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感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是构成一个人语文素养的核心因素,是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培养小学生的语感是小学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关键。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点滴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在品词析句中训练语感是前提
咬文嚼字,品味语言是语感训练的关键环节。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引导学生推敲、揣摩、细细品味。这样,学生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可见语感训练的关键是“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由此,在课堂上,我着力引导学生推敲词句,品析文本,通过文字这座桥梁与作者会面,在文本、师生、作者和编者间形成平等的对话,感悟用词的准确性,感悟语句的意境,体验语句的情感,增强语感的灵敏度。具体教学时可引导学生通过“加、减、调、换”等方式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语感。
(1)加。就是加进课文中没有写出的内容再与原句比较。如《狼牙山五壮士》中,“班长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莲花瓣走去”一句,让学生在“走”前面加上“我们”,把这句话改为“班长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我们走!’带头向莲花瓣走去”。然后比一比,两句话在情味上有什么不同,通过揣摩比较,学生领悟到在当时环境险恶的情况下,一个“走”字掷地有声,充分体现了五壮士舍生取义的坚定决心。
(2)减。就是把原句中的某个词语减去,再与原句比较。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中“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开来的方向”一句。把句子中的三“都”去掉,然后与原句比较。通过比较,学生明白这三个“都”不写,句子也通,意思也一样,但情味就大不相同了。有了这三个“都”,就突出地表现了全国人民对周总理的怀念、爱戴是一致的,是人同此心,无一例外的。
(3)调。就是把前后几个词语调换位置,然后进行比较。”《狼牙山五壮士》一课中有这么两句话:“五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人民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这里的“眺望”和“望望”都是看的意思,能不能调个位置?学生通过调序朗读,通过思考,通过联系上下文和原句比较,就知道这两个词不能换位置。因为,是由于他们与日寇英勇顽强的搏斗,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已安全转移,“眺望”写出了五壮士心中充满的无比自豪,和对人民对部队的无比热爱、留恋。回头“望望”向上爬的敌人,表达了五壮士对敌人的无比蔑视。
(4)换。就是将句子中某个词语换成另一个词语,然后进行比较。《燕子》中有这么一句话:“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正在演奏的曲谱啊。”为让学生体会到“痕”字好在哪里,可先启发学生思考:电线一般用什么量词?(根)然后换成“根”后与原句比较:在这里用“根”好还是“痕”好。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朗读和对生活的联想,学生体会到了用词的妙处:一个“痕”字把处于高、远处的电线只能隐约可见的特点极准确地表现了出来,与后面描写“燕子”成了“音符”相映成趣,产生了一种朦胧的美。
二、在生活中汲取语感是关键
敏锐的语感总是和对生活的敏锐的感受联系在一起的。训练语感,应引导学生把对生活的观察、体验与对语言的研究结合起来。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单靠翻查字典,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滴积聚起来,积聚得越多,了解越见真切。”为语文教师就是要善于在学生对言语的感悟中,进行多方引导、点拨,将其隐藏于内心深处的各种体验调入前台。这样学生对言语的理解就会变得更加容易,感悟就会更加深刻。
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有这样一句话:“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教师提出“‘焦急’、‘耐心’这两个词是一对反义词,老奶奶为什么会焦急,又为什么会耐心地等待呢”这样一个问题来诱发训练学生的语感能力。首先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經验:如果去火车站接亲人,你提前等候在车站,可是到时间火车却晚点了,这时你的心情当然是焦急的。然而,你仍然要坚持等候,没有回家,这又表现出很有耐心。由此点拨学生即能顿悟此处的“焦急”是表现出老奶奶盼望早一点看到总理的灵车;“耐心”表现了她送别总理的诚心,不管多晚都要等到。从而深切地感受老奶奶对总理的爱戴和怀念。
三、在想象中激发语感重点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教学中,如何使学生领悟文章的情境呢?叶老曾说:“必须驱谴我们的想象,才能通过文字,达到这个目的。”可见语感同想象是紧密联系的,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形象思维,启发学生想象,必然会在学生的心中产生“内心视像”。它能使课文内容像电影一样,在学生头脑中一一闪过,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引起感情共鸣。可以说联想和想象是培养语感的翅膀。想象的过程不但是引发学生调动知识储备的过程,而且是学生在感知作品内容的表象形式的过程。
如教学《月光曲》一文,要引导学生领悟贝多芬创作乐曲的经过一段时,就可配上轻柔的音乐,美丽的画面,再加上有感情地朗读,去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小茅屋之中:一轮明月升起,月光流泻,万物披纱,四周是那般幽静。在这境界中,贝多芬手抚琴键,音符似潺潺流水,又如瑟瑟秋风,倾诉着人世间的真诚与善良,贫穷与希望……之后又辅之以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感情朗读,把学生带到波涛汹涌的大海边,领略大海的雄浑壮美,从而领会乐曲旋律的迭宕起伏,由此达到训练语感的目的。
“要能游泳,必须下水。”学生在阅读中习得的语感,只有在更多的语言实践中运用,才能使语感不断强化。“通过熟读、背诵形成的语言积累,还要经过迁移性的练习才能逐步实现内化。”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以读促写,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创造性的口头语言表达,书面写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言语的运用过程中,进一步感悟言语之神妙,把握言语之精髓,也使课文的思想得以延续,自身的语感得以发展。
培养学生语感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因为语感是通向更高语言文字境界的桥梁,使学生语言基础、生活体验、思想情趣和文学修养的综合体现,一旦形成,将终身受用不尽。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语感的培养,努力提高他们感受语言的灵敏度和顿悟力,才能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一、在品词析句中训练语感是前提
咬文嚼字,品味语言是语感训练的关键环节。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引导学生推敲、揣摩、细细品味。这样,学生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可见语感训练的关键是“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由此,在课堂上,我着力引导学生推敲词句,品析文本,通过文字这座桥梁与作者会面,在文本、师生、作者和编者间形成平等的对话,感悟用词的准确性,感悟语句的意境,体验语句的情感,增强语感的灵敏度。具体教学时可引导学生通过“加、减、调、换”等方式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语感。
(1)加。就是加进课文中没有写出的内容再与原句比较。如《狼牙山五壮士》中,“班长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莲花瓣走去”一句,让学生在“走”前面加上“我们”,把这句话改为“班长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我们走!’带头向莲花瓣走去”。然后比一比,两句话在情味上有什么不同,通过揣摩比较,学生领悟到在当时环境险恶的情况下,一个“走”字掷地有声,充分体现了五壮士舍生取义的坚定决心。
(2)减。就是把原句中的某个词语减去,再与原句比较。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中“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开来的方向”一句。把句子中的三“都”去掉,然后与原句比较。通过比较,学生明白这三个“都”不写,句子也通,意思也一样,但情味就大不相同了。有了这三个“都”,就突出地表现了全国人民对周总理的怀念、爱戴是一致的,是人同此心,无一例外的。
(3)调。就是把前后几个词语调换位置,然后进行比较。”《狼牙山五壮士》一课中有这么两句话:“五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人民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这里的“眺望”和“望望”都是看的意思,能不能调个位置?学生通过调序朗读,通过思考,通过联系上下文和原句比较,就知道这两个词不能换位置。因为,是由于他们与日寇英勇顽强的搏斗,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已安全转移,“眺望”写出了五壮士心中充满的无比自豪,和对人民对部队的无比热爱、留恋。回头“望望”向上爬的敌人,表达了五壮士对敌人的无比蔑视。
(4)换。就是将句子中某个词语换成另一个词语,然后进行比较。《燕子》中有这么一句话:“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正在演奏的曲谱啊。”为让学生体会到“痕”字好在哪里,可先启发学生思考:电线一般用什么量词?(根)然后换成“根”后与原句比较:在这里用“根”好还是“痕”好。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朗读和对生活的联想,学生体会到了用词的妙处:一个“痕”字把处于高、远处的电线只能隐约可见的特点极准确地表现了出来,与后面描写“燕子”成了“音符”相映成趣,产生了一种朦胧的美。
二、在生活中汲取语感是关键
敏锐的语感总是和对生活的敏锐的感受联系在一起的。训练语感,应引导学生把对生活的观察、体验与对语言的研究结合起来。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单靠翻查字典,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滴积聚起来,积聚得越多,了解越见真切。”为语文教师就是要善于在学生对言语的感悟中,进行多方引导、点拨,将其隐藏于内心深处的各种体验调入前台。这样学生对言语的理解就会变得更加容易,感悟就会更加深刻。
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有这样一句话:“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教师提出“‘焦急’、‘耐心’这两个词是一对反义词,老奶奶为什么会焦急,又为什么会耐心地等待呢”这样一个问题来诱发训练学生的语感能力。首先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經验:如果去火车站接亲人,你提前等候在车站,可是到时间火车却晚点了,这时你的心情当然是焦急的。然而,你仍然要坚持等候,没有回家,这又表现出很有耐心。由此点拨学生即能顿悟此处的“焦急”是表现出老奶奶盼望早一点看到总理的灵车;“耐心”表现了她送别总理的诚心,不管多晚都要等到。从而深切地感受老奶奶对总理的爱戴和怀念。
三、在想象中激发语感重点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教学中,如何使学生领悟文章的情境呢?叶老曾说:“必须驱谴我们的想象,才能通过文字,达到这个目的。”可见语感同想象是紧密联系的,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形象思维,启发学生想象,必然会在学生的心中产生“内心视像”。它能使课文内容像电影一样,在学生头脑中一一闪过,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引起感情共鸣。可以说联想和想象是培养语感的翅膀。想象的过程不但是引发学生调动知识储备的过程,而且是学生在感知作品内容的表象形式的过程。
如教学《月光曲》一文,要引导学生领悟贝多芬创作乐曲的经过一段时,就可配上轻柔的音乐,美丽的画面,再加上有感情地朗读,去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小茅屋之中:一轮明月升起,月光流泻,万物披纱,四周是那般幽静。在这境界中,贝多芬手抚琴键,音符似潺潺流水,又如瑟瑟秋风,倾诉着人世间的真诚与善良,贫穷与希望……之后又辅之以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感情朗读,把学生带到波涛汹涌的大海边,领略大海的雄浑壮美,从而领会乐曲旋律的迭宕起伏,由此达到训练语感的目的。
“要能游泳,必须下水。”学生在阅读中习得的语感,只有在更多的语言实践中运用,才能使语感不断强化。“通过熟读、背诵形成的语言积累,还要经过迁移性的练习才能逐步实现内化。”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以读促写,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创造性的口头语言表达,书面写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言语的运用过程中,进一步感悟言语之神妙,把握言语之精髓,也使课文的思想得以延续,自身的语感得以发展。
培养学生语感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因为语感是通向更高语言文字境界的桥梁,使学生语言基础、生活体验、思想情趣和文学修养的综合体现,一旦形成,将终身受用不尽。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语感的培养,努力提高他们感受语言的灵敏度和顿悟力,才能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