的巾帼战士,她们经常把艰辛的工作,做得有声有色。
有女同胞努力工作的地方,沙漠容易变成绿洲,危险容易化为勇敢的力量。
在边关看到我们人民群众行动,想到很多历史的身影。
长征的胜利,是群众一路支持红军实现突围的胜利。建立新中国的胜利,是群众用脚步和独轮车、用鲜血和汗水支持换来的胜利。我们守边人在群众支持下,那种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精神,也是无数先辈用鲜血和生命的付出,换来了我们今天美好幸福的生活的精神,让我们的国家焕发最绚丽的光彩。
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如果忘记这一法宝,注定完不成很多历史的壮举和创举。
在边境上,我们的国旗、党旗挂满村庄和每一条路,我们的群众,不同其他群众,他们在很多风云变幻中,不但值守卡点,巡逻边境线,看守祖国的界碑,他们经常以抵边生产劳动等方式来守护我们的国土。他们就是再苦再累,也要守好祖国的每一寸土地,守护好边疆沃土,守卫好我们美丽的家园。 在199号卡点,守卡的群众来自一个特别的村庄。
他们是茅坪抵边新村的群众,他们都是2019年前后,从全县各地搬迁来茅坪定居的,来的人员十分复杂,脱贫的建档立卡户比较多,那里的住房,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5平方米,搬迁来的档卡户,只要出1万元钱,就可以搬迁来长久居住,国家补助家庭成员每人每年3000元生活费。不是档卡户的群众,只要自愿来新村居住,只有一人出资1万元,就可获得相对应的房子,每年每人国家补助2500元生活费,抵边新村就在国家口岸茅坪集市上,对提高今后的生活质量,具备很多有利条件。
新村里,由于大家相互之间不熟悉,给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但在新冠肺炎疫情面前,他们变得高度的团结一致。
在疫情防控中,安排新村的群众守护199卡点,他们很负责,卡点守得很好。
因为他们以前长期生活在其他地方,不了解边境线上的情况,胡明昌经常把他们组织起来,学习边境法律法规、疫情防控、强边固防等知识。
胡明昌对他们说:“你们既然来到茅坪,就是我们茅坪大家庭的一员,我们不会丢弃你们,我们茅坪的原住村民能享受什么,大家就能享受什么。我们做什么,你们就要做什么,来这里就要入乡随俗,老人们不仅仅要在这里生活一辈子,子子孙孙也要好好地在这里生活下去,慢慢融入茅坪国家口岸,融入茅坪国门村。”
胡明昌平时总会抽出时间,带着村里的老老少少,去边境线上走走,边境线上,虽然有国界有界碑,但界碑与界碑之间,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地形是弯弯曲曲,在弯弯曲曲的地方,必须要记住哪一寸土,哪棵树,哪丛草,是我们自己的,让大家必须得记好,这看上去点点滴滴的东西,都是我们国家的,坚决不能丢失。他教大家怎么管好界碑,怎么管好边境线。
几十年如一日,走在边境线的路上,哪里的路该怎样走、哪里有什么草木标记,胡明晶都了然于胸。他说:“带领边关群众传承爱国守边的精神,做神圣国土和幸福家园守护者建设者。是我们守边人的职责,必须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
我们守护边关的旗帜,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倒下的。
在边境线上,我们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
在崇山峻岭中,我们鲜红的党旗高高飘扬。
我们守边人一直在努力,请党中央放心,请祖国和人民放心。
六
一片泥泞的废墟中,两个幼小的孩子,女孩六岁,男孩四岁,正在帮助大人捡砖头,把散乱的砖头,整整齐齐地堆在一起。浅红色的砖头,孩子只抱得动一块。这是2021年7月5日下午3点,出现在马关县八寨镇湾子寨村委会中寨村小组易德祥家的一幕。
易德祥家是脱贫不久的档卡户,2021年6月4日下午4点,他家的房子起火了,是电线老化起火,很快,土木结构的老房子全部烧光。
那天,他们在距离房子下方一百多米的地方做活。易德祥正在低着头劳作,突然听到女儿易香莲大声呼喊:“爸爸,你看,我家房子着火了。”等他跑上来的时候,整栋房子全部都燃烧起来,已经不敢进家。两个小孩看到房子着火了,都大哭不停。
湾子寨村委會党总支书记李明达,第一时间来到现场,但火势太猛烈,根本无法抢救,只能及时打电话给供电所的断电,断电后,房子基本上是烧光了。不幸中的万幸,当时两个小孩没有留守在家里,还有粮食是堆放在另一个小房子的楼上。
易德祥家正房子全部烧毁了,李明达组织村上的党员干部群众,捐款捐物,他说,去动员群众捐款的时候,大多数群众都积极献了爱心,多的捐献300元,少的捐了10元,甚至一些留守在家的老人都捐了钱,村里有一个合作社捐献3000元,有一个捐献5000元。
李明达把易德祥家遭遇火灾的情况发在微信朋友圈里,微信圈的朋友们,捐献了2000多元。
因为路面的原因,大车拉来的两万多块砖,不能直接拉到地基上,只能拉到距离地基300米的地方,易德祥一个人,用三轮车,把砖头拉到地基中来,一次拉两百个,已经全部拉到位了。他的两个孩子,看到他从早到晚忙个不停,就会来帮助他递砖头,哪怕他们只能拿得起一块砖头。
易德祥家正房子被烧后,李明达经过多方的努力,组织群众捐款获得2万多元,民政救灾支持解决1万多元,他自己又去筹措一点,现在已有6万元左右,建新房的资金基本有了保障。目前,就等着施工方来放线,就可以建房子了,如果天气好的话,一个多月,就可以把房子建好,只是这段时间雨水天气,建新房进展就会慢点。
李明达对易德祥说:“建好房子后,虽然大家都会支持你家帮助你家,但主要还得依靠你自己。”对巩固脱贫成果,逐步过上小康生活,易德祥还是很有信心。
易德祥是村里的护林员,一年有1万元的收入。他很热爱护林员这份工作,平日里都要去山里巡逻,看是不是有人砍树,看到有人砍树,就问砍树的人,办理手续没有,没有手续,就不可以砍,就要上报,最主要的是查看有没有人烧火,看到有人烧火,就要去制止。他说:“这是我的职责。”
做好护林员的同时,易德祥家栽种有6亩砂仁,效益好的时候,一年有4千元左右的收入,他家正在扩大种植规模,以便获得更大的效益。
看到他家旁边的一小间房子上面,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真空管在太阳光里发出紫焰一样的亮光。山里人,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想要好好洗一次澡,是做梦都梦不到的事,现在天天都可以洗上热水澡。洗澡不仅仅是洗尽身上的污垢,也是洗尽贫困的思想意识,过上健康文明生活的好办法。
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李明达经常带着村委会的党员干部和上面派来的工作队员,家家户户的,去宣传,去送明白卡,实行网格化管理,群众都能积极配合做好防疫工作,大家明白,生命才是第一的,如果不小心传染自己,就很麻烦了。
李明达说:“疫情严重,群众也出不去,我比较担心的事,就是怕工作做不好,担心刚刚脱贫的档卡户,又返贫了。现在我们的工作重点,就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发展产业,让群众的包包鼓起来,但搞乡村振兴不是立竿见影的,不是搞一年两年能够有多大效果的,必须得长远的规划和打算。” 湾子寨村委会拥有岔河和花坝子水库这样好的自然资源,广大的群众有种植砂仁的积极性。我们拥有青山,我们拥有绿水,我们拥有肥沃的土地,但我们怎么会贫穷呢?李明达经常在思考这个问题。
花坝子水库与红河州屏边接壤,水库库容两边一边一半,两边的村民都好相处,关系也很好,水域没有什么污染。为巩固脱贫工作,振兴村里的产业,充分利用花坝子优美的环境,做好观光旅游漂流休闲等,来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已经初步取得成效。
花坝子水库和岔河景区的农庄老板黄杨鸿,从2016年10月开始,投资400多万元来发展景区产业,并成立神谷旅游合作社,有20多户档卡户以入股分红的方式加入合作社,平时合作社要做什么事情,有什么工要做,多数是档卡户的家庭成员来做,工人平均一个月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有效地增加了档卡户家庭收入。来这里做工的人,多数人的学历不高,出去不好找工作做,在这做工,平时也可以照顾到家里的老人。
李明达以前在外面开过饭馆等,如果在外面做生意,一年至少也有10万元左右的收入,在村里当支书,一个月才有2000多元的收入,但他还是愿意在村里带着大家,一起把家乡发展起来,振兴起来。
李明达1991年出生,2012年,他21岁的时候来村委会当文书,2021年3月村委换届选举他被选为村委会党总支书记。他家的收入,就是栽种甘蔗和砂仁,他家种植的30多亩砂仁,因为自己忙于村委会的工作,平时基本上没有时候管理,都是请工人管理。
湾子寨村委会种植砂仁,发展砂仁产业,有专家规划,有公司收购,农户的种植积极性很高。现在全村种植砂仁有10400亩左右,还有扩大种植的空间。种植砂仁,一亩的投资,不算人工费,在500元左右;算人工费用的话在1800元左右。有的人家种植6亩左右,有的人家种植50亩左右,价钱高的时候80元一公斤,长期的稳定价格在40元左右一公斤。在丫口寨村,有两家种植砂仁大户,在2018年前后,种植砂仁的年收入在50万元左右。
强边固防,一手抓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发展,一手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真正把乡村建成:田野有希望、农业有干头、农村有看头、农民有奔头、产业旺、环境美、生活好、边疆稳、党建强的边境小康村,这已成为边境上很多基层党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识。
在罗家坪村,马贤说,这里的群众,以前都是要外出务工,才会有收入,因为疫情的蔓延,就不能随便进出村子,开始群众不理解为什么不放他们出去打工,每天把他们留在家里留在村里。我们就不断进村入户进行宣传,说明疫情的危害性,我们在家里,在村里,就是保护我们自己,就是保卫边疆守护自己的家园,就是为大家作贡献,就是为国家作贡献,群众就开始慢慢理解我们支持我们的工作。村民们留在家里发展种植业养殖业,把那些往年荒废的地,种上庄稼,在家养猪发展生产,种植苦参,种地谷,养殖小耳朵黑猪,2020年猪价涨,很多人家都赚了钱,种植苦参的人,有的育苗卖,就这样,很多人家,都把家庭经济发展起来了。
在茅坪村委会,胡明昌说,现在重点是带领群众做好疫情防控,做好乡村振兴工作,带领大家守好我们的国门,守好我的卡点,守好我们的边境线。茅坪国门市场关闭后,口岸做不成生意了,赚不到钱了,对部分人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影響。以前的人都是依靠这个口岸做生意,土地大部分荒废,他带着党员干部就多次开群众会做工作,在土地上想办法,充分利好土地,做好养殖和种植,养鸡养猪的,把我们的生活过好,让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七
戍边卫国,强边固防,是文山的光荣传统。
以愚公移山的精神,战胜恶劣的自然环境,建设自己的美丽家园,也是文山的光荣传统。
车子喘着粗气,颠颠簸簸地来到旱谷地街,车子再也不能向前了,马关小坝子镇田湾村委会的老支书熊定福,带着王建芬、黄源丽丝、杨凤金、蓬文超、陆国巧、刘俊娥、于淼等人,要步行登上趾男山顶上。
在旱谷地街时,熊定福指着前面树木翠绿的地方说,山顶就在那里,不远的。我们跟在熊定福身后行走,开始还有点毛小路,路面还算平整,慢慢地,就行走在野草丛中,脚踩到什么地方,什么地方就是路。虽然头顶烈日,是雨过天晴的烈日,路面泥泞而滑,稍微不小心,就会滑倒。走着走着,就有人开始掉队,越到后面,路越难走,很多地方,只能是学着猴子的样子,爬着走。
边境线上,沿着这块界碑走向另一块界碑,从这个山头走向另一个山头,从这个山坡走向另一个山坡,类似这样的路,我们的边境巡逻队伍,他们经常在行走,白天黑夜地行走,一天24小时的巡逻。可见,他们的付出,是多么的不容易。
走在前面的熊定福,脚步轻轻松松的,像会轻功一样,健步如飞,其他同志却走得相当吃力,我们倒十分佩服熊定福有一副好身体,他经常在山上山下山前山后的走动,不时带着上级单位和部门的人,来趾男山山顶参观学习,练就了这样的好身体。
大家走得满身冒汗,汗流满面,汗流浃背,气喘吁吁的,甚至有些呼吸困难,累得气都喘不过来,实在走不动的时候,就停下脚步,休息片刻,又继续向前走。有的人跟着熊定福的步伐先登上山顶,掉队的人,相互不停地用电话鼓励着,不停地用电话告诉着上山顶的路线,最终一行人都到达了山顶。
到达山顶后,看到山背后像快刀斩过一样的悬崖断崖,危险极致。眺望周围,看得很远,很多群山和深谷,全部收在眼底。一览众山小,刚才还全身疲惫,现在却轻松了。
趾男山,因为山上经常飞舞着老鹰,又叫老鹰山,位于马关县小坝子镇田湾村委会与邻国相距不远的边境上,海拔高1596米。在1952年,小坝子镇剿匪战争全面结束后,组织上从驻扎在老卡的解放军中,调一位叫吴启林的班长来任田湾村委会的第一届党支部书记。
为了在边界上宣誓我们国家的主权,庆祝祖国边境一线获得全面解放,庆祝毛泽东主席领导我们打下了江山,感谢共产党为边疆人民群众带来了好日子,感谢新中国让边疆人民群众过上了幸福生活,同时铭记为我们牺牲的英烈。吴启林带领田湾的党员及群众,背石头上趾男山顶上,用石头等在山顶的土坡面上,用镶嵌的方式,“绣”出“毛主席万岁”五个大字,每个字长10米、宽8米。从1952年起,每年国庆节,当地群众都会组织队伍从山脚抬白泥土到山顶维护字体,除草清扫,举行守边宣誓活动。 熊定福说,每年国庆节,田湾群众依旧不忘初心,保持传统,进行国庆义务活动。2020年10月1日,田湾村委会群众在田湾趾男山举行第68次强边固防、抗击疫情宣誓活动。
我们一行人,站在山顶上,也进行一次强边固防、抗击疫情的宣誓,宣誓词是田湾群众根据自己守护边境的实际行动创作的,我们照着宣誓:
“我们是国家的一员,我们有责任守好祖国的蓝天。
我们是国家的一员,我们有责任守好祖国的疆土。
我们是国家的一员,我们有责任守好祖国的河水。
我们是国家的一员,我们有责任守好祖国的草木。
我们是国家的一员,我们有责任守好祖国的鸟兽。
我们是国家的一员,我们有责任守好祖国的人民。”
田湾群众的爱党爱国情怀是一脉相承的。
在田湾村委会张家湾村口的公路边,用石头“绣”着“共产党万岁”五个大字。这是2021年4月19日,田湾村委会党支部带领群众用石头和水泥“绣”出来的。
熊定福说:“有党的坚强领导,有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田湾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为了感党恩,村里的党员干部群众,就自发地组织起来做这件事。我们村有76户人家,分成六个小组,从很远的地方拉来六车石头,一个小组负责支砌一个字,砌了三天,就砌好了。”
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人民的胸懷是深明大义的,边疆人民群众的这种感恩方式是忠贞而朴素的。
边境上的田湾村,土地很肥沃,自然资源很好,但山前山后,村头村尾,都是山高坡陡的,没有方便出行的路,居住在这里的祖祖辈辈,出行非常困难。
田湾村的原始路面有多难走,村民说“人见人愁,鬼见鬼愁,爬岩头,山羊过路穿草鞋,猴子过路使拐棍”这几句话,诉说了以前村里出行之难,也说明这几年边疆变化之大。
以前,由于村里进进出出全部是泥巴路,出入的人,热天一身土灰,雨天满身污泥。泥泞路烂的,去到小坝子街道上或者其他地方,只要见到裤子裙子沾满泥巴的人,人家都知道是从田湾村来的人。
路不好走,栽种什么,只有靠人背马驮,很难集中拉出去卖了变成钱。如果在村子下面的布文种60袋左右的苞谷,要一个星期才可以拿到家里,而且去布文种地的时候,大家要准备一个星期两个星期的盘缠,带够一个星期两个星期吃的东西,带着锅碗筷子,油盐,铺盖,搭个草棚,等庄稼栽种好了,又背着盘缠回家去。
2011年,田湾村委会发动组织群众修路,开始修路的时候,相当艰难,村民们起早贪黑,早出晚归的,一锄一锄的挖,有月亮的夜晚,就趁着明亮的月光加班加点地劳作,由于山坡太陡,进展十分缓慢。后来,大家从牙缝中挤出钱来,请挖掘机来挖,一条又一条的路基,开阔地躺在山坡上,躺在田间地头,对村里人来说,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
熊定福说:“我们村山高河谷深,我们村里穷,我们田湾人民穷,穷就穷在路上,那时,上级党委政府,给村里的援边定补资金,每户发1000元。经过村党支部研究决定,并经过大家同意,这1000元钱,我们没有单独发放给农户,而是把党委政府发给我们农户的这笔资金,集中起来修路,经过四年的努力,挖了113公里的田间道路,村里的庭院和田边地角的路,全部挖通了。”
疫情发生后,田湾村的群众就集中力量在家种植香蕉,现在香蕉已经成为田湾村的主要产业,有的农户种植了200多亩香蕉,有的农户种植50亩左右。栽种50亩香蕉,一般情况,一年可以有8万元左右的收入。如果请工人做,除去工人工资,也有4万元左右的收入。种植香蕉,解决了部分人在疫情期间,不能外出务工难题。
熊定福说:“以前路不好的时候,栽种香蕉拉不出去卖,少数人家靠人背马驮运到街道卖,一匹马驮两大箩,才卖得二十至三十元钱,一个人背一大背箩,才卖得十多元钱,驮累了,背累了,也卖不得多少钱,赚得几元钱,还不够一个星期的一点点零花钱,村里的人在家用钱都相当小心,大家经常是分文不挨身。一个家庭的全部家当,也就值100元钱左右。”
现在路修好了,很多家庭都有轿车,全村人都在小康路上忙忙碌碌,村民们早上骑着摩托或者开着车去地里种地,晚上又骑着摩托、开着车回家。种植的香蕉等农产品,卖就不费时费力了,不用驮出去卖,外面的人直接开车到地里来收购。
熊定福说:“以前路不好,娃娃们都不愿意读书,村里人口多,小姑娘们早早就结婚出嫁了。”现在田湾的办学条件已经跟上了现代化的步伐,孩子们上学读书的积极性高,慢慢改变了早婚的习惯。
田湾村的小白河对岸就是邻国,以前相互来往十分频繁,从疫情发生后,就封锁国界,设卡点守护河面,相互就不来往了。有时候,有人想偷渡过来打工赚钱,我们就把偷渡的人送回对岸去,熊定福说:“边界上,我们防守严密,只要有什么风吹草动的,巡逻的人,都能及时发现,如果河对岸的人想偷渡。我们坚决不能让他们有偷渡过来的机会。”
田湾人民的生活史,也就是边疆人民的生活史。
田湾人民的创业奋斗史,也就边疆人民的创业奋斗史。
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的边疆,是我们强大的边疆。
八
国境线外,新冠肺炎疫情扩散,风云变幻莫测。
防患于未然,御敌于门外,是我们的责任。
防控疫情,边境线上,随时随地是战时状态。我们的防控目标,就是不能让一只“苍蝇”飞进来,当“苍蝇”向边界袭来的时候,我们就要在第一时间,把“苍蝇”拍打得没有任何作乱的机会。
2021年7月18日至19日,马关对边境乡镇进行全员核酸检测。茅坪村委会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在17日那天,依照县乡的统一部署,就提前开展工作。茅坪村设置了6个检测点,在当天晚上12点前,所有的物资全部送到位,人员全部通知到位。
胡明昌说:“在农村,开展这项工作,其实困难大得很。单单说组织群众,就有很大的困难,一家一户的通知,甚至是一个一个的通知,接到通知的人,这个说有这样的事,那个说有那样的事,这个说有事要出去,那个说有什么急事,要去办。但是,面临的困难再大,我们也要坚决克服,坚决完成任务。” 7月18日晚上3点半,胡明昌就起床了,那时,窗外,下着大雨,他心里担心着,雨水这么大,今天的检测工作能否顺利完成。
他来到厨房,一边望着窗外的雨水,灯光外面的雨水很迷茫,一边烧水煮面条。面条好了,他三下五除二,面条全部下肚。昨天通知大家5点钟到检测点集中,他得提前赶到。
尽管雨水很大,5点钟时,村上的人和县乡派下来的工作同志,大家都到达了点上,6点钟就开始检测。
村里,有些人长年病倒在床上,有些人病倒了十年八年都没有下过床,胡明昌就组织大家去背来做检测,一共去背了4位这样的老人来做,还有其他几个,有的人是坐轮椅来的,有的人是用电动摩托车拉来的,全村里不能走动的十多个人,都进行了检测,有一个病人,睡在床上一动都不动的,大家就带工作人员,亲自上门去进行检测。
有的人,网格管理人员通知说早上10点钟必须来到检测点,可是10点钟过去了,还不见人来,就打电话去,对方说:“我还在喂猪,等喂好猪就来了。”只有耐心等待。因为必须要完成检测任务。核酸检测全覆盖,不能落下一户,不可漏了一个人。
在茅坪村驻地的各单位人员,打工的人,做工程的人,全部进行检测,驻地的解放军,海关人员,边境检查站的警察,全部检测,一句话,就是在辖区流动的人,全部都要做核酸检测,全部免费检测。
那些不在家的人,外出务工的人,网格长亲自打电话通知,叫他们必须找地方检测后,然后把检查结果,用手机拍成图片,传过来给村里登记。因为他们回到村里,要花时间花车费钱,他们也愿意自己出钱,在外面找地方检测。
在罗家坪村民小组193卡点,马贤早上6点钟,就冒着大雨来到检测点,和大家一起,忙碌于检测工作中。由于一天都下着大雨,她鞋子一天都泡在水中,鞋子全部湿透,由于长时间的站立,晚上休息的时候,没有完全恢复的伤,疼的十分厉害。
在2021年7月18日后的几天,文山州对马关、富宁、麻栗坡三个边境县的边境乡镇进行了全员核酸检测,没有1例是阳性。
没有1例是阳性,对我们来说是最大的安慰,也是最大的警惕。
没有1例是阳性,我们对疫情防控,更加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松懈。
我们有信心,我们有力量,我们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
九
綠色的行程码,看上去像一只正在飞行的绿色鸽子。
绿色的健康码,看上去像一群正在飞行的绿色鸽子。
出门在外,到达每一个卡点,必须扫码,行程码、健康码。绿色,自由畅通无阻。
处处扫码,就是处处树立起一道道健康的屏障。
当天下平安的时候,人们容易忘记一只鸽子,一只嘴里衔着绿色橄榄枝的鸽子,诺亚方舟一直等待的那只鸽子。
诺亚方舟被滔天洪水包围的十万火急中,诺亚的生命快要结束的关键时刻,他放出去的那只鸽子,嘴里衔着绿色橄榄枝,飞回到他的身边,让他获得了新生的希望。
当鸽子衔着绿色橄榄枝飞回来后,洪水很快就退去了。
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如洪水猛兽,洪水之迅猛,大有淹没地球村的势头。
在这铺天盖地的疫情洪水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诺亚方舟,被滔天洪水包围,我们都需要那只衔着绿色的橄榄枝的鸽子,飞回到我们身边,我们都希望一群又一群衔着绿色橄榄枝的鸽子,飞回到我们身边,让我们看到生命的希望,获得新生的希望。
现在,地球上,急需衔着绿色橄榄枝的鸽子,都回到人类身边。
病毒无国界,当新冠肺炎疯狂地穿越国界四处流窜的时候,我们能够拥有的平安、信任和幸福,来自我们祖国和人民坚决守好国门、管好边境,来自我们的民兵轮换支边、干部轮流守边、群众轮值护边的人民防线,来自家门就是国门、国门就是家门的意识和行动。
因为天下并不平安,除了瘟疫和自然灾害外,地球的很多人还24小时处于战火中,说天下平安,只因为我们生活在平安的中国。
在文山438千米的边境线上,绿色的边关大地,赋予我们生命的每一个绿色的场所,我们依赖生存的绿色之地,迎接着我们。不要说受到病毒的侵袭,就是行走在铜墙铁壁的国境线边上,我们小心得连手机都不敢开,或者赶快把手机转换为飞行模式,我们担心境外的信号越过边界,把我们的绿色行程卡和绿色健康码,染成黄色或者红色,给我们在回家的行程中,带来这样那样的麻烦。
“只要紧紧依靠人民,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习总书记的话,激发起14亿中国人民同舟共济、众志成城的强大力量。
祖国河山一片绿色,祖国大地一片绿色,祖国边疆一片绿色,安宁的绿色,是生命中最平衡和谐的颜色,是和平和希望的颜色。
绿色是我们生命的底色,我们的守边人就是一只只衔着一枝枝绿色橄榄枝的鸽子,我们传达着健康、希望、生命、信任的信号,我们必须坚决地堵住“黄色”的鸽子,“红色”的鸽子,飞进我们的家园。
【作者简介】胥佑良,男,1970年8月出生于云南麻栗坡,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云南省报告文学学会理事,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省评论家协会会员。在《人民日报》《诗刊》《边疆文学》《中国边防警察》《含笑花》等报刊发表作品100余万字,出版中篇小说集《为情人设道防线》《中国新世纪诗人诗歌精品选·胥佑良诗家卷》等,其作品《美丽的生活碎片》获云南省教师文艺文比赛一等奖、《笑声里的哭声》获新华社征文二等奖、《台湾海峡》获诗刊社1996年度优秀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