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人们给予了团队精神培养更多关注和重视。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如何加强对学生的团队精神培养,已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本文从通过开展体育竞赛、利用团队的荣誉感、重视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三方面探讨了如何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团队精神,以期能让学生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生活。
【关键词】中职体育;课堂教学;合作能力
在20世纪80年代初,“合作能力”曾被德国企业视作为“关键能力”。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才作为现代企业竞争的核心,其团队精神表现决定了他们的素质层次,是企业或单位招聘重要的考核标准。在职业能力的内涵中,合作能力被视为非技术性的职业能力素质,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环境大都是在一个组织当中,工作行为经常是相联系着的群体活动,而且他们往往是技术人员群体的参与者乃至领导者。因此,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是对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中职学校学生就业难题的有效途径。
一、通过开展体育竞赛,增强学生团队意识
体育多是集体形式和竞赛的方法,并在一定的规则指导下进行的,参加者既要充分发挥个人力量,更要集体通力合作,还要遵守一定的竞赛规则。这种最常见的体育活动形式为学生提供了培养团队精神的最佳环境、场所。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多安排系列竞赛,创设竞赛情境,引导同学之间互助帮助,团结友爱,友爱互助,消除学生间的疏离感,使他们自觉的融入到这个大家庭中来,从而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拼搏精神,让学生们在竞争中增强团队精神。
例如学生在掌握了排球垫球和传球技术后,我按队列分组进行排球比赛,各组班干组织本组人员参加比赛,实行三局两胜制,输了就不能进入“冠亚军”争夺战。这样,各组人员都纷纷来为队员呐喊助威,为队员送水等后勤工作,增强了同学之间的互助意识和友谊。之后,又从队员中选出“精英”分子,与同年级的班级开展比赛,这样既有竞争性,又强化了团队精神的培养。
在体育教学中,通过设置一些竞赛类游戏,引导学生在体育游戏中相互合作,通过游戏来促进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同学间的合作体会到胜利的喜悦。体育游戏教学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树立学生互助、互爱的意识,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
二、利用团队的荣誉感,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
体育游戏是一项群体性的体会与活动项目,需要个体与他人能力合作,学生一般以小组形式完成游戏项目,中间会形成竞争与对抗。在体育游戏中,人与人之间发生着频繁的合作,如果同伴间没有合作意识,就很难取得胜利。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任务,创设合理的体育游戏情景,适度引入竞争机制,明确体育运动项目规划和评价标准,以任务驱动学生相互间进行合作,促使他们共同完成目标。
例如“多足竞赛”体育游戏,不是单一地以比成绩、比体能,还要比团结,比友爱,能够让学生在亲自体验激烈竞争的过程中明白合作交流的重要性,旨在培养学生间的凝聚力和配合力。比如在“解手链”游戏应用之中,选取10-12名学生分组围成一圈,先让小组成员举起右手握住对面同伴的右手,再举起左手握住和其他不相邻同伴的左手,构成一个错综复杂的链子,在不松手的前提下要求学生通过绕、钻等方法解成一个大圆或两个小圆,这对学生心理品质、团队合作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都非常有利。再比如在体操技巧教学中,首先强调各动作的重要性,强化单个动作的正确性和规范化。然后在技巧联合动作教学中,采取以6人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要求学生在不改变原单个动作性质的基础上,自行组合动作的连接顺序,编成套动作。教学结束前让组合编排有特色的小组代表出来演示,师生共同进行评价分析和鼓励。最后对各组的学习情况作综合评价,提出进一步改进设想。这样的学习方法和创新活动,无疑会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积极性。
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各个体育游戏项目的特点和价值,形成学生团队精神梯度式培养,逐渐深化学生对团队精神的更远有,增强游戏的教育作用,全面做好游戏的组织工作,才能逐渐深化学生对团队精神的理解,为中职学生走向社会、进入岗位夯实素质基础。
三、重视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增强团队的向心力
在中职时期,学生具有相当的独立性,又有依靠成人的依赖性,即开始产生一定的自觉性,又在自觉性中时时表露其幼稚性,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与幼稚性相互共存。在体育教学中可以设置一些竞赛类游戏的同时,需要教师重视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才能利用体育游戏的合作性与竞争性,在更大程度上促进学生之间的人际互动。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通过组织全体学生参与的体育竞赛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团队的向心力,才能取得理想成绩。具体包括:
1.要有良好的组织纪律性,要有大局意识;
2.队员(同学)之间必须平等坦诚,彼此关系和谐;
3.相互信任和尊重,宽容他人的缺点和错误;
4.在竞赛中要全力以赴,不论比赛结果如何,都要“善始善终”。
这些心理品质的培养,可以激发学生对竞争的热忱与自信心,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的潜力,团结互助,并在机会均等的条件下努力进取,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产生积极的影响。如学生在进行“长江黄河”“贴膏药”“叫号抱团”等群体游戏时,常是异常兴奋,在嘻笑声中学会观察他人,了解他人,比如说发现哪位学生很灵活,哪位学生很公正,哪位学生犯了错勇于承认等等,在这样的游戏中训练自己的“察言观色”人际交往能力。
总之,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只有学会合作才能取得成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是教育的长远目标之一,职业教育要培养我国生产建设第一线的人才,他们更需要工作中的相互配合,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
参考文献:
[1]肖勇.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中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J].福建教育研究,2013.
[2]刘研.论中职体育教学中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J].中国市场,2015.
【关键词】中职体育;课堂教学;合作能力
在20世纪80年代初,“合作能力”曾被德国企业视作为“关键能力”。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才作为现代企业竞争的核心,其团队精神表现决定了他们的素质层次,是企业或单位招聘重要的考核标准。在职业能力的内涵中,合作能力被视为非技术性的职业能力素质,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环境大都是在一个组织当中,工作行为经常是相联系着的群体活动,而且他们往往是技术人员群体的参与者乃至领导者。因此,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是对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中职学校学生就业难题的有效途径。
一、通过开展体育竞赛,增强学生团队意识
体育多是集体形式和竞赛的方法,并在一定的规则指导下进行的,参加者既要充分发挥个人力量,更要集体通力合作,还要遵守一定的竞赛规则。这种最常见的体育活动形式为学生提供了培养团队精神的最佳环境、场所。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多安排系列竞赛,创设竞赛情境,引导同学之间互助帮助,团结友爱,友爱互助,消除学生间的疏离感,使他们自觉的融入到这个大家庭中来,从而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拼搏精神,让学生们在竞争中增强团队精神。
例如学生在掌握了排球垫球和传球技术后,我按队列分组进行排球比赛,各组班干组织本组人员参加比赛,实行三局两胜制,输了就不能进入“冠亚军”争夺战。这样,各组人员都纷纷来为队员呐喊助威,为队员送水等后勤工作,增强了同学之间的互助意识和友谊。之后,又从队员中选出“精英”分子,与同年级的班级开展比赛,这样既有竞争性,又强化了团队精神的培养。
在体育教学中,通过设置一些竞赛类游戏,引导学生在体育游戏中相互合作,通过游戏来促进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同学间的合作体会到胜利的喜悦。体育游戏教学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树立学生互助、互爱的意识,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
二、利用团队的荣誉感,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
体育游戏是一项群体性的体会与活动项目,需要个体与他人能力合作,学生一般以小组形式完成游戏项目,中间会形成竞争与对抗。在体育游戏中,人与人之间发生着频繁的合作,如果同伴间没有合作意识,就很难取得胜利。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任务,创设合理的体育游戏情景,适度引入竞争机制,明确体育运动项目规划和评价标准,以任务驱动学生相互间进行合作,促使他们共同完成目标。
例如“多足竞赛”体育游戏,不是单一地以比成绩、比体能,还要比团结,比友爱,能够让学生在亲自体验激烈竞争的过程中明白合作交流的重要性,旨在培养学生间的凝聚力和配合力。比如在“解手链”游戏应用之中,选取10-12名学生分组围成一圈,先让小组成员举起右手握住对面同伴的右手,再举起左手握住和其他不相邻同伴的左手,构成一个错综复杂的链子,在不松手的前提下要求学生通过绕、钻等方法解成一个大圆或两个小圆,这对学生心理品质、团队合作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都非常有利。再比如在体操技巧教学中,首先强调各动作的重要性,强化单个动作的正确性和规范化。然后在技巧联合动作教学中,采取以6人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要求学生在不改变原单个动作性质的基础上,自行组合动作的连接顺序,编成套动作。教学结束前让组合编排有特色的小组代表出来演示,师生共同进行评价分析和鼓励。最后对各组的学习情况作综合评价,提出进一步改进设想。这样的学习方法和创新活动,无疑会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积极性。
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各个体育游戏项目的特点和价值,形成学生团队精神梯度式培养,逐渐深化学生对团队精神的更远有,增强游戏的教育作用,全面做好游戏的组织工作,才能逐渐深化学生对团队精神的理解,为中职学生走向社会、进入岗位夯实素质基础。
三、重视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增强团队的向心力
在中职时期,学生具有相当的独立性,又有依靠成人的依赖性,即开始产生一定的自觉性,又在自觉性中时时表露其幼稚性,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与幼稚性相互共存。在体育教学中可以设置一些竞赛类游戏的同时,需要教师重视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才能利用体育游戏的合作性与竞争性,在更大程度上促进学生之间的人际互动。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通过组织全体学生参与的体育竞赛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团队的向心力,才能取得理想成绩。具体包括:
1.要有良好的组织纪律性,要有大局意识;
2.队员(同学)之间必须平等坦诚,彼此关系和谐;
3.相互信任和尊重,宽容他人的缺点和错误;
4.在竞赛中要全力以赴,不论比赛结果如何,都要“善始善终”。
这些心理品质的培养,可以激发学生对竞争的热忱与自信心,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的潜力,团结互助,并在机会均等的条件下努力进取,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产生积极的影响。如学生在进行“长江黄河”“贴膏药”“叫号抱团”等群体游戏时,常是异常兴奋,在嘻笑声中学会观察他人,了解他人,比如说发现哪位学生很灵活,哪位学生很公正,哪位学生犯了错勇于承认等等,在这样的游戏中训练自己的“察言观色”人际交往能力。
总之,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只有学会合作才能取得成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是教育的长远目标之一,职业教育要培养我国生产建设第一线的人才,他们更需要工作中的相互配合,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
参考文献:
[1]肖勇.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中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J].福建教育研究,2013.
[2]刘研.论中职体育教学中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J].中国市场,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