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词语感情色彩概括文章中心思想

来源 :语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yang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阅读文本与学习目标
  (一)“1+N”的选择
  “1”的确定。部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郑振铎的《猫》是教读课文,抓住文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能够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N”的确定。我按照郑振铎的《猫》来选择文章。选择冰心的《寄小读者·通讯二》(选自《寄小读者》,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年6月版)《向一些灵魂道歉》(选自《成功》2007年第2期),冯骥才的《珍珠鸟》(选自《人民日报》1984年1月),学生通过寻找赏析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提升文章中心思想的概括能力,完成单元目标。
  (二)学习目标
  本单元目标是继续学习默读。边读边思考,勾画出重要语句或段落,并学做摘录。在把握段落大意、厘清思路基础上,学会概括文章中心思想。增进对人与大自然关系的理解,加强对人类自我的理解和反思,形成尊重动物、善待生命的意识。
  在学习本单元《猫》等课文时,学生学会在默读时,边读边思考,勾画出相关重要语句或段落,并做摘录。以此把握段落大意、厘清思路。但是学生惯性是通过抓关键语句或段落来体会文章中心思想,常忽略抓“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来深入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缺少灵动性,长此以往会削弱语感。
  因此,将这组“1+N”阅读的学习目标定为:抓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深入概括文章中心思想。
  二、学习单
  通过《猫》的学习,发现通过抓带有感情色彩的词来深入赏析,能够深入体会“我”与三只猫相处的情形,理解“我”对三只猫的态度,对自我的反思,对生命的感悟。由此,抓住这样的词来深入赏析,对学生深入领会情感、感受态度、体悟中心等起着重要作用。
  今天,我们通过抓住带有感情色彩的词来深入赏析,交流探讨《寄小读者·通讯二》《向一些灵魂道歉》《珍珠鸟》三篇文章,体会三篇文章的“我”与动物相处的情形,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理解人类对动物的态度,对自我的反思,对生命的感悟。
  【知识链接】 文章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词包括:直接抒情的形容词、对事物的称呼性名词、表示强调作用的副词。
  【任务一】请细读选文,找出 “直接抒情的形容词”,参照示例,体会人与动物相处的情形,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理解人类对动物的态度,对自我的反思,对生命的感悟。
  【示例】郑振铎《猫》
  形容词“快乐”直接抒发对第一只猫的喜爱,形容词“酸辛”直接抒发为第一只猫的死亡而悲伤。
  形容词“有趣”直接抒发对第二只猫的宠爱,形容词“愤恨”直接抒发为第二只猫被夺去而愤怒。
  形容词“愤愤”直接抒发对第三只猫的厌恶,形容词“难过”直接抒发因虐待第三只猫而愧疚。
  从直接抒情的形容词中可见“我”先后对三只猫的不同情感,反映“我”对不同动物情感上的喜恶不同,态度上的不平等,从而自省,并深覺悔恨。
  【任务二】请细读选文,找出 “对事物的称呼性名词”,参照示例,体会人与动物相处的情形,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理解人类对动物的态度,对自我的反思,对生命的感悟。
  【示例】郑振铎《猫》
  名词“相伴的小侣”是对第一只猫的称呼,体现“我”把猫当成小伙伴来看待。
  名词“亲爱的同伴”是对第二只猫的称呼,体现“我”把猫当成好伙伴来看待。
  名词“若有若无的动物”是对第三只猫的称呼,体现“我”把猫当成普通动物来看待。
  从对事物的称呼性名词的变化中可见“我”对待三只猫的先后不同态度,反映“我”对不同动物态度上的不平等,从而自省,并因为时已晚而深觉悔恨。
  【任务三】请细读选文,找出 “表示强调作用的副词”,参照示例,体会人与动物相处的情形,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理解人类对动物的态度,对自我的反思,对生命的感悟。
  【示例】郑振铎《猫》
  副词“不”出现在“不喜欢它”“不活泼” “不去捉鼠”,强调从一开始“我”对第三只猫的嫌弃态度。
  副词“很”出现在“它很悲楚”“很想补救”中,副词“更”出现在“更难过得多”中, 副词“永”出现在“永无改正”“永不养猫”中,都强调对第三只猫的不公平、残暴。从而自省,深感懊悔愧疚,最终领悟真谛,懂得平等的生命应平等地对待,感悟尊重动物、善待生命的道理。
  三、活动展示
  【活动说明】 本组“1+N”阅读教学以学生的展示活动为主要形式,采用“分享、互评、补充”的学习方式进行。全班分为6大组,分别进行分享、评价与补充。教师充当主持人,必要时参与学生的讨论与指导。
  【活动一】 学生分享选文中 “直接抒情的形容词”,讨论文章的中心思想。理解人类对动物的态度,对自我的反思,对生命的感悟。学生一、二、三、四组分享,五、六组评价并补充。
  【测评要点】 《寄小读者·通讯二》中形容词“忧愧”直接抒发因自我堕落行径导致小鼠死亡的悲痛、愧疚之情,进行自省,认识错误,感悟到动物也是活生生的生命,要平等相处,懂得尊重动物、善待生命的道理。
  《向一些灵魂道歉》中形容词“恐惧”直接抒发“我”拿起镐头砸向老狗时的极度害怕之情。形容词“冤屈”直接抒发为意识到自我的极大错误而懊悔、愧疚。
  《珍珠鸟》中形容词“美好”直接抒发“我”因有珍珠鸟陪伴的愉悦之情。反映了“我”与鸟的和谐相处。得出信赖创造出美好境界的人生哲理,反映人与动物是需要互相关怀与信赖的道理。
  【活动二】 学生分享选文中 “对事物的称呼性名词”,讨论文章的中心思想。理解人类对动物的态度,对自我的反思,对生命的感悟。学生三、四、五、六组分享,一、二组评价并补充。
  【测评要点】 《寄小读者·通讯二》中名词“小活物”是对小鼠的称呼,体现母亲提醒“我”把小鼠当作平等的生命来看待,而“我”缺失这种概念,为此羞愧。   《向一些灵魂道歉》中名词“老黑”对老狗的称呼,体现“我”家对老狗的亲近。而“我”亲手砸死这一老狗,为此痛苦。
  《珍珠鸟》中名词“小家伙”是对小鸟的称呼,体现“我”对小鸟的疼爱、怜惜,“我”对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享受。
  【活动三】 学生分享选文中 “表示强调作用的副词”,讨论文章的中心思想。理解人类对动物的态度,对自我的反思,对生命的感悟。学生一、二、五、六组分享,三、四组评价并补充。
  【测评要点】 《寄小读者·通讯二》中副词“实在”出现在“我实在堕落了”,强调 “我”对错误行为导致小鼠死亡而自省,深感自責。感悟到动物也是真实的生命,要平等相处,尊重动物、善待生命的道理。
  《向一些灵魂道歉》中副词“已”出现在“却已无法挽回”,强调“我”的深深懊悔、愧疚。从而自省,感悟到动物也有尊严,要平等善意地对待,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珍珠鸟》中副词“格外”出现在“格外轻松自在了”,强调 “我”对鸟叫声的享受。副词“完全”出自“它完全放心了”,体现鸟对“我”的依赖, “我”与鸟相处融洽。得出信赖创造出美好境界的人生哲理,反映人与动物是需要互相关怀与信赖的道理。
  【教师总结】 通过品读“直接抒情的形容词”“对事物的称呼性名词”“表示强调作用的副词”等带有感情色彩的词,学生体会读者蕴含其中的情感态度,领悟中心思想,获得人生启迪,进一步理解人类与动物应和谐相处,尊重动物,平等对待,善待生命的道理。
  四、教学反思
  (一)成功之处
  1.通过学习《猫》组“1+N”阅读,学生学会了“抓住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来深入把握中心思想”的方法。例如,抓住称呼性名词可以深入感受到作者情感的偏向性。
  2.本堂课通过自主地“分享、评价、补充”的方式,来展现学生的成果。课堂灵动活泼,学生主宰课堂,成为课堂学习真正的主人。
  3.本次训练易于学生模仿与操作,起着较强的引导作用。学生根据这一方法可自主进行群文赏析,进一步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商榷之处
  钱梦龙的《岳阳楼记》一课,也抓住了带有浓重的感情色彩的词语来体会作者情感,学习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例如,抓名词,雨是“霪雨”,风是“阴风”,时间是“薄暮”,所闻是“虎啸猿啼”,无不带有愁苦的色彩。有些景物本无特殊的感情色彩,如“日星”“山岳”等,但配以“隐耀”“潜行”等词语,就带上了浓重的愁苦色彩。
  抓动词,吞长江——长江流经洞庭湖,用一“吞”字,不仅写出湖与江的关系,而且“吞”字声音宽舒洪亮,读来有气势磅礴之感。 气象万千——连用两个数词写洞庭湖上景象变化之多,极有声势。
  抓叠字,浩浩汤汤——字音响亮,叠字又加强气势,四字都是水旁,形容水大流急,既绘声、又绘形。
  抓连词,然则——顺接连词。 “然则”在这句中有承上连下作用:既然洞庭湖气象万千,北通巫峡,南到潇湘,降职外调的官吏和忧然失志的诗人大多要会合在这里,那么他们看到这景色后产生的感情,能不因景色的变化而不同吗?
  比较名家的课例,我获得如下启发。
  1.在钱梦龙的课堂上,着眼点是词类丰富,有名词、形容词、副词、动词、叠词、连词等。而《猫》组“1+N”阅读局限于三种形式的词语。阅读时,除了关注相关名词、形容词、副词外,抓《猫》中的相关动词、叠词、连词等也可体悟文章的中心思想。
  2.在钱梦龙的课堂上,引导学生解读相关词语,先了解词的本意,再深入探究词的深意。而《猫》组“1+N”阅读中,直接由学生自主赏析,没有引导此种方法。阅读时,可在了解词的本意之上再深入探究深意,有助于学生由表及里地感知,逐步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3.在钱梦龙的课堂上,学生在赏析词语时,先根据词语勾起想象,随后深入到想象情境中去品味。而《猫》组“1+N”阅读时,并未引导学生深入情境,缺少切身体会。阅读时,应先创设情境,学生深入情境去感受词语的奥妙,更易于读者与文字产生共鸣。
  (三)展望
  1.引导学生积累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希望学生获得对语言和形象的直觉体验,运用联想想象,丰富对现实生活和文学形象的感受,进一步提升思维的深刻性。
  2.引导学生积累鉴赏语言的方法策略
  希望学生在言语活动中汲取经验,培养良好语感,转化为富有个性的具体策略,并能在语言实践中自觉运用,切实提升语言鉴赏能力。
  3.引导学生形成独立的人文品格
  希望学生在鉴赏优秀作品时能深入感受文字独特内蕴,领会思想情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社会责任感,重塑自我,洞观世界。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跃龙中学
其他文献
《阿长与〈山海经〉》是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的一篇教读课文,也是一篇经典的回忆性散文。在教读该课之前,学生已完成了《朝花夕拾》的名著阅读,对该文本已有初步的理解和把握。《阿长与〈山海经〉》的教读课,其实是在名著整本书阅读基础上进行的一文多读教学。  一、统编教材一文多读的现状之思  一文多读,是指同一文本在不同课型中的多次阅读和学习。但在实际教学中,一文多读往往存在两种误区: 一是忽视一文多
期刊
《土地的誓言》是当代作家端木蕻良的作品,作为一篇抒情散文,被选录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1931年9月18日,日寇狼子野心,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从此处于侵略者铁蹄的蹂躏下,无数东北人流亡关内,有家不能归。1941年,作为亲历事变的作者,以强烈的爱国情怀,用饱含深情的语言,倾诉了东北流亡青年对国土沦丧的悲愤、压抑、痛苦之情;对美好故土的热爱;对收复故土的执着与坚定。  
期刊
一年一度的春节,是中国人最盛大的节日。我,一个初中生,已经度过十多个春节了。在这些佳节中,最快乐、最有意义的就数今年的春节了。  同往年一样,今年春节前夕我回到了老家。我的外公在“村小”当教师。放了寒假,村里办了个文化补习班,请他去给要到城里打工的青年农民补补必要的文化课。  这天,我看见外公在屋里踱来踱去,好像有什么发愁的事,连忙走过去询问。他说补课的农民年初就要进城了,但他们还有很多基础的东西
期刊
南宋诗人杨万里现存诗歌4200多首,耳熟能详的诗多是他写“童趣”类的,诸如“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宿新市徐公店》,“日常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闲居初夏午睡起》。而杨万里的创作中也有不少田园诗,比如《悯农》《农家叹》《秋雨叹》《插秧歌》等。《插秧歌》作为杨万里“诚斋体”的代表作,洋溢着浓厚的田园气息。笔者在检索文献时发现,前人多从诗歌内
期刊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真实情境下的写作成为风向。纵观近两年各地高考作文的设题已经由过去自我陈述式的作文慢慢向交际语境作文过渡。除去情境的营造和文类的拓宽以及要求学生的写作更具有对象感和目的性外,思辨性训练仍然是写作教学的重心。如,2019年全国卷I以身边常见的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作为情境,要求学生写一篇主题为 “热爱劳动,从我做起”的演讲稿。实际上,劳动只是一个媒介,题目的内核仍然聚焦在人如何去和世界
期刊
在部编教材使用中,我们需要研究教材特点,吃透教材编写的理念和意图,在注重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中合理有效使用教材,达成素质教育的落实与推进。就部编教材而言,单元教学是建立在主题阅读基础上的,教材的使用不能孤立篇章教学,而是在单元全局观下的主题式阅读教学。  一、主题阅读的认识和价值思考  在部编高中语文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必修教材的单元所选文章都具有同一主题,可以运用主题阅读的教学策略。主题阅读教学是
期刊
李密的《陈情表》是中国文学史上抒情散文的代表作之一,曾有这样的说法:“读诸葛亮《出师表》不流泪者不忠,读李密《陈情表》不流泪者不孝”,可见《陈情表》一文的影响之大。的确,作为一篇抒情的文章,李密立足于“孝”行谋划,着眼于“情”的表达与抒发,将“情”再三揉搓,以至于调弄到极致,让你不能不为之动心,即使铁石心肠在如此精心揉捏的过程中,也会变得绵软。以辣手著称的晋武帝面对这一介书生也只能束手,最后不得不
期刊
高中语文新课标中引导学生将整本书阅读与思辨性阅读结合到一起,不仅能推动高中语文教学改革,还能促进学生在阅读中思辨,在思辨中阅读,继而开拓学生阅读视野,形成自己的独特阅读模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思辨力培养为目标的整本书阅读既是思考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思维的过程,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最终起到提升整本书阅读质量,增强教学效果,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其新思维的作用。  一、以阅读引导帮助学生梳理文本
期刊
小学语文阅读练习,一方面能及时反馈教师“教”的效果,另一方面能够巩固学生“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应高度重视阅读练习,做到科学设计、合理布置与有效讲评,让学生在阅读练习中提升自身语文的阅读素养,在阅读讲评中深入感受语文的魅力。以《梅花魂》(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四课)的讲评设计为例,摭谈提高小学语文阅读练习的讲评策略。  一、紧扣标题善提问  在小学语文阅读的习题设计中,标题并非可有可无的存在,而是十分
期刊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已经进入了课堂,语文教学应积极利用新技术、新手段,以学生核心素养为本,创设学生深度参与的学习情境,使学生获得真知识、拥有真情感,做知情合一的真人。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不但具有工具性、人文性,而且与日常生活联系非常密切,涉及范围广,实践性很强,语文课程更是强调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并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