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j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一世纪的教学课堂是一个教师和学生共同互动的平台。导学案的应用已深入教学课堂,即“315”课堂教学模式:自学展示(预习检测)--------合作学习(小组助学)--------质疑导学(精讲点拨)--------学习检测(信息反馈)-------学后反思(学习收获)。这体现了把原来的“要我学”变成了现在的“我要学”,学生的学习从自学开始,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这一旦形成,就相当于学生得到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法宝,使学生终生受益。
  一、“导学案”要注重学生的“学”
  新课程要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的学是教学的指挥棒,教师的引导也不可忽视。学生主体角色的定位确定了学生“学”的重要性,因此,导学案中一系列训练活动也应当围绕学生的“学”展开。在设计导学案时,教师应当主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如已经构建的知识结构,已经拥有的知识经验,本节课学生应掌握哪些知识,发展哪些方面的能力以及他们的学习水平与教材之间的差距等等。此外,在教学活动设计上,教师可以讲其明确为“预习导学案”,“探究导学案”。预习导学案是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与文本进行浅层对话的设计,探究导学案则要求通过教师的预设引导学生对文本做深层的剖析与拓展,在问题的设计上,应当围绕学生的“学”开展,注意问题设计的层次与梯度,让差一点的学生“吃饱”,好一点的学生“吃好”,优秀的学生“跳一跳”。这就是教学中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激励性,既为学习好的同学插上腾飞的翅膀,也为成绩差的同学装上起跳的助跑器,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启迪和帮助。
  二、“导学案”要注重教师的“导”
  当前的教学中,由于过多的强调学生的学习,而往往导致教师主导地位的丧失,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常是一个无所作为的观赏者。教师的主导地位要求他们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自学情况,并适时对他们进行引导,而不是越俎代庖,无故干涉学生的活动,更不能是袖手旁观的路客,课堂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共同生成的地方。因此对预习导学案,设计的内容主要是课前读文,收集资料及解决生字词,教师在第一课时中不要参与过多,而应当放权给学生,只简单地组织教学,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小组交流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在这个自学的流程中,教师要督促每一个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在小组交流中,教师则要督促每个成员都能主动积极发言。另外,由于第二课时的探究课是授课中心环节,教师应当耐心地引导学生,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对问题的设计应当少而精。总之,在组织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注意教学环节安排的合理性,教育手段的多样性,教育方法的艺术性。
  “导学案”中的“导”,不仅只是引导学习,消化知识,提升技能,还要引导学生思辨,质疑,创新,培养科学精神。要走出认为学案会束缚学生发展的认识误区,了解“导学案”仅是允许挑战权威,敢与怀疑的,是倡导思维碰撞,求异发散飞扬的,实际也是学生张扬个性的平台。例如,讲解<<愚公移山.>>时有这样的问题;有人认为愚公就是“愚”,因为与其移山,不如搬家,你怎么看?
  三、“导学案”要注重创新
  在贯彻新课程理念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对教案进行创新。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对导学案进行多维度地思考,变“教参套用”为“多元参照”。教参是教师设计教案的重要参考,但它不能作为唯一的参照资源,教师应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在领悟课标与教参的基础上去设计导学案。做多元教学的资源参考。其次,在形式上,导学案要实行纸质,电子共存,大力提倡电子教案。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电子教案将会得到更广泛的采用,它的主要优点是:便于资源的查找和整合,便于修改和保存,提高了设计的效率,更为主要的是将课件引入教学,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纸质教案退出历史舞台,较长期内仍然是教案的主要形式。此外,导学案应当详案与简案共存,提倡简案。课堂是灵动的,期间充满了太多的变数和不确定性,同时,它还是就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共享的一段生命历程。如果教案过于详细,课堂就成了教案剧的呆板上演,学生的情感往往难以触动。
  总之,导学案的设计与使用应落实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体现学生自主参与意识和自主发展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导学案引导下学会学习,学会创新,提升能力,亲身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并感受学习的快乐。
其他文献
在学习活动中,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最现实、最经常、最活跃的因素,它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动力。爱因斯坦曾讲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生动地说明了兴趣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第斯多惠曾说: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一、教学是为了诱发学生学习的
期刊
写作教学从小学三年级甚至有的家庭更早就开始了孩子的写作训练,但是直到高中毕业,仍然不能写出如意的好文章。总结起来,原因有两点:一是无内容可写,二是不知怎么写。前者属于生活积累、认识水平的厚薄高低问题,后者属于方法技巧的掌握运用问题。而作文教学的低效率,是造成学生作文功底不深的一个主要原因。  一、增强作文命题的有序性,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作文教学是最需要用系统的方法对学生进行
期刊
一、注重引导,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学生修改自己作文的能力,关键是要激发学生修改自己作文的兴趣。要想引起学生自改作文的兴趣,我认为:  首先,应依靠教师自身魅力来吸引学生,因为学生对教师产生敬慕之情,会被学生迁移到教师所教的那门学科上,形成对那门学科的兴趣。为了博得学生的信任和尊敬,每次习作,教师如能坚持同学生一道写作,写下水文,并把它张贴出来,让学生品味,长此以往,教师的写作水平将
期刊
在新课程理念下,班主任是新课程的最重要实施者,新课程理念对班主任意义更加重大。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对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好的班主任能够带好一个班,能够对一个班的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能够为社会培养一个班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多管齐下,创建有凝聚力的班集体  首先,激发学生的主人翁精神  创造温馨的班集体环境,激发学生的主人翁精神,汇聚全体学生智慧是前提条件。班级环境是影响学生学习、成长
期刊
初中语文教学除了扩大识字量、准确书写祖国的文字外,重点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独立的观察与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对事物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搞好语文教学,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美  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善于留心观察生活,从中得出对人生、自然、社会的新认识、新感悟,用笔把它们捕捉到笔记本上,写作文就不会无米下锅了。  二、要用循序渐进的方式
期刊
中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强,对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但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提问学生答,已经成为常规。随着这种状况的发展,学生的提问意识逐渐淡化了,认为提问是教师的事。加上一些心理因素,学生在课堂上便“只动手,不动口”了。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陶行知先生也说“发明千千万,起于一点问”。可见,作为教师,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认识到提出问题的重要性,进而敢于提问,善于提
期刊
语文综合性学习,必将对学生的语文修养产生深远的影响。下面我就语文综合性学习谈一点粗浅的看法和体会。  一、教师要深刻领会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涵  语文《教师教学用书》对“综合性学习”有着中肯的指导,说“综合性”一是听、说、读、写融为一体,尤其把写作、口语交际渗透于综合性学习之中,中心内容是在综合性语文活动中,提高写作与口语交际能力.;二是突出学习过程中的探索性,重点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筛选信息和研究问
期刊
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众所周知,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考试中占有40%的大比例分数,可以说占了语文学科的半壁江山。但是,学生作文水平普遍低下,因此学生一见作文心就烦。老师呢?也害怕作文教学,因为尽管很努力地讲解,但学生仍无所适从,一筹莫展,学生的写作水平很难得到提高。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成为语文教学的
期刊
我喜欢这句话:人活着,最要紧的是寻觅到那片代表着生命绿色和人类希望的丛林,然后选一处高高的枝头,站在那里观览人生。消化痛苦,孕育歌声,愉悦世界。  我寻觅到的那片丛林便是教师队伍,那个高高的枝头便是一方小小的讲台。时光悄悄流逝,《木兰诗》正在继续进行,自己觉得昨天、今天、很多天的课堂还是笑声不断、生动有趣的。也许真是自己觉得,依旧还是那几个学生愿意主动举手回答。学生也希望快乐的学习,但是他们配合老
期刊
课堂教学是师生间彼此交流的主场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学生在课堂上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影响学生的创造精神及个性的培养。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心理、教师主导、主体优化等进行调节,创设—种使学生心情愉快、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充分发展自己。  一、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长大了成为普通人的占多数。因此,在课堂上要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健康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