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

来源 :传播与版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123you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5G+AR”智能眼镜是将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与AR技术进行有机融合的可穿戴设备。近年来,在“5G+AI”模式中,运用“5G+AR”智能眼镜的传播手段不断出现在“两会”等重大会议的新闻报道中。该设备传播手段在新闻报道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便携性、时效性、精准性及新闻观感体验性,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但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其也面临量产低、人际互动性欠佳等挑战。但无疑“5G+AR”智能眼镜的应用对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革新。因此,新闻从业者应顺应人工智能大发展的时代趋势,推进传统传播模式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生产更多高质量的新闻内容。
  [关键词]人工智能;“5G+AR”智能眼镜;新闻传播;新闻生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已经渗透到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在5G通信技术建设及AR可穿戴设备应用和发展的前提下,“5G+AR”智能眼镜利用5G低时延、大带宽、快连接等特点将5G技术和AR技术“无缝”融合,依托智能眼镜这一载体,实现增强新闻现实传播效果。借助5G网络,可以把AR眼镜现场所采集的信息与后端应用服务器进行实时数据交互与处理,从而实现对数据中心的可视化智能管控。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做出了“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各产业深度融合” “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建设” “加快数字化发展”等战略决策,而“5G+AR”智能眼镜在新闻传播中的运用正是体现了这些决策要求,同时,“5G+AR”智能眼镜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也响应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的重要讲话精神,“宣传思想工作要把握大势,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我们要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在新闻传播的发展过程中,新闻报道可以通过对互联网及大数据的应用,不断推陈出新,将人工智能与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相融合。比如“5G+AR”智能眼镜的应用,为新时代的新闻宣传注入更强大的内容渗透力、人际互动力和新闻影响力。
  一、“5G+AR”智能眼镜在新闻传播中的优势
  当下,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与生活应用中将具备不可比拟的优势。而“5G+AR”智能眼镜传播手段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并在两会等重大会议上得到应用。可见,“5G+AR”智能眼镜在新闻传播中具备巨大的应用前景,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记者个体方面
  在传统的新闻采访过程中,记者会因长时间的专注报道采访,消耗大量体力,容易产生心理疲累,且传统的复杂、沉重的摄像采访设备也增加了记者采访的负重。而“5G+AR”智能眼镜体态轻巧、便于携带,其与普通的眼镜在外观及佩戴上基本不存在差别。其运用于新闻传播过程,能在记者进行采访报道的时候,为记者身心减负,成为新闻报道有效采访的利器,记者戴上智能眼镜即可实现“解放双手、解放双肩”的愿望[1]。
  (二)新闻拍摄方面
  相较于传统的摄像设备,在拍摄视角上,“5G+AR”智能眼镜可以基于第一视角进行画面分享,在复杂的新闻报道环境中,其能更好地满足内容随时移动拍摄的需要,实现“所见即所拍”的效果。“5G+AR”智能眼镜以记者的视野,把第一视角所见到的场景和画面毫无保留地记录下来,还可以将图像实时回传后台,为后台编辑第一时间调取采访现场图像提供了有效保障。在拍摄效率上,“5G+AR”智能眼镜是以搭载5G网络为基础,基于AR技术的智能眼镜设备,其和AI人工智能对新闻进行联合报道。这既节省了大量反复校稿的时间与人力投入,也可以为更加高效及精准地出稿提供保障。此外,“5G+AR”智能眼镜自身强大的通讯功能不仅能够提高后期新闻制作与前线记者的沟通效率,而且还可以让后期新闻制作拍摄和采访的要求及时地、直接地呈现在智能眼镜的显示屏,减少新闻传播失误,使传播效率和传播质量得到很大提升[2]。可见,一方面“5G+AR”智能眼镜提高了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另一方面其也降低了新闻视频的制作成本。
  (三)新闻生产过程方面
  在传统的新闻生产过程中,新闻生产模式主要是由记者和后期编辑一起完成,并进行新闻报道内容的推送,而记者和编辑手中的工具和资料主要运用于对新闻数据的收集和信息的筛选。而把“5G+AR”智能眼镜运用到新闻生产过程中,不仅能够帮助记者和编辑获取并处理大量有效的新闻数据信息,还能够从庞大的信息数据库中提取有效信息,既扩大了信息涉及的范围,增加了新闻报道内容的信息来源,丰富了新闻內容,同时又能够更精准地向受众推送新闻内容,扩大新闻传播的范围。这一方面节省了受众从海量信息中阅读有效新闻的精力和时间,另一方面也使信息数据的收集能够更加有效、精准[3]。
  (四)新闻受众方面
  首先,“5G+AR”智能眼镜在新闻传播上的运用能够提升大众的观感体验。5G技术的高带宽、低延时特征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给用户带来新闻报道的视觉满足感。其次,在新闻报道过程中通过应用感知交互、渲染处理等方面的新媒体技术,“5G+AR”智能眼镜可以让受众站在记者的第一视角,成为“新闻现场”中的一分子,与记者和新闻当事人一起共享整个新闻事件的发展过程,其尝试为新闻受众提供身临其境的沉浸式新闻内容,即时效性和现场感的新闻观感体验,增加了新闻报道的感染力。可见,“5G+AR”智能眼镜在新闻传播中的运用,为其发展按下了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升级的加速键,同时也为受众带来了超越想象的全新的新闻报道体验。在此基础上,AR技术的发展也进一步拓宽了应用领域。
  二、“5G+AR”智能眼镜在新闻传播中的不足
  “5G+AR”智能眼镜是基于5G时代背景下的AR技术产物,其受到5G和AR自身技术条件和消费者购买力的限制。此外,在新闻信息传播过程中,其也存在人际互动不充分的情况,并受该情况影响。基于此,在新闻传播中“5G+AR”智能眼镜的不足体现如下。   (一)从“5G+AR”智能眼镜自身层面
  一是从生产者的角度来看,“5G+AR”智能眼镜技术复杂,存在专利技术壁垒等问题,阻碍了其大规模的推广使用。二是从技术成熟度上来看,“5G+AR”智能眼镜技术尚不完善,具有成本高、价格高的特点。目前现有的“5G+AR”智能眼镜只能被运用于某一特定领域,并不能得到迅速推广和运用。三是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日常生活中使用“5G+AR”智能眼镜的领域较少,应用次数少,使用率不高,实用性较低,而其昂贵的价格也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消费受众较少。
  (二)从“5G+AR”智能眼镜人际互动层面
  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已经实现了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之间的优势互补。传统新闻传播模式是使用语言、姿势以及表情等传播符号来实现高语境的个人化新闻传播,即在具体的新闻传播过程中,记者在镜头中与主持人和观众进行互动交流,发挥这种人际互动作用实现了新闻报道传播。从这个方面来看,语言、表情、姿势动作等传播符号是协助记者进行新闻信息报道、情感传递和信息接收的重要途径。目前,“5G+AR”智能眼镜虽然已经是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一大突破,但是它受技术所限,无法细致地观察现场,无法做出预判,并无法进一步对新闻报道内容产生适宜的人际互动行为,给受众带来审美体验。此外,对运用“5G+AR”智能眼镜所采访的新闻报道内容,受众在长时间观看后会产生“镜头前站的既然不是真人,就没有必要做出反馈”的想法,从而使得整个新闻传播活动的人际互动过程失败,最后只剩下单向的信息灌输活动[4]。
  三、人工智能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
  当前,“5G+AR”智能眼镜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一方面其让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面临挑战,另一方面其对新闻工作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新闻工作者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以应对挑战,并且突破原有的传统新闻传播模式,以发展的眼光适应人工智能在新闻传播中的运用所带来的传播模式的新变化。
  (一)结合大数据技术更新传播模式
  从目前来看,现有的新闻传播模式已经逐渐实现了将传统媒体新闻优势与“5G+AR”智能眼镜传播优势相结合,比如把“5G+AR”智能眼镜运用于“两会”等重大会议的新闻报道当中。新闻工作者利用自身所具有的独立思考能力与情感表达能力,对新闻内容稿件进行加工处理,使新闻报道内容实现科学性、思考性和情感性的统一,再运用“5G+AR”智能眼镜所具有的强大的识别力、快速的剪辑力、深刻的感悟力、自动的匹配力以及工作的高效力,对新闻报道本身进行快速、无误地剪辑,并完成报道,让受众能够随时随地迅速地了解新闻事件的整体情况。同时,借助“5G+AR”智能眼镜,利用大数据,新闻传播还可以为受众提供更具有个性化、专门化、针对性的新闻内容。此外,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自媒体平台,新闻传播领域及其传播模式能够进一步拓展,吸引更广泛的受众。
  (二)加强人工智能手段在传播中的应用
  “5G+AR”智能眼镜的应用需要新闻工作者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以应对新技术所带来的挑战。想要最大化地利用“5G+AR”智能眼镜的优势,新闻工作者就必须深入现场进行深度采访,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挖掘和分析新闻事件的真实内容,给新闻内容赋予深层次的理性价值和意义。同时,新闻工作者要充分借助“5G+AR”智能眼镜优秀的剪辑能力和信息搜索能力,加强“5G+AR”智能眼镜等人工智能手段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使新闻报道的内容水平不断提高。因此,对新闻工作者来说,及时更新知识、转变思想、顺应时代,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十分必要。
  (三)推进传统传播模式与人工智能技术相融合
  “5G+AR”智能眼镜的应用离不开庞大的数据库支撑,数据库能够为用户和人工智能提供新闻信息服务,而“5G+AR”智能眼镜则可以在此基础上快速完成汇聚新闻内容,并迅速有效梳理,提取有效的新闻要素,分析新闻传播情况等内容。
  目前,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已经站在发展进程的十字路口,随着科学技术应用在新闻传播中的占比越来越大,“5G+AR”智能眼镜等人工智能技术及其运用会很快渗透新闻传播领域,而持续推进传统新闻传播模式和“5G+AR”智能眼镜等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势在必行。
  四、结语
  “5G+AR”智能眼镜的运用对新闻传播来说是一种新鲜元素的注入,我们要承认“5G+AR”智能眼镜存在的技术优势,发挥其在新闻传播中的积极作用。随着“5G+AR”智能眼镜在理论研究、技术创新和应用实践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记者和主持人等新闻传播主体应不断加强自身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强对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与融合,取长补短,从而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助力新闻传播的发展与提升。
  [参考文献]
  [1]郑雅君,袁利欣.人工智能在新闻业的发展与思考[J].新媒体研究,2018(12):50-51.
  [2]任秋璇.从主持传播角度浅析人工智能背景下主持人被替代的可能性—以新華社“AI合成主播”为例[J].视听,2019(12):146-147.
  [3]王辰熙.浅谈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对新闻传播的影响[J].传播力研究,2018(33):33,35.
  [4]潘敬萍.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现状与应对策略研究[J].现代商业,2018(21):25-28.
其他文献
[摘要]新业态带来新挑战。编辑既要应对新挑战,做时代的开拓者,又要继承传统出版的匠心精神,做文化的传承者。在成长与发展上,编辑既要提高自身素质,向专业化道路深耕,也要关注当下,紧跟数字化变革的步伐,努力打造高质量出版物,助力全民阅读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数字化;编辑;成长;发展  《重新理解中国当代出版业》一文阐述了当今出版业的新业态及现状。该文指出:“在数字出版的大潮中传统的出版业不仅没有扮
期刊
[摘要]质检工作是保障出版物质量的重要方式。如何把握好图书质检关是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和出版社要共同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为此,出版社纷纷开展了图书编校质量检查工作。文章通过分析出版社图书质检工作现状,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保障图书质检工作高质高效开展的措施,以期为各出版社及图书质检人员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图书质检;编校质量;质量检查;保障措施  保障出版物质量的重要方法是对其进行质检工作。如何把握好
期刊
[摘要]国家出版基金的设立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了巨大作用,解决了很多中小出版社在打造精品项目时所遇到的资金不足的难题,为中小出版社出精品、创品牌提供了大力支持。中小出版社应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和地域优势,结合政策资助重点,做好选题定位,力争所策划的选题入选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关键词]出版基金;精品出版;选题定位  2007年,国家出版基金正式设立,是继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后的第三
期刊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融媒体成为未来期刊发展的方向之一,科技期刊的市场运营变得越发重要。科技期刊编辑需要不断培养自身的用户思维并付诸实践。文章分析了科技期刊编辑的用户思维短板,包括对用户的认识不足、服务意识不强等,提出科技期刊编辑用户思维培养的路径,包括用户需求导向、扩充产品和服务、提升自我等,以期能为当前科技期刊编辑的用户思维培养提供借鉴。  [关键词]科技期刊;编辑;用户思维;培养
期刊
[摘要]高校学报办刊质量与编辑的学术与业务能力息息相关,但目前高校学报青年编辑学术与业务能力提升方面存在一些困境,如青年编辑基础和业务能力相对薄弱,编辑团队合作意识不强,缺乏个人专业发展的科研平台。本文从建立导师培养制度,加强团队合作意识,提供良好的学术科研条件,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参加相关领域学术交流活动和参加专业技能比赛六个方面提出解决策略,以期提高高校学报青年编辑学术与业务能力,促进学报的更好
期刊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以中央主流媒体为代表的新型主流媒体与短视频平台进行合作,积极利用短视频平台发布疫情相关信息,积累了一定影响力和公信力。文章从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出发,分析短视频政务号的特点,探讨主流媒体在疫情防控信息分发过程中采用短视频的传播优势,并为主流媒体短视频政务号的传播策略提出建议。  [关键词]政务短视频;健康危机传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7次《
期刊
[摘要]当下,微信的广泛应用给传统的医学图书编辑工作模式带来了新的变化。笔者认为医学图书编辑可合理有效利用微信这一工具,不断挖掘和丰富作者资源,在立足于图书内容的前提下对二维码进行深度开发和利用,并通过微信公众号和微信群对图书进行多维度营销,为医学图书出版注入新的形式和活力,促进出版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提升。  [关键词]微信;医学图书;编辑工作  微信作为一款使用率比较高的社交软件,极大地改变
期刊
[摘要]科技类图书不仅内容专业性强,读者受众面较小,而且对作者也有较高的要求,其作者通常在相关领域内具备较高的专业研究水平。科技类图书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其内容的编写、编辑和出版难度较大。当前,图书市场竞争激烈,在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背景下,科技类图书如何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其编辑必须注重研究科技类图书的策划特点,做好科技类图书的出版工作。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在“互联网+”产业融合背景下,互联网众筹开始兴起,影视行业及其资本也开始积极尝试探索影视众筹的中国模式。文章通过对我国互联网众筹十年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勾勒互联网影视众筹模式的中国式演进全貌,探讨其在新趋势下重新出发的可能性。  [关键词]影视众筹;回报式;股权式;债权式  一、互联网众筹的类型及其中国式发展  互联网众筹是指项目发起者通过互联网平台发布筹款项目,向大众筹集资金,支持者获得相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驱动传播学范式转移,进而增加了学科研究对文字数据挖掘技术的依赖。文章尝试梳理计算传播学的背景和概念,分析计算传播学的学科诉求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引入的必要性,阐述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在计算传播学中的应用与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如何应对学科问题提供有益思路。  [关键词]计算传播学;自然语言学习;研究范式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计算社会科学的兴起。2009年Lazer等学者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