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的科研管理能力已经成为影响高职院校今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的创新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文章从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入手,通过分析问题提出了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创新对策,最后提出了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创新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创新;研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逐渐成了人才培养、技能传授的重要基地。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使高职院校的科研地位受到重视,科研管理对高职院校的教学、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功能的较好发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的三大职能是“科学研究、培 养人才、社会服务”。由此可见,科研水平的高低是衡量高职院校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体现之一。新形势下要保证高职院校科学、健康、持续的发展,科研管理创新是关键。因此,高职院校进行科研管理创新,既是知识经济时代赋予高职院校科研管理部门的重大使命,又是高职院校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对科研定位的认识还不够清晰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获得了蓬勃发展的契机。但相对于普通本科院校而言,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还处于十分薄弱的状态。而科研工作定位的不明确,正是造成这一现状的重要因素之一。比如,高职院校在科研管理工作中采用了照搬本科院校科研管理的模式,造成了管理模式与实际科研现状的严重脱节,使得科研管理工作不能做到行之有效。特别是在科研工作导向的问题上出现了一些不当之处。部分教师觉得自己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教师,最主要的是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和专业课技能,科研工作是研究性大学的专利。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初衷只是为了职称评定或者完成学校规定的科研工作量,从而忽视了对自身专业业务素质的提高,无法在高职院校内部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
(二)、缺乏专业的科研团队
高职院校的科研团队作为以科研创新为目的的组织,应突出多学科、多部门的学术写作与学科交叉。不是单纯的科研人员的组合,而是将人才结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突出科学研究与开发这一主体内容,将学术资源进行整合,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的力量,提高创新的高度。事实上,科研团队就是拥有团队精神的科研人员的组合。然而,有的高职院校缺乏专门的科研管理人员和科研团队,专业带头人资源匮乏,科研团队组织松散,同时对科研经费的投入和管理也还没有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加之高职院校本身的科研基础就比较薄弱,因此很难产生具有重大价值的科研成果。
(三)、科研服务水平不高
随着高职院校科研活动的发展,使得科研工作和统计工作任务量不断加重。但目前大多科研管理工作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人工来进行。比如,在科研管理项目中,联系和统计工作时涉及到的各项材料很少通过网络、多媒体去获取,基本上都是由书面形式传递进行的。这种方法不仅给工作人员的工作带来了困难,还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再如,进行科研数据统计时,大部分学校还是采用传统的人工收集数据,如通过Excel、Word等办公软件来处理大量的数据。这种方法不能在第一时间调取学校和教师在某些方面的有效数据,而且查找的相关资料也不能形成平台化、数据化的科研信息。这种方式不仅给科研管理人员带来繁重的工作量,并且造成科研管理部门和科研工作人员之间缺少必要和及时的沟通,难以反映学校的科研现状,造成科研管理的综合水平和科研服务水平不高。
(四)、科研氛围不浓,創新意识淡薄
目前,高职院校的科研管理人员缺乏对研究项目的引领,没有明确的研究领域和方向,科研管理缺乏宏观指导和长期规划,随意性较强。另外,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创新氛围淡薄,学校决策层对管理创新认知不足,导致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创新停滞不前。由于创新氛围淡薄,使创新能力不足,也影响了科研管理工作的创新进程。
二、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创新对策
(一)、科研管理理念的创新
实施科研管理理念的创新,要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要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科研管理工作要紧紧围绕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展。在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创新中要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科学管理、服务至上”的原则。科研管理工作要将对广大教师和科研工作者的尊重、关心和信任作为制定管理制度的首要原则,发挥他们在科研工作中的核心作用,通过管理理念的创新充分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要积极制定人才引进政策,营造人才培育的良好氛围,积极搭建人才成长的多方平台。要引进与学校专业相符合的高职称、高学历科研人员,并以此形成学校重点科研团队,实行专家治研、创新共管的新型科研管理模式。
其次,要做好科研人员之间的相互合作与联系。在目前的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中,由于存在课题小型化、信息沟通不畅、资源共享困难等难题,造成了难以形成创新群体的情况。因此,应提倡团队内部人员的良性竞争,以合作为基础,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辩证关系,促进不同课题间的科研人员相互合作与联系,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以利于提高高职院校整体的科研能力。此外,科研管理人员要有较强的服务意识,要为科研工作者提供各类科研信息等服务,让科研工作者及时了解科研项目申报、结题、科研成果奖励申报的详细信息,及时做好相应的服务工作。
(二)、科研管理政策的创新
实施科研管理政策的创新要做好以下几点:首先,是政策的制定要建立在对高职院校自身科研现状、特点和规律的研究以及可行性论证基础上,使高职院校的科研管理政策具有针对性;其次,是建立健全科研管理制度,要从工作流程、质量标准、过程管理等方面进行细化,使科研管理人员在工作中有章可循,科研人员在科研活动中有据可依;第三,是科研政策对科研工作方向要起导向性作用。即高职院校科研管理政策要将教师科研活动引导到与学院发展目标相一致的发展方向上。即主要进行实用技术的应用研究、针对岗位的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的应用研究、工艺研究,以及高职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研究,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以及职业技术应用能力。 (三)、科研管理模式的创新
科研管理模式的创新要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要进行激励机制创新。通过实践使我们认识到:提高科研工作的实际效益,实现发展和创新目标的关键就在于能否调动广大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这就需要充分调动他们参与科研工作的热情。因此,科研管理模式不仅需要引用合作型的竞争机制,还要求学院有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的主要作用是充分调动广大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使之在这种机制的作用下,更深刻地认识到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重要性。要进一步健全高职院校的科研管理机制,发挥竞争、激励、约束和评价等政策在科研管理工作中的正面导向作用,让它们有效纳入科研管理工作的有机整体之中。
其次,要进行约束机制创新。有些科研管理政策需要有详细的规范、标准和管理程序,需要规定科研工作者有所为有所不为,以保证科研投入的利用率,使科研工作落实到位;约束机制的作用主要在于对科研行为的规范,无论是纵向课题、横向课题,还是对论文质量衡量,都必须进行约束,否则将给科研工作带来负面影响。
第三,要进行评价机制创新。评价机制的作用主要体现其对科研工作实际意义和效果的评价。评价机制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即评价制度和评价机构。其核心就是要建立公平、客观和准确的科研业绩评价体系,必须把科研成果的质与量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评价。应将定量管理与定性管理相结合,鼓励科研人员多出成果,促进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在质与量上达到统一。
(四)、科研管理方法的创新
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高职院校的科研管理应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新的科研管理模式,实现科研管理的信息化、标准化,从而保证科研管理工作的及时、高效。科研管理方法的创新要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要建立和完善科研管理流程。应根据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特点建立合理的科研管理流程。包括从科研项目的申报、科研项目的过程管理、科研项目的结题管理、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科研项目成果奖励申报、科研档案管理等整个管理流程,以保证科研管理工作的有序和高效。
其次,要构建合理的院、系二级科研管理机制。它起到的作用主要有三点:一是建立合理的院、系二级科研管理机制,能更有效地整合科研资源,组织科研团队。科研的主体是教师,学校的教师主要分布在各教学系,他们处于教学、实训的第一线,最能从实际中发现问题、开展研究。且教师按专业分布,容易组成一个科研团队。二是通过合理的院、系二级科研管理机制,推动学校科研管理的健康发展,让各系参与科研管理,能及时反馈意见,提出建议,避免某些科研管理制度脱离实际、流于形式。三是,合理的院、系二级科研管理机制,能充分调动各系参与科研管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能更有效、准确、全面地评价教师科研能力,有利于科研工作在学校开展。
第三,是建设专业化的科研管理队伍。专业化要求科研管理人员能了解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特点和规律,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具备多视角、辩证的思维方式和对新事物的敏锐的感受性,具有组织协调和实际管理能力,具备专业知识和较为深厚的科研功底。
三、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创新应注意的问题
(一)、应注意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创新工作,是促进科技创新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的客观要求。因此,应注意科研项目的选择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长期以来,高职院校都存在着重管 理、轻服务,重成果、轻转化,重理论、轻实践等诸多弊端。由于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体制落后,管理部门缺乏创新意识,对科研人员和科研项目实行机械化管理,市场意识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这些存在的问题制约了科研成果转化的进程,即便成果实现转化,往往也无法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科研工作者的研究热情难以激发,使得科研工作无法保持与时俱进的活力。因此,高职院校的科研管理工作,要走出部门,走出学校,积极与社会需求、产业需求相适应。要在科研方向上有明确的定位,要实现产学研三者的有机统一,避免过度重视论文的倾向,积极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鼓励广大教师参与行业、企业的创新工作。
(二)、应注意建立跨学科交流平台,积极营造科研管理创新氛围
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自身多学科、多门类交融的学科优势,要善于激发多学科之间的碰撞、交融、渗透。在注意建立跨学科交流平台,积极营造科研管理创新氛围时,要做好二方面的工作:一是高职院校科研管理部门要积极提供、营造多学科交流平台,比如鼓励教师跨学科、跨院系组建研究团队,开展多工种学科研究;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鼓励教师与企业员工组建研究团队,将理论与一线经验相融合,使科研理论转化为成果;鼓励教师将学生带入科学研究工作,发挥学生的积极能动性,提升学生的科研水平。二是学校要积极营造浓厚氛围,对于取得一定成果的研究团队、师生团队,要开展全方位宣传,真正让科研管理创新融入学校日常管理工作中,积极营造科研管理创新氛围,从而整体提升学校的科研实力。
结语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科研工作的有效开展是非常重要的,科研是高职院校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只有做好这项工作,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教学质量,为企业和社会培养专业、高素质的人才。因此,要注重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创新研究,才能有效地开展科研工作、壮大科研力量,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推动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要高度重视高职院校开展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此,高职院校要不断创新科研管理模式,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培育机制和激励机制,科学调控和引导科研工作的发展,努力开创高职院校科研工作新局面,为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服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朱勤.高職院校科研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2(4).
[2]张悦.基于服务视角的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创新[J].学理论,2015(21).
[3]宝航.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创新机制建设研究[J].科技风,2017(2).
(作者单位: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
关键词: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创新;研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逐渐成了人才培养、技能传授的重要基地。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使高职院校的科研地位受到重视,科研管理对高职院校的教学、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功能的较好发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的三大职能是“科学研究、培 养人才、社会服务”。由此可见,科研水平的高低是衡量高职院校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体现之一。新形势下要保证高职院校科学、健康、持续的发展,科研管理创新是关键。因此,高职院校进行科研管理创新,既是知识经济时代赋予高职院校科研管理部门的重大使命,又是高职院校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对科研定位的认识还不够清晰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获得了蓬勃发展的契机。但相对于普通本科院校而言,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还处于十分薄弱的状态。而科研工作定位的不明确,正是造成这一现状的重要因素之一。比如,高职院校在科研管理工作中采用了照搬本科院校科研管理的模式,造成了管理模式与实际科研现状的严重脱节,使得科研管理工作不能做到行之有效。特别是在科研工作导向的问题上出现了一些不当之处。部分教师觉得自己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教师,最主要的是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和专业课技能,科研工作是研究性大学的专利。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初衷只是为了职称评定或者完成学校规定的科研工作量,从而忽视了对自身专业业务素质的提高,无法在高职院校内部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
(二)、缺乏专业的科研团队
高职院校的科研团队作为以科研创新为目的的组织,应突出多学科、多部门的学术写作与学科交叉。不是单纯的科研人员的组合,而是将人才结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突出科学研究与开发这一主体内容,将学术资源进行整合,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的力量,提高创新的高度。事实上,科研团队就是拥有团队精神的科研人员的组合。然而,有的高职院校缺乏专门的科研管理人员和科研团队,专业带头人资源匮乏,科研团队组织松散,同时对科研经费的投入和管理也还没有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加之高职院校本身的科研基础就比较薄弱,因此很难产生具有重大价值的科研成果。
(三)、科研服务水平不高
随着高职院校科研活动的发展,使得科研工作和统计工作任务量不断加重。但目前大多科研管理工作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人工来进行。比如,在科研管理项目中,联系和统计工作时涉及到的各项材料很少通过网络、多媒体去获取,基本上都是由书面形式传递进行的。这种方法不仅给工作人员的工作带来了困难,还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再如,进行科研数据统计时,大部分学校还是采用传统的人工收集数据,如通过Excel、Word等办公软件来处理大量的数据。这种方法不能在第一时间调取学校和教师在某些方面的有效数据,而且查找的相关资料也不能形成平台化、数据化的科研信息。这种方式不仅给科研管理人员带来繁重的工作量,并且造成科研管理部门和科研工作人员之间缺少必要和及时的沟通,难以反映学校的科研现状,造成科研管理的综合水平和科研服务水平不高。
(四)、科研氛围不浓,創新意识淡薄
目前,高职院校的科研管理人员缺乏对研究项目的引领,没有明确的研究领域和方向,科研管理缺乏宏观指导和长期规划,随意性较强。另外,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创新氛围淡薄,学校决策层对管理创新认知不足,导致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创新停滞不前。由于创新氛围淡薄,使创新能力不足,也影响了科研管理工作的创新进程。
二、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创新对策
(一)、科研管理理念的创新
实施科研管理理念的创新,要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要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科研管理工作要紧紧围绕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展。在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创新中要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科学管理、服务至上”的原则。科研管理工作要将对广大教师和科研工作者的尊重、关心和信任作为制定管理制度的首要原则,发挥他们在科研工作中的核心作用,通过管理理念的创新充分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要积极制定人才引进政策,营造人才培育的良好氛围,积极搭建人才成长的多方平台。要引进与学校专业相符合的高职称、高学历科研人员,并以此形成学校重点科研团队,实行专家治研、创新共管的新型科研管理模式。
其次,要做好科研人员之间的相互合作与联系。在目前的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中,由于存在课题小型化、信息沟通不畅、资源共享困难等难题,造成了难以形成创新群体的情况。因此,应提倡团队内部人员的良性竞争,以合作为基础,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辩证关系,促进不同课题间的科研人员相互合作与联系,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以利于提高高职院校整体的科研能力。此外,科研管理人员要有较强的服务意识,要为科研工作者提供各类科研信息等服务,让科研工作者及时了解科研项目申报、结题、科研成果奖励申报的详细信息,及时做好相应的服务工作。
(二)、科研管理政策的创新
实施科研管理政策的创新要做好以下几点:首先,是政策的制定要建立在对高职院校自身科研现状、特点和规律的研究以及可行性论证基础上,使高职院校的科研管理政策具有针对性;其次,是建立健全科研管理制度,要从工作流程、质量标准、过程管理等方面进行细化,使科研管理人员在工作中有章可循,科研人员在科研活动中有据可依;第三,是科研政策对科研工作方向要起导向性作用。即高职院校科研管理政策要将教师科研活动引导到与学院发展目标相一致的发展方向上。即主要进行实用技术的应用研究、针对岗位的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的应用研究、工艺研究,以及高职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研究,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以及职业技术应用能力。 (三)、科研管理模式的创新
科研管理模式的创新要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要进行激励机制创新。通过实践使我们认识到:提高科研工作的实际效益,实现发展和创新目标的关键就在于能否调动广大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这就需要充分调动他们参与科研工作的热情。因此,科研管理模式不仅需要引用合作型的竞争机制,还要求学院有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的主要作用是充分调动广大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使之在这种机制的作用下,更深刻地认识到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重要性。要进一步健全高职院校的科研管理机制,发挥竞争、激励、约束和评价等政策在科研管理工作中的正面导向作用,让它们有效纳入科研管理工作的有机整体之中。
其次,要进行约束机制创新。有些科研管理政策需要有详细的规范、标准和管理程序,需要规定科研工作者有所为有所不为,以保证科研投入的利用率,使科研工作落实到位;约束机制的作用主要在于对科研行为的规范,无论是纵向课题、横向课题,还是对论文质量衡量,都必须进行约束,否则将给科研工作带来负面影响。
第三,要进行评价机制创新。评价机制的作用主要体现其对科研工作实际意义和效果的评价。评价机制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即评价制度和评价机构。其核心就是要建立公平、客观和准确的科研业绩评价体系,必须把科研成果的质与量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评价。应将定量管理与定性管理相结合,鼓励科研人员多出成果,促进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在质与量上达到统一。
(四)、科研管理方法的创新
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高职院校的科研管理应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新的科研管理模式,实现科研管理的信息化、标准化,从而保证科研管理工作的及时、高效。科研管理方法的创新要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要建立和完善科研管理流程。应根据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特点建立合理的科研管理流程。包括从科研项目的申报、科研项目的过程管理、科研项目的结题管理、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科研项目成果奖励申报、科研档案管理等整个管理流程,以保证科研管理工作的有序和高效。
其次,要构建合理的院、系二级科研管理机制。它起到的作用主要有三点:一是建立合理的院、系二级科研管理机制,能更有效地整合科研资源,组织科研团队。科研的主体是教师,学校的教师主要分布在各教学系,他们处于教学、实训的第一线,最能从实际中发现问题、开展研究。且教师按专业分布,容易组成一个科研团队。二是通过合理的院、系二级科研管理机制,推动学校科研管理的健康发展,让各系参与科研管理,能及时反馈意见,提出建议,避免某些科研管理制度脱离实际、流于形式。三是,合理的院、系二级科研管理机制,能充分调动各系参与科研管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能更有效、准确、全面地评价教师科研能力,有利于科研工作在学校开展。
第三,是建设专业化的科研管理队伍。专业化要求科研管理人员能了解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特点和规律,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具备多视角、辩证的思维方式和对新事物的敏锐的感受性,具有组织协调和实际管理能力,具备专业知识和较为深厚的科研功底。
三、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创新应注意的问题
(一)、应注意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创新工作,是促进科技创新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的客观要求。因此,应注意科研项目的选择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长期以来,高职院校都存在着重管 理、轻服务,重成果、轻转化,重理论、轻实践等诸多弊端。由于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体制落后,管理部门缺乏创新意识,对科研人员和科研项目实行机械化管理,市场意识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这些存在的问题制约了科研成果转化的进程,即便成果实现转化,往往也无法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科研工作者的研究热情难以激发,使得科研工作无法保持与时俱进的活力。因此,高职院校的科研管理工作,要走出部门,走出学校,积极与社会需求、产业需求相适应。要在科研方向上有明确的定位,要实现产学研三者的有机统一,避免过度重视论文的倾向,积极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鼓励广大教师参与行业、企业的创新工作。
(二)、应注意建立跨学科交流平台,积极营造科研管理创新氛围
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自身多学科、多门类交融的学科优势,要善于激发多学科之间的碰撞、交融、渗透。在注意建立跨学科交流平台,积极营造科研管理创新氛围时,要做好二方面的工作:一是高职院校科研管理部门要积极提供、营造多学科交流平台,比如鼓励教师跨学科、跨院系组建研究团队,开展多工种学科研究;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鼓励教师与企业员工组建研究团队,将理论与一线经验相融合,使科研理论转化为成果;鼓励教师将学生带入科学研究工作,发挥学生的积极能动性,提升学生的科研水平。二是学校要积极营造浓厚氛围,对于取得一定成果的研究团队、师生团队,要开展全方位宣传,真正让科研管理创新融入学校日常管理工作中,积极营造科研管理创新氛围,从而整体提升学校的科研实力。
结语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科研工作的有效开展是非常重要的,科研是高职院校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只有做好这项工作,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教学质量,为企业和社会培养专业、高素质的人才。因此,要注重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创新研究,才能有效地开展科研工作、壮大科研力量,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推动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要高度重视高职院校开展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此,高职院校要不断创新科研管理模式,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培育机制和激励机制,科学调控和引导科研工作的发展,努力开创高职院校科研工作新局面,为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服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朱勤.高職院校科研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2(4).
[2]张悦.基于服务视角的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创新[J].学理论,2015(21).
[3]宝航.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创新机制建设研究[J].科技风,2017(2).
(作者单位: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