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给世界的背影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iedaC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过他的诗句:“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在2010年金秋时节举办的“全国百名作家看白茶”中国散文年会笔会福鼎现场,我与他有了一面之缘。
  他,就是著名诗人汪国真。
  那天清晨,从微信朋友圈看到汪国真去世的消息,在评论时我是持怀疑态度的。同样的信息一个一个跳出来,我再一个一个地搜索质疑,直到从权威媒体看到同样的新闻,我才敢确认汪先生是真的走了。
  读汪国真的诗,主要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时的我只能从有限的几张报纸上偶尔看到,有时趁别人不注意就偷偷剪了下来,夹在笔记本里面。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或生活上碰到挫折时翻出来读一读,烦恼就会烟消云散,对未来也会信心百倍。在如诗般美好的年华读到汪国真的诗,他就是我心中的繆斯。在当时,他的名字是和席慕容并列的。他的作品一经问世,就深受广大少男少女的喜爱,以至于20世纪90年代形成了一股“汪国真热”。
  回忆几年前的人事,汪国真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印象中,汪先生不苟言笑,没有大牌架子。在2010年金秋时节举办的“全国百名作家看白茶”中国散文年会笔会福鼎现场,我与汪国真有了一面之缘。他额宽面善,身着经典的竖排条纹衬衫,显得特别精神干练。与作家面对面开讲时,他不时增加互动环节,就大家关心的诗歌、散文进行实时交流。对于签名合影,他都来者不拒,笑容可掬,尽量满足大家的要求。会上,他分享了在暨南大学求学期间开始发表诗歌的往事。1979年4月13日,他的第一首诗《学校一天》刊登在《中国青年报》上,那首诗的第一节是这样的:晨练/天将晓/同学醒来早/打拳做操练长跑/锻炼身体好。后来收到编辑的来信和两元的稿费,给了他继续创作诗歌的巨大鼓励,从此开始有意识地往各大报刊投稿,但是发表率并不高。后来创作的《热爱生命》,表达了对生命、生活以及一切有意义的事的热爱,因而广为传颂,那个时代的年轻人大多耳熟能详,曾是1988年《读者文摘》和《青年文摘》的卷首语: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既然钟情于玫瑰/就勇敢地吐露真诚/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说起这首诗的创作过程,汪国真说实际上是用来鼓励自己的,回答了自己的一些困惑和疑问。“那时我快到而立之年,事业上没成就,感情上没着落,对未来也比较迷茫,已经有一些紧迫感。可能当时面临这种困惑的人很多,这首诗回答了人生很多重要问题。”
  平易直观,是汪国真的艺术根源。从《热爱生命》中可以看到汪国真的文字干净利落,平易近人。他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并从中提炼出一种人所共知的哲理,这些哲理不晦涩、不深奥,直白又不乏味,非常契合青少年的思维方式和心理审美,且具有丰富的人文精神。在《中学生读名家:热爱生命》一书中,精选他的诗和散文作品多篇,曾入选中学教材的散文《雨的随想》、《海边的遐思》、《我喜欢出发》,诗作《旅程》、《我微笑着走向生活》、《热爱生命》等均收录其中。通过阅读这些作品,青少年朋友能感受到快乐的人生历程、激越的生命情怀,敞开心灵的窗户,从迷惘中勇敢地走出来。同样,《汪国真经典代表作》中不仅仅有青年人的生活和那种明白晓畅的表达方式,更主要的是一种超然、豁达、平易、恬淡的人生态度。这种站在人生的更高层次的俯视现实中的一切,所采取的“汪国真式的人生态度”,不能不说是汪国真诗歌备受青年读者欢迎的原因所在。而所谓这种人生态度,实际就是对中国自宋元以来传统诗歌那种豁达、飘逸、潇洒、超脱的人生哲学的创造性转化。
  与时俱进,是汪国真的艺术生命。正如他在讲座上提到的,当时正在尝试诗歌形式的转型。随后于2011年春天出版的《秋风入弦:汪国真古典诗词集》正好印证了这种说法,呈现了汪国真当时所从事的所有艺术形式,而希望了解他的朋友们,在这本诗集里就可以找到满意的答案!我们熟悉的汪国真是那个抒情诗人,他曾经是手抄本上的青涩日记,是情书中的炽热言语。后来,他走进学生的课本,告诉孩子们生命的真谛。也许你知道《热爱生命》、《我不期望回报》,也许你记得“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但你大概不了解他还有鲜为人知的另一面。那些年,他走遍大江南北,写下百余首古体诗词,他的字画传入异域,他的音乐被孩子们传唱,而他,还是那个汪国真,一个胸怀广阔、热忱善良的人。
  不断探索,是汪国真的艺术追求。2011年底,《汪国真诗书音画》出版,首次萃集汪国真诗书音画佳作,为读者呈现一个不一样的汪国真,诗/最真情的文字,书/最飘逸的风采,音/流自心底的韵律,画/充满灵气的丹青……2013年春,《诗情画意:汪国真·程亚杰·诗画》推出,包括:诗予画一双美丽的翅膀、诗的情怀画的美妙——汪国真、程亚杰的“诗配画”在艺术史上共同构筑了一座震撼人们心灵的艺术圣殿、汪国真·程亚杰艺术经历、程亚杰简介、汪国真简介、汪国真诗程业杰画、小丑、红日、花仙子等。我曾在广州购书中心看到新上市的《青春正能量:打动千万年轻人心扉的汪国真诗文》,简朴大方的传统开本令我眼前一亮,爱不释手,马上就买了下来。本想好好研读之后,再写点心得体会,不想忙于杂务,疏于阅读,故一直束之高阁,实感惭愧。今天翻出该书拜读,不禁唏嘘。此前,汪国真的一些诗歌与散文还入选了中学生的课本与阅读书籍,在年轻人中有一定的影响力,《青春正能量》精选具有鼓励和正面能量的诗歌与散文,凸显了青春、成长等主题,鼓励年轻人积极向上。
  2015年4月26日凌晨两点十分去世,享年59岁。诗人汪国真走了,他既然选择了远方,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新华出版社推出的《青春在路上:汪国真新诗精选》,正是诗人的新诗精选集,既囊括了他新近创作的词、散文,也附有他的书法、绘画,可谓汇集了汪国真各方面才艺于一书,格调积极向上,对当下的年轻人有励志作用。
  由是观之,汪国真依然活着,以其“热爱生命”的形象活在读者心中。
其他文献
每天上班,都要经过一条双车道,开车大概十分钟,道路左边是一片小山丘,右边是湘江的一个小洲,这里的人都叫它月亮岛。  年少时,还没有到城里来,在我住的那个小镇上的人,提到月亮岛就感觉很遥远,就像是天上的月亮,天天看着就是无法靠近。我的童年最大的愿望就是去那个岛上看看,看是不是真的像月亮一样。  小镇靠江,江边有一个码头,离水面十几米,停靠着一艘轮船,镇上的人去城里,就要来码头坐轮船。小时候,我们都爱
期刊
一个风雪严寒的夜晚,山脚边上的一处砖瓦平房里,寒气袭人。虽然书桌下摇摆着一个电动火扇,仍不能抵御寒气,双脚冻得阵阵麻木。  “咚咚、咚咚……”几声很有节奏且不失礼节的敲门声,中断了我的写作思路。谁在这么冷的夜晚登门?莫非是乡村好友置办喜事需要书写对联?莫非是遇到官司者需拟写诉状?莫非有人遇到急难而登门诉求?莫非……啊,我猛然想起,我的手机已关闭三天三夜了。  又是几下紧促的敲击声:“本楚,开门哪!
期刊
怀念的胶片,一雙黑白分明的眼睛,把自己所有的故事看透。  在柳堡,天井里果然有一口自言自语的井。和苔藓一样光滑的声音,飘荡在浅蓝色的空气中,打水的桶里盛满银子似的月光。允许有一种笑声抚摸着桂花,镂空的木窗泄漏爱的余韵。  或者倚门听雨。屋后的小河渐涨,一直流向春风浩荡的远方。檐下精致的雨滴,如座钟的脚步宁静。此刻的二胡和箫管,一定是湿漉漉的,如泪水溅落于新叠的纸船。  一个少女正在掌灯,一个老者在
期刊
又一个脂粉气十足的名字。背后,一定有故事。  胭脂河是明朝朱元璋为沟通江浙漕运而开凿的一条人工运河,南通石臼湖,北连秦淮河,全长7.5公里。沿岸奇峰倒挂,怪石高悬,有“江南小三峡”之美誉。无独有偶,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似乎总是在统治者的意志下从事这样惨无人道的驚天之举,传之后世,成为奇观——从埃及金字塔到万里长城,乃至这条近万名民工以生命为代价在胭脂岗开凿出的这条“石缝中的运河”。  600多年
期刊
一  没有预感,没有防备,如我一扭头荒草突然就长出来一样,丁酉清明前两天,一辆白色的老年代步车,在姐家的院子里,夺走了62岁的姐姐的心跳。  惊闻噩耗,正在先生家坟院祭奠的我,雷击般一下子失去知觉……醒来后仍旧很是恍惚,看阳光在风中舞蹈流动,看草木相互挤挨起伏,看我清瘦而秀美的姐姐着蓝色上衣在乡间小路上款款行走……  姐姐!眼泪随着这一声哭喊汹涌奔泻。我气喘吁吁跑到一棵树下,对着手机向那个给我传递
期刊
寄伯去世好多年了,有时还会梦到他。  我还在襁褓时,有高人指点,说把我过继给男孩子多的人家才好,于是我妈四处打听,后来找到寄伯家。  当时,寄伯已有三个儿子,他第一眼看到我,就笑呵呵地答应了。这也许是我和寄伯有缘。他给我取名:林珏。这样,出生几个月的我就给他做过房女儿。  后来,寄伯又生了四个儿子。对我这个独生女,当成掌上明珠一样,阿囡阿囡唤我,从没对我说过一句重点的话。  那个时代,农村人孩子生
期刊
外婆年少就喜欢上了佛经,捧上一本经卷便可足不出户,待在闺阁中,并誓与佛经、青灯相伴到老。那时的外婆该是怎样的女子呢?她该是像一株初生木棉一样安静柔和地生长,却又浮动着薄荷清浅的香味吧,或许她还有着如莲的心思:一盏青灯一卷经书,罗衫飘飘临窗读。  除了习读经文,外婆也捣鼓草药。外婆到底研读了佛经外的多少医书呢?在我的印象里,经外婆手拂过,百草皆为药,她的室前一串串挂着,门里一堆堆码着,到处堆放着草药
期刊
清明节前,在母亲的坟前燃起一堆冥钱,恍惚中,许多年淡忘了的往事又涌上心头,似乎有好多话要对母亲说。  母亲出生在苏北灌南百禄大姓王家,上世纪60年代随父亲去了内蒙古科尔沁草原。在牧场的土坯房里,母亲先后生下我们兄弟三人,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我们身上穿戴的衣裤鞋帽都要母亲手工完成。兄弟间依次相差两岁,大穿新、二穿旧、三穿破邋旧;正三年、反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如此这般,母亲就更忙了,何况三个半大小
期刊
老家并没有山,所谓南山,不过是小村东南几里外的一处土坡漫冈。南山处有我家的园田地,一条毛毛道从近二分之一处斜穿而过。毛道往南不远,有一处并不很深的凹陷洼地,我家的几垄田搭着洼地边沿擦过。  那时候种地,男女老少齐上阵。每年谷雨前后,种玉米和栽土豆这样的大田是要抢时间的,而大田抢种一结束,母亲会适时从房梁下墙垛间,翻出一包儿又一包儿的豆角籽。我太熟悉那些花花溜溜、各式各样的豆子了:挤豆、泡豆、油豆、
期刊
哥哥比我大一岁半,上学时比我高两级,可无论在学识还是阅历和魄力上都让我徘徊在不可逆转的差距中。他聪明好学、情趣广泛,从童年起他就始终站在我的前面,是我无法超越的偶像。  哥哥喜欢K歌,他每次回来我们都要去卡拉OK,我一定会为哥哥点上《三国演义》的片尾曲,“黯淡了刀光剑影……”还有《雍正王朝》中的《得民心者得天下》和《胡雪岩》中的《情怨》。这都是他最喜欢唱的歌,而且唱得非常投入,其实,这几首也是我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