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素质,对幼儿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语言素质。
一、培养幼儿学习语言的积极性
幼儿期是最富好奇心的时期,如何引导幼儿的好奇心,将幼儿的好奇心有效转化为学习语言的积极性,是学好语言的关键。就是要让幼儿在语言学习中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验到语言启蒙的的愉悦,激发起幼儿求知的欲望和主动学习的热情。
(一)良好的语言教学环境。语言是思维的表现形式,而思维的基础是感性知觉,幼儿只有通过多看、多感受,才能获得多种感官刺激,激发其思维活动,产生表达的愿望。因此,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是幼儿学习语言创造的必要条件。在与幼儿交流中,要营造宽松和谐的语言氛围,体现亲切感,消除幼儿的畏惧心理。要面带微笑,用和善的语气和孩子交谈。问诸如:你在做什么?你手里拿的是什么东西?这个玩具叫什么名字?等等问题。在谈话中使他愿意和你交流,乐意回答你的问题,使孩子感到快乐和愉悦,激发孩子学习语言的积极性。
(二)丰富的语言教学内容。丰富的语言内容能培养孩子学习语言的兴趣,使孩子乐意学习语言。在日常教学中,选择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如儿歌、散文、故事、童话剧、绕口令等,由老师口述或播放录音等方式,由浅到深,逐步提高。刚开始时学习一些简单的四句儿歌、儿童诗,然后过渡到学习散文、故事、童话剧、绕口令等。通过看和听相结合、动和静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幼儿保持对语言学习的兴奋状态,调动幼儿的无意注意力,使幼儿乐意的、主动的学习语言。
(三)多样化的语言教学手段。兴趣是调动主动意识、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可采用幼儿喜闻乐见的教学手段,激发幼儿语言学习的求知欲。如在朗诵教学中,将唱歌、语言游戏、角色表演等融入课堂,使幼儿在轻松有趣、活泼欢乐的气氛中激发学习的兴趣。同时结合教学内容引入图片、玩具、录音、图像等多种媒体,如利用录音机播放诗歌和故事;利用图像资料呈现故事图片和动画故事;利用摄像机提供幼儿相互学习的情景。还可以把幼儿朗诵儿童诗、讲述小故事、唱儿歌等情景用摄像机记录下来,呈现在电视上让他们观看自己的表演,提高学习乐趣。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成为立体化的交际活动环境,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了幼儿求知的兴趣,调动幼儿参与课堂的主动性,使幼儿听觉、视觉全方位、多层次受到刺激,全身心的体验语言学习带来的思想愉悦。
二、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活动、日常生活等是孩子学习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基本途径,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教学和将语言学习贯穿到日常生活中,不断的积累幼儿的语言基础,提高幼儿得到语言表达能力。
(一)多彩的语言活动。在语言教学中,可以通过组织丰富的语言活动,让幼儿的语言能力在实践中锻炼,在实践中发展。一是谈话活动。让幼儿自己组织语言,讲述自己所经历的有趣的事情给小朋友,也可让幼儿分组交流、讨论。这项活动能锻炼幼儿的胆量和自信。在幼儿讲述过程中,可以有意识的引导,帮助理清观察思路和讲述思路,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要抓住幼儿心理特点,及时表扬、鼓励,使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也使小朋友消除紧张、建立自信。二是故事教学。通过听录音、老师和小朋友讲故事,来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养成倾听他人说话的好习惯。在故事活动中幼儿还能感受到语言描述的意境,学到新的词汇,从而丰富词汇量。三是看图讲述。可以准备不同的图片,让幼儿通过观察图片来讲述图片故事,幼儿就会把自己观察到的和想到的加以结合,用语言表现出来,使思维和语言相互渗透,共同发展。四是角色表演。在幼儿掌握了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后通过故事教学,并让幼儿选择角色,自己表演,用生动的语言和表情去表现故事内容。也可通过新年联欢会、家长汇报会、时装表演、六一演出等活动,丰富学习内容,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将幼儿语言素质教育渗透到日常活动中。
幼儿日常活动中有许多短暂的、分散成段的空闲时间,有诸多可利用的环境和机会,合理地安排组织幼儿日常生活,灵活地渗透语言素质教育,是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幼儿多方面素质的手段。主要有:一是晨间阅读。准备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足量的图书,幼儿可自由选取图书阅读,辅导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二是睡前听讲故事。通过听录音、听老师、小朋友讲故事等形式给幼儿讲述有趣的故事。三是今天我表演。在每天离园前安排几个幼儿分别向小朋友介绍自己的姓名、性别、爱好,给大家唱歌、跳舞、讲故事、朗诵儿歌等。
(三)将语言教育与其他教育相结合。
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只有将语言教育领域和其他教育领域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全面提高幼儿素质。应通过各领域互相渗透教育,促进幼儿语言发展。可以给幼儿讲述一些自然、健康和社会生活等知识,使幼儿在学习自然、健康和社会生活知识中学习语言,如认识花草树木,并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让幼儿把看到的事物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出来;把好看的图片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出来或编成小故事。
三、注意随机引导,促进幼儿语言素质全面发展
幼儿处于语言启蒙阶段,语言的学习有很强的随机性、个体差异性。要将语言教学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并根据每个幼儿的个性特征因材施教。
(一)掌握时机,随机引导。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随机引导幼儿,培养他们听、说、阅读的能力。如刮风了,让幼儿听听风吹树枝的声音并描述;在自由活动时,注意观察每个幼儿,寻找话题和幼儿交谈。
(二)注意因材施教。要注意发现每个幼儿的个性,因材施教,实施个别教育。如对于个别性格内向、不爱讲话的幼儿,就要和他多交谈,并鼓励他大胆讲话。要努力发现每个学生的兴趣与才能,让“因材施教”这一永恒的教学原则在教学中得以充分的体现。
(三)注意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训练幼儿的思维,不仅对语言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对培養幼儿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模式也是极为重要的。例如在户外活动时,有的幼儿忽然发现大树在风中摇晃很有趣,就不由自主地讨论起来,教师随即也加入其中,对幼儿进行启发、引导:“大树为什么会晃动呢?”“小朋友看看树枝们在做什么游戏呢?”幼儿就会有很多新奇的想法,促进幼儿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述能力的发展。
幼儿语言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幼儿教学实践活动中,应注重培养幼儿启蒙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将语言教学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寓教于乐,寓教于日常活动,促进幼儿语言学习,打好幼儿的语言基础,提高幼儿的语言素质,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四川省营山县实验幼儿园)
一、培养幼儿学习语言的积极性
幼儿期是最富好奇心的时期,如何引导幼儿的好奇心,将幼儿的好奇心有效转化为学习语言的积极性,是学好语言的关键。就是要让幼儿在语言学习中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验到语言启蒙的的愉悦,激发起幼儿求知的欲望和主动学习的热情。
(一)良好的语言教学环境。语言是思维的表现形式,而思维的基础是感性知觉,幼儿只有通过多看、多感受,才能获得多种感官刺激,激发其思维活动,产生表达的愿望。因此,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是幼儿学习语言创造的必要条件。在与幼儿交流中,要营造宽松和谐的语言氛围,体现亲切感,消除幼儿的畏惧心理。要面带微笑,用和善的语气和孩子交谈。问诸如:你在做什么?你手里拿的是什么东西?这个玩具叫什么名字?等等问题。在谈话中使他愿意和你交流,乐意回答你的问题,使孩子感到快乐和愉悦,激发孩子学习语言的积极性。
(二)丰富的语言教学内容。丰富的语言内容能培养孩子学习语言的兴趣,使孩子乐意学习语言。在日常教学中,选择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如儿歌、散文、故事、童话剧、绕口令等,由老师口述或播放录音等方式,由浅到深,逐步提高。刚开始时学习一些简单的四句儿歌、儿童诗,然后过渡到学习散文、故事、童话剧、绕口令等。通过看和听相结合、动和静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幼儿保持对语言学习的兴奋状态,调动幼儿的无意注意力,使幼儿乐意的、主动的学习语言。
(三)多样化的语言教学手段。兴趣是调动主动意识、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可采用幼儿喜闻乐见的教学手段,激发幼儿语言学习的求知欲。如在朗诵教学中,将唱歌、语言游戏、角色表演等融入课堂,使幼儿在轻松有趣、活泼欢乐的气氛中激发学习的兴趣。同时结合教学内容引入图片、玩具、录音、图像等多种媒体,如利用录音机播放诗歌和故事;利用图像资料呈现故事图片和动画故事;利用摄像机提供幼儿相互学习的情景。还可以把幼儿朗诵儿童诗、讲述小故事、唱儿歌等情景用摄像机记录下来,呈现在电视上让他们观看自己的表演,提高学习乐趣。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成为立体化的交际活动环境,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了幼儿求知的兴趣,调动幼儿参与课堂的主动性,使幼儿听觉、视觉全方位、多层次受到刺激,全身心的体验语言学习带来的思想愉悦。
二、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活动、日常生活等是孩子学习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基本途径,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教学和将语言学习贯穿到日常生活中,不断的积累幼儿的语言基础,提高幼儿得到语言表达能力。
(一)多彩的语言活动。在语言教学中,可以通过组织丰富的语言活动,让幼儿的语言能力在实践中锻炼,在实践中发展。一是谈话活动。让幼儿自己组织语言,讲述自己所经历的有趣的事情给小朋友,也可让幼儿分组交流、讨论。这项活动能锻炼幼儿的胆量和自信。在幼儿讲述过程中,可以有意识的引导,帮助理清观察思路和讲述思路,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要抓住幼儿心理特点,及时表扬、鼓励,使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也使小朋友消除紧张、建立自信。二是故事教学。通过听录音、老师和小朋友讲故事,来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养成倾听他人说话的好习惯。在故事活动中幼儿还能感受到语言描述的意境,学到新的词汇,从而丰富词汇量。三是看图讲述。可以准备不同的图片,让幼儿通过观察图片来讲述图片故事,幼儿就会把自己观察到的和想到的加以结合,用语言表现出来,使思维和语言相互渗透,共同发展。四是角色表演。在幼儿掌握了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后通过故事教学,并让幼儿选择角色,自己表演,用生动的语言和表情去表现故事内容。也可通过新年联欢会、家长汇报会、时装表演、六一演出等活动,丰富学习内容,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将幼儿语言素质教育渗透到日常活动中。
幼儿日常活动中有许多短暂的、分散成段的空闲时间,有诸多可利用的环境和机会,合理地安排组织幼儿日常生活,灵活地渗透语言素质教育,是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幼儿多方面素质的手段。主要有:一是晨间阅读。准备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足量的图书,幼儿可自由选取图书阅读,辅导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二是睡前听讲故事。通过听录音、听老师、小朋友讲故事等形式给幼儿讲述有趣的故事。三是今天我表演。在每天离园前安排几个幼儿分别向小朋友介绍自己的姓名、性别、爱好,给大家唱歌、跳舞、讲故事、朗诵儿歌等。
(三)将语言教育与其他教育相结合。
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只有将语言教育领域和其他教育领域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全面提高幼儿素质。应通过各领域互相渗透教育,促进幼儿语言发展。可以给幼儿讲述一些自然、健康和社会生活等知识,使幼儿在学习自然、健康和社会生活知识中学习语言,如认识花草树木,并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让幼儿把看到的事物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出来;把好看的图片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出来或编成小故事。
三、注意随机引导,促进幼儿语言素质全面发展
幼儿处于语言启蒙阶段,语言的学习有很强的随机性、个体差异性。要将语言教学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并根据每个幼儿的个性特征因材施教。
(一)掌握时机,随机引导。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随机引导幼儿,培养他们听、说、阅读的能力。如刮风了,让幼儿听听风吹树枝的声音并描述;在自由活动时,注意观察每个幼儿,寻找话题和幼儿交谈。
(二)注意因材施教。要注意发现每个幼儿的个性,因材施教,实施个别教育。如对于个别性格内向、不爱讲话的幼儿,就要和他多交谈,并鼓励他大胆讲话。要努力发现每个学生的兴趣与才能,让“因材施教”这一永恒的教学原则在教学中得以充分的体现。
(三)注意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训练幼儿的思维,不仅对语言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对培養幼儿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模式也是极为重要的。例如在户外活动时,有的幼儿忽然发现大树在风中摇晃很有趣,就不由自主地讨论起来,教师随即也加入其中,对幼儿进行启发、引导:“大树为什么会晃动呢?”“小朋友看看树枝们在做什么游戏呢?”幼儿就会有很多新奇的想法,促进幼儿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述能力的发展。
幼儿语言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幼儿教学实践活动中,应注重培养幼儿启蒙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将语言教学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寓教于乐,寓教于日常活动,促进幼儿语言学习,打好幼儿的语言基础,提高幼儿的语言素质,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四川省营山县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