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鉴于课程思政建设的迫切性与恒久性,深入发掘各门课程的思政育人资源并以此进行教学改革创新已经成为当前高职教育的重大攻坚任务。大学语文作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集语言性、艺术性、文化性、鉴赏性等多维属性于一身,内含广博的育人资源与比较优势,尤其在思想性与价值性上与课程思政理念天然嵌合。
关键词:课程思政;大学语文;教学创新
《大学语文》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为大学阶段不可或缺的基础性课程,它的存在价值与意义不仅局限于向学生传授语言应用知识与技能,同时还承载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递正确价值理念、涵养民族品格等神圣使命。但是,客观来看当前高职语文教学还未充分释放语文课程的思政潜能,教学理念、内容、形式相对单一,难以完全胜任课程思政的现实要求与社会期待。
一、大学语文课程实现课程思政的可行性分析
(一)大学语文课程与课程思政理念具有文化融通性
广义来看,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总合。现实社会中,文化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任何类型教育都烙印着一定的文化底色。推及大学课程体系,无论是大学语文课程还是思政课程,文化都是横贯二者发展始终的一条重要价值和逻辑主线。基于知识层面,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世界经典文化是二者教学活动中重点讲授的知识单元;立于价值层面,文化自身就负载着鲜明的价值导向与意识形态倾向,明确价值归属、辨明社会定位也始终是二者必须予以澄清的文化立场。综上所述,以文化作为切入点,使大学语文课程向课程思政转换成为可能。
(二)大学语文课程与课程思政理念具有精神融通性
大学语文课程蕴含丰富的隐性思政育人资源,从大学语文的内容架构来看有小说、诗词、戏剧等不同题材内容。上述内容饱含着历代先驱伟人对国家、民族、社会的看法,是长期历史积淀形成的智慧结晶,构成了伟大中华民族伟大精神谱系的内核。这种世代先传的精神谱系与新时代思政教育的精神互通互融。通过语文课程在精神層面的涵养,可以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精神精髓、精神追求,提高学生精神属性和国家、民族认同感,从而促进大学生历史、人文、精神意志素养的提升,从而有力补充思政理论课教学,在课程思政教学中构筑精神纽带。
二、大学语文课程实现课程思政功能与使命的教学逻辑理路
(一)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
立足课程思政的具体要求,勤于对传统《大学语文》课程的内容进行再认知、再体验和再创造,依据知识和文本的内在关联与逻辑,围绕素材和主旨重新优化课程内容体系,形成可感知、可践履、可评价的“课程思政”内容。在课程的整体规划设计中,重点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阐述与诠释,用通俗易懂、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风格、内容架设来增强思政课程的引领力、凝聚力和亲和力。与此同时,尝试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理想人格等内容为价值导向,结合各历史阶段优秀作品进行集中诠释与彰显将教学内容分类筛选和重构,供课内外熟读精思,使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激扬学生家国情怀,增强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
(二)进一步创新教学手段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实现大学语文课程的思政化,关键之举在于采取怎样的教学手段。为了在大学语文课程中更好地实施课程思政,采取多种教学融合手段进行代入是应然之义和关键之匙。其一,紧扣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任务,将课程思政元素精准融入,同时坚持动静结合,利用新媒介教学技术实现教学手段优化,从而对教学目标和价值导向不断进行调整和优化。其次,精准施教,以贴近学生的多元需求,聚焦社会热点与时政要点,更多采取沉浸式、启发式、情境式等教学手段,因势利导、因人而异,自然渗透思政元素。
(三)构建“显隐”合一、“情理”融通的思政教学理念
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情感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既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课程思政重要的价值遵循。因此推动上述理念与内容的教学融合是构建大思政格局的核心旨归。显性教育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隐性教育侧重的是价值理念的“润物无声”、情感教育的目的在于丰富学生的情感认知、理想信念教育关注的是学生的最终价值选择与追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大学语文教师要顺势利导,使学生一边沉浸在美好的意境、动人的情感中,一边引导其理性思考,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立德树人效果。一个人的成长既与周围的环境息息相关,也离不开个人的努力,通过循循善诱,以文学作品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培养大学生理性思考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姗.课程思政导向下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路径[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07):209-210.
关键词:课程思政;大学语文;教学创新
《大学语文》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为大学阶段不可或缺的基础性课程,它的存在价值与意义不仅局限于向学生传授语言应用知识与技能,同时还承载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递正确价值理念、涵养民族品格等神圣使命。但是,客观来看当前高职语文教学还未充分释放语文课程的思政潜能,教学理念、内容、形式相对单一,难以完全胜任课程思政的现实要求与社会期待。
一、大学语文课程实现课程思政的可行性分析
(一)大学语文课程与课程思政理念具有文化融通性
广义来看,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总合。现实社会中,文化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任何类型教育都烙印着一定的文化底色。推及大学课程体系,无论是大学语文课程还是思政课程,文化都是横贯二者发展始终的一条重要价值和逻辑主线。基于知识层面,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世界经典文化是二者教学活动中重点讲授的知识单元;立于价值层面,文化自身就负载着鲜明的价值导向与意识形态倾向,明确价值归属、辨明社会定位也始终是二者必须予以澄清的文化立场。综上所述,以文化作为切入点,使大学语文课程向课程思政转换成为可能。
(二)大学语文课程与课程思政理念具有精神融通性
大学语文课程蕴含丰富的隐性思政育人资源,从大学语文的内容架构来看有小说、诗词、戏剧等不同题材内容。上述内容饱含着历代先驱伟人对国家、民族、社会的看法,是长期历史积淀形成的智慧结晶,构成了伟大中华民族伟大精神谱系的内核。这种世代先传的精神谱系与新时代思政教育的精神互通互融。通过语文课程在精神層面的涵养,可以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精神精髓、精神追求,提高学生精神属性和国家、民族认同感,从而促进大学生历史、人文、精神意志素养的提升,从而有力补充思政理论课教学,在课程思政教学中构筑精神纽带。
二、大学语文课程实现课程思政功能与使命的教学逻辑理路
(一)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
立足课程思政的具体要求,勤于对传统《大学语文》课程的内容进行再认知、再体验和再创造,依据知识和文本的内在关联与逻辑,围绕素材和主旨重新优化课程内容体系,形成可感知、可践履、可评价的“课程思政”内容。在课程的整体规划设计中,重点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阐述与诠释,用通俗易懂、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风格、内容架设来增强思政课程的引领力、凝聚力和亲和力。与此同时,尝试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理想人格等内容为价值导向,结合各历史阶段优秀作品进行集中诠释与彰显将教学内容分类筛选和重构,供课内外熟读精思,使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激扬学生家国情怀,增强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
(二)进一步创新教学手段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实现大学语文课程的思政化,关键之举在于采取怎样的教学手段。为了在大学语文课程中更好地实施课程思政,采取多种教学融合手段进行代入是应然之义和关键之匙。其一,紧扣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任务,将课程思政元素精准融入,同时坚持动静结合,利用新媒介教学技术实现教学手段优化,从而对教学目标和价值导向不断进行调整和优化。其次,精准施教,以贴近学生的多元需求,聚焦社会热点与时政要点,更多采取沉浸式、启发式、情境式等教学手段,因势利导、因人而异,自然渗透思政元素。
(三)构建“显隐”合一、“情理”融通的思政教学理念
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情感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既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课程思政重要的价值遵循。因此推动上述理念与内容的教学融合是构建大思政格局的核心旨归。显性教育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隐性教育侧重的是价值理念的“润物无声”、情感教育的目的在于丰富学生的情感认知、理想信念教育关注的是学生的最终价值选择与追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大学语文教师要顺势利导,使学生一边沉浸在美好的意境、动人的情感中,一边引导其理性思考,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立德树人效果。一个人的成长既与周围的环境息息相关,也离不开个人的努力,通过循循善诱,以文学作品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培养大学生理性思考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姗.课程思政导向下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路径[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07):209-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