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作业要接接“地气”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076310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语文”的教学观主张“生活的外延就是语文的外延”,语文学习不仅仅在课堂在学校,家庭、书店、街头,游戏、影视、聊天……时时处处都有语文,时时处处可学语文。科学地设计语文作业,让语文作业接接“地气”,语文学习就延伸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时时刻刻。
  每个新学年开始不久就是教师节,我一直尝试把这个重要的校园节日与语文学习对接。起初的作业是要求学生给自己的小学老师写一封信,但是书信是很私密的,搞不清学生写得怎么样,甚至连他们究竟有没有写也难以核实。第二次作业改成给最喜欢的老师送一张贺卡,寄送前先在班级交流评比。结果那些花钱多的贺卡更受欢迎,那些自己动手设计、自己配上文字的却备受冷落——这个结果与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初衷南辕北辙了。后来我又改成流行的短信送祝福,要求学生自己创作短信,在班级交流后再发送——其中一些优美真挚的短信也被我的同事们收藏。后来我把这项作业推广到妇女节、父亲节和中秋节、春节……重要节日发送问候短信成为学生们的习惯,至今我还不时收到那些毕业了的学生的问候。
  今年我又对这项传统作业做了修改完善。此次我执教的学生刚进入初一,大多来自打工者家庭,文学素养普遍欠缺。他们对刚学习的《为你打开一扇门》和冰心小诗缺少感受,不善也羞于表达情感。我决定利用教师节的契机,促进学生学习抒情、运用抒情。第一步,我下载了许多艺术插画和边框花纹,让每个学生自由挑选2幅,再以统一格式打印出来,要求学生们在空白处填上图画和文字,涂上色彩,指导他们运用修辞、联想等手法美化语言,设计出一幅完整的教师节贺卡。又将每幅作品编号,挂在走廊的墙上,任由经过者评头论足——三天后,学生们按照“文美、图美、字美”的标准票选出优秀作品。第二步,我要求学生们自主合作,为优秀作品写颁奖词,到时候请他们上台颁奖致辞。当时的气氛紧张、热烈而又严肃,颇有“金马”“百花”颁奖典礼的味道。第三步,我要求学生们都把自己的“贺卡”寄送给老师,并把这次活动写到周记里——可记叙,可反思,可提出方案修改,可评点同学表现。
  这是实践“生活语文”的一次完整的作业设计,前后持续了一周。我注意全程指导但都把学生推到前台。这次作业侧重训练了如何“抒情”——学生们基本上都能模仿课堂所学课文,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表达心声;也切实体会到“抒情”是沟通感情的重要技巧,是生活的诗意表达;这次作业同时也是一次很好的口语交际训练——评点,交流,辩论,你来我往,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试着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更重要的是,这次作业营造了一个实战演习的真实情境:组织,票选,颁奖,总结。他们身临其境,投身其中,初步获得了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和公民素养。在接下来的全校性的“吟中秋,诵国庆”朗诵会上,我班有主持、有策划、有众多获奖者,进步相当明显。这样的语文作业设计,没有仅仅局限于所教内容、所教学段,考虑到了学生未来语文素养所必须拥有的能力,关注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全面发展,体现了“以人为本”,实实在在的把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落到实处。
  传统的语文作业主要以课堂知识的巩固为主,内容相对封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语文教学离不开传统作业,但绝不能局限于此。当下,“以人为本”“素质教育”已经成为社会共识,我们的语文作业一定要“接地气”,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贴近中国人的生活,贴近信息化、全球化的生活。生活在哪里,语文作业的触角就伸到哪里:写假条、通知、申请书、感谢信,参加文娱表演、演讲比赛、朗诵会、文学社团,设计公益广告,编写节日短信,表演课本剧、小品,主持班会、家长会,策划联欢会、运动会,为班级建设献计献策……这些设计让语文作业成为展示自我、张扬个性的平台,让语文作业成为生活实践的演练场。这样“接地气”的语文作业将语文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引导学生把课堂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参与生活;同时将教学的目标、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追求,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语文知识,形成综合的语文素养,得到能力的提高、情操的陶冶。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和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设计“接地气”的生活化的语文作业,就是要改变单一的、被动的、封闭的接受性作业,就是要让课内与课外、书本与生活、知识与实践无缝对接,让生活融入作业,让作业服务生活,使学生在作业中感受生活,参与生活,享受生活。
其他文献
创造性,是语文教学艺术的主要本质。因为,创造是一切艺术的生命所在,离开了创造,艺术品也便不复存在。语文教学艺术的生命当然也要以创造来维系。语文数学中如果没有创造,就谈不上什么艺术,更谈不上教学艺术风格。  语文教师之所以被称为艺术家,是因为语文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语文教学没有完全相同的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语文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语文教学既不能照搬别人的经验,也不能把自己的经验年复一年
期刊
太阳的魅力是温暖,科学的魅力是奥妙,夜莺的魅力是歌声,农夫的魅力是勤劳。那么,语文教师的魅力是什么呢?  首先是崇高的人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语文教师在学生面前,决不仅仅是抽象的知识化身,而是一个富有思想感情、人格魅力和鲜明个性的师长,是学生面前最乐观、最渊博的活生生的榜样。因此,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直接影响到教育活动的成效,难怪卢梭曾大声疾呼:“榜样!榜样!没有榜样,您永远不能成
期刊
作文教学离不开学生写、教师批。在有限的作文讲评课里,教师不可能对每个学生的文章进行分析、点评。但作文评语刚好弥补了这一点,可以说写好作文评语是作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那么怎样才能写出让学生喜欢的评语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  首先,写作文评语前必须认真地阅读学生的每一篇文章。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师不认真阅读学生的作品,也就没有写评语的依据。即使下笔也只是睁眼说瞎话,尽写些诸如“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出学生写作的兴趣,学生才乐于学习,才能够让深入的学习成为可能,写作教学也才能真正取得成效。为此就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方面,我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积累生活经验,沉淀写作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好的写家若没有生活体验,也是江郎才尽。近几年在学校教育中,活动的分量很少,学生往往在写作时苦苦思索而没有结果,农村学校的孩子更甚。其实,不是孩子的素材少,而是不知道哪些
期刊
“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所谓生本教学,就是主张教育应以学生为主,以学生的好学而设计,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发现、探索、获得知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以往的师本教育则为教师的好教而设计,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这一教学方式在目前的教学中仍然广泛存在。  一、现今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在数理化当道的今天,语文教学所处的位置越来越尴尬。尽
期刊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阅读教学备受关注,尤其中考阅读题分值之大,让许多家长、考生感到担忧,有的同学认为,只要上课认真听讲,凡是老师讲的每篇课文的重点都背得滚瓜烂熟,考试时语文阅读就会得高分。其实不然,平时必须重视培养阅读兴趣。  常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阅读来说,兴趣更是必不可少的。那么阅读兴趣包括哪几种类型呢?  1、广泛的兴趣。主要是指学生博览群书,时不分古今,地不分中外,科不分文理。
期刊
“理解句子的含义”是每年中考必考的考点,纵观近几年中考阅读题中,考查“理解词句含义”能力的常见题型有:1、分析词句含义。2、请结合原文写出作者这样说的理由。3、下面这句话语意含蓄而深刻,请把你的理解写出来。4、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5、划线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情感6、看似前后矛盾的句子等。  阅读理解的词句通常有以下几种:①揭示中心主旨句子。②内涵丰富、耐人寻味,有哲理性句子。③结构和内
期刊
我国是诗的国度,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是古代优秀文化的精华所在。优秀的古典诗词更以其精炼的语言、优美的意境,丰富的感情而千古流传。中小学加强诗词教育,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多读古诗词,还有助于学生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感受汉语言文字的优美和伟大,培养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然而在现行的中小学教材中,由于内容的限制,所选的诗词虽是精品但数量有限,
期刊
近年来,贵阳市初中语文升学考试试卷中一道常规题“诗歌赏析”很受重视,并且在阅读考查中也有文学作品鉴赏题,这与课标要求是吻合的。  语文课程标准中两次提到“鉴赏”一词:“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第四学段,“可通过考查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以及自己的体验,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品。”  课标在“鉴赏”前加了“初步”作为定语,考虑到初中学生的
期刊
新课程标准把“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这不仅仅是提法上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体现了观念上的改变,体现了时代的要求。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口语交际能力是听话说话的发展,与听说训练不同,它不仅要求训练每个学生的听说能力,而且要在口语交流中规范口头语言,培养语言交际、待人处事、举止谈吐、临场应变、传情达意等综合能力和基本素养。所以我们必须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