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实施课改的路上,人们总在期待着一种新的模式出现,希望得到耳目一新的启迪,可是往往却忽略了对问题的思考,对课改本质的探讨。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给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也存在着的一些误区和偏差。目前,语文课堂教学亟待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加强教学设计的开放性
课改实验中,大多数教师仍将自己封在设计好的教案中,把学生的思维方向限制在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框架之内。如,有的教师教学《七颗钻石》一课,提出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让七颗钻石变成七颗普照大地的明星?”学生有的答“让世间充满爱”,有的答“是为了让人人都充满爱”,还有的答“希望让爱心充满大地”。可是,这位教师对这些回答都不满意。他一直是在引导着学生往自己的标准答案上靠,让学生“再想想看”,直到最后学生也没有答出标准答案,他只好自己上阵了。他说:“七颗钻石是由小姑娘的爱心而来,那它即是爱心的象征,作者是想让爱心充满大地,让爱心充满人间,”这就是有人总结出来的“请君入瓮”的教学方法,这样,就大大地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形成。
其实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要能够激发学生由产生的问题始以产生新问题终,让课堂成为学生思维的王国。所以教师要顺应学生的思维,多在激发和引导上下功夫,教师真正作为平等的一员参与学生的讨论、交流与碰撞。因此,教学设计应该是开放性设计,课堂氛围、课堂空间也应是“开放”的。
二、要注意增强语文课的“语文味儿”
在课改实验中,有些课听着不错,很有新课改的精神,但却上得不像语文课。无论新课改怎样改,怎样变,语文课的特点不能被弱化,“语文味儿”不能被淡化。不让学生去讨论课文的内容所提示的一些问题,甚至上成了政治课、地理课,这都是不对的。如,有的教师教学《明天不封阳台》,只是提出了一些问题:“作者对封阳台的态度有了怎样的变化?作者想到了什么?联系课文或实际讨论人类有哪些自然行为?结果怎样?”整堂课没有对课文语言的品味和理解,如此来教学这样一篇语言和人文色彩俱佳的文章,未免失之偏颇。另外,还有一个造成语文课“语文味儿”不浓的原因,就是课堂缺乏一种意味和力度,课看上去讲得不错,但是过于肤浅,这跟教师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有关。也就是说,由于教师的文化修养不够,在引导学生透过文章的情景和画面去欣赏文章的美时,对文本缺少一种人文性的理解和把握。要增强语文课堂的“语文味儿”,一是可以通过读让学生感受语言,二是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感悟、品味语言。这里说的“教师引导”,是指教师必须告诉学生怎样去“感悟”,这是在更深层次上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文素养。这就要求教师有丰厚的文化素养和文化底蕴,不断提高自己实施语文教育、陶冶学生人文情操的能力。就这一点讲,语文教师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
三、要注意课堂教学的实效
许多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活学生学习的兴奋点,用了新颖、灵活的教学手段,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首先,是课堂上小组讨论的问题。这种教学方式有它的优越性,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形式主义的倾向。最明显的表现是:教师提出问题,然后一声令下:“讨论!”学生就分组围成了一团,学生的讨论声响成一片,课堂气氛非常热烈。几分钟后,教师一声令下:“停止讨论!”于是学生的讨论声戛然而止,结果展示讨论成果的往往是几个优等生,大部分学生只是在那里作“看客”,不能真正起到讨论的作用。所以真正的讨论,应该是教师提出问题后,给学生以充分的思考时间,切不可学生思路刚刚打开就草草收场,使“讨论”只流于表面的形式。
其次,是课堂教学“虚化”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目标“虚”。目标设置得高、多,课堂上得不到落实,普遍来讲,“知识性的东西被落实而工具性的东西被忽视”的现象比较严重。(2)评价“虚”。指教师对学生参与的评价、反馈“虚”,只说“答得好”,“答得不错”,没有实质性评价。(3)作业“虚”。特别是一些公开课,作业形同虚设,根本没有实用价值。留作业只是为了给听课的教师看,这种形式化的作业还是不留的好。
一、要加强教学设计的开放性
课改实验中,大多数教师仍将自己封在设计好的教案中,把学生的思维方向限制在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框架之内。如,有的教师教学《七颗钻石》一课,提出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让七颗钻石变成七颗普照大地的明星?”学生有的答“让世间充满爱”,有的答“是为了让人人都充满爱”,还有的答“希望让爱心充满大地”。可是,这位教师对这些回答都不满意。他一直是在引导着学生往自己的标准答案上靠,让学生“再想想看”,直到最后学生也没有答出标准答案,他只好自己上阵了。他说:“七颗钻石是由小姑娘的爱心而来,那它即是爱心的象征,作者是想让爱心充满大地,让爱心充满人间,”这就是有人总结出来的“请君入瓮”的教学方法,这样,就大大地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形成。
其实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要能够激发学生由产生的问题始以产生新问题终,让课堂成为学生思维的王国。所以教师要顺应学生的思维,多在激发和引导上下功夫,教师真正作为平等的一员参与学生的讨论、交流与碰撞。因此,教学设计应该是开放性设计,课堂氛围、课堂空间也应是“开放”的。
二、要注意增强语文课的“语文味儿”
在课改实验中,有些课听着不错,很有新课改的精神,但却上得不像语文课。无论新课改怎样改,怎样变,语文课的特点不能被弱化,“语文味儿”不能被淡化。不让学生去讨论课文的内容所提示的一些问题,甚至上成了政治课、地理课,这都是不对的。如,有的教师教学《明天不封阳台》,只是提出了一些问题:“作者对封阳台的态度有了怎样的变化?作者想到了什么?联系课文或实际讨论人类有哪些自然行为?结果怎样?”整堂课没有对课文语言的品味和理解,如此来教学这样一篇语言和人文色彩俱佳的文章,未免失之偏颇。另外,还有一个造成语文课“语文味儿”不浓的原因,就是课堂缺乏一种意味和力度,课看上去讲得不错,但是过于肤浅,这跟教师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有关。也就是说,由于教师的文化修养不够,在引导学生透过文章的情景和画面去欣赏文章的美时,对文本缺少一种人文性的理解和把握。要增强语文课堂的“语文味儿”,一是可以通过读让学生感受语言,二是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感悟、品味语言。这里说的“教师引导”,是指教师必须告诉学生怎样去“感悟”,这是在更深层次上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文素养。这就要求教师有丰厚的文化素养和文化底蕴,不断提高自己实施语文教育、陶冶学生人文情操的能力。就这一点讲,语文教师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
三、要注意课堂教学的实效
许多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活学生学习的兴奋点,用了新颖、灵活的教学手段,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首先,是课堂上小组讨论的问题。这种教学方式有它的优越性,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形式主义的倾向。最明显的表现是:教师提出问题,然后一声令下:“讨论!”学生就分组围成了一团,学生的讨论声响成一片,课堂气氛非常热烈。几分钟后,教师一声令下:“停止讨论!”于是学生的讨论声戛然而止,结果展示讨论成果的往往是几个优等生,大部分学生只是在那里作“看客”,不能真正起到讨论的作用。所以真正的讨论,应该是教师提出问题后,给学生以充分的思考时间,切不可学生思路刚刚打开就草草收场,使“讨论”只流于表面的形式。
其次,是课堂教学“虚化”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目标“虚”。目标设置得高、多,课堂上得不到落实,普遍来讲,“知识性的东西被落实而工具性的东西被忽视”的现象比较严重。(2)评价“虚”。指教师对学生参与的评价、反馈“虚”,只说“答得好”,“答得不错”,没有实质性评价。(3)作业“虚”。特别是一些公开课,作业形同虚设,根本没有实用价值。留作业只是为了给听课的教师看,这种形式化的作业还是不留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