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教育实践中,笔者深深体会到,智力障碍生随班就读也要遵循自然发展规律。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发展本来就不平衡、参差不齐。但它们都在发展,不管是高大的还是矮小的,强壮的还是软弱的,它们都各具自己的优势和特点,都会按着自己的方式不断发展和成长。智力障碍随读生同样是祖国的花朵,需要知识的学习,需要情感的赋予,需要人格的塑造。教师要为他们提供学习条件、机会、环境和恰到好处的帮助,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他们也会按着自己的方式、速度和特点去学习和成长。
关键词:智力障碍随读生;家校结合;培养自信
一、背景资料
小陆,女,10岁,小学四年级学生,出生于教师之家,父母学识渊博,通情达理。小陆智力明显低于正常学生,性格自卑、内向。在沟通方面与人存在很大的障碍,表达含糊不清,只会简单的只言片语。有书写困难,只会简单的临摹。课堂上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有时会无故发脾气,甚至撕掉作业和试卷。有时会离开座位影响其他同学,扰乱课堂纪律。生活上基本能自理,能做简单家务。学广播操反应慢,动作不协调。经专业医院进行疾病诊断,诊断结果为:智力残疾(肆级)。
二、原因分析
据医院诊断和家长的介绍,孩子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是先天因素。据家长的描述,在小陆婴幼年时期,主要由祖辈抚养,父母都忙于进修,疏于照料。等到小陆2岁多还不会说话时,父母才开始寻医问药。尽管也有做一些康复治疗,但进展仍不够理想。
身为知识分子的小陆妈妈,因接受不了自己的孩子是智力障碍者,一直采取回避的教育方式,而且长期处于抑郁状态,情绪非常不稳定。小陆爸爸对孩子也缺少足够的关爱,造成教育上父亲角色的缺席。教育的压力都在妈妈身上,而妈妈长期低迷的状态对孩子的情绪和身心影响非常大。
三、辅导策略
(一)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
多次与家长会谈、家访,让家长学会特殊的家庭教育的方法,并能正确对待残疾儿童,积极鼓励、帮助孩子。
在一年级刚接手这个班时,就多次与小陆父母进行约谈,全面了解孩子的情况,并用小本子记录下来。通过多次面谈、电话谈,笔者对小陆的情况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在与家长的多次沟通中,笔者除了更全面地了解孩子的情况外,还让家长学习特殊的家庭教育的方法,让家长真正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到因材施教。同时,为了让小陆妈妈更好地了解小陆和同学们之间的互动,笔者邀请她参加了班级的家长委员会。这样既能增加家长对学校活动的参与度,也能够加强小陆妈妈对女儿在校情况的了解。例如,每学期学校都会开设家长大讲堂,我们也邀请了小陆妈妈参加。通过走进课堂,亲自给孩子们上课,让她感受一下我们班的学习氛围,也让学生更多地关注和帮助小陆。
(二)消除自卑,树立自信,自然融入班集体中
1. 合理的座位安排
对于一个智力有障碍的孩子在普通班里学习的情况,更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这个环境能够使随班就读儿童感受到理解、尊重和关爱,因此在座位的安排上要下功夫。经与小陆父母沟通,了解到小陆在班上有很多幼儿园的同学,这些同学对小陆有较大的包容和理解,于是笔者尽量安排这些学生跟她同桌。这样既有利于教师和同学帮助小陆,更有利于她身心健康的发展。
2. 找搭档,开展“一帮一”活动
经与家长沟通,特意安排了一位董同学(小陆的好朋友,她热心友善,积极主动,最主要是她对小陆十分了解,感情很好)来帮助小陆,成立伙伴助学小组,在课内课外进行辅导,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这不仅对小陆有好处,也会对其他学生学会助人为乐形成榜样效果。在董同学和小陆的其他儿时同伴的影响下,班上的同学也接纳并慢慢地学着去帮助她,笔者也在班上经常实行活雷锋的奖励,这样班上就渐渐形成一种助人为乐、互帮互助的风气。
3. 开展独特的班会
二年级时,全班开展了独特的关于小陆的主题班会。在小陆妈妈的协助下,笔者做了一个真实动人的课件。开班会之前,教师先把小陆支开,然后对全班同学介绍了小陆的情况,强调这是先天的。重点跟学生讲了小陆和她父母这些年来如何积极地治疗,如何在艰难中前进。班会上,笔者看到有些学生点头称赞,有些若有所思。特别是小陆妈妈最后的感谢信,真挚感人,有些学生还流下了眼泪。这次班会课后,班上的学生对小陆的态度有了明显的改变。
(三)培养良好学习和运动习惯
1.“量身定做”学习计划和课程
因为小陆的智力只相当于一个四五岁孩子的智力,要跟上目前四年级的学习进度是不大可能的,只能因材施教,制定特别的课程。课堂上尽量用有形、有色、有聲、会动的教具吸引她的注意力。多进行读书和写字训练,引导小陆流利地读课文,会写一些基本的汉字。课堂上笔者尽量多走到她身边,多关注她,同时请她的同桌协助她读书,做批注。
2. 进行相关运动训练
除了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功课,小陆目前特别需要的就是运动能力的发展。在学校,笔者鼓励小陆在体育课或课后积极参加运动;在家里,小陆妈妈在与笔者进行交流后,也有计划地开展了多项家庭训练计划,主要包括跑步、轮滑、游泳和羽毛球。其中游泳每周三次坚持了两年多,与游泳同时进行的还有每周一次的轮滑课。后来经过两期的学习,她又开始了每周一次的羽毛球课。这些运动对她的感觉统合有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教师亦能感觉到她近两年来的进步。
四、转化效果
“当我们播撒的千万缕阳光开始有了一丝反射的时候,所有的苦就会被淡淡的甜蜜淹没。”这是一位特教躬耕者的心语,然而这又何尝不是战斗在普教系统中对于随班就读学生的一种切身感受呢?眨眼间,笔者与小陆接触已经快四个年头了,回想与她接触的点点滴滴,看着她的点滴进步,真是感慨万千。
现在的小陆变得更加活泼乐观,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看到教师会热情地打招呼,有时还会给教师个大大的拥抱,和同学间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课堂上,基本能遵守纪律,能自己写字,做简单的批注,还能较流利的朗读课文;生活上,对周围环境也有较好的辨别能力,运动能力和平衡力大大加强,而且还在发展游泳这项特长,这真是一个惊喜。
五、分析和反思
(一)家校合作,事半功倍
小陆的父母对笔者的教育工作给予了很大的帮助。所以在做好孩子工作前,笔者先做好家长的工作,获得了家长的信任和配合后,后续的工作进行得也很顺利。家校合作,事半功倍。
(二)因材施教,找准方向
看着小陆生活和学习上一点一滴的进步,笔者觉得心血没白费,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智残生不是畸形儿,他们是世界上最脆弱,最娇嫩的鲜花。”作为教师,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为智力障碍学生提供融洽、友爱的学习氛围,并采用符合其认知特点的教学方法,配合耐心的个别辅导,有的放矢,他们也能能像正常学生一样健康成长。每一个教育者只要耐心精心浇灌,他们也会成为社会有用之才,迟开的花朵也能绽放飘香。
关键词:智力障碍随读生;家校结合;培养自信
一、背景资料
小陆,女,10岁,小学四年级学生,出生于教师之家,父母学识渊博,通情达理。小陆智力明显低于正常学生,性格自卑、内向。在沟通方面与人存在很大的障碍,表达含糊不清,只会简单的只言片语。有书写困难,只会简单的临摹。课堂上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有时会无故发脾气,甚至撕掉作业和试卷。有时会离开座位影响其他同学,扰乱课堂纪律。生活上基本能自理,能做简单家务。学广播操反应慢,动作不协调。经专业医院进行疾病诊断,诊断结果为:智力残疾(肆级)。
二、原因分析
据医院诊断和家长的介绍,孩子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是先天因素。据家长的描述,在小陆婴幼年时期,主要由祖辈抚养,父母都忙于进修,疏于照料。等到小陆2岁多还不会说话时,父母才开始寻医问药。尽管也有做一些康复治疗,但进展仍不够理想。
身为知识分子的小陆妈妈,因接受不了自己的孩子是智力障碍者,一直采取回避的教育方式,而且长期处于抑郁状态,情绪非常不稳定。小陆爸爸对孩子也缺少足够的关爱,造成教育上父亲角色的缺席。教育的压力都在妈妈身上,而妈妈长期低迷的状态对孩子的情绪和身心影响非常大。
三、辅导策略
(一)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
多次与家长会谈、家访,让家长学会特殊的家庭教育的方法,并能正确对待残疾儿童,积极鼓励、帮助孩子。
在一年级刚接手这个班时,就多次与小陆父母进行约谈,全面了解孩子的情况,并用小本子记录下来。通过多次面谈、电话谈,笔者对小陆的情况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在与家长的多次沟通中,笔者除了更全面地了解孩子的情况外,还让家长学习特殊的家庭教育的方法,让家长真正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到因材施教。同时,为了让小陆妈妈更好地了解小陆和同学们之间的互动,笔者邀请她参加了班级的家长委员会。这样既能增加家长对学校活动的参与度,也能够加强小陆妈妈对女儿在校情况的了解。例如,每学期学校都会开设家长大讲堂,我们也邀请了小陆妈妈参加。通过走进课堂,亲自给孩子们上课,让她感受一下我们班的学习氛围,也让学生更多地关注和帮助小陆。
(二)消除自卑,树立自信,自然融入班集体中
1. 合理的座位安排
对于一个智力有障碍的孩子在普通班里学习的情况,更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这个环境能够使随班就读儿童感受到理解、尊重和关爱,因此在座位的安排上要下功夫。经与小陆父母沟通,了解到小陆在班上有很多幼儿园的同学,这些同学对小陆有较大的包容和理解,于是笔者尽量安排这些学生跟她同桌。这样既有利于教师和同学帮助小陆,更有利于她身心健康的发展。
2. 找搭档,开展“一帮一”活动
经与家长沟通,特意安排了一位董同学(小陆的好朋友,她热心友善,积极主动,最主要是她对小陆十分了解,感情很好)来帮助小陆,成立伙伴助学小组,在课内课外进行辅导,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这不仅对小陆有好处,也会对其他学生学会助人为乐形成榜样效果。在董同学和小陆的其他儿时同伴的影响下,班上的同学也接纳并慢慢地学着去帮助她,笔者也在班上经常实行活雷锋的奖励,这样班上就渐渐形成一种助人为乐、互帮互助的风气。
3. 开展独特的班会
二年级时,全班开展了独特的关于小陆的主题班会。在小陆妈妈的协助下,笔者做了一个真实动人的课件。开班会之前,教师先把小陆支开,然后对全班同学介绍了小陆的情况,强调这是先天的。重点跟学生讲了小陆和她父母这些年来如何积极地治疗,如何在艰难中前进。班会上,笔者看到有些学生点头称赞,有些若有所思。特别是小陆妈妈最后的感谢信,真挚感人,有些学生还流下了眼泪。这次班会课后,班上的学生对小陆的态度有了明显的改变。
(三)培养良好学习和运动习惯
1.“量身定做”学习计划和课程
因为小陆的智力只相当于一个四五岁孩子的智力,要跟上目前四年级的学习进度是不大可能的,只能因材施教,制定特别的课程。课堂上尽量用有形、有色、有聲、会动的教具吸引她的注意力。多进行读书和写字训练,引导小陆流利地读课文,会写一些基本的汉字。课堂上笔者尽量多走到她身边,多关注她,同时请她的同桌协助她读书,做批注。
2. 进行相关运动训练
除了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功课,小陆目前特别需要的就是运动能力的发展。在学校,笔者鼓励小陆在体育课或课后积极参加运动;在家里,小陆妈妈在与笔者进行交流后,也有计划地开展了多项家庭训练计划,主要包括跑步、轮滑、游泳和羽毛球。其中游泳每周三次坚持了两年多,与游泳同时进行的还有每周一次的轮滑课。后来经过两期的学习,她又开始了每周一次的羽毛球课。这些运动对她的感觉统合有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教师亦能感觉到她近两年来的进步。
四、转化效果
“当我们播撒的千万缕阳光开始有了一丝反射的时候,所有的苦就会被淡淡的甜蜜淹没。”这是一位特教躬耕者的心语,然而这又何尝不是战斗在普教系统中对于随班就读学生的一种切身感受呢?眨眼间,笔者与小陆接触已经快四个年头了,回想与她接触的点点滴滴,看着她的点滴进步,真是感慨万千。
现在的小陆变得更加活泼乐观,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看到教师会热情地打招呼,有时还会给教师个大大的拥抱,和同学间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课堂上,基本能遵守纪律,能自己写字,做简单的批注,还能较流利的朗读课文;生活上,对周围环境也有较好的辨别能力,运动能力和平衡力大大加强,而且还在发展游泳这项特长,这真是一个惊喜。
五、分析和反思
(一)家校合作,事半功倍
小陆的父母对笔者的教育工作给予了很大的帮助。所以在做好孩子工作前,笔者先做好家长的工作,获得了家长的信任和配合后,后续的工作进行得也很顺利。家校合作,事半功倍。
(二)因材施教,找准方向
看着小陆生活和学习上一点一滴的进步,笔者觉得心血没白费,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智残生不是畸形儿,他们是世界上最脆弱,最娇嫩的鲜花。”作为教师,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为智力障碍学生提供融洽、友爱的学习氛围,并采用符合其认知特点的教学方法,配合耐心的个别辅导,有的放矢,他们也能能像正常学生一样健康成长。每一个教育者只要耐心精心浇灌,他们也会成为社会有用之才,迟开的花朵也能绽放飘香。