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诚信是一种重要的素质品德,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帮助学生养成诚信习惯,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之路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教師应注重言传身教,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渗透和影响。要善于从生活小事当中获得信息,因势利导的开展教育。还要加强家校合作,让学生的诚信成为一种习惯。
【关键词】 诚信 习惯 诚信意识 诚信习惯
【中图分类号】 G6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11-009-01
前言
诚信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中国自古以来就遵守着诚实守信的良好习惯。诚信是当前社会的立身之本,有诚信的人才能在社会中立足,并取得良好的发展。如果失去了诚信,必然要遭到社会的抵制和抛弃。在当今社会中,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诚信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学校要更加重视对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帮助学生养成诚信的良好习惯,从而在未来走出学校、进入社会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通过教师言传身教产生潜移默化的渗透影响
学生一天当中很大一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而和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就是老师。所以,在诚信教育中,老师要注重自己的言传身教,通过平时的点点滴滴,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渗透影响,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诚信意识与诚信习惯。例如,有的班主任在教学中有时会想学生承诺一些事情,例如对表现良好的同学给予奖励等。但是有时候由于忙于教学工作而遗忘,久而久之就会给学生不诚信的感觉,学生积极性也会大大降低,对老师的信任程度也会下降。在这种情况下,老师给学生做出了错误的失范,也会影响学生诚信意识和诚信习惯的养成。反之,有的教师对于承诺学生的事情,都能够认真的记录,并且按时完成,不但能够提高学生对老师的信任,也对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会不自觉的模仿教师的诚信行为,注重对别人的承诺,从而逐渐形成了诚信意识,也养成了诚信习惯。例如,在考试之前,老师为了追赶复习进度,和学生说借了一节体育课进行复习,在考试之后会把体育课还给大家。对此很多同学都是抱着不信任的态度。但是在考试之后,老师真的在适当的时间为学生补偿了一节体育课,学生在高兴之余,也会认为老师非常诚信,对老师的信任也会增加。通过这种信守承诺的行为,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诚信,也会不自觉的注重自身的诚信。在学校中,老师就是学生的榜样,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首先自己就要保证诚信。学生发现老师能够遵守承诺,就会觉得自己也要遵守承诺,这样就逐渐形成了诚信意识和诚信习惯。
二、利用生活中的小事开展因势利导的教育
开展诚信教育是学校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如果单单依靠思想政治等相关课程,效果往往并不明显。教师应当注重对生活中小事的捕捉和利用,随时随地开展因势利导的诚信教育。在学生当中往往存在着很多不诚信的行为,例如为了不完成作业,欺骗家长说老师没有布置作业。没有按时完成作业,欺骗老师说在家里忘带了。作业的时候抄袭、考试的时候作弊,这些都是不诚信的行为。对于这些问题,应当从源头上入手,及时纠正学生不诚信的行为。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引导学生诚实守信,遵守承诺,培养诚信意识,养成诚信习惯。在日常的教学当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机会,及时开展诚信教育。例如在某次考试之后,讲解错题的时候,有的同学发现自己填写了错误答案,老师没有看出来。这是学生主动向老师提出,这道题自己应该是错的,应该扣分。此时老师要抓住机会,夸奖学生用于承认错误的行为,并说明这是诚信的行为。以此为其他同学树立榜样,让其他同学也能够一样的诚实守信。有的同学在操场上捡到钱,没有私藏,而是主动交给老师。对此,老师应在班会上提出表扬,并说明这不单单是拾金不昧,也是一种诚信的体现。以此鼓励更多学生注重诚信,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平时学习生活中的小事,对学生往往会产生更大的影响。教师要善于抓住和利用这些小事,从中寻找开展诚信教育的契机,让学生从小事当中对诚信产生更为深刻的感受和体会,从而促使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和诚信习惯的养成。
三、强化家校合作帮助学生养成诚信习惯
学生除了在学校之外,在家的时间也很长,因此诚信教育也要注重家庭和学校的强化合作。家庭的配合是帮助学生养成诚信习惯的重要保障,只有做好家校配合,才能让学生的诚信意识得到巩固,诚信习惯得以养成。另外,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个人的道德品行,都会对孩子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家长应当注重为孩子做好榜样,树立良好的诚信形象。平时家长可以给孩子将一些关于诚实守信的故事,做好言传身教。家庭教育对孩子的诚信品格形成会有很大的影响,保证了家庭的诚信,才能促进孩子的诚信。家长具有诚信的品格,对孩子的示范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学校应当加强和家庭的联系,让家长能够配合学校的诚信教育,并且提高对诚信教育的重视程度。在自己平时的言行方面,都要注重诚信的体现,让孩子能够观察和模仿,进而也养成诚信的良好习惯。
结论
诚信是当今社会中的一项重要的道德品质,对于人的综合素质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都要注重对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诚信习惯。在学习、生活和以后的工作当中,能够自觉遵守承诺,注重诚实守信,获得他人对自己的信任,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这对于学生以后的成长发展,都是非常有利的。
[ 参 考 文 献 ]
[1]杨光秀.新时代青年诚信价值观培育路径探究[J].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19,14(3):152-153.
[2]汤海涛.培养高职学生诚信品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现代交际,2016,37(15):125-125.
[3]白玉华.浅谈如何培养青少年学生诚信价值观[J].中华少年,2016,32(21):144-145.
【关键词】 诚信 习惯 诚信意识 诚信习惯
【中图分类号】 G6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11-009-01
前言
诚信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中国自古以来就遵守着诚实守信的良好习惯。诚信是当前社会的立身之本,有诚信的人才能在社会中立足,并取得良好的发展。如果失去了诚信,必然要遭到社会的抵制和抛弃。在当今社会中,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诚信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学校要更加重视对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帮助学生养成诚信的良好习惯,从而在未来走出学校、进入社会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通过教师言传身教产生潜移默化的渗透影响
学生一天当中很大一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而和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就是老师。所以,在诚信教育中,老师要注重自己的言传身教,通过平时的点点滴滴,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渗透影响,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诚信意识与诚信习惯。例如,有的班主任在教学中有时会想学生承诺一些事情,例如对表现良好的同学给予奖励等。但是有时候由于忙于教学工作而遗忘,久而久之就会给学生不诚信的感觉,学生积极性也会大大降低,对老师的信任程度也会下降。在这种情况下,老师给学生做出了错误的失范,也会影响学生诚信意识和诚信习惯的养成。反之,有的教师对于承诺学生的事情,都能够认真的记录,并且按时完成,不但能够提高学生对老师的信任,也对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会不自觉的模仿教师的诚信行为,注重对别人的承诺,从而逐渐形成了诚信意识,也养成了诚信习惯。例如,在考试之前,老师为了追赶复习进度,和学生说借了一节体育课进行复习,在考试之后会把体育课还给大家。对此很多同学都是抱着不信任的态度。但是在考试之后,老师真的在适当的时间为学生补偿了一节体育课,学生在高兴之余,也会认为老师非常诚信,对老师的信任也会增加。通过这种信守承诺的行为,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诚信,也会不自觉的注重自身的诚信。在学校中,老师就是学生的榜样,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首先自己就要保证诚信。学生发现老师能够遵守承诺,就会觉得自己也要遵守承诺,这样就逐渐形成了诚信意识和诚信习惯。
二、利用生活中的小事开展因势利导的教育
开展诚信教育是学校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如果单单依靠思想政治等相关课程,效果往往并不明显。教师应当注重对生活中小事的捕捉和利用,随时随地开展因势利导的诚信教育。在学生当中往往存在着很多不诚信的行为,例如为了不完成作业,欺骗家长说老师没有布置作业。没有按时完成作业,欺骗老师说在家里忘带了。作业的时候抄袭、考试的时候作弊,这些都是不诚信的行为。对于这些问题,应当从源头上入手,及时纠正学生不诚信的行为。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引导学生诚实守信,遵守承诺,培养诚信意识,养成诚信习惯。在日常的教学当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机会,及时开展诚信教育。例如在某次考试之后,讲解错题的时候,有的同学发现自己填写了错误答案,老师没有看出来。这是学生主动向老师提出,这道题自己应该是错的,应该扣分。此时老师要抓住机会,夸奖学生用于承认错误的行为,并说明这是诚信的行为。以此为其他同学树立榜样,让其他同学也能够一样的诚实守信。有的同学在操场上捡到钱,没有私藏,而是主动交给老师。对此,老师应在班会上提出表扬,并说明这不单单是拾金不昧,也是一种诚信的体现。以此鼓励更多学生注重诚信,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平时学习生活中的小事,对学生往往会产生更大的影响。教师要善于抓住和利用这些小事,从中寻找开展诚信教育的契机,让学生从小事当中对诚信产生更为深刻的感受和体会,从而促使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和诚信习惯的养成。
三、强化家校合作帮助学生养成诚信习惯
学生除了在学校之外,在家的时间也很长,因此诚信教育也要注重家庭和学校的强化合作。家庭的配合是帮助学生养成诚信习惯的重要保障,只有做好家校配合,才能让学生的诚信意识得到巩固,诚信习惯得以养成。另外,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个人的道德品行,都会对孩子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家长应当注重为孩子做好榜样,树立良好的诚信形象。平时家长可以给孩子将一些关于诚实守信的故事,做好言传身教。家庭教育对孩子的诚信品格形成会有很大的影响,保证了家庭的诚信,才能促进孩子的诚信。家长具有诚信的品格,对孩子的示范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学校应当加强和家庭的联系,让家长能够配合学校的诚信教育,并且提高对诚信教育的重视程度。在自己平时的言行方面,都要注重诚信的体现,让孩子能够观察和模仿,进而也养成诚信的良好习惯。
结论
诚信是当今社会中的一项重要的道德品质,对于人的综合素质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都要注重对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诚信习惯。在学习、生活和以后的工作当中,能够自觉遵守承诺,注重诚实守信,获得他人对自己的信任,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这对于学生以后的成长发展,都是非常有利的。
[ 参 考 文 献 ]
[1]杨光秀.新时代青年诚信价值观培育路径探究[J].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19,14(3):152-153.
[2]汤海涛.培养高职学生诚信品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现代交际,2016,37(15):125-125.
[3]白玉华.浅谈如何培养青少年学生诚信价值观[J].中华少年,2016,32(21):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