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地方史料引入历史课堂教学的尝试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whitewo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史使人明智”,学习历史对个人的修养有直接好处。人类历史的变迁,历史上的善与恶、正与邪、是非、美丑都将影响着我们,我们认识历史,其实质是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在历史长河中所处的位置,以及自己与全人类之间的关系。理解这种关系,才会有充分的自我意识和共同的社会意识。
  中学历史课程标准规定的“三维”目标,其中之一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向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道德情操,进行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教育。
  历史离现代中学生很遥远,它记录的有千百年来各民族祖先们艰辛创业,不断开拓和发展繁荣而至衰落的曲折经历。其实历史又很贴近我们,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个古老链条中的一环。历史的过去影响着我们,我们的现状也会影响着我们的后代。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是如何发展到今天的状况,我们的父辈、祖辈以及许多代人是怎样走过来的,我们的家乡从古至今有着哪些重大变化?这一系列的问题激发着每一个学生去探究,并以后来人的身份解读人类的过去。
  由于历史时代久远,历史话题厚重,历史现象错综复杂和中学生年龄、阅历的限制,他们往往不善于思考历史,学习起来兴趣不高,感觉枯燥乏味,历史课堂教学缺乏生气和活力,这是中学历史教育难堪的现状。许多从事历史教学的同行在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问题上下了不少功夫也未达到预期目标。我从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的《论共产主义教育》中获得了改变历史课堂教学方法的一点启示。加里宁在他的著作中多次强调了爱国主义教育思想,他认为“祖国是扩大的家乡,家乡是看得见的祖国”、“爱国主义教育是从了解自己的家乡开始的”。于是我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有意识把我们铜仁地区、松桃县相关的地方史料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增加学生对历史的亲近感和可信度。这样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学生兴趣,另一方面也弥补了地方历史与历史教科书之间的知识链接断层,同时更能激发起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引地方史料融入历史课堂教学,将家乡、地方历史置于中国历史背景之下,与中学历史教科书相关内容进行互相渗透和补充。现将具体做法及经验进行如下阐述。
  一、地方历史变迁时间(朝代)上的建制沿革与中国历史发展相互对号。
  铜仁享有“黔东门户”的美誉,是一块古老神奇的土地。历史悠久,伴随着中国历史的朝代更替,行政隶属关系也多次变动。松桃,乃是铜仁之东大门,地处三省交界,交通便利,人杰地灵。居住着几十万苗汉人民。其中苗族发展的历史与松桃这片土地有着更深的渊源。教学中,我将铜仁的建制沿革,松桃古今变迁告诉学生。这样做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哪个时期,哪个朝代,我们的家乡在当时所处的历史地位,古称叫什么,使家乡在时间、位置、名称上与中国历史进行链接,缩短了家乡与国家的距离感。
  早在殷商时期,铜仁称为鬼方,春秋前属荆楚之地,秦统一中国后,于公元前221年设黔中郡,汉高祖五年改黔中郡为武陵郡,三国时期属吴管辖,唐属黔中道,宋朝属于沅州,明设铜仁府,行政划置基本稳定。清道光十二年设铜仁松桃直隶厅。雍正八年,清政府将“铜仁苗同知”移往长冲(老松桃),至此,“松桃”这个名称才真正成为县级行政名称沿用至今。民国时期(1935年),设行政督察区,第九督察区专员驻铜仁,管辖东边五县,后于1936年撤消第九督察区,第六督察区专员公署改驻铜仁,辖13个县,形成铜仁地区今天的格局。1950年1月,铜仁解放,1956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撤松桃县成立松桃苗族自治县。
  通过对松桃、铜仁的建制沿革的了解,让学生对家乡的历史变迁有了大致的轮廓,增强了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理清了家乡在中国历史上发展变化的脉络。
  二、对家乡历史名人及其背景着重介绍
  对家乡历史名人进行介绍,让学生知道自已家乡历史上曾有过作出重大贡献,推动家乡历史发展的人物,理解家乡人杰地灵,不乏人才,使其增强对家乡的自豪感和热爱家乡的情谊。在铜仁历史上,清朝时代贵州思南府人田秋上书朝廷,请准在贵州开科设考,朝廷准奏,在贵阳设立了第一个乡试考场。在贵州开科设考是贵州教育事业上的一件大事。田秋为贵州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清末书法家印江人严寅亮曾书写“颐和园”匾额而留墨第十三。清乾隆至道光年间,松桃人杨芳因战功卓著,曾受封太子太傅,一等果勇侯,官至提督。早期共产党人印江县严希纯、红军将领旷继勋、抗美援朝苗族英雄龙世昌、优秀少数民族干部吴向必、新一代名将廖锡龙、著名外交家戴秉国等在松桃、在铜仁的历史上都将留下深深的历史印迹。
  三、将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在地方产生的重大影响进行透析
  透析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作为祖国的一部分,祖国的苦难和繁荣都能在家乡找到历史的烙印。在黔东历史上,千百年来,无数民族英雄反抗封建统治和民族压迫,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如清朝永乐年间,思州诸洞(含乌罗、孟溪)各族人民起义被镇压后,朱元璋第六子朱桢实施主营屯田,废除土司,将当地的苗汉人民赶往镇江、台拱,即历史上的“赶苗夺业”。1431年诒古、答意的苗族土司石各野等聚众起义,被镇压后,数万苗民被屠杀。1599年明政府对苗族地区实施“改土归流”,加强并加重了对苗族人民的统治和盘剥,由于不堪忍受,1795年爆发了以松桃为起点的石柳邓起义,历时十二年,涉及黔湘川鄂边13个县的广大地区。1855年,在太平天国影响下,铜仁人徐廷杰、梅济鼎领导的红号军和孟溪人包茅仙领导的青莲教相继在江口和松桃起义。1857年,刘仪顺领导的白号军在思南起义。1859年松桃猫山农民领袖郎官、郎宦领导的猫山起义等,体现了黔东人民反抗暴政的斗争精神,他们的英雄业绩名扬中华,为后人所崇敬和歌颂。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黔东大地上飘扬着一面鲜艳夺目的苏维埃旗帜,就是黔东革命根据地的最高政权,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这是1934年有贺龙、夏羲、关向应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与黔东人民创立起来的。黔东各族人民第一次拥有自己的政权。
  1934年10月,红六军团与红三军在印江木黄会师,当即转移至松桃石梁,开展了东进战役计划,有力策应了中央红军的长征,黔东大地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页。
  通过对发生在家乡土地上这些重大历史事件的透析,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历史,缩短了祖国历史与家乡地方历史的距离,让学生学习历史找到切入点。
  上述诸方面将地方史料融入历史课堂教学的尝试,让地方史有机地补充中学历史教材,从地方史和历史教材中探究其共性和个性,普遍性和特殊性,加深学生对教材同类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从历史和现实中分析我们的国情,以及进一步认识国情乡情,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中学历史教育走出学生兴趣不高的困境乃是一条有效的途径。但值得注意的是介绍家乡史、地方史应以历史学科教材为主线,不宜挤占太多课堂教学时间,更不能喧宾夺主,应以适度为宜。
  (作者单位:554100贵州省松桃县民族寄宿制中学)
其他文献
高中生物第一册第一章第一节讲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后,在教材33页最后一段做了如下总结:“细胞的各个部分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紧密联系、协调一致的,实际上一个细胞就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够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这个问题。    一.从结构上看    1.细胞核与细胞质通过核孔可以相互沟通。  2.内质网广泛地分布在细胞质中,外部与细胞膜相连,内部与
期刊
随着互联网技术应用的迅速普及与推广,教学中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亦随着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不断深入而日趋成熟。然而凡事皆有其两面性,如果片面夸大多媒体网络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就会偏离课堂教与学的实质。不少教师自视扔掉了粉笔,握住了鼠标就是更新了教育观、解读了新课程,盲目追求看似高潮迭起的课堂假象,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非常态行为,非但不加以批驳,反而人云亦云,亦步亦趋
期刊
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掌握必要的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还要掌握一定的教育基本理论和教学基本技能,即能够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并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教育实习是高等师范院校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通过近几年的教育实习以及与实习生的广泛接触了解发现,英语专业师范生普遍存在专业基础知识薄弱、教师职业技能不全面、不扎实等问题。除去作为一般教师必备的如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技能、汉字书
期刊
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对好玩、有趣的事情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因此在复习 “Read and act”时可采用讲故事的形式。  这种题一般都是以一组幽默的连环画形式出现的,每一幅图上都有一两句点睛之笔。对于这样的内容,可以要求学生在弄懂图与句子意思的前提下,把几幅图连起来说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要用上图中的句子,而且在故事中尽量用英语。 当然这种题也可以让学生用小品的形式来表演。具体如何使用,可根据实
期刊
面对异彩纷呈的大千世界,有太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究,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基本学习理念,同时也是现代人必备的学习方式。然而,探究本身是一个学习主体不断思维和进取的过程,需要探究者付出很大的努力,本文就物理教学中学生探究性学习品质的培养谈些肤浅的认识。    一、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是主体一切未知领域的总和。在人类所处的物质世界里,任何人都在各自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同样存在着诸多的
期刊
有人认为电视机发展日新月异,黑白电视机早已淘汰,此门课程也没有开设必要。但笔者认为,黑白电视机作为日常用品的确可以推出历史舞台,而作为一门承上启下的课程,其实际意义仍不可忽视。它既是对《电子工艺》、《电子技术》、《电工基础》等基础课程的总结、检验,又为后面《彩色电视机》的学习起到了铺垫,并以较低的成本训练了学生的焊接、元器件识别与检测、电路分析与故障排除等多种技能。因此开设此门课程仍有其必要,不过
期刊
高中化学教学中。摆在化学教师面前的难题是:随着知识难度和深度的增加,使相当大一部分学生产生畏惧情绪,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如何解决此难题?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教师能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种有趣的思维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引发他们的学习欲望,让学生有兴趣学习,学习就会有事半功倍之效果。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对此,我谈下面几点体会。  
期刊
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应着重以下几点:  一、 通过重大历史事件阐明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以增强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信心。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在中外历史上有着无数为反对剥削而壮烈牺牲的革命领袖,他们气贯长虹,光照日月、名垂千史。他们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他们能够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比一般人站得高,看得远,做得好,影响大。如果离开历史发展的要求,任何人都不可
期刊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的实情,决定了大部分初中学生都来自于农村的现状。受到经济条件、传统观念及其它社会条件的制约,大部分农村初中毕业生都不能进入高中或大学继续深造,初中毕业后他们将直接进入农业生产或其它行业,因此,在教学中渗透职业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特别是农村初中生物课,是初中毕业生与劳动就业的联系纽带,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甚至决定学生未来的人生道路,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举足轻重,因此,初中生物课教育应
期刊
长期以来,现行的中学政治课教学仍然处于以升学为目的的僵化教学轨道上。上课教师讲空道理,交代知识要点,没有结合实际让学生去体会。因此,考试时学生只能生搬硬套,不能灵活运用。这样学生学习得到的只是一些教条,不知道它们在现实生活中有何用处。有的同学甚至觉得有些教条和现实生活是相矛盾的,是无用的东西。从而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个问题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我从事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