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微时代”,微时代带来了新思想的涌现与繁荣,微时代下凡事都追求速度,追求精致,追求同等时间的效率最大化、效果最优化。那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着眼于“微”,发力于“微”,在一点一滴的“微小”中寻得“小语世界的满园缤纷”,助推孩子语文综合素养的整体提升。
一、 微阅读—山雨欲来风满楼
微时代下,各种碎片化信息大量袭来,微阅读之所以如此盛行,是因为其文本的短小、迅捷营造出了一种令人备感舒适的微阅读氛围,甚至可以这么说,微阅读不是一种颠覆,而更像一次推动。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的“微阅读”不仅是内容上的“微”,还可以是时间上、空间上的“微”。
1. 名言警句:让阅读走向深刻
名言警句是语文教学中精彩而无价的教学资源,能给人以智慧的启迪、心灵的涵泳。如果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能够抓住时机,恰到好处地利用好这些名言警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陶冶情操,还会给学生带来语言的力量、人格的警醒、精神的引导。再者,名言警句因其短小易于学生积累而备受欢迎,通常的名言警句大多是一句话,少则几个字,多则十几二十几个字,几秒钟内学生便可“搞定”,语文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随时可以积累、运用这样的名言警句,可以达到积累与运用共融共生的效果。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说勤奋》一文在介绍童第周通过勤奋学习获得巨大成功后总结了这样一句话:“正如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所说,‘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笔者和学生一起研读了这句话之后,随即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这句名言,同时引导学生回忆:关于勤奋的名言警句还有哪些?学生思路瞬间打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天才出于勤奋”“勤能补拙”“勤奋就是成功之母”……这些短小精悍的名言促进了学生对于课文的更加深刻的理解。
2. 经典诗文:让阅读更有味道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无数经典诗文影响和润泽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和唐诗宋词犹如中华史上的一颗颗璀璨的明珠,这些诗文对于古代人来说,也是最佳的“微阅读”范本。在教育教学中背诵经典诗文,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教育他们健康成长,最重要的是可以习得语文能力,受到人生哲理的熏陶。
比如学习四季的课文,可以引进相关的季节诗,又如学习了《秋思》这首古诗时,师生共同吟诵出“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等思乡的诗句;可以在活动中背诵经典,比如组织诗歌朗诵会;还可以在谈话中渗透经典,比如学生闹矛盾了,可以引用《弟子规》中的句子,孩子顶撞家长了,可以引用唐人孟郊的《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对于后进生,则可以引用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保持乐观的心态……
3. 碎片化:让随时阅读成为可能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点滴的时间,在随时可以阅读的地点畅游文海,上卫生间时、排队上食堂吃饭时、睡觉前、课前一分钟预备时、晨会时、班会时,甚至在和小朋友玩游戏时都可以阅读,绿茵场、林荫道、花园里……也都是阅读的好场所,今天读一页,明天读一页,今天背诵一点,明天积累一点,“聚沙成塔”,“集腋成裘”,长期的语言涵养定会催生孩子们的阅读智慧,为他们的人生抹上最为亮丽的色彩。
二、 微实践—绝知此事要躬行
语文能力的习得,更需要实践的支撑。《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实践出真知,实践出真理,但是现行的教育客观条件又不允许我们进行太多的语文实践活动。因此,立足于“微”的语文实践便应当成为我们当前首选的活动方式,在每一次点滴的实践活动中,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总能得到质的提升。
1. 一分钟演讲
我们学校每节课之前都有一分钟预备时间,这是进行“一分钟演讲”的最佳时机,不仅学生的口才得到锻炼,自信得到增强,表达能力有所提升,更重要的是,为学生保持整节课良好的精神状态做好了铺垫。演讲内容学生自选,演讲学生按座位顺序依次排列,这样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上台演讲。学生带到讲台上的,有來自于校园内、班级里的大情小事评议,也有对时事政治、热点问题的侃侃而谈,还有来自于报纸杂志的美文赏读,更有对网络八卦的或深或浅的剖析……无形中,学生把各种资源带到了课堂。演讲学生事先要搜集大量的资料以便很好地完成任务,得到大家的认可,这样隐性培养了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听的学生要做文明观众,更是在用心倾听的过程中储备了语文素材,也训练了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举而多得。
2. 十分钟辩论
辩论是提高口才的最好方法。我们可以利用晨会课、班会课、语文课组织学生进行“十分钟辩论赛”。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辩论的过程带给学生的意义。辩论之前,双方必须找寻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写好发言稿和总结稿,辩论赛上,正反双方必须“敏于听而善于言”,双方唇枪舌剑,你攻我守,来来往往中,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得到了提升,也更有效地把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结合到了一起。辩论为语文教学注入了一池活水。
三、 微创作—日出江花红胜火
言语运用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笔者认为,随时进行“微创作”,随处进行“微创作”,积少成多,集腋成裘,不怕学生的作文能力不见长。
1. 一句心语
我班学生每人有一个小本本,体积不大,我们给这个小本本统一起了个名字“一句心语”,让我开心的是孩子们对于这个“一句心语”记录本有着非常高涨的热情,他们每天兴致勃勃地用一句话两句话记录下自己当天的心情或者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乐此不疲。当然,这个本本每周还要评比的,评比分三个层次:首先是句子里面是否有错别字,句子是否通顺;第二个层次是句子是否流畅、生动形象;第三个层次是是否能够从句子中体会到作者的心情。平时我们要注意的就是培养孩子创作的兴趣,以及留住孩子一闪而过的灵光,促进孩子“学习的真正发生”。 2. 随文写话
在语文课堂40分钟内,可以拿来随时创作的资源实在有很多。我们可以在每一节课都让学生进行微创作,与文字亲密接触,“向着明亮那方”,悠悠然前行。
仿写。苏教版四年级《开天辟地》中,有这样一段话:“他的身躯化成了万物:口中呼出的气变成了风和云,发出的声音变成了轰隆的雷霆,左眼变成了光芒万丈的太阳,右眼变成了皎洁明媚的月光,隆起的肌肉变成了三山五岳,流淌的血液变成了奔腾的江河,筋脉变成了纵横交错的大道,皮肤变成了万顷良田,就连流出的汗水也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甘霖。”这段话语言优美,用了较多的描写性的词语,形象地描绘出了盘古临死时所化生的美好世间,内容一致,结构相似,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仿照这样的句式,展开合理的想象:盘古身体的其他部位还可以变成什么?然后即兴创作,孩子们思绪飞扬,纷纷写道:茂密的头发变成了成片的森林,张开的嘴巴变成了宽阔的山洞,高挺的鼻梁变成了巍峨的大山,洁白的牙齿变成了晶莹剔透的贝壳……苏教版五年级《推敲》一课中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写出了贾岛认真严肃、执着钻研的精神,在引导学生学习了这种写作方法后,笔者安排了一处小练笔:《夸夸我班的好同学》,要求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仔细推敲文字,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当堂训练,当堂反馈,成效明显。
补白。课文中的留白是指文本中某些內容有意不写,在“热闹之处”戛然而止,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如果我们能够抓住课文中的“留白”处,引导学生充分想象,那么对于学生的表达能力的培养将会大有裨益。以《推敲》为例,文中有这样的句子:“大街上的人看到他这个样子,都感到十分好笑。”至于行人都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此处没有交代。为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贾岛的鲜明形象,丰富课文内涵,笔者引导学生充分想象当时大街上的场景,然后进行微创作。有的学生这样写:“大街上的人看到他这个样子,都感到十分好笑,远处的人也纷纷围聚过来,对着贾岛指指点点,议论纷纷,有的说,‘看,这个疯子!’,有的说,‘嘿,这个人,有点意思’,还有的捂着嘴巴偷笑不已,还有些小孩子跟着贾岛的大马边跑边大声喊叫……”通过这样的解读,学生不仅习作能力提高了,对于课文的解读也更深刻了。
“微时代”,衍生了“微课程”,“微课程”,造就了“微语文”,在语文教学这片广袤的天地里,且行且思,只要我们能够站在“儿童的世界”,用“儿童的眼光”,做“儿童的事情”,定能做到“微”而“不微”,成就小语世界的无限风光,觅得那满园的姹紫
嫣红。
(作者单位:宿迁市宿豫区陆集中心学校)
一、 微阅读—山雨欲来风满楼
微时代下,各种碎片化信息大量袭来,微阅读之所以如此盛行,是因为其文本的短小、迅捷营造出了一种令人备感舒适的微阅读氛围,甚至可以这么说,微阅读不是一种颠覆,而更像一次推动。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的“微阅读”不仅是内容上的“微”,还可以是时间上、空间上的“微”。
1. 名言警句:让阅读走向深刻
名言警句是语文教学中精彩而无价的教学资源,能给人以智慧的启迪、心灵的涵泳。如果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能够抓住时机,恰到好处地利用好这些名言警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陶冶情操,还会给学生带来语言的力量、人格的警醒、精神的引导。再者,名言警句因其短小易于学生积累而备受欢迎,通常的名言警句大多是一句话,少则几个字,多则十几二十几个字,几秒钟内学生便可“搞定”,语文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随时可以积累、运用这样的名言警句,可以达到积累与运用共融共生的效果。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说勤奋》一文在介绍童第周通过勤奋学习获得巨大成功后总结了这样一句话:“正如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所说,‘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笔者和学生一起研读了这句话之后,随即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这句名言,同时引导学生回忆:关于勤奋的名言警句还有哪些?学生思路瞬间打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天才出于勤奋”“勤能补拙”“勤奋就是成功之母”……这些短小精悍的名言促进了学生对于课文的更加深刻的理解。
2. 经典诗文:让阅读更有味道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无数经典诗文影响和润泽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和唐诗宋词犹如中华史上的一颗颗璀璨的明珠,这些诗文对于古代人来说,也是最佳的“微阅读”范本。在教育教学中背诵经典诗文,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教育他们健康成长,最重要的是可以习得语文能力,受到人生哲理的熏陶。
比如学习四季的课文,可以引进相关的季节诗,又如学习了《秋思》这首古诗时,师生共同吟诵出“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等思乡的诗句;可以在活动中背诵经典,比如组织诗歌朗诵会;还可以在谈话中渗透经典,比如学生闹矛盾了,可以引用《弟子规》中的句子,孩子顶撞家长了,可以引用唐人孟郊的《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对于后进生,则可以引用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保持乐观的心态……
3. 碎片化:让随时阅读成为可能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点滴的时间,在随时可以阅读的地点畅游文海,上卫生间时、排队上食堂吃饭时、睡觉前、课前一分钟预备时、晨会时、班会时,甚至在和小朋友玩游戏时都可以阅读,绿茵场、林荫道、花园里……也都是阅读的好场所,今天读一页,明天读一页,今天背诵一点,明天积累一点,“聚沙成塔”,“集腋成裘”,长期的语言涵养定会催生孩子们的阅读智慧,为他们的人生抹上最为亮丽的色彩。
二、 微实践—绝知此事要躬行
语文能力的习得,更需要实践的支撑。《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实践出真知,实践出真理,但是现行的教育客观条件又不允许我们进行太多的语文实践活动。因此,立足于“微”的语文实践便应当成为我们当前首选的活动方式,在每一次点滴的实践活动中,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总能得到质的提升。
1. 一分钟演讲
我们学校每节课之前都有一分钟预备时间,这是进行“一分钟演讲”的最佳时机,不仅学生的口才得到锻炼,自信得到增强,表达能力有所提升,更重要的是,为学生保持整节课良好的精神状态做好了铺垫。演讲内容学生自选,演讲学生按座位顺序依次排列,这样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上台演讲。学生带到讲台上的,有來自于校园内、班级里的大情小事评议,也有对时事政治、热点问题的侃侃而谈,还有来自于报纸杂志的美文赏读,更有对网络八卦的或深或浅的剖析……无形中,学生把各种资源带到了课堂。演讲学生事先要搜集大量的资料以便很好地完成任务,得到大家的认可,这样隐性培养了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听的学生要做文明观众,更是在用心倾听的过程中储备了语文素材,也训练了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举而多得。
2. 十分钟辩论
辩论是提高口才的最好方法。我们可以利用晨会课、班会课、语文课组织学生进行“十分钟辩论赛”。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辩论的过程带给学生的意义。辩论之前,双方必须找寻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写好发言稿和总结稿,辩论赛上,正反双方必须“敏于听而善于言”,双方唇枪舌剑,你攻我守,来来往往中,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得到了提升,也更有效地把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结合到了一起。辩论为语文教学注入了一池活水。
三、 微创作—日出江花红胜火
言语运用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笔者认为,随时进行“微创作”,随处进行“微创作”,积少成多,集腋成裘,不怕学生的作文能力不见长。
1. 一句心语
我班学生每人有一个小本本,体积不大,我们给这个小本本统一起了个名字“一句心语”,让我开心的是孩子们对于这个“一句心语”记录本有着非常高涨的热情,他们每天兴致勃勃地用一句话两句话记录下自己当天的心情或者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乐此不疲。当然,这个本本每周还要评比的,评比分三个层次:首先是句子里面是否有错别字,句子是否通顺;第二个层次是句子是否流畅、生动形象;第三个层次是是否能够从句子中体会到作者的心情。平时我们要注意的就是培养孩子创作的兴趣,以及留住孩子一闪而过的灵光,促进孩子“学习的真正发生”。 2. 随文写话
在语文课堂40分钟内,可以拿来随时创作的资源实在有很多。我们可以在每一节课都让学生进行微创作,与文字亲密接触,“向着明亮那方”,悠悠然前行。
仿写。苏教版四年级《开天辟地》中,有这样一段话:“他的身躯化成了万物:口中呼出的气变成了风和云,发出的声音变成了轰隆的雷霆,左眼变成了光芒万丈的太阳,右眼变成了皎洁明媚的月光,隆起的肌肉变成了三山五岳,流淌的血液变成了奔腾的江河,筋脉变成了纵横交错的大道,皮肤变成了万顷良田,就连流出的汗水也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甘霖。”这段话语言优美,用了较多的描写性的词语,形象地描绘出了盘古临死时所化生的美好世间,内容一致,结构相似,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仿照这样的句式,展开合理的想象:盘古身体的其他部位还可以变成什么?然后即兴创作,孩子们思绪飞扬,纷纷写道:茂密的头发变成了成片的森林,张开的嘴巴变成了宽阔的山洞,高挺的鼻梁变成了巍峨的大山,洁白的牙齿变成了晶莹剔透的贝壳……苏教版五年级《推敲》一课中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写出了贾岛认真严肃、执着钻研的精神,在引导学生学习了这种写作方法后,笔者安排了一处小练笔:《夸夸我班的好同学》,要求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仔细推敲文字,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当堂训练,当堂反馈,成效明显。
补白。课文中的留白是指文本中某些內容有意不写,在“热闹之处”戛然而止,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如果我们能够抓住课文中的“留白”处,引导学生充分想象,那么对于学生的表达能力的培养将会大有裨益。以《推敲》为例,文中有这样的句子:“大街上的人看到他这个样子,都感到十分好笑。”至于行人都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此处没有交代。为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贾岛的鲜明形象,丰富课文内涵,笔者引导学生充分想象当时大街上的场景,然后进行微创作。有的学生这样写:“大街上的人看到他这个样子,都感到十分好笑,远处的人也纷纷围聚过来,对着贾岛指指点点,议论纷纷,有的说,‘看,这个疯子!’,有的说,‘嘿,这个人,有点意思’,还有的捂着嘴巴偷笑不已,还有些小孩子跟着贾岛的大马边跑边大声喊叫……”通过这样的解读,学生不仅习作能力提高了,对于课文的解读也更深刻了。
“微时代”,衍生了“微课程”,“微课程”,造就了“微语文”,在语文教学这片广袤的天地里,且行且思,只要我们能够站在“儿童的世界”,用“儿童的眼光”,做“儿童的事情”,定能做到“微”而“不微”,成就小语世界的无限风光,觅得那满园的姹紫
嫣红。
(作者单位:宿迁市宿豫区陆集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