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诗词教学的兴趣引导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nnnn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家;中华民族是一个富于诗的生活的民族。诗歌它跳跃着中华文化的脉搏,涌动着炎黄子孙的热血,它是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是凝聚华夏儿女的情感的灵魂。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对古诗这一民族文化的璀璨明珠空前重视,在各学段目标中提出专门的教学要求。那么怎样在诗词教学中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呢?
  一、广泛积累
  俗话说:“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至江河”。在日常教学当中,要引导学生广泛积累,深化积累。诗词的题材内容广泛丰富,山水田园、边塞风情、送行赠别、羁旅行役、友情爱情、人情世态、咏史怀古等无所不包,举不胜举;学生只有广泛积累,才能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当春意盎然时,会想到“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当烈日炎炎时,会想到“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当秋高气爽时,会想到“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当大雪纷飞时,会想到“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舟雪”。只有学生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才能触景生情不由自主地呤出一句句优美动听、令人心醉的诗词;诵读出自己的情感。当学生诵读出了情感,学生才会觉得诗词真的好有情趣,才会对诗词感兴趣。
  二、反复诵读
  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正说明了吟诵的功效。吟诵可以使鉴赏者感知诗词的音调美和诗词中特定的意境,吟诵得多了,还可能引发吟诵者的想像、联想、体验和感受,潜心品味诗词中的意象和意境,如鱼之游于江海之中,自有无穷乐趣。当放学欢快回家时,我们吟诵着“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当午夜时分我们想念亲人时,我们吟诵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厢;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当看到父母在田间辛勤劳动时,我们吟诵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当看到父母为我们操劳而满头白发苍苍,我们是否会吟诵着“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在每个学段都提出了诵读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学生只有反复诵读,才能将诗歌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才能读出诗歌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到诗词美的享受,这样才能引起学生对诗词学习的兴趣。
  三、启发想象
  雪莱说过“想象是创造力”,康德说“想象力是一个创造性的认识过程”。小学生的想像思维天马行空,当他们看到某个感兴趣的事物时,便会引起学生的想像思维。在教学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时,可以引导学生联想出这样的画面,“春天到了,柳树发出了翠绿的嫩芽,两只可爱的黄鹂在枝头上欢快的歌唱着。在远处不远的地方,一行白鹭在天空中自由的飞翔。”虽然作者仅仅用了14个字,可却向我们展示出了一幅多么美丽的画面;要让学生体会到联想能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让学生从中得到一种满足感,从而学会联想,敢于联想,放飞自己想像的翅膀,翱翔在想像的王国之中。只有学生有想像力得到了解放,才能体会到诗词的美,才能对诗词产生兴趣。
  四、图文结合
  小学生对直观形象的图画比较感兴趣,生动活泼、形象新颖、色彩鲜艳的刺激物最容易成为他们注意的对象。诗词的文字简短,但所包含的意境却非常深远。如在教学杜牧的《山行》时,上课伊始我会向同学们展示出一幅《溪山行旅图》,让学生仔细观察,看看图画出有什么美丽的景物。学生们会观察到,图上有“火红的枫树”“远处的青山若隐若现”“山上还有几户人家被白云团团围住”“有一个人坐在车傍悠然地观赏远处的美景”等。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从图画中慢慢发现诗词所表达出的美景,引起联想,这样再引入课题,学生的兴趣就会提高许多。将图示、文字先后展示在学生的面前,给学生以直观的视觉效果,让学生有脑海中浮现出具体的画面,这样对于学生理解诗词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意境就会容易很多。
  五、场景演示
  诗词语言凝练,要使其中的人物形象活起来,在进行诗词教学的过程是可以采用表演的方式。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是非常强的,只要在他的生活场景中出现过的的场面,他们都能很快的模仿出,而且能让他们记忆深刻。如在教学《小儿垂钓》时,可以让两个学生出来表演,一个演正在钓鱼的小孩,一个演向小孩打听问路的路人。让钓鱼的同学想象一个全神贯注正学钓鱼的“蓬头稚子”侧身坐在草丛中,看着鱼儿准备咬钩,准备钓到鱼时,而此时一个路人正好向你打听去路时,你害怕把鱼儿吓跑,而不敢回答他,只是向他而只是向他“遥招手”的情景演示出来。这样经过学生的一次演示,不仅把《小儿垂钓》中钓鱼场面生动地再现出来了,而且也初步领悟到了诗的意境;只有让学生体会到诗词的情趣,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古诗词是我们伟大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是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诗词的海洋浩瀚绚丽,是培养学生文学素质的活水源泉;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有力方法,只有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让学生受到古诗词的熏陶,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才不会从此遗忘。
  ??一,是地理课堂教学中运用好地图的基础。地图教学不仅激发同学们对地理课的兴趣,还能加深对地图的印象,促进学生们更深入的学习地理学科新课程。不断地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地图的基本技能,养成他们运用地图查找地理信息,利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习惯。通过阅读、使用、绘制地图,帮助学生掌握观察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逐步发展学生的理解、想象、分析等思维能力和解决地理问题的综合素质,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其他文献
《思想政治》教学是一项表面枯燥单调,内涵却极其丰富的工作,如果让政治课堂变成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整体,就要处理好在教学中处处蕴含着的各种矛盾,达到动态平衡,其中预设与生成之间的矛盾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主题。  预设,通俗地讲,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精心备课,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要千方百计地备好课,设计许多精彩的环节,甚至查阅很多的资料。所谓生成,就是课堂中,学生对文本的内在理解以及提出的质疑。预设与生成是
期刊
多年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一些弊端:教师讲得多,学生参与少,课堂实践环节薄弱,缺乏教学民主性,教学模式单一,以致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多,而忽视了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参与地位。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呢?  一、强化主体意识  观念决定意识,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是教师领导下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既要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有学生的主
期刊
就少数民族汉语水平测试(简称“民族汉考”或“MHK”)来说,“阅读理解题”分值占试卷总分值的三分之一,另外“听力题”与“书面表达题”其实也是通过阅读理解或积累运用来考查的。所以,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制约着全卷的答题水平。为此,汉语教师很重视指导阅读的形式、方法、途径以及答题技巧,把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放在重要地位,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一、激发兴趣,促进学生积极阅读  “兴趣是一切有成就的人成才的
期刊
一、乡土史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的原因  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我总是感到学生在学习历史的时候很被动,老师在课堂上教什么,他们就在课后机械的背什么,感受不到学习历史的乐趣。在大多数学生看来,学习历史不是因为喜欢历史,而是因为考试要考历史,所以很难体会以致懒得去体会“读史使人明智”“鉴古知今”“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等道理,也很难认识到学习历史对培养自己的记忆、分析、归纳、思维等能力的好处。在他们看来历
期刊
在减负背景下,讲究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性是师生共同的追求目标。在减负教育新政的课改形势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势必落到课堂上来,因此,我借鉴了关于洋思中学高效课堂的成功经验,杜郎口中学以及昌乐二中高效课堂的成功经验,我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打造高效课堂。  一、教师教的转变和学生学的转变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转变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尤其是在数学课堂中更应该转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
期刊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接触到英语的机会大多数是发生在英语课堂上。在英语在非母语的环境中,如何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取得最佳的效果,是每个老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何为“有效教学”?依笔者愚见,要判断一节课是否“有效”,首先应该看学生是否学有所得,老师在一节课当中预设的目标达到了多少。那么,具体可以用哪些方法可以在课堂上实施有效教学呢?以下是本人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  布鲁纳说过:“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一篇课文的教学往往很难在一节课40分钟内完成,一般都要二到三课时。于是,人们习惯将学生接触新课文,初读文本的教学称之为第一课时。   什么样的第一课时教学是有效的?我想,如果它真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真的让每一个学生有目标的读通了课文,真的训练了学生的写字水平,那么我就觉得第一课时的教学就是有效的。别以为山脚没有宜人风光,只要我们驻足在这里——第一课时上得简单、扎实、真实、
期刊
数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地设计出学习情境。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生动有趣、或富有新意,或悬念重重的情境,能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主动进入学习状态,在情境中导入新课,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良好的教学情境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我们的课堂教学情境要针对每节
期刊
一、概述  代数和几何是数学的两大重要分支。代数主要研究“数”与“式”及其运算、等量关系、函数等内容,抽象而严密。几何则主要研究一些几何图形的性质、图形之间的相互关系等,相对直观。尽管代数和几何研究内容与侧重点各有不同,但这并不意味着二者之间没有联系。例如。代数范畴的二元一次不定方程,与几何范畴中平面上的直线,二者看似毫不相干,但事实上,他们两者之间却能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不仅如此,对于相互对应的
期刊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学科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新的《数学课标》指出,数学教育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以及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