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是的,语文实践主要是言语实践,离开“运用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这个根本,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言语实践应该成为语文教师的“本职工作”。执教《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笔者试图基于文本语言,教会学生习得言语,领会文章深刻要义。
一、 一词一句总关情
课文第3自然段只有6个字:“这是两棵樟树。”教师在阅读文章伊始,就引领学生把目光聚焦在这6个字上。
【案例一】
师:(出示句子:这是两棵樟树。)读读第1、2自然段,想想,在哪里也可以交代这是两棵樟树呢?
生:有一次,周恩来同志觉得那房子小了一点,就劝宋庆龄同志搬个家。她不肯,说:“我舍不得这两棵樟树。”
生:宋庆龄故居的庭院里有两棵樟树。
师:看,就在1、2自然段的句子里加了一个“樟”字,就点明了“这是两棵樟树”,可作者为什么偏偏要单独列出一段呢?
生:我觉得是多余的,我们这样一改,就简洁多了。
生:我认为这里起到联系上下文的作用,下面就要写这两棵樟树了。
生:我觉得作者是想强调“这是两棵樟树”吧。
生:他想告诉我们,这不是别的树,就是樟树。
师:到底是多余的,还是必需的?我们来读课文,也许读着读着,你们就会有更深刻的想法。
这一教学片段,教师把着力点放在“这是两棵樟树”,这一独特的言语表达形式上,在引导学生朗读、理解、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体会其背后的内涵,为下文以物喻人的自然过渡埋下伏笔。课文中的一字、一词、一句、一段,都有其一定的思想内涵,尤其是作者着力用心的重点字、词、句、段,更有深刻而丰富的思想。教师的作用就是引领学生透过字面,去探寻字后的“秘密”,揣摩作者表达的目的、意图,这不仅能够更深层次地理解内容,体会情感,还能使学生学会表达上的一些知识、技巧,感悟语言的滋味,这也是语文学习的魅力所在。
二、 字字句句渗透情
上面这个教学片段,因为学生刚刚走进课文,对全文内容及思想的把握,还处在比较浅显的层次上,只有带领学生在文章里多走几个来回,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才会更加深刻。下面教师继续引领学生在文章的重点段——第4、5两个自然段朗读、品味。
【案例二】
师:同学们,请读第4自然段,这是怎样的两棵樟树?
生:这是两棵四季常青的樟树。
生:这是两棵枝干粗壮的樟树。(不高、枝叶稠密、蓬蓬勃勃、粗壮……)
师:谁来读读这句话?(樟树四季常青,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你从哪里体会到樟树的蓬蓬勃勃?
生:我从“无论……总是……”体会到的。
师:既然是四季常青,为何不写春秋两季?
生:春天和秋天气候好,适合各种植物生长,没什么了不起的。
师:在怎么样的条件下,樟树顽强生长呢?
生:无论是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
生:无论是骄阳似火的夏天还是冰天雪地的冬天,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
师:这样蓬蓬勃勃的樟树,大家喜欢吗?(齐读第4自然段)
这一教学片段,教师即时抓住学生汇报时的一个关联词“无论……总是……”,引导学生进行言语实践。这个关联词就像是条红绳,串起了相关的文字。教师以此作为语言训练的突破口,引领学生逐步领会樟树外形美与旺盛的生命力,其实也在引领学生明白:前文为什么要那么突出地强调,这是两棵樟树,作者、读者、参观者,甚至故居的主人,为什么会对这两棵樟树这么喜爱?在言语实践的过程中,这种爱润物无声地走进了每一位学生的心中。如果把这两个案例连起来看,就会发现,学生对樟树的喜爱不是无缘无故的,是在对语言文字一再地朗读、品味中渐次产生的,课堂教学就在这种情感的铺垫中不断前行。
三、 关键之处升华情
为了进一步认识樟树,理解樟树的象征意义,产生对故居主人宋庆龄的敬仰之情,教者又引导学生把注意力聚焦于第5自然段语言文字的朗读与理解中。
【案例三】
师:(出示:樟树本身却有一种香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读一读这句话,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这句话和书上的不一样,少了“而”和“而且”。
师:读一读第5自然段,比一比,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加上“而”和“而且”呢?
生:前面说其他树招虫,后面说樟树有香气,前后说的不是一个意思,所以用“而”字。
生:用“而”字把前后句子联系起来了。
师:再读一读,作者还想通过“而”字告诉我们什么?
生:作者是想告诉我们樟树有香气,其他树没有香气。
生:这里的“而”字,还有强调这种香气的作用。
师:“而且”呢?
生:告诉我们这不是一般的香气,这是能永久保持的香气。
师:读读下面两句话,说一说什么叫“永久保持”呢?
(这里,学生又着重抓住“即使……仍然……”“只要……就……”两对关联词,谈自己对樟树这种可贵之处的理解。)
师:再来读读,“而且”的运用你有新的理解吗?
生:就是为了突出樟树的可贵之处。
生:就是它不仅有香气,能永久保持,还能拒虫。
师:看似平常的字眼,原来却蕴含着这么丰富的内涵。同学们,读书就要这样,要善于关注到文章中一些特别的字眼。现在谁来说说:“这是两棵怎样的樟树?”(学生开始不仅关注樟树的外形,而且关注到樟树的独特之处了。)
师:现在,第3自然段“这是两棵樟树”的写法,你还能琢磨出有怎样的用意呢?
生:想引起我们的注意,告诉我们这是两棵不一般的樟树,要我们用心读下面的内容。
生:告诉我们樟树不仅外形美,而且有独特的可贵之处。
此案例中,教者抓住“而”和“而且”,引导学生逐层深入地走进语言文字,体会隐藏在语言文字背后的秘密,这样就把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思想与言语的训练紧密结合在一起了。
以上三个案例中,教师紧紧抓住“这是两棵樟树”“无论……总是……”“而……而且”等关键词句,引领学生品味言语表达的独特。随着教学的深入,学生表达的欲望越来越强烈,内涵越来越深刻。学生对这是两棵樟树的情感逐渐走向饱满。教学结尾,教师向学生展示了宋庆龄一生辉煌的革命生涯,学生自然也就理解了作者以物喻人的写作目的,教学水到渠成。
由此可见,教师只有立足教材,寻找并落实文本中的言语实践点,让学生在感觉、品读、实践中习得语感,才能领悟到语言表达的滋味与魅力,并由此喜欢、恋上语文课堂。
(作者单位:南京市滨江小学)
一、 一词一句总关情
课文第3自然段只有6个字:“这是两棵樟树。”教师在阅读文章伊始,就引领学生把目光聚焦在这6个字上。
【案例一】
师:(出示句子:这是两棵樟树。)读读第1、2自然段,想想,在哪里也可以交代这是两棵樟树呢?
生:有一次,周恩来同志觉得那房子小了一点,就劝宋庆龄同志搬个家。她不肯,说:“我舍不得这两棵樟树。”
生:宋庆龄故居的庭院里有两棵樟树。
师:看,就在1、2自然段的句子里加了一个“樟”字,就点明了“这是两棵樟树”,可作者为什么偏偏要单独列出一段呢?
生:我觉得是多余的,我们这样一改,就简洁多了。
生:我认为这里起到联系上下文的作用,下面就要写这两棵樟树了。
生:我觉得作者是想强调“这是两棵樟树”吧。
生:他想告诉我们,这不是别的树,就是樟树。
师:到底是多余的,还是必需的?我们来读课文,也许读着读着,你们就会有更深刻的想法。
这一教学片段,教师把着力点放在“这是两棵樟树”,这一独特的言语表达形式上,在引导学生朗读、理解、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体会其背后的内涵,为下文以物喻人的自然过渡埋下伏笔。课文中的一字、一词、一句、一段,都有其一定的思想内涵,尤其是作者着力用心的重点字、词、句、段,更有深刻而丰富的思想。教师的作用就是引领学生透过字面,去探寻字后的“秘密”,揣摩作者表达的目的、意图,这不仅能够更深层次地理解内容,体会情感,还能使学生学会表达上的一些知识、技巧,感悟语言的滋味,这也是语文学习的魅力所在。
二、 字字句句渗透情
上面这个教学片段,因为学生刚刚走进课文,对全文内容及思想的把握,还处在比较浅显的层次上,只有带领学生在文章里多走几个来回,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才会更加深刻。下面教师继续引领学生在文章的重点段——第4、5两个自然段朗读、品味。
【案例二】
师:同学们,请读第4自然段,这是怎样的两棵樟树?
生:这是两棵四季常青的樟树。
生:这是两棵枝干粗壮的樟树。(不高、枝叶稠密、蓬蓬勃勃、粗壮……)
师:谁来读读这句话?(樟树四季常青,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你从哪里体会到樟树的蓬蓬勃勃?
生:我从“无论……总是……”体会到的。
师:既然是四季常青,为何不写春秋两季?
生:春天和秋天气候好,适合各种植物生长,没什么了不起的。
师:在怎么样的条件下,樟树顽强生长呢?
生:无论是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
生:无论是骄阳似火的夏天还是冰天雪地的冬天,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
师:这样蓬蓬勃勃的樟树,大家喜欢吗?(齐读第4自然段)
这一教学片段,教师即时抓住学生汇报时的一个关联词“无论……总是……”,引导学生进行言语实践。这个关联词就像是条红绳,串起了相关的文字。教师以此作为语言训练的突破口,引领学生逐步领会樟树外形美与旺盛的生命力,其实也在引领学生明白:前文为什么要那么突出地强调,这是两棵樟树,作者、读者、参观者,甚至故居的主人,为什么会对这两棵樟树这么喜爱?在言语实践的过程中,这种爱润物无声地走进了每一位学生的心中。如果把这两个案例连起来看,就会发现,学生对樟树的喜爱不是无缘无故的,是在对语言文字一再地朗读、品味中渐次产生的,课堂教学就在这种情感的铺垫中不断前行。
三、 关键之处升华情
为了进一步认识樟树,理解樟树的象征意义,产生对故居主人宋庆龄的敬仰之情,教者又引导学生把注意力聚焦于第5自然段语言文字的朗读与理解中。
【案例三】
师:(出示:樟树本身却有一种香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读一读这句话,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这句话和书上的不一样,少了“而”和“而且”。
师:读一读第5自然段,比一比,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加上“而”和“而且”呢?
生:前面说其他树招虫,后面说樟树有香气,前后说的不是一个意思,所以用“而”字。
生:用“而”字把前后句子联系起来了。
师:再读一读,作者还想通过“而”字告诉我们什么?
生:作者是想告诉我们樟树有香气,其他树没有香气。
生:这里的“而”字,还有强调这种香气的作用。
师:“而且”呢?
生:告诉我们这不是一般的香气,这是能永久保持的香气。
师:读读下面两句话,说一说什么叫“永久保持”呢?
(这里,学生又着重抓住“即使……仍然……”“只要……就……”两对关联词,谈自己对樟树这种可贵之处的理解。)
师:再来读读,“而且”的运用你有新的理解吗?
生:就是为了突出樟树的可贵之处。
生:就是它不仅有香气,能永久保持,还能拒虫。
师:看似平常的字眼,原来却蕴含着这么丰富的内涵。同学们,读书就要这样,要善于关注到文章中一些特别的字眼。现在谁来说说:“这是两棵怎样的樟树?”(学生开始不仅关注樟树的外形,而且关注到樟树的独特之处了。)
师:现在,第3自然段“这是两棵樟树”的写法,你还能琢磨出有怎样的用意呢?
生:想引起我们的注意,告诉我们这是两棵不一般的樟树,要我们用心读下面的内容。
生:告诉我们樟树不仅外形美,而且有独特的可贵之处。
此案例中,教者抓住“而”和“而且”,引导学生逐层深入地走进语言文字,体会隐藏在语言文字背后的秘密,这样就把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思想与言语的训练紧密结合在一起了。
以上三个案例中,教师紧紧抓住“这是两棵樟树”“无论……总是……”“而……而且”等关键词句,引领学生品味言语表达的独特。随着教学的深入,学生表达的欲望越来越强烈,内涵越来越深刻。学生对这是两棵樟树的情感逐渐走向饱满。教学结尾,教师向学生展示了宋庆龄一生辉煌的革命生涯,学生自然也就理解了作者以物喻人的写作目的,教学水到渠成。
由此可见,教师只有立足教材,寻找并落实文本中的言语实践点,让学生在感觉、品读、实践中习得语感,才能领悟到语言表达的滋味与魅力,并由此喜欢、恋上语文课堂。
(作者单位:南京市滨江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