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交流模式与公共外交效果分析

来源 :对外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年学生交流丰富了人文交流的内容形式,是公共外交充满活力的一环。青年这一群体对彼此国家的态度认知甚至会影响两国关系的走向。韩国高等教育财团主办的“韩中青年领导力项目”是韩国民间组织为推动两国青年交流所作出的努力,其项目运作的成功之处可供借鉴。
  四大模块:“领导力项目”活动构成与设计立意
  “韩中青年领导力项目”(Korea-China Leadership Program,以下简称“领导力项目”)由韩国高等教育财团(Korea Foundation for Advanced Studies, KFAS)发起主办。该机构为韩国SK集团旗下的致力于学术研究与跨国教育、学术交流的组织,成立于1974年。该机构重视对华合作,参与发起了已成为高端研讨品牌的“北京论坛”、“上海论坛”,同中国多所高校合作设立“亚洲研究中心”,并资助中国学者赴韩国访问交流,鼓励学者关注东亚议题,增进两国学术合作。首期“领导力项目”于2012年8月举行,是该机构为纪念中韩建交20周年特别策划实施的旨在推动两国青年学生沟通理解的短期交流活动。项目活动于每年暑期进行,今年8月这一项目将第三次举办。
  2013年8月4日至8月23日,笔者以参与者身份全程体验了这一项目活动。为期21天的活动中,行程涵盖中国北京、无锡、苏州、上海,韩国首尔、安东、蔚山、釜山等地,参与者为70名中韩两国优秀大学生。项目活动名称突出“Leadership”(领导力)英文词语的前四个字母“LEAD”,并分别将其赋予了“Learning(学习)”、“Experience(体验)”、“Argumentation(讨论交锋)”、“Discovery(发现)”四项涵义,以四个模块的形式阐释了活动的主要内容构成。
  Learning模块主要涉及专家学者讲座。KFAS邀请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韩国国立首尔大学等两国顶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两国国内及两国关系热点问题展开专题讲座。
  Experience模块“通过直接参观选定的地点,为参与者提供理解两国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的机会,参与者可以借助观察、倾听、提问和讨论的方式。”项目期间,组织者安排两国学生参访外交机构、企业、历史遗迹、观光景区,例如韩国驻华大使馆、SK集团分支机构、现代集团、朝韩非军事区、安东河回民俗村等。
  Argumentation模块“是项目的核心,涵盖参与者在21天行程中所学到的、体验到的、讨论过的和所发现的。”组织者安排Townhall Meeting主题讨论会,两国学生可自由表达观点。此外,参与者需要完成团队各阶段报告及项目结业报告。
  Discovery模块的设置为参与者提供自主活动的机会。“在此期间,参与者可自由在城市参访,在小组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每个小组可以决定去哪里、做什么。发现新的有趣的事物并与他人分享。”
  KFAS方面表示:“项目寻求培养韩中学生之间的彼此深入理解与友谊,意在为两国关系的发展提升青年领袖面向未来的、富有合作精神的领导力。”笔者认为,组织者意在影响未来可能活跃在中韩两国社会各领域的优秀代表,这些人有较多机会参与中韩交往进程,在特定范围内具备一定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活动安排提供两国优秀大学生深入分享、沟通并建立长久深厚友谊的机会,在两国青年群体中播下了交流、理解的种子。
  深度共享:“领导力项目”的优势特征
  结合自身体验与观察,笔者认为这一交流活动在多个方面具备其特有优势。这些优势特征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交流活动的实施效果及参与者主观体验度。
  第一,项目设计体现“全时互动”与“全员互动”的特征,参与者在项目活动全程始终共同行动、共同经历、共同体验。全体参与者被划分为多个小组,每组内由中国学生与韩国学生搭配组成,组员人数为5-6人。在住宿安排上,一名中国学生与一名韩国学生分享同一房间。可以说,这些安排确保了两国学生在项目进行中的全部时段是处于跨文化、跨语言交流状态中。笔者认为,共同经历本身为两国学生提供了最初的共享话题,基于此,两国学生才能真诚交换意见,在更大范围内寻找彼此共同之处,进而建立信任并巩固友谊。
  第二,鼓励自主,培育团队合作意识。笔者认为,有的同类交流活动往往在有限时间内安排大量行程,参与者被动接受,甚至应接不暇。“领导力项目”设置的Discovery模块,提供给参与者充分的自主时间,参与者可以游览参观,感受所在城市的人文风貌,也可以围绕项目结业研究报告展开调研。集中的行程安排很难满足参与者的个性化需求,自主活动时间充分尊重了参与者的个人兴趣及意愿,参与者时间管理能力、策划执行能力以及主动意识均得到了增强。以小组为单位的自主活动有利于提升参与者的团队合作素养。在小组活动中,决策、执行、纠错等环节均有体现,参与者需要在表达自己意愿的同时充分考虑他人的意见,合理管控分歧,以使组内决策成为兼顾每个组员的最优方案。
  第三,讲座课程及参访地选择紧扣项目主题。活动意在增进两国优秀青年学生对彼此国家的深度认知,理解两国国内发展与两国关系的现状。组织方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合作安排多场专题讲座活动,邀请韩国国立首尔大学、国立釜山大学以及其他知名研究机构的多位学者参与演讲,讲座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法律、外交等领域内前沿热点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为两国政界、经济界、学界所重视,也是两国青年特别是活动参与者所共同关注的话题。另外,组织方意在从历史和现实多个维度引导参与者感知两国关系的渊源以及当前日益密切的合作。本次活动由韩国方面主办,因此在参访地选择上,除韩国国内参访地外,在中国行程的参访地也侧重体现与韩国的相关性,例如韩国驻华大使馆、无锡SK海力士企业厂区、上海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等。另一方面,组织方安排集体参观苏州工业园区及上海外滩,为韩国学生提供了感知现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窗口。   第四,欢迎自由讨论与观点交锋。活动特别引入了Argumentation模块,设计了Townhall Meeting环节。Townhall Meeting原意是指美国早期小镇集会,是一种非正式的公共集会。活动组织者使用此名称,意在鼓励深度互动与主动表达,倡导灵活、轻松的交流氛围。两次Townhall Meeting话题涉及外交政策与经济发展方面,邀请到韩国媒体界与企业界人士主持讨论。两国学生在这一环节中态度积极,讨论中不乏有价值的思考,两国学生得以从不同侧面理解特定问题,彼此交换了看法。
  亲历者说:“领导力项目”公共外交效果评价
  笔者同“领导力项目”中韩两国参与者多次分享了各自的体会,大家无一例外地认为,两国学生需要关注彼此国家的发展,增强对彼此国家的全面理解,消除彼此间的距离感与刻板印象。许多学生表示,中韩两国关系十分重要,两国互为重要的合作伙伴。共同发展,深化各领域合作是大势所趋。具体来看,此次交流活动的公共外交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其一,有助于参与者通过直接交流客观认知对方国家与民众现状。尽管两国青年交流日益深入,但仍有相当多的中国学生缺乏直接接触韩国同龄人的机会,对韩国的了解更多地通过传媒、商品消费或是他人意见,而非来自与韩国民众的直接交流。有的学生造访过对方国家,但缺少同对方国家民众特别是青年群体的深度互动。“领导力项目”提供了两国学生深层次交流的可能性,许多学生对对方国家收获了新的认知。
  中韩两国国情存在诸多差异。对于韩国学生而言,理解中国的发展,包括发展成就与难题,需要基于中国自身的现实。如果将当前的韩国与中国简单比较,得出的结论
  难言准确。笔者与来自韩国庆熙大学的金洸祐同学分享了彼此的许多观点,笔者希望韩国学生能够从发展的视角理解当今中国,对于一些广泛关注的国际问题,自己也提供了来自中国学生的解读。金同学对此深表赞同,对于中国,他有了不同于以往的新发现。
  对于中国学生而言,交流活动使大家得以走近韩国学生以及更多的韩国民众,了解他们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行事方式,以及他们对中国的态度。来自复旦大学的赵茜同学这样评价韩国人的性格特征:“我感觉韩国人是比较‘执拗’的。这一点在年轻人身上表现为意气风发,甚至有些张扬;而在一些已获得很高社会地位,受过各种历练的长者身上,这却表现为坚韧与内敛。”
  其二,有助于深度体验对方国家文化,寻找共同之处,包容差异。韩国是我们的近邻,地缘相近,文缘相通,和东西方文化差异相比,历史上均受到儒家文化深远影响的中韩两国更能够形成文化共识。笔者认为,在文化层面的交往中,两国民众应该在差异中寻找共识,在共识中尊重差异。韩国人重视对本民族文化的弘扬与传承,文化特质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礼仪规范成为韩国社会交往中共同遵守的规则。活动期间,韩国的饮酒文化引起了金梦迪同学的兴趣:“对于韩国学生来说,喝酒是一项重要的活动,甚至和学习同样重要,喝酒是交朋友,进行社会活动的重要途径。”可以说韩国的饮酒文化更多体现一种平等、热烈、互敬的氛围,与中国饮酒文化既有相同之处,也存在差别。
  韩国学生同样积极融入中国文化生活。在他们的眼中,中国的许多事物颇具魅力,琳琅满目的饮食尤其如此。中国是汉字的母国,借助汉字使得许多韩国学生理解中国的难度降低。来自国立首尔大学法学院的李东陈同学表示汉字为他学习中国法学带来很大帮助,“当我阅读中国法律书籍的时候,我惊讶地发现许多词语和概念同韩国的几乎完全一致,我不需要翻译或是考虑它们在韩文中的涵义,这很容易理解。”
  其三,推动信任、友谊关系的搭建,积累跨国人际资源。笔者在前面提到交流活动为两国参与者提供了共享经历,这些共享经历将成为参与者们的共同话题,甚至成为永久的共同记忆。共同记忆的存在,参与者之间联络的存续将维系友谊关系的长久发展。此次活动的参与者均为中韩两国优秀学生代表,通过这一活动搭建的人际关联对于两国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难得的,具有深远意义,不仅对于参与者,对于更多的青年学生也具有广泛影响。两国学生在交流活动中的坦诚、开放的姿态使彼此成为朋友,并且这份友情没有因活动的结束而被淡化,相反随着时间的持续而进一步巩固。
  金梦迪同学和她的韩国伙伴经常联系,她觉得“和韩国同学交朋友其实很简单,大多数韩国同学都很外向热情,只要你愿意交流,愿意分享,怀有一颗真心,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和他们熟识起来并成为很好的朋友。”
  结语
  青年公共外交不仅作用于当下,更是在为未来奠基,为两国关系的长远发展储备力量。中韩青年学生交流直接体现下述功能:第一,培育两国青年学生中的“知华派”和“知韩派”,引导青年学生对彼此国家及国民形成超越固有印象的全面认知,消除误解与偏见。第二,扩大青年群体的共识,包括对两国关系重要性,两国在区域及全球框架内加强合作的意义的认识,对两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看待,对两国历史文化、国民性格的理解与尊重。第三,从两国青年学生个人关系的建立到结成更广泛的友谊。两国学生友谊的持续发展,不仅对于青年学生自身是宝贵的资源,对于两国关系而言同样如此。
  青年公共外交应该是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在运作机制方面,强化政府、企业、民间组织、公众各主体间合作,进一步发挥高校、企业等主体特有功能。政府在青年公共外交格局中应发挥“顶层推动”作用,可以表现为通过外交途径达成国家间促进青年群体交流的相关协议,在为青年交流提供必要便利方面形成共识,支持学校、企业等各类社会组织参与这一进程,鼓励形式创新,同时在政府层面搭建青年交流平台。发挥企业特别是跨国企业社会责任功能,跨国企业自身即为公共外交的重要主体,依托企业平台的青年交流活动不仅直接有助于促进两国交流,同时在更广泛的层面发挥了企业社会影响力,提升了企业美誉度。与此同时,高校可在多方面强化自身角色。例如:推动留学生群体与本国学生进一步密切交流,公共外交在校园内即可发生;以更为积极的姿态促进两国学生交流,扩充合作对象,开展包括校际学生交换、团队交流项目、学历项目在内的各形式合作;探索高校与企业或其他社会组织的合作关系。(作者供图)
  (本成果受到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全球传播背景下的中国公共外交研究”的资助,项目批准号11JJD860008)
  责编:谭震
其他文献
一群青春靓丽的外国面孔在明城墙上欢舞,帅气的外国小伙在长江大桥上优雅地拉着小提琴,街舞男孩跳起太空步滑过甘家大院……欢快的背景音乐、青春的面孔配上镜头里的南京元素,4分钟带着网友游了一遍南京。  今年5月中旬,一段名为《Happy Nanjing》的音乐视频上线后,在世界范围内被网友频繁播放和转发,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网络点击量超过500万人次,引起了一阵快乐南京风潮。作为南京首部城市音乐片,《Ha
期刊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相互影响越来越密切,事关本国长远和眼前利益的“对外宣传”也受到各国的空前重视。我国在经济高速发展30多年之后,已经成功走到世界舞台的中心,国际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舆论环境都强烈地影响着——或制约或有助于——我国的发展。在此背景下,回顾我国对外宣传事业的历史,对加强外宣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姚遥博士所著的《新中国对外宣传史》将新中国
期刊
价值观是文化中处于最核心地位的要素,外层的要素都是围绕着价值观这一中心形成的,并且在方方面面都反映了中国文化的价值观。想要把握中国文化的核心,就要把握住价值观。而当一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被他国欣然认同时,该文化就获得了深刻影响他国文化和社会的基础,进而获得了影响国际关系的关键力量。  那么,海外民众对代表中国文化最核心思想的价值观的认知情况如何,这些情况又与哪些因素相关,海外民众对中华传统文化价值观
期刊
根据美国皮尤研究中心《2014年新闻媒体状况》报告,18至29岁的人群中,在过去一年中观看在线视频的比例为90%,而有48%的人观看在线新闻视频;30至49岁的人群中,选择观看在线新闻视频比例为49%。①收视人群特别是广告主流人群被严重分流,传统媒体的广告收入正在受到来自新媒体的严重威胁。当广告支撑的一贯商业模式遭受挑战,传统媒体需要采取应对,与新媒体融合无疑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纵观全球,以CNN为
期刊
今年7月28日,国家工商总局宣布,近百名工商执法人员对微软公司在中国大陆的四个经营场所,即微软(中国)有限公司以及上海、广州、成都的分公司同时进行反垄断突击检查。消息一公布,市场震动。  随后,商务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陆续对汽车整车制造和零部件企业涉嫌价格垄断的行为展开调查,刮起了一场牵涉众多在华外企和著名国际品牌的反垄断风暴。  从微软到12家日本汽车零部件和轴承生产商,从高科技企业到传统制造业
期刊
以国际投资促进、单边或双边经贸合作为主要诉求的城市跨境、跨文化推介,本质上是一种公共人际外交和公共对外传播。作为国际投资促进的一种新举措和新动向,城市跨境、跨文化推介有效影响力的形成,非一时之举和一日之功,在实践中普遍面临城市人文传播自说自话、优惠政策给予自高自大、行政服务提供自以为是等三大突出问题。因此,以文本话语创新和表达创新为先导,探索以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国际担当楔入合作诉求的客位表达;以尊
期刊
北京周报社近年来的对非报道,根据中非关系的发展,在传播方式、传播手段、报道内容上有很多创新。在2013年习主席访非和今年5月李总理访非的报道中,《北京周报》和《中国与非洲》的报道都突出了中国对非政策的重点,紧紧抓住了政府对非的宣传报道主线,获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中非关系的发展变化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和非洲各国一直保持比较密切的关系。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领导人延续了对非的友好。新一届领导人在
期刊
对外传播西藏从传播藏文化开始  《对外传播》:很多外国人了解西藏是从西藏的文化开始的,您对藏文化的对外传播有哪些思考和建议?  张小平:要想传播,首先得了解它。所以首先要学习藏民族的文化,要掌握藏民族文化的基本特点和它的精髓。只有充分地了解它,才能把握好对外讲什么,怎么介绍这个民族,怎么介绍这个民族的文化,这个是很重要的。就像一个人,他越有学问,越能够通俗地讲解各种各样的文化现象,因为他在这方面的
期刊
长篇历史自传体漫画——《从小李到老李》2009年率先出版于法国,斩获多项大奖,以其独特的传播策略,受到外国读者欢迎。本文以其为例,总结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产品的故事表达策略。  一、“出口转内销”的自传体漫画:《从小李到老李》  《从小李到老李》是由昆明漫画家李昆武与法国友人欧励行合作创作的自传体长篇漫画。该书于2009年最初由法国达高出版社出版,原名为《一个中国人的一生》(Une Vie Chin
期刊
为了做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增强我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采用协同创新的方式,建立了“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研究协调机制”,用一体化建设思路,统筹理论研究、内容生产、对外翻译、国际传播等关键环节,扎实推进工程项目。  6月13日,中国外文局局长周明伟主持召开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研究协调机制座谈会,包括国新办、中联部、中央外办、新华社、求是杂志社、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