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拓宽了中职学生认知世界和掌握知识的渠道,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网络有心理依赖,并因此对现实生活产生负面影响。为此,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抓住机遇,因势利导,正确指导中职学生上网,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构建新的德育体系。
关键词:网络普及 负面影响 针对教育 采取措施
本文从网络黄色、网络游戏和网络聊天这三个切入点来谈网络普及对中职学生的负面影响及相关措施。
一、“网上黄色垃圾”的负面影响
“网恋”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网上情人”已开始在学生中流行。据有关媒体报导,一名18岁的中学生在两个月里悄悄约见了8个网上情人。这一现象值得我们深思。有些中职生不仅身受黄色网站的毒害,还参与黄色内容的制作、传播。近期《南方日报》报道:广东省沿海城市某中学学生刘某,高考刚刚结束,便在家中制作名为“性爱小屋”的淫秽网页,内容包括138张淫秽图片,5段淫秽音像片和4篇以淫秽为主的“性爱日记”,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两年,缓刑两年。在狱中,刘某收到了两所高等学院的录取通知书。
面对部分中职生价值观的扭曲,我们应对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以下例举一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
(一)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防范意识,提高自我“免疫”能力,做到自觉抵御“网上垃圾”的侵蚀。
(二)开设家长网络培训班,组织家长学习网络知识,并专门讲解“网上垃圾”的严重危害性,增强家长的防范意识,共同做好学生的网络教育,严格禁止学生到不规范的网吧上网。
(三)学校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掌握一定的网络知识,向学生推荐或正确引导学生浏览有利于学习、健康的优秀网站。同时,向学生讲清网络的虚拟性、复杂性以及“网上垃圾”的严重危害性,使学生对网络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提高自我抵制能力。
(四)对学生讲解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以免走上犯罪的道路和避免自身遭到伤害。
(五)揭开“性知识”的神秘面纱,告诉学生相关的生理知识、心理准备和社会因素,以及如何树立正确的性观念。
二、“网络游戏”的负面影响
网络的出现,使学生的生活空间从相对狭窄的现实空间进入一个完全开放的虚拟空间。那些虚拟的暴力游戏、色情卡通游戏弄得学生神魂颠倒、痴痴迷迷,天天往网吧里钻,导致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还不是最严重的,可怕的是学生们为了上网,天天在捉摸如何弄到上网的钱,有的跟家长撒谎,有的干脆是和一些不良少年一起偷、抢,有多少案例都是学生们为了搞到一点上网的钱,自已因受暴力游戏的影响分不清现实和虚拟,轻易的就把人杀掉拿了钱后继续若无其事的上网,那种淡漠和残忍令人发指,而当事人直到事发仍然无所谓,这种自身道德极度沦丧不但毁掉自己的一生,而且也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后果,对家庭和社会都是极不负责任的。针对网络游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诸多不良因素,学校应正确指导学生上网,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
(一)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把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寓教于乐,使网络成为促进学习的工具。
(二)教育学生要懂得自律、自警、自爱,提高学生对“网络陷阱”的鉴别能力,随时警惕网络“虚拟游戏”的危害性和毒害性。
(三)提高家长的网络管理水平和认识水平,让家长和学校共同努力关注孩子成长的每一步。一旦发现问题,及时与校方沟通解决,正确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三、“聊天室”的负面影响
由于目前网络管理还不完善,“聊天室”里的语言垃圾很多,不健康的语言满天飞。此外,网上聊天室还成了欺骗的“交易所”,一些垂耆老者冒充妙龄女郎,黄花闺女假扮英俊少男,各施骗术,相互欺骗,愚弄对方。还有的为了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进行各种商业诈骗。这些林林总总的信息,对于涉世未深的学生来说,常常分不清真假。
学校针对以上情况,应加强引导教育,要教育学生学会甄别信息:
(一)教育学生在网上交友要慎重,学会自己保护自己,认清网上交友的危害性;教育学生在网上不要用真实姓名跟人聊天,不要轻易告诉别人自己的年龄、性别、学校、家庭住址与电话号码等,谨防陷入坏人的圈套。
(二)在校园网上开设“心理话聊天室”、“心理咨询信箱”,增强师生交流的渠道,使有心事或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有处倾诉,通过师生间的网上对话,及时开导,及时解决学生心中的疑难。
(三)在校园网上开设“文科天地”、“理科探秘”、“时事速递”等学科网站,及时充实、更新网站的内容。节假日向学生开放机房,让学生上网查找有关学科的知识内容,把学生引导到知识的拓展、信息的交流、资料的查询等方面来。
(四)用真实的案例来教育学生。比如现实中会出现邀请你到外地去工作,结果却进了做传销的窝,别说赚钱就是自身安全都没有保证。还有的说是谈对象,结果到头来却是骗钱骗色,最后身心受到伤害,还人财两空。以现实的事例教育提高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
避免网络负面影响的有效方式绝不是简单禁止,而是要让学生明白互联网是作为学习和工作的工具。从心理学角度讲学生迷恋网络的深层次原因,是渴望了解书本以外的各种知识,渴望了解校园以外的多彩世界。我们可以与心理教师配合,结合“网恋”危害性,加大青春期心理教育,疏导学生的情感障碍。多组织活动,使同学们在充满欢声笑语的活动中,增进了相互之间的情谊。只有情感空虚的人,才会在网上寻情,才会沉迷其中。如果在校园里、生活中到处可以感受同学情、师生谊,学生即使偶尔“触网生情”,也是能够正确处理并加以摆脱的,毕竟“网上情”是虚幻缥缈的。
总之,我们要改变“尊长”的身份,以朋友、伙伴的身份与学生相处,真正抱以民主、平等的态度,热爱学生,关注学生,接纳学生。适当的进行家访,构建学校、家庭综合教育体育,把德育工作贯穿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让家长也树立正确的网络教育观,加强与子女的交流,消除其孤独、压抑的感觉。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我们要与家长共同携手筑好学生价值取向和行为习惯的长城,正确面对网络的挑战,引导学生正确上网,使他们能够通过网络了解世界,扩大知识,适应未来。
关键词:网络普及 负面影响 针对教育 采取措施
本文从网络黄色、网络游戏和网络聊天这三个切入点来谈网络普及对中职学生的负面影响及相关措施。
一、“网上黄色垃圾”的负面影响
“网恋”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网上情人”已开始在学生中流行。据有关媒体报导,一名18岁的中学生在两个月里悄悄约见了8个网上情人。这一现象值得我们深思。有些中职生不仅身受黄色网站的毒害,还参与黄色内容的制作、传播。近期《南方日报》报道:广东省沿海城市某中学学生刘某,高考刚刚结束,便在家中制作名为“性爱小屋”的淫秽网页,内容包括138张淫秽图片,5段淫秽音像片和4篇以淫秽为主的“性爱日记”,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两年,缓刑两年。在狱中,刘某收到了两所高等学院的录取通知书。
面对部分中职生价值观的扭曲,我们应对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以下例举一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
(一)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防范意识,提高自我“免疫”能力,做到自觉抵御“网上垃圾”的侵蚀。
(二)开设家长网络培训班,组织家长学习网络知识,并专门讲解“网上垃圾”的严重危害性,增强家长的防范意识,共同做好学生的网络教育,严格禁止学生到不规范的网吧上网。
(三)学校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掌握一定的网络知识,向学生推荐或正确引导学生浏览有利于学习、健康的优秀网站。同时,向学生讲清网络的虚拟性、复杂性以及“网上垃圾”的严重危害性,使学生对网络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提高自我抵制能力。
(四)对学生讲解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以免走上犯罪的道路和避免自身遭到伤害。
(五)揭开“性知识”的神秘面纱,告诉学生相关的生理知识、心理准备和社会因素,以及如何树立正确的性观念。
二、“网络游戏”的负面影响
网络的出现,使学生的生活空间从相对狭窄的现实空间进入一个完全开放的虚拟空间。那些虚拟的暴力游戏、色情卡通游戏弄得学生神魂颠倒、痴痴迷迷,天天往网吧里钻,导致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还不是最严重的,可怕的是学生们为了上网,天天在捉摸如何弄到上网的钱,有的跟家长撒谎,有的干脆是和一些不良少年一起偷、抢,有多少案例都是学生们为了搞到一点上网的钱,自已因受暴力游戏的影响分不清现实和虚拟,轻易的就把人杀掉拿了钱后继续若无其事的上网,那种淡漠和残忍令人发指,而当事人直到事发仍然无所谓,这种自身道德极度沦丧不但毁掉自己的一生,而且也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后果,对家庭和社会都是极不负责任的。针对网络游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诸多不良因素,学校应正确指导学生上网,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
(一)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把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寓教于乐,使网络成为促进学习的工具。
(二)教育学生要懂得自律、自警、自爱,提高学生对“网络陷阱”的鉴别能力,随时警惕网络“虚拟游戏”的危害性和毒害性。
(三)提高家长的网络管理水平和认识水平,让家长和学校共同努力关注孩子成长的每一步。一旦发现问题,及时与校方沟通解决,正确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三、“聊天室”的负面影响
由于目前网络管理还不完善,“聊天室”里的语言垃圾很多,不健康的语言满天飞。此外,网上聊天室还成了欺骗的“交易所”,一些垂耆老者冒充妙龄女郎,黄花闺女假扮英俊少男,各施骗术,相互欺骗,愚弄对方。还有的为了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进行各种商业诈骗。这些林林总总的信息,对于涉世未深的学生来说,常常分不清真假。
学校针对以上情况,应加强引导教育,要教育学生学会甄别信息:
(一)教育学生在网上交友要慎重,学会自己保护自己,认清网上交友的危害性;教育学生在网上不要用真实姓名跟人聊天,不要轻易告诉别人自己的年龄、性别、学校、家庭住址与电话号码等,谨防陷入坏人的圈套。
(二)在校园网上开设“心理话聊天室”、“心理咨询信箱”,增强师生交流的渠道,使有心事或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有处倾诉,通过师生间的网上对话,及时开导,及时解决学生心中的疑难。
(三)在校园网上开设“文科天地”、“理科探秘”、“时事速递”等学科网站,及时充实、更新网站的内容。节假日向学生开放机房,让学生上网查找有关学科的知识内容,把学生引导到知识的拓展、信息的交流、资料的查询等方面来。
(四)用真实的案例来教育学生。比如现实中会出现邀请你到外地去工作,结果却进了做传销的窝,别说赚钱就是自身安全都没有保证。还有的说是谈对象,结果到头来却是骗钱骗色,最后身心受到伤害,还人财两空。以现实的事例教育提高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
避免网络负面影响的有效方式绝不是简单禁止,而是要让学生明白互联网是作为学习和工作的工具。从心理学角度讲学生迷恋网络的深层次原因,是渴望了解书本以外的各种知识,渴望了解校园以外的多彩世界。我们可以与心理教师配合,结合“网恋”危害性,加大青春期心理教育,疏导学生的情感障碍。多组织活动,使同学们在充满欢声笑语的活动中,增进了相互之间的情谊。只有情感空虚的人,才会在网上寻情,才会沉迷其中。如果在校园里、生活中到处可以感受同学情、师生谊,学生即使偶尔“触网生情”,也是能够正确处理并加以摆脱的,毕竟“网上情”是虚幻缥缈的。
总之,我们要改变“尊长”的身份,以朋友、伙伴的身份与学生相处,真正抱以民主、平等的态度,热爱学生,关注学生,接纳学生。适当的进行家访,构建学校、家庭综合教育体育,把德育工作贯穿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让家长也树立正确的网络教育观,加强与子女的交流,消除其孤独、压抑的感觉。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我们要与家长共同携手筑好学生价值取向和行为习惯的长城,正确面对网络的挑战,引导学生正确上网,使他们能够通过网络了解世界,扩大知识,适应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