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小学数学内容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生理科学习的基础。培养学生准确、高效、灵活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教师,如何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有益的尝试。
1努力营造灵动、和谐、开放的课堂
“课堂是什么?”课堂是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师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的充满着生命活力的平台,数学课堂亦是如此。在这个充满人生况味的舞台上,能和一群鲜活的生命对话、沟通、交融、分享,尽情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是人生的幸事。有一位名师说过:“一堂好课,如一首交响乐,总要讲究旋律、节奏、配器、音响的和谐。师与生要和谐、人与文要和谐、情与理要和谐、思与悟要和谐、知与行要和谐”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努力走进孩子那五彩缤纷、瑰丽神奇的情感生活,去体验、欣赏他们心中的数学世界,去理解、感受他们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努力建构灵动、和谐、开放的课堂,用智慧的眼光去审视课堂,用开放的胸襟去激活课堂,用善意的表达去感染和激励学生,这是我们老师应该努力去做到的。有这样一个教学案例:
《10以内的减法》的教学片断:
老师(微笑着):树上有5只鸟,猎人开枪打死了1只,还有几只?
学生甲:还有4只。
学生乙:一只都没有了。
老师(微笑着):为什么会这样呢?
学生乙:因为其它的鸟被吓跑了。(学生说完,教室里响起了掌声)
学生丙:还有3只小鸟。
老师(温柔地):怎么会是3只呢?
学生丙:因为5只小鸟是一家人,打死了鸟爸爸,吓走了鸟妈妈,还有3只不会飞的鸟宝宝。
学生说完,满堂掌声。
这样的一节课,我们如何去思考其中的价值呢?数字是枯燥的,但就是这样枯燥的数字,却被学生编成了精彩的故事,数字有了想象的翅膀,而故事中的温度多么令人难忘。而更为可贵的是,作为老师他打开了孩子思维的大门,允许学生进行人性化解读,并没有用简单的答案去遏制学生的想象力。这样开放有度的课堂,是我们每一位老师应该努力去构建的。有时候,固定的答案会凝固我们的思维,也会让学生放不开手脚,开动不了脑筋,老师的点拨、启发、引导显得多么重要。
2认真研究学生心理,科学判断,对症下药
2.1情感不稳定:
小学生在计算时,总希望很快得到结果。因此,当遇到计数据较大或算式繁琐时会产生畏难情绪和排斥心理,对问题探究缺乏耐心和信心,不能认真审题,不愿去选择合理算法,从而导致答案错误。
2.2注意力不集中:
由于计算本身形式簡单提示简约,容易造成小学生读题、审题、演算过程中急于求成,容易把计算式题中的数字、符号抄错,有时会串行。这样,无论过程多么完美,都无法获得正确的结果。
2.3做题太多导致心理排斥:
计算的本身就显得枯燥,而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又短,天性爱玩,这样使得他们不能够长时间认真做题。如果一下子做几十个,学生做得天昏地暗,难免出现错误。这就要求教师在题量的选择上要有适度,题型的选择要全面,尽量不让学生做同样的题目。练习一定要精化、细化、深化,具有层次性和梯度。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备足功课,认真研究学生,认真钻研教材,认真研读问题,努力做到有的放矢。
3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计算错误,都要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要认真分析错误原因,然后针对错误性质、原因,科学判断、对症下药。
3.1不断强化口算训练:
口算是计算的基础,是计算教学的初始阶段,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口算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是要通过每天的训练而慢慢提高的。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形成一定的口算技能,关键是要持之以恒坚持训练,不放弃每一次口算的机会,在教学环节中不断强化口算意识。在口算教学上,教师要不断纠正学生不好的习惯,比如学生爱扳手指头,不管题目难易,第一反应就是伸出指头喃喃自语,看似非常费劲。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要求学生进行心算,尽量不要伸出手来,不要用繁复的动作影响计算的速度和准确度。当然,对于小学生来说,心算的难度是很大的,教师必须用好的方法去引导学生,用灵活有效的教学手段去激发学生,学生一旦出错,也不要过于批评指责,要努力提高学生心算的自信。这是艰苦的训练,但只有通过这样的训练,才能不断提高学生运算的能力。
3.2指导学生理解算理:
概念的不理解,法则的不熟练,是导致计算错误的主要原因。理解算理,明白规则,知晓过程,是计算的重要前提。如何理解算理,让学生明白其中的缘由,教师必须给学生讲深讲透,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去让学生深度感知,比如编儿歌等等,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去讲解和演示,让学生在知晓道理的情况下从容应对。
3.3培养学生有意注意:
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良好计算习惯,要求学生在计算时,从审题、计算到书写,一气呵成,中途不东张西望,力争算一题,对一题。在做题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呢?在这个问题上,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做法,有的老师采用读题的方式进行训练,效果还不错。什么是读题?不是简单看,而是要求学生读出声来,用清晰的朗读来强化学生的有意注意。当然,这不失为一种办法,但数学毕竟不是语文,朗读过多会影响学生做题的速度,笔者以为,对学生进行长时间默读训练,提高默读的效率和质量,也是不错的方法。用语文的方式进行数学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必要的,而情感化的注入,容易激发学生兴趣,获得更好的效果。
数学是有魅力的,数学课堂也是诗意的家园。作为小学数学老师,更要有柔软的心,深沉的情,在枯燥的数字背后发现快乐,品味成长,分享光荣,和学生一道,探索、钻研。心中要学生,脚下路宽广。我们都一起努力,去实现属于自己的数学教学理想。
1努力营造灵动、和谐、开放的课堂
“课堂是什么?”课堂是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师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的充满着生命活力的平台,数学课堂亦是如此。在这个充满人生况味的舞台上,能和一群鲜活的生命对话、沟通、交融、分享,尽情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是人生的幸事。有一位名师说过:“一堂好课,如一首交响乐,总要讲究旋律、节奏、配器、音响的和谐。师与生要和谐、人与文要和谐、情与理要和谐、思与悟要和谐、知与行要和谐”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努力走进孩子那五彩缤纷、瑰丽神奇的情感生活,去体验、欣赏他们心中的数学世界,去理解、感受他们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努力建构灵动、和谐、开放的课堂,用智慧的眼光去审视课堂,用开放的胸襟去激活课堂,用善意的表达去感染和激励学生,这是我们老师应该努力去做到的。有这样一个教学案例:
《10以内的减法》的教学片断:
老师(微笑着):树上有5只鸟,猎人开枪打死了1只,还有几只?
学生甲:还有4只。
学生乙:一只都没有了。
老师(微笑着):为什么会这样呢?
学生乙:因为其它的鸟被吓跑了。(学生说完,教室里响起了掌声)
学生丙:还有3只小鸟。
老师(温柔地):怎么会是3只呢?
学生丙:因为5只小鸟是一家人,打死了鸟爸爸,吓走了鸟妈妈,还有3只不会飞的鸟宝宝。
学生说完,满堂掌声。
这样的一节课,我们如何去思考其中的价值呢?数字是枯燥的,但就是这样枯燥的数字,却被学生编成了精彩的故事,数字有了想象的翅膀,而故事中的温度多么令人难忘。而更为可贵的是,作为老师他打开了孩子思维的大门,允许学生进行人性化解读,并没有用简单的答案去遏制学生的想象力。这样开放有度的课堂,是我们每一位老师应该努力去构建的。有时候,固定的答案会凝固我们的思维,也会让学生放不开手脚,开动不了脑筋,老师的点拨、启发、引导显得多么重要。
2认真研究学生心理,科学判断,对症下药
2.1情感不稳定:
小学生在计算时,总希望很快得到结果。因此,当遇到计数据较大或算式繁琐时会产生畏难情绪和排斥心理,对问题探究缺乏耐心和信心,不能认真审题,不愿去选择合理算法,从而导致答案错误。
2.2注意力不集中:
由于计算本身形式簡单提示简约,容易造成小学生读题、审题、演算过程中急于求成,容易把计算式题中的数字、符号抄错,有时会串行。这样,无论过程多么完美,都无法获得正确的结果。
2.3做题太多导致心理排斥:
计算的本身就显得枯燥,而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又短,天性爱玩,这样使得他们不能够长时间认真做题。如果一下子做几十个,学生做得天昏地暗,难免出现错误。这就要求教师在题量的选择上要有适度,题型的选择要全面,尽量不让学生做同样的题目。练习一定要精化、细化、深化,具有层次性和梯度。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备足功课,认真研究学生,认真钻研教材,认真研读问题,努力做到有的放矢。
3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计算错误,都要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要认真分析错误原因,然后针对错误性质、原因,科学判断、对症下药。
3.1不断强化口算训练:
口算是计算的基础,是计算教学的初始阶段,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口算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是要通过每天的训练而慢慢提高的。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形成一定的口算技能,关键是要持之以恒坚持训练,不放弃每一次口算的机会,在教学环节中不断强化口算意识。在口算教学上,教师要不断纠正学生不好的习惯,比如学生爱扳手指头,不管题目难易,第一反应就是伸出指头喃喃自语,看似非常费劲。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要求学生进行心算,尽量不要伸出手来,不要用繁复的动作影响计算的速度和准确度。当然,对于小学生来说,心算的难度是很大的,教师必须用好的方法去引导学生,用灵活有效的教学手段去激发学生,学生一旦出错,也不要过于批评指责,要努力提高学生心算的自信。这是艰苦的训练,但只有通过这样的训练,才能不断提高学生运算的能力。
3.2指导学生理解算理:
概念的不理解,法则的不熟练,是导致计算错误的主要原因。理解算理,明白规则,知晓过程,是计算的重要前提。如何理解算理,让学生明白其中的缘由,教师必须给学生讲深讲透,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去让学生深度感知,比如编儿歌等等,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去讲解和演示,让学生在知晓道理的情况下从容应对。
3.3培养学生有意注意:
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良好计算习惯,要求学生在计算时,从审题、计算到书写,一气呵成,中途不东张西望,力争算一题,对一题。在做题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呢?在这个问题上,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做法,有的老师采用读题的方式进行训练,效果还不错。什么是读题?不是简单看,而是要求学生读出声来,用清晰的朗读来强化学生的有意注意。当然,这不失为一种办法,但数学毕竟不是语文,朗读过多会影响学生做题的速度,笔者以为,对学生进行长时间默读训练,提高默读的效率和质量,也是不错的方法。用语文的方式进行数学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必要的,而情感化的注入,容易激发学生兴趣,获得更好的效果。
数学是有魅力的,数学课堂也是诗意的家园。作为小学数学老师,更要有柔软的心,深沉的情,在枯燥的数字背后发现快乐,品味成长,分享光荣,和学生一道,探索、钻研。心中要学生,脚下路宽广。我们都一起努力,去实现属于自己的数学教学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